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孩子發展的是什麼
常常說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
然而這句話我覺得並不對。
尤其是對于越來越年輕代的父母而言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言傳身教做孩子的老師。
但是父母真的是孩子發展的上限。
對於絕大部分孩子而言
父母所生活的世界真的就是孩子的世界壁壘。
對於小城市或者農村的孩子而言,為什麼會更難出人頭地?
是因為教育設施落後麼?是因為師資力量薄弱麼?
其實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父母的世界擋住了孩子去觀。
對於這些孩子而言
一直看到的就是一畝三分地
出門遍地是熟人。
用農村舉例,就這麼個村子,家家戶戶都不算富裕,很多人甚至會有溫飽問題,父母每天都在為生活而奔波。
做買賣的家長,天天要算怎麼能多掙一毛錢。
出苦力的家長,想著多幹點是不是就能有更多收穫。
父母所生活的世界也正是孩子所能看到的世界。
做買賣家的孩子想著怎麼查缺補漏多加個一兩分。對於並非天賦卓然的孩子而言,他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在修改錯誤和學更難的大題多得分而言,這些孩子更願意修改錯誤來提升分數。
出苦力家的孩子,他更願意起早貪黑的多學些基礎強化自己的成績。
學奧數,學難題真的更多的是出現在了大城市的孩子和天賦異稟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知道這世界有很多選擇,不用只去學自己擅長的,可以嘗試更多方向。
父母的壁壘也在這裡初漏端倪。
在一個小村莊,可能門門打九十分就是拔尖的孩子了。孩子難免滿足,他所見到的世界這樣的成績就是頂尖了,他對於更高的分數就沒有那麼強烈的渴望了。
這樣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會選擇維持現有分數而喪失獲得更高分數的欲望。這會導致什麼結果?
當他如果考學到了縣,市,省,三線,二線,一線,超一線。他的世界觀就會開始受到衝擊。他才知道自己不是那麼優秀。有更多學習更好的人,有更多能言善語的人,有更多能歌善舞的人。
他的世界原來是方方面面弱於人的。
孩子心性時期,幾個人能掙脫舊有世界觀迅速適應新世界然後燃起戰火繼續努力,絕大部分人只能在不甘中甘於平凡。
可能看到這裡會有看官說,你這是危言聳聽,你這是電視劇本。現在的農村可有錢了,也沒有那麼多人一蹶不振。相信說出這些的孩子本身就站在了更好的世界中了,我也是機緣巧合曾跟隨某人去了他家才知道並不是外面傳的農村都已經脫貧了,真的有很多人活的比電視劇中還苦。也接觸了一些人,讓我知道新的世界對他們有多深的打擊。
如果你在一個小地方。
三十歲不結婚,你就是怪物。
結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女喜歡女,男喜歡男,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業單位不幹,你就是怪物。
你大學畢業後不考研,你也是怪物。
你夏天穿個超短裙,你個不要臉怪物。
你花倆月工資紋個花臂,真xx怪物。
你有錢竟然不買房,你是個奇葩怪物。
說實話,小地方怪物真不多,為什麼?
因為小地方不允許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個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隨時隨地,
為了你好,他們要你變成跟他們一樣。
一個人教育你還好,
說不定你還能對抗一下,過過招兒,
但10個人100個人都要教育你時,
孤立無援的你,會徹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後你可能都要經歷一個
漫長得像一生一世的難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去大城市吧。
去看更大的世界吧
那裡的人都很忙,沒時間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對抗的就是你自己。
別讓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毀也要毀在自己手裡。
你在父母的世界裡活成了他們
絕大部分人都會在父母的世界裡掙脫不出,然後渾身上下都是父母的影子。
蘇明玉一直視母親趙美蘭為夢魘,想要掙脫,卻在某一集中被蘇大強指著說你就是趙美蘭!
一個人的眼界真的有上限。他看到的越多他才能思考的越多。我們常常在網絡上看見一些人生活不如意被人欺負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他自己甘願受苦麼?是他生活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抗爭辦法,他也只能用自己所知的方法默默忍受。
在小的世界,1+1=2是你所知,你都沒見過1*1=1,怎麼能奢求遇到1*1的時候你能去解決。
有的工作可能短期內收益低,長期而言無論是工資還是成長都更好,但是家庭的壓力,朋友的建議都讓你更要忙於眼前,能先安穩才好,於是你只能一直局限在那裡動彈不得。是你不想挑戰麼,是你不了解這件事會變成什麼樣你沒辦法去挑戰你輸不起。恐懼的主要思想其實就是未知,在最近看的一期富豪訪談中,up主問行長,有錢人的理財和我們普通人會有很大差異麼。
行長說道:他們會在自己知識的儲備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可以做哪些事。投資自己認知範圍內的事。
網上常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並不只是戲言。因為見到的世界不同我們的思考方式難免受限,我們的理財很少有太多系統規劃,常常看這個賺錢就去投資這個,人云亦云的抱著暴富的心態去理財。而更大世界的人們已經明白我要做什麼可以掙錢了。且他們也有更多的試錯機會去嘗試,賠了也不心疼賺了就是一筆經驗。
真要是遇到困難,有錢人真的可能會有四五個技能來解決問題,而你的世界只有這一個技能,解決不了你真的只能聽天由命。
這世界多可怕,在媽媽身邊吧
很可怕的點在于越是小城市的家長越擔心孩子走得遠,這些家長越希望孩子永遠在自己身邊。安安穩穩平安度日,不要去更大的世界。
畢竟,更大的世界也難免會有更大的危險,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世界壁壘恰恰在此淋漓盡致。
為什麼大城市的父母更放心孩子繼續去看更大的世界?難道他們不擔心孩子麼?
並不是,因為他們有能力了解到更大的世界,他們有自信避免掉一些可怕的風險而讓孩子去探索更多。這就是大世界帶給他們的勇氣和自信讓他們能更坦然的面對可能的危險。
父母沒看到更大的世界也就更擔心孩子去看世界會遇到危險,然後惡性循環開始。
讓孩子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吧
其實真正的想要讓孩子鯉魚躍龍門,那就讓他去看看龍門吧。
在自己身邊,在自己所了解的世界固然安全,可是你真的甘心孩子止步於此麼?外面的世界雖然有危險卻沒那麼可怕,每個人都總要獨自行走,我們既然無法守護他一生,那為何不讓他去更大的世界學更多的本領保護自己?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只有歷經風雨的才會活的更加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