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2021-01-07 騰訊網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海洋垃圾中百分之八十是塑料垃圾,剩下的只有少數金屬與玻璃。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8000萬件垃圾輸入海洋中。此外,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的垃圾大約有13000件塑料垃圾。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由於塑料垃圾大多數不可降解,在陽光的作用下會被光解為更小的碎片。被光解的塑料碎片便成為了海洋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集中地和傳播媒介。被塑料垃圾汙染的海洋會導致海洋中的生物遭受傷害甚至是死亡。海龜、海鳥、魚類等多數海洋生物誤吞塑料垃圾後都會帶來致命的傷害。根據統計顯示,全世界範圍內最少有276種海洋生物遭遇過誤食塑料垃圾而導致死亡。有許多人拍到過海龜死亡後解剖,胃中含有塑料垃圾。還有一部視頻,出海遊客偶遇海龜發現海龜鼻孔之中插有一根吸管,隨後幫助取出時發現吸管已早跟海龜的鼻腔融為一體,最後使用工具才將海龜鼻孔中的吸管一點一點拔出,同時海龜流出大量血,可想而知這根吸管在海龜鼻中已經許久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如何防止垃圾進入海洋

減少海洋垃圾的產生目前沒有太好的方法,但對於現狀最好的方式就是確保固體廢物產生、收集、中轉、清運到焚燒、衛生填埋等處理的過程中沒有固體廢物進入環境,杜絕一切不當處置方式,如露天填埋等。並通過實行垃圾分類來等政策,讓廢塑料與廢金屬等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並二次利用。還有許多的國家專門建立了攔截打撈隊,並分為人工打撈與漂浮垃圾收集船等。人工打撈主要是依靠傳統的水域保潔隊進行撈取水中的垃圾。漂浮垃圾收集船主要是靠傳送帶在行駛過程中打撈垃圾與漂浮物等。還有一種圍油欄,它主要被安裝在排水口與河流入海口閘門等地方。主要功能是攔截水中的漂浮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教育

加強居民、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科普海洋汙染的嚴重性並在民眾之間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並引導民眾關注海洋汙染對所有生物的危害及影響,激發民眾的環保意識並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這樣就能從源頭之上解決塑料垃圾汙染問題。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同時人類也是環境汙染的主要來源,隨手丟棄的一個垃圾可能會對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還會對野生動物帶來致命的危害。為了後代能活在一片藍天白雲之下,所以現在我們就要行動起來為保護環境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不焚燒塑料製品等。愛護海洋與土地環境是每個人類的責任與義務。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裡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近年來有不斷惡化之勢。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勞倫斯·莫裡斯女士非常惋惜地說:「最近,我們發現了一隻雛鳥的遺骸,經解剖發現其胃裡裝滿了塑料,因為成鳥曾餵它食入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 星巴克將停止供應塑料管,塑料垃圾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近日,星巴克中國官方微博宣布啟動星巴克「酷愛綠」計劃,將會於上海和深圳兩地率先試點使用直飲杯蓋與紙質吸管,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該計劃將於今年年底前在星巴克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全面實行。延伸閱讀:塑料對人類的危害在人們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塑料瓶在使用之後就被丟棄,最終流入海洋,塑料飲料瓶是海洋塑料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全球範圍內,86%的塑料沒有被完全回收。
  • 塑料對海洋危害有多嚴重?汙染最終或回到我們體內
    ,並正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海洋生物正面臨著巨大威脅。聯合國海洋問題主管麗莎·斯文森(Lisa Svensson)表示:「這是一場全球性危機,我們正在破壞海洋生態系統。」但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呢?哪裡受到的威脅最大?這些塑料垃圾又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我們可以從下面七張圖表中了解問題有多嚴重: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它們都去哪了?會對海洋生物造成怎樣的危害?
    而且經過統計發現,全球每年這種垃圾就有超過了3000萬噸,因為它們的體型比較小,質量也很輕,所以有2/3的垃圾,通過一些河水,或者是風力進入了海洋裡面。雖然統計的是這些垃圾最後進入了海洋,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們的存在。
  • 海洋塑料危害大 光譜技術來救場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等產業迅猛發展,塑料廢棄物的增量顯著,造成的壓力非常突出。 ,約佔海洋垃圾的77.5%-88.7%。而塑料垃圾的主要製造者就是人類,我國經過對57個區域的垃圾進行監測後發現,海洋垃圾密度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旅遊休閒娛樂區、港口航運及臨近海域。其中,尤其是人類活動密集的海灘區域,垃圾的平均個數和平均密度都高於其他區域。 當微塑料進一步分解為更小的微粒後,很可能被人體循環系統吸收,進而進入人體器官。此外,這些塑料在製造過程中可能有一些化學物,能傷害甚至殺死細胞。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每年有800萬噸流入海洋,碎片可圍繞地球400周
    不但森林不斷減少,氣候變暖,塑料等不可降解垃圾也越來越多。據環球網消息,目前全球各地對塑料垃圾的回收率極低,造 70 億噸垃圾回收僅一成,每秒有 3400 個塑料瓶被丟棄,每年有 800 萬噸流入海洋。全球各地,不少海灘上堆滿了不可降解垃圾,不僅有礙觀瞻,而且還對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 海洋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 陸地是最大來源
    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據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提供的資料,本次活動清理垃圾總重約40噸,數量排名前十的垃圾分別是泡沫塑料、菸蒂、飲料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氣球、食品包裝(糖紙、薯片的包裝)、其他塑膠袋、瓶蓋、其他塑料包裝、購物袋等。
  • ...可能隨食物鏈傳遞危害人體,生態環境部:塑料垃圾已佔到海洋垃圾...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微塑料存在著進入人類食物鏈的風險。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塑料垃圾佔海洋垃圾80%左右。
