自製手工花燈用仿真菜祭祖 福州馬年鬧元宵玩出新風尚

2020-12-25 東南網

自製手工花燈、用仿真菜祭祖、去禮學堂上傳統課

馬年鬧元宵 玩出新風尚

南后街人山人海,有不少孩子手中都拿著花燈

小朋友們正在郎官巷的天后宮內動手製作花燈

東風夜放花千樹,寶馬雕車香滿路,元宵佳節,各地是如何鬧元宵的?元宵當晚又有哪些盛況?且看本報各路記者的精彩報導。

三坊七巷:家人陪孩子現場自製花燈

本報訊(記者林娟/文陳騰健/圖)華燈初上,人潮不斷地從楊橋路和澳門路湧進南后街。即便今年南后街沒有花燈展會,遊客依然不減興致,攜家帶口一起來此過元宵。大家手提著各式燈籠,有卡通的大眼青蛙、憤怒的小鳥,也有傳統的兔子燈、狀元騎馬燈、蓮花燈、宮燈等等。

「一走進南后街,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味道,到處都是紅燈和臉。」家住南后街附近的吳小姐說,小時候每年元宵節都是父母帶著她逛燈會,現在長大了,平時工作又很忙,一直沒什麼時間陪伴父母。今天他們早早吃完團圓飯,選擇來到南后街好好陪著父母逛逛。

記者還發現,昨晚很大一部分遊客都是攜老帶幼的一家人,他們紛紛向記者表示,考慮到安全問題,選擇錯峰觀燈。

此外,昨日上午三坊七巷天后宮,舉辦了免費DIY花燈活動,在小朋友們的想像力下,憤怒的小鳥、大眼青蛙、小馬等大家熟悉的卡通燈籠一個個出現。小朋友們在爸爸媽媽的指導幫助下,裁剪自己喜歡的花燈圖案,自主製作完成。

正誼書院內進行的傳統禮儀表演

省少兒圖書館旁:正誼書院掀傳統文化風

本報訊(記者盧錦花劉雲鵬劉朔文/圖)昨日,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特別舉辦「慶元宵」吉彩燈籠手工活動,近40位孩子手畫燈籠,以低碳環保的形式度過了一個特色傳統節日。

當天上午10點,活動準時開始,孩子們最心動的還是「我手繪我燈」環節,他們利用美麗的色彩在燈籠上畫上了自己喜愛的圖案。今日下午3點,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還有一場製作燈籠的活動,歡迎小朋友積極參與哦!

昨晚在省少兒圖書館旁的正誼書院內,仿古私塾「禮學堂」的先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特別的傳統文化教學。此外,正誼書院內還有一場「鄉規民約、家規祖訓」的專題展和名家書畫展示,為這個元宵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味。

江濱西大道:超萬人觀展,出動400多名交巡警

本報訊(記者翟星理徐瑩)昨晚6點半,江濱西大道6組元宵花燈同時亮起,吸引上萬名市民前來觀看。為了保證花燈展示區市民安全,江濱西大道等路段實行交通管制,原則上只允許公交車通行。

晚上6點半,執勤人員在楊橋西路與江濱西大道交叉口設置簡易路障,禁止除公交車之外的機動車輛通行。據現場民警介紹,從下午5點半到晚上6點半,「至少一萬人往這邊來,估計7點半的時候人是最多的。」

據了解,為確保燈會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交巡警部門每天安排400多名交巡警,全力做好交通疏導工作。

兩馬鬧元宵:兩岸文藝匯演盛裝亮相

本報訊(見習記者林鴻胤)昨晚,位於東江濱公園的「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迎來了觀展高峰,不僅燈區內人頭攢動,燈區外的車流也排起了長隊。據了解,今年「兩馬」燈會全部觀展人數將達到20萬人,昨晚觀展人數是最多的一天。

據了解,本次「兩馬」燈會在昨晚全部結束,將於2月15日20時到2月16日上午8時對兩馬鬧元宵燈展進行拆除,屆時,馬尾江濱大道宗棠路口到鎮冰路口將臨時封閉。福州往馬尾方向的車輛可以走左側車道,馬尾往福州方向的車輛可以走輔道。

2月13日晚7點,「『兩馬同春鬧元宵』兩岸文藝匯演之夜」在馬祖南竿介壽堂開幕,在文藝匯演上,雙方各自表演了舞蹈、戲曲、樂器獨奏等節目,其中鱔溪十番閩劇樂團《跳加官》深受馬祖民眾喜愛,讓馬祖民眾對十番樂的詮釋有全新的體驗。

