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聽說過《刀塔傳奇》麼?
也許在2014年上半年,可能還有人些人糾結這是一個遊戲還是兩個遊戲。不過自從那年夏天過後,《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哪個人喊我一起開黑四處尋覓隊友的人,也都成了盯著手機一起嘻嘻哈哈的人……
不得不說,這款遊戲當時真的是很紅。紅到什麼程度了呢,這遊戲發售前你說起影魔、白虎、死亡先知、小黑、骷髏王可能你以為是AR下dota一邊選的奇葩陣容,後來大家一聽的反應就是國家隊。
這是最老版本的國家隊陣容,後來"影魔已經不適合這個版本了"換成了船長
可能有小朋宇就要說了,"現在最火的明明是《王者榮耀》嘛",你說這個是不是有點吹牛啊。
嘿,你還別說,《刀塔傳奇》誕生那會,還沒《王者榮耀》呢,那時候手機遊戲沒有現在那麼多的種類,可以執行的操作也沒這麼多的。網易還在想辦法把自家的《夢幻西遊》往手機上般,在那之前,畫風精美的卡牌遊戲有是有,但要麼是學習成本高,要麼就是只是單純的搜集卡牌然後讓他們自動打來打去漲戰力,能夠執行的操作非常有限。
結果《刀塔傳奇》一出來,嘿,這情況可就變了,在整體保持自動情況下,英雄大招需要手動操作的設計是挺驚豔的——這種既能夠把重心放在卡牌養成上,又無需像打牌那樣費時費神還能看到"操作",可以說是相當有趣了。而且,除了常規的推圖戰役外,遊戲還提供了競技場、召喚法陣等其他玩法……而且充月卡就能到vip3,可以說類比當時幾個隨便上千的卡牌而言,也算是良心了。所以,火起來也是正常的。
不過,在國內《刀塔傳奇》這一成功啊,市面上的其他遊戲可得了紅眼病,而且海內海外都有,有一群歪果仁看到這遊戲覺得哎真挺好,立刻抄了個heros charge在海外先運營起來,結果也火了。而國內其他廠商一看哎這個好,那也有模有樣的照著畫起來,結果,就是這《刀塔傳奇》的奇葩子孫茫茫多,一個小廠商以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流派。
而且人怕成名豬怕壯,《刀塔傳奇》這一火不光迎來了一幫有樣學樣的,還迎來了value和暴雪兩尊大神,《刀塔傳奇》這時還在和《Heroes Charge》打官司呢,這自己也迎來了律師函。沒辦法,這《刀塔傳奇》的刀塔還真跟暴雪和value關係密切,為這事曾經兩家也在12年前很有一段時間糾紛,現在《刀塔傳奇》火了,成,那咱們好好聊聊。
結果這一聊呢,後來發現還挺複雜,結果最終,三方還是達成了和解,不過"刀塔"這名字再不能叫了,所以後面的小朋宇就看到的是《小冰冰傳奇》這麼一個名字,不過這官司也有贏家——那個《Hero Charge》本來也想糊弄過去,結果沒想到抄上頭了,把《刀塔傳奇》的彩蛋也抄了過去,於是鐵證如山,只得乖乖認栽。
在別家遊戲讀出自家logo,也算是開創了維權彩蛋的先河
現在5年過去了,《刀塔傳奇》儼然成為了中國手遊的高齡IP,說上去,也是"我年輕的時候"或者"我小時候"的東西了。雖然名字變了模型改了數據又翻新了,但總體來說,這款遊戲在業內也算是出了名的老資歷
不光是舊日經典,一些玩法理念,後續引導了一大堆的手遊,不光是歐美國內有人效仿,那日本大廠cygame也有同門師妹——以替換別家角色頭聞名(重點錯)的《RE:公主連結》的主要戰鬥方式也是採用了刀塔傳奇like,被親切地稱之為"姬塔連結"。
當然,它還有個名字叫"接頭霸王"
但雖然後輩這麼多,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第一次看到的感覺。你說是後輩們不努力,也不是,但總覺得,差點什麼東西。估計要追回來,只能等開發商莉莉絲遊戲再在這方面再好好努力一下……您別說,還真有。
原來莉莉絲這些年也從來沒有忘記《刀塔傳奇》的輝煌和成就。而且,當年抄襲品居然風行海外也給了莉莉絲相當的自信和努力方向。"原來我們的遊戲在國外這麼受歡迎嗎"。於是他們也刻苦鑽研,在海外帶來了《刀塔傳奇》的精神續作《AFK Arena》。
怎麼說呢,在《刀塔傳奇》的基礎上更加優化了操作體驗,讓肝度進一步降低,但在顯示效果,打擊感和聲效方面也進一步增強。
而且,這款遊戲的美術可以說是吹爆了——這種雜糅了中世紀教堂壁畫和玻璃繪圖構成的美術風格,迅速在老外們的心中燃起了一團火。漂亮的角色造型還吸引了不少外國知名coser出了很多的cos作品。
於是乎,這款遊戲刷爆了數個國家的appstore榜單,順便,讓莉莉絲在海外和騰訊網易等大廠肩並肩站在了一起。
順帶一說,其中有位自稱每天都會玩的玩家叫Caleb Arseneau,雖然他不會唱歌也不發meme圖也不出cos,但這位玩家還是引起了人們矚目……因為他是《暗黑破壞神》新作的設計師。看來,世間萬物都難道2字。
那麼這款"冤家回頭,老外香瘋"的作品有沒有國服呢……也真有,這款國服名叫《劍與遠徵》的作品將在1月8日正式上線公測,目前官方網站已經開啟了預約,如果你還記得《刀塔傳奇》帶給你的恆久樂趣,那這款遊戲你一定要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