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黑科技——美國計劃將標準3防空飛彈改為彈道飛彈

2020-12-14 百家號

在今年8月份舉辦的美國航天和飛彈防禦會議上,雷聲公司展出了標準-3的模型,其外形上並沒有特別之處。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有意思的地方,這個模型上赫然印著 「標準」—3彈道飛彈的英文字樣。原本用來防禦彈道飛彈的利器居然被雷聲改造成一款彈道飛彈,那麼雷聲公司將會如何改造呢?改造後的威力如何?

標準-3飛彈是雷聲公司為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研發的艦載彈道飛彈攔截武器,具有反短程、中程彈道飛彈和低軌衛星的能力。該飛彈一般分為四級:第一級是MK-72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二級是MK-104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是MK-136固體火箭發動機 ; 第四級是可調轉向和高度控制系統(TDACS)和輕質大氣外動能攔截器(LEAP)。工作時,由 「 宙斯盾 」配備的MK41發射系統發射,MK-72固體火箭點火推進將其送入空中。待燃燒完畢後,第二級和第三級火箭接力工作,直至將彈頭送入到目標附近,最後階段由TDACS系統推動LEAP對目標的直接撞擊。

除這些構造外,「標準」-3飛彈還擁有與普通防空反導武器相同的通信裝導航裝置,這些裝置位於飛彈的第四級TDACS系統上,其中一個GPS導航信號接收天線接收GPS系統傳輸的軍碼導航校準信號,與彈載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共同測算出當前飛彈位置。一個L波段通信天線接收「宙斯盾」MK1武器控制分系統傳輸的飛彈制導信號,同時將自身的準確位置傳輸給 「宙斯盾」 。要將 「標準」-3改造成一款彈道飛彈,需要從動力系統、通信導航系統、未端機動裝置、引戰系統和末端傳感器五個方面來分析改造方法:在動力系統方面,彈道飛彈飛行分為助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三段,助推段飛彈為火箭發動機主動工作階段,自由段為火箭和彈頭脫離後的飛行階段,再入段為彈道飛彈臨近目標後直到擊中目標的階段。而「標準」3飛彈的彈道可分為助推端和導引段兩段,助推段由三個火箭發動機推動到外太空距目標定距離處,導引段由TDACS助推彈頭直至擊中目標。

將「標準」-3的動力系統改造成彈道飛彈之用時非常方便,這種飛彈具有三個火箭發動機,在改造成彈道飛彈後可順利完成助推端,而第四級TDACS系統可改造成再入端的彈頭機動控制裝置,飛彈自由段飛行不需要任何動力和控制。實際上, 「標準」-3 的三種固體火箭發動機都是美國曾經的彈道飛彈、火箭用發動機,可以說在動力系統上具備了被改造成彈道飛彈的基本條件。

在引戰系統方面,反導武器攻擊飛彈彈頭,一般要求直接撞擊目標,摧毀其外部殼體後再爆炸,使用的一般是高爆彈藥戰鬥部+延時觸發引信。而彈道飛彈攻擊的目標比較多樣,典型的有加固硬目標(如機堡)、面目標(如跑道、停機坪)、水面艦艇和人員等,這些不同的目標都需要配備不同的引信和戰鬥部才能發揮最大威力。

「標準」-3飛彈改造成彈道飛彈後必須對該因素予以考慮。如攻擊加固目標,「標準」-3彈道飛彈必須配置穿甲戰鬥部和延時爆破引信,以實現穿透防護層在內部爆炸的目的。攻擊艦艇時必須換成自鍛破片穿甲戰鬥部和觸發引信。攻擊人員時必須換成子母戰鬥部和近炸引信。考慮到「宙斯盾」艦的具體作業任務中,既包括與中國等大國的水面艦艇交鋒,也包括對小國陸地固定目標、人員的殺傷,因此多種引戰系統總是必要的。