復初庵遊神隊伍中,幾位信眾正抬著臨水夫人的塑像

臺江區復池路:復初庵遊神,街坊們爭相祈福

昨日一早,福州臺江區復池路上的清代古蹟「福州第一庵」——復初庵,就迎來了福州城區各地的五靈公信眾。一百多人組成的遊神隊伍,從清早就開始張羅起他們的元宵遊神活動。

「我們這的遊神活動最特別的是『九將護駕』,九位將軍會拿著各自的法器,搖晃著帶鈴鐺的羽毛扇,跳起有節奏的舞蹈,一路護送神靈。」復初庵附近的原住民林知幹先生介紹。他說,每年正月十五元宵這天,他們抬著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的神像,從復初庵出發,沿著延平路,拐進亭前街,再穿到開智路、山邊街等小巷裡,挨家挨戶為大夥送吉利。

復初庵的兩位理事長陳玉英、鄭錦英,這天最忙。陳玉英說,正月,陳靖姑神像被人用敞篷大轎抬著,在喧天的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十番伬樂隊奏著樂曲,「呼哄班」鎮後,不時齊喊著「好啊」、「發財啊」、「風調雨順啊」、「鄉境平安啊」等吉語祥話,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

「老街就要被拆新建了,明年元宵就不知道還能不能看這熱鬧咯!」延平路上一家補鍋店的老師傅感慨。他說,每年元宵這天,他都要備好鞭炮和香,盼著遊神隊伍的鑼鼓聲。本報記者寇思琴/文陳騰健/圖

閩清縣梅城鎮北社許氏宗祠裡一盤逼真的五花肉

閩清縣梅城鎮:宗祠用仿真菜祭祖,環保又美觀

祭祖不用真菜用仿真菜,近年,這樣新潮的祭祀方式成了閩清縣梅城鎮元宵節祭祖新風尚。

昨日元宵佳節,晚上7點,閩清縣梅城鎮北社許氏宗祠迎來上千人潮,將宗祠擠得水洩不通,他們都是來看宗祠的元宵祭祖活動。

「哇,好豐盛好精緻!」帝王蟹,大龍蝦,豬蹄……上百道菜被保鮮膜包裹,整齊擺在神像前的桌子上。

精緻的菜餚令不少人偷偷地摸下菜餚的質感,「怎麼這麼硬?假的!」不少人摸後大呼被「騙」了!祭祖活動主要組織者許鴻興說,那些菜確實是假的,桌子上共有166道仿真菜,只有少數菜是真的。

說起這些仿真菜,許鴻興說,用仿真菜祭祖去年就有了,今年在去年108道的基礎上擴大規模。

仿真菜相比自家烹飪的外觀更加精緻好看,不過也有看熱鬧的人問:「這樣用假菜祭祖,算不算欺騙老祖宗?」

許鴻興說,元宵祭祖從1989年就有,當年許氏36戶每家最少10道菜,總共花了兩萬多元。此後二十多年,花費越來越多,要近八萬元。而菜在供桌上要擺三天,經常活動完了之後就餿掉了,為此他們才想出用仿真菜替代的方法。

