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經常會和我們說「離電視遠一點,當心看成近視眼」,為了保護視力,家長會監督我們和電視保持一個「安全距離」。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很多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這些電子產品,家長很難監督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距離,導致目前青少年近視率越來越高,發病時間也越來越早。
近視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外貌影響非常大,近年來近視已經成為萬千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有些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長這種焦急的心理,開始在市面上宣傳各種矯正視力的產品。
這些產品都擁有普通人不懂的「專業名稱」,產品介紹中常常把原理說得神乎其神,把功能鼓吹得玄之又玄,家長很容易被「唬住」。
前陣子去閨蜜小靜家做客時發現,小靜10歲的兒子正戴著一款類似潛水鏡的眼鏡「靜坐」。詢問後得知,小靜兒子最近上課時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小靜趕緊帶兒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告知小靜,孩子視力下降嚴重,必須佩戴眼鏡。
小靜覺得孩子年紀尚小,早早變成一個「小眼鏡」太影響形象,聽朋友介紹目前微商上有一款特別火的視力矯正治療儀,使用的是「網紅黑科技」——目前最新的「6D光學」技術。使用方式非常簡單,只要每天佩戴治療儀3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恢復視力。
朋友說已經有不少家長給孩子使用後,視力從零點幾提升到了1.0的標準視力。小靜聽著非常動心,給孩子花了1萬多元買了一款最新升級版,現在每天都讓孩子使用。
近日在朋友圈刷到小靜一條「憤怒」的闢謠,原來小靜兒子一直佩戴治療儀,耽誤了視力矯正最佳時機,已經發展到散光的程度。治療儀使用後沒有任何效果,視力反而又下降了不少。小靜在朋友圈呼籲廣大家長,不要被無良商家欺騙,尤其不要聽信一些所謂的朋友,他們都是微商的「託兒」。
對於網絡上五花八門的視力矯正產品,眼科醫生嚴肅地警告廣大家長,這些產品都是「智商稅」,不要輕易相信商家的虛假宣傳,沒有作用不說還傷害孩子的眼睛。這種銷售形式都是靠「託兒」去拉攏親朋好友,屬於「一錘子買賣」,專門「收割」有需要的家長。
家長矯正孩子視力需謹慎,發現孩子看東西眯著眼睛,看字模糊時,要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先確定孩子近視的原因是假性近視還是真性近視,兩種情況需要不同方式對待,否則會造成過度治療或者耽誤病情。
假性近視不需治療,早發現早預防可自愈
1.糾正讀書寫字習慣
現在學生寫作業的姿勢常常不標準,眼睛長期離書本太近很容易導致近視。家裡燈光不夠明亮的,需要給孩子配置檯燈,選擇溫和的光線。使用檯燈時同時打開臥室主燈,周圍燈光黑暗只有檯燈亮的方式也不利於視力健康。
2.多做眼部放鬆
眼保健操簡單作用卻非常大,家長應讓孩子養成做完作業後做眼保健操的習慣,幫助緩解眼部疲勞。
平時孩子休息的時候,家長要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多看遠處的風景,減輕每天學習時使用眼睛的疲憊。
3.限制使用電子產品時間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一會,通常會直接把手機給孩子玩,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電子產品的光源非常影響視力,還會造成「乾眼症」。
家長可以用手機播放動畫片,給孩子使用藍牙音箱「聽」內容。不得已使用電子產品學習的時候,需要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每隔一段時間要求孩子必須起身活動,多看遠處。
真性近視積極治療,切莫延誤
經醫生檢查後確診為真性近視的孩子,需要通過佩戴眼鏡治療。家長不要覺得佩戴眼鏡「不好看」「太早」就擅作主張給孩子放棄使用眼鏡,延誤治療會加重孩子視力下降程度,還會帶來更嚴重的眼部問題。
家長發現孩子身體有異樣的時候首先應該求助正規醫院的醫生,不要輕易聽信任何非醫學手段治療方法,對孩子的任何情況都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