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到底害死了多少海洋生物!

2021-02-15 觀賞魚



去年關於海洋貝類生物汙染的事情,大家應該是知道,甚至於這些貝類可能流向餐桌,想想是不是覺得很可怕,然而受到傷害不僅僅是人類自己,更多的是那些無辜的動物,這些動物死狀悽慘!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後,以此呼籲大家愛護環境,減少海洋汙染,不亂扔垃圾!

海洋面積遼闊,儲水量巨大,因而長期以來是地球上最穩定的生態系統。由陸地流入海洋的各種物質被海洋接納,而海洋本身卻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2009年4月25日,保加利亞Krichim鎮附近的Vacha大壩上堆滿了廢棄的塑料瓶和其他垃圾。據非營利性組織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諸如瓶子和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容器是在海灘附近發現「最多的垃圾」。 

 

據國外媒體報導,想像一下這樣一片區域,是紐約曼哈頓的34倍。再想像一下這麼一大片區域漂浮得全是沒到你腳踝的塑料垃圾——眼之所及都是蘇打瓶和塑膠袋。這是總重約190億磅的垃圾。

  

根據最新的估算,這也是每年漂浮在海洋上的塑料垃圾重量。 正是因為塑料太過便宜,更易於被人們丟棄,也使得它們成為垃圾填埋場和海洋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今天,塑料是海洋中所發現的第一大類垃圾。

  

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是一家非營利組織,每年在全球150多個國家組織海岸清理活動。該協會表示,在從海灘和海洋收集到的所有垃圾中,塑料垃圾佔了85%左右,這正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問題。此外,海水中還有無數的極小的塑料碎片。塑料是不可生物降解,只能暴露在陽光下才能分解成更細微的顆粒。這些稱為塑料微粒的碎片長度普遍小於5毫米,或者大約是芝麻粒大小。其中一些是作為去角質劑被認為添加到健康和美容產品中的塑料微粒,而另一些則是隨時間而降解的塑料碎片。 

  

2012年7月30日,一名男子在菲律賓馬尼拉馬尼拉灣收集塑料和其他可回收材料。廢棄塑料管理不善是造成海洋塑料危機的主要原因。

  

最近的研究發現,諸如用聚酯或丙烯酸製成的合成服裝在洗滌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少塑料微粒。 2016年的一篇文章得出結論,一臺洗衣機在一次水循環中可以釋放超過700000個微彈性纖維進入環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說,在我們的海域可能有多達51萬億個塑料微粒,其中許多塑料微粒已經集聚成五個巨大的塑料渦流。致力於減少塑料汙染的5 Gyres研究所聯合創始人馬庫斯·埃裡克森(Marcus Eriksen)將海洋中的塑料微粒描述為「遍布全球的塑料煙霧」。

  

從陸地到海洋,這些廢棄的塑料怎樣才能在海洋中消失呢?雖然其中一部分塑料垃圾來自於船舶和海上石油天然氣平臺,但海洋中80%以上的塑料廢物都來自陸地。像故意將垃圾傾倒入水道以及塑料製造商汙染水質都會造成塑料汙染,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對垃圾的管理不善。根據賈貝克的研究,2010年,全球60多個國家對50%以上的垃圾管理不當,主要原因是由於缺乏廢物管理基礎設施加之人口膨脹。

  

當然,發展中國家也不應承擔全部責任:美國也有海洋汙染問題。賈貝克說,這個國家的主要問題是亂丟垃圾。她說:「儘管我們確實擁有健全而有效的廢物管理系統,但是我們往往會亂丟垃圾。因為美國的人均垃圾產生率是如此之高,即使是少量垃圾的亂丟也會造成嚴重問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報告,美國是世界五大垃圾產生國家之一。

  

格陵蘭島Illulissat海岸堆積成山的塑料垃圾

由一次性塑料製成的垃圾是最難處理的海洋垃圾來源——塑膠袋在風中飄舞,流向水渠;被人們隨意丟棄在海灘上的食品包裝袋;河水中的塑料瓶隨波逐流,最後流入大海。 海洋管理局的尼克·馬洛斯(Nick Mallos)說,在全球範圍內,「一次性塑料包裝是垃圾的最大來源」。 