  • 聯合國發布《海洋垃圾立法》報告:海洋垃圾汙染已對沿海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威脅
    2016年10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線發表題為《海洋垃圾立法:政策制定者的工具包》的報告指出,當前,海洋垃圾造成的汙染已經嚴重危害到海洋的生態系統健康與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海洋垃圾
    3、目前海洋垃圾主要分為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1)海灘垃圾 海灘垃圾包括塑膠袋、菸頭、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快餐盒、漁網和玻璃瓶等,很多都是遊客遺留在海灘邊,被衝入海洋。(2)海底垃圾海底垃圾包括玻璃瓶、塑膠袋、飲料罐和漁網等。海底垃圾的平均個數為0.04個/百平方米,平均密度為62.1克/百平方米。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據估算,2018年全球1518條主要河流塑料垃圾入海通量為5.7×104~26.5×104噸(中值13.4×104噸),並在2028年達到峰值[3]。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長久地存在,所引起的海洋生態危害日漸嚴重並被廣泛關注,並被聯合國環境大會列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全球重大環境問題[4]。
  • 到2040年,海洋塑料垃圾可能增加2倍,達到6億噸
    段落翻譯:預計到2040年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將會達到2900萬噸。這一研究項目不僅闡明了全球在治理塑料汙染方面極其失敗,還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以此大規模減少未來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倘若這種變革能實現,當然能否實現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皮尤慈善信託基金的專家稱未來20年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因此減少80%,變革僅基於現有的方法及技術手段就可實現。
  • 構建有效的海洋垃圾治理體系
    海洋垃圾的危害不容小覷第一、嚴重影響海洋景觀。海洋垃圾對於我國的海洋景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容易產生視覺汙染。在海洋旅遊已經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的今天,受到汙染的海洋景觀會對旅遊業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第二、嚴重破壞海洋生態。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但隨著海洋垃圾等海洋汙染的加劇,原有的海洋生態平衡面臨著被打破的危險。
  •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原來海底有個垃圾場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曼徹斯特大學伊恩·凱恩博士說:「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臭名昭著的海洋垃圾帶漂浮塑料,但我們對在深海海底發現的高濃度微塑料感到震驚,這些微塑料並不是均勻分布在海洋區域,相反,它們隨著強大的海底洋流分布,這些洋流把它們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區。」
  • 海洋垃圾到底害死了多少海洋生物!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後,以此呼籲大家愛護環境,減少海洋汙染,不亂扔垃圾!海洋面積遼闊,儲水量巨大,因而長期以來是地球上最穩定的生態系統。由陸地流入海洋的各種物質被海洋接納,而海洋本身卻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 海洋塑料認證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OBP認證有助於減少塑料對海洋汙染
    海洋塑料認證在自然界中,沒有什麼地方能夠比海洋更令人心馳神往了。海洋的神秘和深邃讓世人著迷。但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範圍慢慢擴大,我們熟悉的海洋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如今,在全世界的各個海域都能檢測到塑料的存在,這不禁令人擔心,海洋還是我們熟悉的那片蔚藍嗎?垃圾的產生,是因為這個物品對你已沒有價值,但是對於人類,它還可能產生其他價值。你也許不知道,在可回收垃圾中,塑料垃圾佔了很大比例,有數據統計,全球90.5%的塑料垃圾從未被回收,其中僅12%的塑料垃圾被焚化,其餘則被送往填埋區或直接留在大自然。
  • 歐盟遏制海洋汙染擬禁用塑料吸管等製品-塑料,歐洲,棉籤,漁具,吸管...
    為遏制日益加劇的海洋汙染,歐盟28日公布一項草案,提議禁用塑料吸管、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草案,列入「黑名單」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共有10種,包括塑料餐具(含吸管、刀叉等)、棉籤、氣球及託架、塑料餐盒、塑料杯、塑料瓶、菸頭、塑膠袋、薯片袋(含糖紙)及溼紙巾。除此之外,含塑料成分的漁具也「榜上有名」。
  • 用塑料垃圾關注環保 香港舉辦「海洋怒吼」展覽(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本次展覽的重點展品「海洋的惡夢」,由收集自北海、夏威夷、波羅的海和世界各地沙灘的塑料垃圾組成。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丁一鳴):香港是個海港城市,海洋生態健康與否與城市命運息息相關。為了喚起人們對賴以生存的海洋的關注,香港科學館從11月27日至2016年2月17日推出專題展覽「海洋怒吼——塑膠垃圾關注計劃」,將以極富創意的形式展出一系列由塑料垃圾化身而來的藝術品,希望以此引發對塑料垃圾如何危害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討論。 本次展覽融合了科學與藝術。
  •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這是戴維斯與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艾米莉·鄧肯(Emily Duncan)及同事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她們不久前將10個瓶子投放到了恆河中,目的是研究塑料汙染如何通過河流並最終流向大海。 瓶子中配備的SIM卡每三個小時連接到手機信號塔一次,從而詳細記錄了設 備移動的距離和速度。其中一個瓶子共漂流了約611公裡,耗時51天。
  • 我們的天空、海洋、島嶼,都已被塑料佔據
    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需求使得塑料產量呈指數式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經意識到塑料無孔不入,人類依然對其無限依賴。目前每年世界範圍內依然有5000億個塑膠袋的消耗,每分鐘全球範圍內仍然有100萬個塑料瓶的銷量……這些塑料消失很容易,流入大海,很快就淡出我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