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題目大概有以下四種:
1-名詞解釋(Definition)
2-簡答(Short Answer Question)
3-論述(Longer Essay Question)
4-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
我們通常會準備以下複習資料:
指定教材
練習冊
歷年真題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把指定教材過幾遍,用螢光筆把重要的概念,重要的論述部分標註出來,一遍遍的背誦直到背下來。認真的同學會畫一個思維導圖把知識結構表現出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通過Anki來輔助背誦。
練習冊配合指定教材使用,複習完一章的內容做這一章的習題,通過練習冊,我們可以了解到相關知識內容會出哪些題目,也可以檢測我們掌握的程度。
歷年真題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出題人關注哪些理論問題,這樣我們就可以聚焦到幾個點上閱讀更多文獻,特別是一些重點論文。
這大概是目前準備考研的主要複習模式。
如何使用DEVONthink和Highlights來輔助這一過程?
操作方式:
準備PDF格式的電子書。
用Highlights打開PDF。
閱讀這本書,對重要的概念和論述進行標註。
輸出一個HTML格式的文件。
把這個文件拖入DEVONthink。
如何標註:
一般情況下,一本民法教科書或論文能夠提供給我們的重要信息包括
1-概念(Definition)
2-知識結構(Knowledge Structure):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
3-謬誤(False):什麼是錯的
4-案例(Case)
5-問題(Question)
其中,Definition,False,Case,Question,構成了「知識的屬性」——標註體系A。知識結構,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標註體系B,其實就是概念圖。
使用標註體系A+標註體系B的方式來進行標註以確定一條信息在資料庫中的位置,正如使用經度和緯度來確定地圖上的一個位置(天安門廣場的經緯度大概是東經116°北緯39°)。
比如:
Definition法律行為
Question事實行為
Case無因管理
False事實行為不需要具備合法性。
註:因為Definition,Question這些單詞需要輸入的字母太多,我們可以使用通配符「*」來代替
比如:我們可以直接搜索
D*法律行為
Q*事實行為
C*無因管理
F*事實行為不需要具備合法性*
在上一篇文章「財產」裡面,我已經敘述了自己的概念圖,也就是基於我目前的理解所形成的知識體系,請注意,形成知識體系本身並不是目的,知識體系本質上是一種假設或猜測,在這一點上,你的知識體系和任何其他人的知識體系沒有本質區別,其目的是依靠這個假設來解決問題或者解釋問題,而需要解決的問題通常可以在相關練習冊或者考研的習題冊中找到,下面的這個視頻主要是記錄了在形成知識結構之後,如何使用DEVONthink和Highlights這一組合在各類考研習題冊中迅速找到與概念圖中的概念相關的題目,在依據自己的理解作答之後發現自己的答案與其提供的答案在某些方面有分歧,這意味著深層次上雙方知識結構作為假設是有分歧的,於是進一步閱讀文獻嘗試尋找支持對方理解的論述,結果發現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學者之間存在分歧。再進一步閱讀文獻找到目前為止較為有解釋力的論述,本以為結束了,結果卻引出了一個新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基於自己目前所理解的知識結構無法進行解釋。於是再閱讀文獻直到再找到較有解釋力的論述。
這就是一個敘述既有知識結構、發現問題、閱讀、迭代既有知識結構、再發現問題、再閱讀、再迭代既有知識結構的循環過程。
以下視頻會簡單介紹這一過程,點擊閱讀原文去B站觀看清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