2015年,該組織的國際海岸清理活動志願者收集了近100萬個塑料飲料瓶,80萬個塑料瓶蓋,以及約50萬個塑膠袋和吸管 - 而這僅僅是一天的收集量。塑料製品的歷史並不長雖然現在看來塑料不可或缺,但事實上塑料製品的歷史並不長。

  

第一個塑膠袋是在20世紀50年代面世的,隨後塑料包裝開始在美國流行起來。賈貝克表示,「我認為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全世界塑料製品的增長量有多快。「根據她的研究,自1975年以來,全球塑料樹脂產量增長了約620%。

事實上,塑料的增長是如此之快,以至於相關的科學發展根本無法趕上這一變化。關於塑料汙染研究仍然是一個早期學科。  

  

2016年5月5日,被隨意丟棄在紐約曼哈頓街頭的塑膠袋。平均每個塑膠袋的使用時間是12分鐘。 但是可能需要50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完全降解。  

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分校生態毒理學家Susanne Brander說:「我們把所有這些塑料丟到環境中,而且還不知道結果到底會怎樣。」 Susanne Brander主要研究塑料汙染對人類和及野生動物的影響。但是,我們所知道的令人不安。

海洋保護協指出,目前研究認為塑料威脅至少600種不同的野生動物。三分之一的稜皮龜常常把塑膠袋誤認為可食的海蜇,研究人員經常會在它們的肚子裡發現塑料。今年2月份,挪威海岸上一隻擱淺得死鯨胃裡30個塑膠袋。

  

包括信天翁和海燕在內,90%的海鳥經常會吃塑料。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到100%。而受到海洋塑料威脅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正在通過自己吃下的海鮮來吸收塑料。在一項研究中,2014年下半年研究人員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的魚市上購買了一些魚,其中四分之一的內臟中含有塑料。

研究人員推測有些魚把附著在細菌和藻類上的塑料微粒誤認為是正常的食物來源。

  

2012年印度尼西亞爪哇海岸,攝影師扎克·諾伊(Zak Noyle)鏡頭中的衝浪者德德·蘇裡納亞

研究還發現了括牡蠣,貽貝和龍蝦等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統中也存在不少塑料微粒。兩位比利時研究人員在2014年研究某些貝類中微塑料含量時得出結論,歐洲每名海產品消費者平均每年會攝入11000顆塑料微粒。目前這種塑料微粒是否會影響到人類健康尚不完全清楚。而初步研究表明,一些塑料可能對人體有毒,並可能增加罹患癌症和肝損傷,引發生殖問題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專家們指出,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每個人在緩解塑料汙染問題方面都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而無論作用大小。最近有國家承諾減少向海洋輸送的塑料量。

一隻死去的信天翁,肚子裡有很多塑料垃圾。 (2009年9月攝於太平洋中途島環礁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加勒比海中的一條咕嚕魚被紅色塑料帶纏上

被塑料氣球繩扼殺的鳥

鯊魚嘴裡填滿了塑料碎片

被塑料勒死的開普軟毛海豹(Cape Fur Seal)

被塑料垃圾套住的海鳥

被雜物纏繞的綠海龜。雜物的纏繞阻止了海龜遊到水面呼吸,結果窒息而死。

  

被塑膠袋纏住鰓的檸檬鯊。(攝於巴哈馬群島附近)  

被塑料繩纏死的北象海豹。(攝於墨西哥Guadalupe島)

科學家展示從挪威一隻擱淺的鵝喙鯨腸子裡掏出的各種各樣塑料。 

2006年中國撫順水族館,世界上最高的男人鮑喜順用鉗子從一隻生病的海豚肚子取出塑料。兩隻海豚吞下了塑料後,訓練員和獸醫束手無策,只能讓鮑喜順用他的長胳膊來取出塑料。

 

海龜將氣球吃進體內。 

 

NOAA潛水員將海豹從塑料繩裡解救出來。

在本周的《經濟學人世界海洋峰會》上,包括烏拉圭,哥斯大黎加,法國和印度尼西亞在內的10個國家宣布要減少塑料海洋垃圾,這是聯合國環境計劃署CleanSeas計劃的一部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汙染國之一,印度尼亞西亞承諾到2025年將其海洋垃圾削減70%。而烏拉圭則表示,今年晚些時候將對一次性塑膠袋徵稅。