而且,除了仿真菜,還是會有部分真菜搭配,這樣的方式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

嫁入許氏的謝女士說,她很贊同這樣的祭祖方式,既環保又美觀,還熱鬧。目前,這樣的祭祖方式已經在閩清縣梅城鎮其他宗祠間流行起來。本報記者葉佐溫/文陳騰健/圖

相關焦點

  • 自製「花燈」鬧元宵 重慶武警官兵環保迎佳節
    自製「花燈」鬧元宵 重慶武警官兵環保迎佳節  【解說】正月十五鬧元宵,2月10日,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來臨之際,武警重慶總隊四支隊涪陵區中隊官兵們「自製花燈環保迎元宵」,通過手工製作具有部隊特色的「果蔬燈」,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喜迎元宵佳節的到來。
  • 山西小學生自製環保花燈 賞燈猜謎鬧元宵
    山西小學生自製環保花燈 賞燈猜謎鬧元宵 2018-02-28 19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2月28日,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路小學,學生們懸掛出自製的環保花燈
  • 自己焊鐵架縫布料 社區居民自製花燈鬧元宵
    為了節儉辦燈會,社區居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有的焊鐵架,有的縫布料,廢物利用自製了花燈。前天晚上,這些花燈在甸新東路甸柳一居門口被點亮,居民們期盼已久的日子終於到了,活動將持續三天。為了節儉辦燈會,社區居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有的焊鐵架,有的縫布料,廢物利用自製了花燈。前天晚上,這些花燈在甸新東路甸柳一居門口被點亮,居民們期盼已久的日子終於到了,活動將持續三天。  社區節儉辦燈會 廢物利用做材料  「以前看花燈都得去趵突泉,不但路遠,而且人也太多了,我們就提議在小區裡面辦個小型燈會。」
  • 崇外街道舉辦「花市元宵燈會」 居民自製環保花燈鬧元宵
    崇外街道舉辦「花市元宵燈會」 居民自製環保花燈鬧元宵 2019-02-19 09:29:00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 一起來點亮福州花燈
    第十七屆「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上的「兩馬」元素花燈除了偶爾接一兩個訂單,鄭祥霖如今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花燈技藝的傳承上。在他看來,真正當務之急的事,是要把福州民俗文化傳承下去,讓下一代了解老福州的習俗,保留老福州的生活習慣。他說,只要民俗文化熱起來,花燈技藝不愁沒有復興之日。
  • 福州鄉村民俗「遊神」鬧元宵
    福州鄉村民俗「遊神」鬧元宵3月5日晚,福州市荊溪鎮徐家村民俗「遊神」鬧元宵,祈福羊年五穀豐登、平安健康。 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福州鄉村民俗「遊神」鬧元宵3月5日晚,福州市荊溪鎮徐家村民俗「遊神」鬧元宵,祈福羊年五穀豐登、平安健康。 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 湖北武漢:居民自製萬盞環保花燈鬧元宵
    湖北武漢:居民自製萬盞環保花燈鬧元宵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6年02月21日15:05 幸福時代居民蒿應濤與老伴陳春華一起製作的花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將孫悟空作為公平正義、嫉惡如仇的化身,用鐵絲網做框架,再給人偶穿上衣服,裝上金箍棒、佩劍等道具,孫悟空和白骨精的形象栩栩如生,寓意中央領導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堅定決心。
  • 兩岸互贈花燈鬧元宵 馬尾35盞花燈啟運赴馬祖
    福州新聞網2月1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文 見習記者 鄒家驊/攝 通訊員 繆米米)11日上午10:05,在連江黃岐客運碼頭,伴隨著臺籍貨輪「承豐號」船長羅瑞勇響亮的一聲「落——」,馬尾贈送馬祖的首件元宵花燈「金豬納福」成功登船。
  • 百步亭居民用廢棄物巧制花燈鬧元宵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 (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史雅琴)「雞」祥三寶、神舟十一號飛船、二十四孝扇子燈……正月十五,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成為居民鬧元宵的歡樂海洋,居民用生活廢棄舊物品自製各種花燈。據了解,元宵花燈展,是百步亭社區傳統的年俗文化系列活動之一,今年已是連續第17年舉辦。
  • 正月十五鬧元宵,福州人的元宵節,可不止是吃元宵!
