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生完孩子是會掉到地上的。在生完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在刷新我的認知。
剖腹產第四天出院,出院後餵奶,開始第一個在家的夜晚才發現,住院的那三天是多麼輕鬆的日子。
因為手上打吊瓶,床都起不來,所以,不需要擔心餵奶,不需要熬夜。
第一天晚上開始打針,插著導尿管,不用起床,除了照顧的婆婆和老公不把孩子抱給我看看,很輕鬆的度過了。
第二天開始練起床,疼死了,不能餵奶。剖腹產第二天拔尿管,要下床走走,爭取排氣。媽媽幫我把小姑娘抱過來我抱到了我懷胎十月,熬了17個小時最終剖腹聲的小傢伙。她皮膚真差,硬邦邦的,跟個老人的似的。
第三天漲奶了,打針的手打麻了,鬧著要出院了。漲奶是九死一生,真的覺得自己離死亡很近,高燒,胸口兩塊大石頭往胸口壓,想著熬過去就好,但怎麼熬啊?找了人通乳,疼死了,沒有真的好轉,需要晚上每隔兩小時吸一次奶。
第四天,清晨醒來,降溫了,辦理出院。
餵奶好疼,每天屎尿屁,每天都給寶寶服務,寶寶出去的幾次是唯一的輕鬆時光。
真正讓我大吃一驚的,是熬夜。不敢相信,小姑娘一小時起一次,換尿不溼,吃奶,還得自己擠奶,不然容易堵,堵了就發高燒。
睡覺的姿勢是決不能變的平躺,側躺會壓到兩邊。
家裡的床太軟,只能睡在棉被上,這樣有助力才能自己爬起來。
夜多難熬呢?從晚上八點開始每隔一小時起一次,凌晨三點小姑娘會醒到五點,少了的覺怎麼辦呢?白天和小姑娘一起睡,這哪裡睡得著啊!
第二個月比月子還難。是能外出了,可沒人幫只能帶著寶寶出去,回來小姑娘就會鬧一場。
打了第二針B肝,肚臍長好了,回了娘家,做了第一次兒保,知道了寶寶得了鵝口瘡。
打防疫針的時候看到有寶寶得了臍疝,我就嚇壞了,嚇到只要寶寶哭我就看她的肚臍,自己嚇得不行,只要哭就抱著她走動,一走孩子就不哭了。
腰疼的要命,讓寶寶趴著的時候會把奶都擠出來了。但最難的不是這個,是睡眠不足。寶寶睡得少了,我熬了一晚上夜,中午想睡,她不睡,又累又困。
這個月也是家庭關係最緊張的一個月,是真的想著離婚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實在太難了。
兒保是比較好的經歷,敢多擺弄寶寶了。
竟然便秘了。不分場合的漲奶讓人無法外出,零運動只能便秘了。
鵝口瘡很崩潰,抹藥好難。
寶寶的驚跳反射在這個月非常要命,被逼到捆了小姑娘幾個夜晚。白天也好,夜晚也罷,小姑娘只有趴在我身上,或是由她姥姥抱睡。
這個月開始輕鬆了,但我爸媽回老家了,晚上沒有媽媽幫忙,我連晚飯都成了奢望。
因為厭奶期,漲了一次奶,用了各種方法闖過。
不管是前三個月還是現在,我都非常感謝我媽,養兒方知父母恩,親媽真的很不一樣,謝謝她幫我抱著孩子一抱兩三個小時。
第三個月看透了婚姻,也想清楚了婆媳關係。
雖然第四個月和第五個月寶寶更佔人了,但能外出看看風景聊聊天,真的開心多了。
如今寶寶進入第六個月,自己會玩好久,我累點,睡得少點,和前幾個月比起來,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