但美國尚未加入聯合國的行動。需要盡力的不僅僅是國家層面,個人以及公司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之前,我們都應該做出思考,這樣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時候就會注意到對其進行妥善處理或回收。

賈貝克指出:「我在研究過程中學到的一件事是,人口密度是海洋汙染的主要誘因,特別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我們個人的選擇確實很重要。

比如使用可回收瓶子和包裝袋等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當集體行動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我認為,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要清楚自己的選擇可以產生影響。「 

可加我們的微信:281716330
訪問我們的官網:www.hangtei.com
乾貨推薦:https://yangyu.taobao.com/

大家在養殖觀賞魚方面有什麼不清楚的可掃描以下二維碼諮詢我們喲~

可留言、可吐槽、可發洩負能量、歡迎各位可愛的魚友

相關焦點

  • 啊呀呀海洋王國|海洋裡一共有多少種生物?
    除了鯨魚、海豚、水母、珊瑚等等大家熟知的海洋生物,你們知道,在浩瀚大海中一共有多少種海洋生物嗎?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空前的合作計劃,為所有的海洋生物進行鑑定和編寫名錄。海洋裡到底有多少種生物?
  • 海洋垃圾
    3、目前海洋垃圾主要分為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1)海灘垃圾 海灘垃圾包括塑膠袋、菸頭、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快餐盒、漁網和玻璃瓶等,很多都是遊客遺留在海灘邊,被衝入海洋。(2)海底垃圾海底垃圾包括玻璃瓶、塑膠袋、飲料罐和漁網等。海底垃圾的平均個數為0.04個/百平方米,平均密度為62.1克/百平方米。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同時也有我們人類未知或者待發現的新物種,而最近大家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裡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是說「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要說多還是多,在我們陸地區域所擔心的海洋區域也大有存在,那到底有什麼呢?
  • 專門吃垃圾?科學家發現,這種生物或將淨化海洋生態環境!
    地球有70%被海水覆蓋,海洋作為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由於自淨能力比較差,所以海洋汙染問題也比較嚴重。 專門吃垃圾?科學家發現,這種生物或將淨化海洋生態環境! 而塑料佔所有海洋垃圾的近70%,使無數的海洋生物種處於危險之中。
  • 世界海洋日|別讓我們的孩子繼續吃海洋垃圾了!
    ,但真實的海洋真的是這樣「歲月靜好」嗎?△被塑料勒住致死的海豹世界各地的海洋中漂浮著各樣垃圾,早已不是秘密。被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胃中滿是垃圾的鯨魚、海龜、信天翁屍體,都在告訴我們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 為拯救海洋,張達明研發垃圾磚
    香港藝人張達明是熱愛海洋人士,眼見海洋汙染情況日益嚴重,他居然想到一個方法處理海洋垃圾。不少海洋生物被垃圾纏死,太平洋垃圾島更令張達明感到非常痛心,因此熱愛海洋的他決定坐言起行做實驗及研究方法處理海洋垃圾,雖然困難重重,但他一直沒放棄過:「我不知道行不行,但如果成功的話,希望可以拯救海洋,這個方法就是將垃圾壓成垃圾磚,然後沉落水底,讓珊瑚可以寄居在上面,如果成功的話,就可以有一個新的珊瑚礁。」
  • 這種生物把垃圾當成食物,以後能用它來淨化海洋系統嗎?
    相信大家也是會有同樣的感受,不管走到哪裡,垃圾隨處可見,甚至是在一些城市郊區的地方,有時甚至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在環境汙染方面,其中有一個詞是經常可見聽見的,那就是白色汙染。它經常是指一些由高分子化合物製作而成的生活垃圾,比如說一些塑膠袋、飲料瓶、一次性飯盒等等。雖然對於這些白色汙染的問題,很多國家在這幾年也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例如說對其進行收費。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裡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近年來有不斷惡化之勢。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勞倫斯·莫裡斯女士非常惋惜地說:「最近,我們發現了一隻雛鳥的遺骸,經解剖發現其胃裡裝滿了塑料,因為成鳥曾餵它食入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 海洋廢棄物=海洋垃圾?錯!聽聽生態環境部怎麼說
    他明確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