    福州元宵風俗嚴肅而活潑,浪漫而美妙。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含有詼諧的幽默感和濃濃的「蝦油味」。俗話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正月十五鬧元宵,福州人的元宵節,可不止是吃元宵!舊時,福州元宵鬧花燈,成為春節的重頭戲。福州人的元宵節很熱鬧。
  • 福州馬尾35組花燈送馬祖 共慶元宵佳節(圖)
    福州馬尾區贈送馬祖的35組規格多樣的花燈被搬運上船。 王彥 攝  中新網福州2月22日電 (許琳晶 繆米米)22日,福州連江縣黃岐碼頭熱鬧非凡,福州馬尾區贈送的35組規格多樣的花燈在這裡啟程運往馬祖,將在馬祖元宵節燈會展出。  上午9點半,臺籍貨輪「承順號」緩緩駛來,馬祖鄉親與馬尾區臺辦工作人員一起將35組花燈小心翼翼裝船。
  • 社區鬧元宵 廢舊紙盒做花燈
    北新橋街道居民興高採烈地玩投壺遊戲昨天下午,東城區崇文門外街道第十八屆元宵燈會在改建後的地下社區文化活動室內舉辦,居民用廢舊紙盒、瓶罐等製作了環保花燈,慶祝元宵節的到來,該活動將持續到3月2日元宵節當天。與此同時,北新橋街道和前門街道也於今天上午舉辦了元宵節活動,各類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輪番上演,與居民一同鬧元宵。
  • 民生| 百步亭社區居民自製萬盞花燈鬧元宵,將持續2天
    市民滿面笑容徜徉在花燈長廊內。 記者 郭良朔 攝正月十五賞花燈、鬧元宵。18日晚,在元宵節來臨之際,江岸區百步亭社區第十九屆元宵燈會精彩啟幕,11950盞由居民自製的主題花燈將社區志願廣場和文化長廊裝扮一新。
  • 看花燈、猜燈謎、賞最大最圓月亮,逛廟會、鬧元宵
    在這喜慶團圓「皓月當空」的傳統佳節,天津歡樂谷以八千萬盞華美浪漫的自貢花燈和一場「尋趣非遺」新春歡樂大廟會為所有遊客帶來一場不一樣的元宵節體驗。廣大遊客在歡樂谷可以看花燈、猜燈謎、賞超級月亮,逛廟會、鬧元宵、享最潮、最IN十五! 八千萬盞自貢花燈和 最大最圓月亮點亮浪漫十五
  • 福州馬尾區贈送馬祖的35組規格多樣的花燈被搬運上船。 王彥 攝
    &nbsp&nbsp&nbsp&nbsp福州馬尾區贈送馬祖的35組規格多樣的花燈被搬運上船。王彥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福州2月22日電(許琳晶 繆米米)22日,福州連江縣黃岐碼頭熱鬧非凡,福州馬尾區贈送的35組規格多樣的花燈在這裡啟程運往馬祖,將在馬祖元宵節燈會展出。
  • 學生自製環保花燈 賞燈猜謎鬧元宵
    東營區第一中學首屆元宵花燈展正式拉開帷幕。4000餘盞自製花燈令人瞠目。據了解,這些花燈都是同學們製作的花燈各式各樣,有的用紅包、掛曆、卡紙、硬紙殼、燈籠架等身邊的可用材料,物盡其用,製作出一盞盞精美的花燈。
  • 淄博:民間絕活鬧元宵 花燈璀璨映古城(圖)
    原標題:民間絕活鬧元宵 花燈璀璨映古城來自各社區、村莊的2000餘名周村民間藝人組成的19支扮玩隊伍,為市民獻上了一道異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昨日,記者在展演現場看到,人山人海的觀眾站滿了正陽路街道兩側,歡天喜地的鑼鼓聲老遠都聽得熱熱鬧鬧。周村特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村芯子」《白蛇傳》、《人面桃花》粉墨登場,精湛的演技令人叫絕。
  • 巧做花燈鬧元宵 過節更添儀式感
    璀璨的花燈,更為節日增添了喜慶氣氛。  市場上的花燈,造型新穎,元素豐富,有的還搭配電子燈、音樂等,備受孩子喜愛。當然,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手工製作花燈,特別是親子一起動手,更添節日樂趣和儀式感。極具廈門傳統特色的「豆仔燈」,極具科技感的「3D列印花燈」,不論哪一種,都寄託了市民對節日的歡欣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 武漢社區居民用廢舊物品自製萬餘盞花燈鬧元宵
    【解說】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元宵燈展2月18日晚開幕,11950盞由居民自製的主題花燈將社區志願廣場和文化長廊裝扮一新,吸引眾多武漢三鎮市民慕名前來觀賞。  【解說】據了解,燈展的材料全部來自廢品和可回收材料,除了電費支出,幾乎做到了零成本。每年燈展,從塑料凳、洗菜籃到收集的瓶瓶罐罐等,都成了居民做燈的原材料。
  • 來華留學生廣西入鄉隨俗做花燈湯圓鬧元宵
    圖為留學生們在展示自己包的湯圓 林馨 攝中新網柳州2月11日電題:來華留學生廣西入鄉隨俗 做花燈湯圓鬧元宵作者林馨「第一次做花燈特別有思意,以前只見過沒有想過也能有機會親手製作一個。」2月11日,廣西柳州市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印度尼西亞留學生黃福雷和同學們製作好第一個花燈後高興地說到。當日是農曆正月十五,中國傳統的元宵節。中國各地民眾吃湯圓、猜燈謎、觀花燈,歡慶佳節。但由於路途遙遠等原因,每年寒假,很多來自外國的留學生們選擇留在中國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