相關焦點

  • 從攔截飛機到攔截彈道飛彈:美國「標準」系列艦空飛彈發展史!
    日本海上自衛隊隸下的最新型宙斯盾重型防空飛彈驅逐艦:摩耶級驅逐艦標準-3BlockⅡA艦載反導攔截彈射程從標準-3BlockⅠA/B飛彈的700公裡增加到2500公裡,日本配備此型遠程攔截彈的目的昭然若揭。
  • 美國海軍成功完成「標準-6」Block I型防空飛彈的飛行測試
    (原標題:美國海軍成功完成「標準-6」Block I型防空飛彈的飛行測試)
  • 標準6飛彈上岸,美陸軍可同時獲得彈道飛彈,防空和對艦攻擊能力
    標準-6飛彈2020年11月6日,美國陸軍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授予了3.393億美元原型發展協議,根據該協議,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設計、測試、評估和製造陸基中程能力系統原型,也就是陸基中程飛彈系統經過廣泛評估之後,美國陸軍選擇了「戰斧」巡航飛彈和「標準」-6艦載空飛彈改進型作為原型飛彈,用於中層的對地攻擊,標準-6防空飛彈正式登陸變身彈道飛彈。
  • 美國「不務正業」的頂尖防空飛彈,「標準」反艦,「愛國者」反導
    比如美國標準3型防空飛彈就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美國最新研發的標準6型在具備防空能力的同時,也已經開始延伸出反艦型號。只是,作為現役軍事裝備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防空飛彈系統的研發製造難度也是非常大的,實際上所有的飛彈產品研發製造都不容易。受此影響,在現今世界真正有能力獨立研發製造防空飛彈的國家和地區就屈指可數了,現役頂尖防空飛彈系統的型號也很有限。
  • 標準6防空飛彈,為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而生,號稱宙斯盾最鋒利的劍
    標準6型防空飛彈,是美國雷神公司研發的新型艦載遠程防空反導飛彈。隸屬於標準系列防空飛彈。而標準系列艦空飛彈是美國海軍為取代小獵犬和韃靼人艦空飛彈於1963年開始研製的中遠程全天候艦載防空飛彈。經過幾十年不斷的改進,已經發展成擁有數十種型號的龐大家族。
  • 中國遠程艦空飛彈海紅旗-9B:僅次於美國的標準6的先進防空飛彈
    近日,現代艦船雜誌的一張封面引起了眾多的關注,原因就是在現代艦船2018年第4期的封面上,刊登了一張052D驅逐艦發射國產海紅旗-9最新型號飛彈的畫面,而從照片上可以看出,該型飛彈與之前的海紅旗-9的具體細節有著明顯的不同
  • 美海軍「標準-6」飛彈將被陸軍用作中程彈道飛彈,「一菜兩吃」可行...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陸軍已正式選擇美國海軍的「標準-6」飛彈,作為其未來的陸基中程打擊彈道飛彈。那麼,美國陸軍把海軍的「標準-6」飛彈從海上搬到岸上,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標準-6」飛彈「上岸」後,將面臨哪些難題?
  • 美軍升級標準6防空飛彈,賦予高超音速反艦功能
    ▲美國的"標準"-6飛彈的彈體結構圖,可見其許多部件來自於"標準"-2 BLOCK IV型防空飛彈(圖片來源於:網絡)從當前來說,美國海軍目前裝備的"標準"-6 飛彈無疑是當今世界上一款性能先進的艦載防空飛彈,該飛彈是在"標準"-2 BLOCK IV型防空飛彈的基礎上發展來的,簡單來說其主要是使用了
  • "標準"飛彈家族:攻防、通用、標準"三化一體"
    雷聲公司空綜合飛彈防禦系統生產線副總裁弗蘭克•懷亞特稱,雷聲公司從6年前開始開發「標準-6」飛彈,這項計劃既沒有超時也沒有超預算,已經成功完成了5次陸上飛行測試,並且已經轉向低速小批量初始生產階段。「標準」系列飛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模塊化中高空中遠程艦空飛彈,最初是為美國海軍為取代RIM-2「小獵犬」和RIM-24「韃靼人」艦載防空飛彈,於1963年開始研製的中遠程全天候艦隊防空系統。
  • 美欲打造全能飛彈,以標準6為藍本,具備中程彈道飛彈作戰功能!
    標準6防空飛彈發射標準6升級計劃標準6是美軍在2011年服役的一種艦載防空飛彈,該飛彈最大攔截距離達400公裡,射高30000米,可攔截包括戰鬥機、巡航飛彈、反擊飛彈等幾乎所有的低中高空飛行器,與標準3共同構成了美海軍的全方位防空能力。
  • 中國最新軍事黑科技:不粘鍋能打航母,還能攔截飛彈
    今天我們說一個黑科技,特氟龍知道吧,就是聚四氟乙烯,大家廚房裡不粘鍋表面的塗層... ...今天我們開一下腦洞,你一定想不到,特氟龍這玩意能做炮彈,穿甲爆炸燃燒瞬間完成,是彈藥裡的豪傑... ...目前中國正在發展一種地球上最頂尖的黑科技,最新的新概念彈藥——含能破片戰鬥部。