  • 海洋神秘發現:在海洋世界被人類找到的6種難以解釋的生物
    在海洋世界有大量神秘的發現,我們在之前的許多文章裡已經介紹過不少了,它們可能是奇怪的遺棄之物,也可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物,甚至也可能是某些新發現的生物,或難以理解的生物。從海灘上不明的海怪到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今天小編就要為你帶來,在海洋世界被人類找到的6種難以解釋的生物。
  • 北極神奇海洋生物:海洋天使捕食海洋惡魔(組圖)(全文)
    ,其中包括令人嘖嘖稱奇的「海洋天使」和「海洋惡魔」等。天使與惡魔如圖,一隻海洋天使捕捉到海洋惡魔。所謂的海洋惡魔其實也是一種軟體海洋浮遊生物,學名叫(Limacina helicina),也被稱為海洋蝴蝶。
  • 你需要知道的關於海洋垃圾的十件事
    你需要知道的關於海洋垃圾的十件事
  • 構建有效的海洋垃圾治理體系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般性定義,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和沿海岸環境內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或是經過加工的固體廢棄物,具有長期性、複雜性、流動性等特點,主要可分為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海底垃圾三大類。海洋垃圾的危害不容小覷第一、嚴重影響海洋景觀。海洋垃圾對於我國的海洋景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容易產生視覺汙染。在海洋旅遊已經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的今天,受到汙染的海洋景觀會對旅遊業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第二、嚴重破壞海洋生態。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但隨著海洋垃圾等海洋汙染的加劇,原有的海洋生態平衡面臨著被打破的危險。
  • 海洋塑料認證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OBP認證有助於減少塑料對海洋汙染
    如今,在全世界的各個海域都能檢測到塑料的存在,這不禁令人擔心,海洋還是我們熟悉的那片蔚藍嗎?垃圾的產生,是因為這個物品對你已沒有價值,但是對於人類,它還可能產生其他價值。你也許不知道,在可回收垃圾中,塑料垃圾佔了很大比例,有數據統計,全球90.5%的塑料垃圾從未被回收,其中僅12%的塑料垃圾被焚化,其餘則被送往填埋區或直接留在大自然。
  • 海底垃圾引發海葵爆發改變海洋底棲生態系統—新聞—科學網
    垃圾不僅會堵塞海洋生物腸道,纏繞生物,導致生物無法攝食和逃避,此外,還可以作為載體,通過洋流的作用,將附著生物輸運到其他海域,甚至導致生物入侵。因此,垃圾汙染對海洋環境和生物具有重要影響。而大部分的漂浮垃圾最終都會沉積於海底,使得海底成為海洋垃圾的巨大存儲庫。受觀測手段、成本、研究方法等條件限制,對於海底垃圾的大規模調查往往難以進行,海底垃圾與底棲生物的相互作用過程更是難以觀測。
  • 美男子創作圖片揭露海洋垃圾危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2日報導,近日,美國廣告設計師克裡斯蒂安•沃特斯(Christian Waters)製作了一組名為「方便的代價」的宣傳圖片,向公眾展示了隨意丟棄垃圾對海洋生物帶來的毀滅性傷害。他希望此舉能夠提醒人們保護海洋環境。其中一張圖片的主角是一隻被挖去龜殼的海龜,它的肚子裡塞滿了香蕉皮、汽水罐以及各種難以辨認的垃圾。
  • 名校退學只為回收海洋垃圾,有多少人在盼著他的公司早日「倒閉」?
    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平洋垃圾帶中回收垃圾,證實了Boyan 7年前講述的「海洋自淨」概念可行。2019年年末,他們收集了60立方米的垃圾,清理了相當於1.4萬個足球場那麼大的海洋面積。但和海洋裡的所有垃圾相比,這個數字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 聯合國發布《海洋垃圾立法》報告:海洋垃圾汙染已對沿海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威脅
    2016年10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線發表題為《海洋垃圾立法:政策制定者的工具包》的報告指出,當前,海洋垃圾造成的汙染已經嚴重危害到海洋的生態系統健康與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荷蘭少年新發明海洋吸塵器5年清理完垃圾(圖)
    近年來,人類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日益嚴重,這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也嚴重影響到人類的海上航行。不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9日報導,荷蘭一名少年發明了一種海洋垃圾處理裝置,能夠清理200億噸世界海洋裡的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