  • 一枚飛彈突然發射,這個地方又要亂了?美國難辭其咎
    他說,韓軍今後將加快研發遠程及高超聲速飛彈、高威力彈頭、韓國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進一步提升飛彈戰力。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韓國首次透露高超聲飛彈研發計劃正在加速進行,這將對半島局勢的安全穩定帶來深遠的影響。
  • 美國最新精銳飛彈發射,鑄成大錯!川普要在東亞、歐洲惹是生非
    俄羅斯稱,這些飛彈發射場的存在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威脅和侵犯,因為正如國防部剛剛證明的那樣,這些發射場的Mk 41既能發射「戰斧」飛彈,也能發射SM–3防禦飛彈。 在最新試驗中,這種搭載在拖車上的Mk 41垂直發射系統,幾乎不需要其它的配套設施,就能獨立完成巡航飛彈發射任務。
  • 估算一下「反艦標準」飛彈
    首先分析一下所謂的「標準6反艦彈道飛彈」的事兒,我們先看看美國「標準6」飛彈的數據:質量1.5噸,長6.6米,直徑340毫米(正在研製直徑增加到533毫米的BLOCK IB型),戰鬥部重量64公斤,戰鬥部類型高爆破片。
  • 電動剃鬚刀刮鬍子幹擾飛彈,美國大名鼎鼎的宙斯盾就這樣發明了
    早在1958年,美國就開始為大型核動力艦艇開發"颱風"防空系統用來防禦蘇聯的飛機和飛彈。但技術瓶頸和成本導致颱風系統在1963年下馬,不過颱風的技術儲備卻被用於高級水面飛彈系統計劃(ASMS),並應用於黃銅騎士、韃靼人、小獵犬艦空飛彈技術的3T改進計劃。20世紀60年代蘇聯各型反艦飛彈得到快速發展,其專門對付美國航母的飽和攻擊戰術令美軍不寒而慄。
  • 裝備標準6防空飛彈,號稱亞洲最強反導,日版055摩耶級神盾艦速寫
    隨著近幾年來中國超音速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的突飛猛進。美國終於同意出售具備反導能力的「基線9C版宙斯盾系統」給日本了,這套系統將裝在摩耶級上。基線9C將宙斯盾的防空能力和彈道飛彈防禦能力整合到一個作戰系統中,配合標準3和標準6,可以提供綜合性的空中和反導防禦能力。
  • 臺灣不惜耗費巨資,謀求加入美國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如果臺灣正式加入了這個系統,將立即進入美國的飛彈防禦體系,同時在飛彈預警、偵察、監視和跟蹤等信息方面可與美國進行資源共享,這樣的話,臺灣的防空反導能力一下子能夠提升15-20年的水平。換句話來說,要是臺灣加入了美國的TMD系統,就等於美國同意為臺灣提供空中保護傘,臺灣島上從此就有了一口能夠抵禦飛彈襲擊的大鍋了。
  • 「攔截彈」的「新」角色——第三代「標準」系列飛彈(4)
    在該型攔截彈的聯合發展規劃中,美國和日本共同承擔研製和飛行試驗費用,助推器均採用直徑為533 mm的火箭發動機,將進一步提升攔截彈的關機速度和射程,增強動能彈頭尋的靈敏度和軌控能力。在2007財年,美彈道飛彈防禦局啟動了該項合作研究計劃,完成了SM-3 blockIIA型攔截彈的系統概念評審。同時,美飛彈防禦局決定將對宙斯盾武器系統進行升級,以適應SM-3 blockIIA攔截彈的技術需求。
  • 美國搞雙重標準!別人飛彈超300公裡就制裁,韓國造800公裡沒啥事
    美國在對外政策上一直喜歡搞的就是雙重標準,尤其是在軍工領域更是要大搞特搞雙重標準!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美國在飛彈技術領域的態度。如果誰敢於違反這一點,輕則就會招致美國的制裁,重則可能就要動手了,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重要理由,就是伊方違反飛彈技術限制了。另一方面,美國又縱容某些國家發展彈道飛彈技術,現在別人飛彈超300公裡就制裁,韓國造800公裡沒啥事。
  • 美國給萬噸大驅裝高超音速飛彈,沒想到尺寸太大,竟要拆除艦炮!
    採用了最前沿的黑科技,因此「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被人稱為「最強驅逐艦」。然而,這艘驅逐艦反而面臨了許多挑戰,由於過多的採用了最新技術,「朱姆沃爾特」級服役以後命運多舛,十分坎坷,用了三年時間才能夠發射防空飛彈。本來美國海軍計劃大量採購它,最終定案只建造3艘朱姆沃爾特級新艦,分別排定為DDG-1000、DDG-1001與DDG-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