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學聚會」中,很少看到體制內的人,他們難道瞧不起人?

2021-02-23 繪搞笑

同學聚會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通過同學聚會能夠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同學都在幹些什麼,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可以出一份力。

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可能跟個人性格有關,也可能是不願意參加這種帶著一些「攀比」心理的同學聚會,部分學生的發展可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自然不願意以這種讓人看不起的身份去參加聚會。

                                                               

近幾年,同學聚會的性質正在慢慢發生改變,從以前單純的談友誼變成了如今的你混得怎麼樣,家裡幾套房這樣,同學聚會逐漸成為了成功人士的聚會,即便自己不成功,也要把自己裝扮成成功人士,認為這樣才有面子,才會受到尊重。

所以說一般混得好的學生肯定爭著搶著去參加同學聚會,這好機會怎麼能放過呢,但卻有人反映,在體制內工作的人很少參加同學聚會。

為什麼在體制內工作的人很少參加同學會,是不是瞧不起我們?

體制內的工作指的就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央企這些為國家服務的工作崗位,這類工作工作穩定、薪資待遇良好,屬實是鐵飯碗的工作,難道他們擁有了鐵飯碗的工作就瞧不上我們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一:在體制內工作這個身份受到了限制

上面也說了,在體制內工作的員工是屬於國家的公職員工,同時也代表著國家的形象,這就要非常注重自身的作風問題,參加聚會很容易喝多,跟一幫人出入酒店,喝得醉醺醺,讓其他人看到著實不好。

有些同學聚會選擇的位置可能會在價位較高的豪華飯店,這點也讓體制內工作的員工非常敏感,特別是自己身上再有個一官半職,如果出入這樣的場所,被人舉報,有理也難說清,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原因二:怕同學有事相求

這點可能是在體制內工作的人最反感的事情,很多同學普遍認為在體制內工作的人都神通廣大,自己就會有一些小私心請求幫助。

這時候如果不答應可能會影響同學之間的情分,答應了,可能有的事情真的是幫不上忙,可能還會因為這些瑣事從而影響到自己,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誰都不想,自然而然也就不去參加學生聚會了。

原因三:部門工作崗要求保密

這類工作通常都是在為國家辦事,有很多項目可能會需要保密,體制內的工作一直都很神秘,參加同學聚會時,同學之間可能會很好奇,你到底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內容,這些都是不方便說的,如果一不小心說漏嘴,走漏了國家的大事,那最後自己的鐵飯碗工作肯定就丟了。

遇到同學組織同學聚會,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呢?

結合自己實際時間安排,不用強求自己參加

同學聚會一般都是一年舉行一次,時間隔得還是挺久了,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早就沒有聯繫了,這時候組織同學聚會,可以根據自己時間安排決定是否要參加,如果自己有其他工作上的事情或者私事需要解決,沒有必要為了這場聚會改變自己的時間安排。

同學聚會也就是大家一起吃頓飯,聊聊自己最近都在做什麼,平時經常聯繫的同學之間可能還有的聊,對於那種很久不聯繫學生來說,這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聚會。

觀察這場同學聚會的真正意義,看看參加的價值高不高

可能這場同學聚會的組織者是和自己完全不是同一個世界的,這樣的同學聚會也沒有必要參加,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所談論的話題不一樣,所持的觀點也不一樣,這場聚會只會讓自己是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聽著他們口中說著毫無涵養的話語,牛都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聚會就沒有必要參加了,很明顯沒有任何參加價值。

參加有價值的聚會,自身能收穫很多

並不是所有同學聚會都不值得參加,有一些同學聚會還是應該參加的,在這個過程中,自身能收穫很多。

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

可能有很多同學大學時關係特別親密,奈何畢業後為了生活選擇各奔東西,在久別重逢後,自然是萬分開心,共同話題也特別多,還能了解到同學的近況,更加了解同學,也有助於增加同學之間的感情

可以結交一些好的人脈

人脈是成年人發展事業最重要的一個契機,很多學生在畢業後,有了自己較好的發展,參加質量較高的聚會有助於我們結交更好的人脈,優秀的同學之間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這樣也可以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可以重溫一下大學美好歡樂的時光

在參加工作後,可能很多人都會懷念大學那無憂無慮的時光,卻發現那已經是再也回不去的時光,參加同學聚會時,面前都是曾經熟悉的臉龐,大學的點點滴滴也都一點點回憶起來,那段時光時是美好的,可以讓人暫時放下工作的煩惱,得到心靈的安慰。

結語:同學聚會在近幾年變了味,想不想參加還有取決於自己,要是也有在體制內工作的人不去參加聚會,這回也能表示理解了。

相關焦點

  • 為啥體制內的人,一般很少去參加同學聚會,是瞧不起人嗎?
    同學會,顧名思義就是一群同學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從吃飯聊天中,聯絡雙方的感情。不來參加同學會的無非就是這麼幾種人,一種是性格內向不喜歡湊熱鬧的,另一種就是畢業之後混的不好,怕丟面子直接不來的,還有一種就是體制內的同學。
  • 同學聚會經常缺席是哪種人?體制內的人經常缺席,看不起老同學?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經常缺席同學聚聚會的是哪種人,為什麼會缺席同學聚會呢,難道是看不起曾經的老同學嗎?但是在同學聚會中往往經常會缺少這類人的參加,那就是在我們國家體制內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
  • 「體制內」的成功人士都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同學聚會意味著什麼
    所以,無論以後畢業、工作或者成家,心裡都有一個比較懷念的熟悉的一個環境那裡始終住著一幫與自己走過青春的人。——致老同學前段時間,去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這次同學聚會依舊是只來了一半的人。班級裡一共58個人,近幾次聚會只來了32個人,其餘26個同學幾乎都是在「體制內」工作的人。
  • 同學聚會,很少看到公務員同學,為什麼「請」不動他們?
    大學畢業後,很多同學都會隔個三年五載舉行一次同學會。但是,奇怪的是很少能看見公務員同學的身影。他們不參加的理由往往是:不方便、忙著加班、最近任務重。有人說學生時代是值得懷念跟回憶的,如果長時間不見的話會變得生疏,但是現在同學聚會: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這些人都不熱衷參加,這是為什麼呢?
  • 為啥同學聚會公務員很少參加?和身價高沒關係,過來人說出實情
    可是,每次同學聚會總會有很多同學缺席,並且最奇怪的是,成為「公務員」的同學們都很少出席,難道是他們不願意和普通同學聯繫?其實真的另有隱情,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為什麼公務員很少參加同學聚會?
  • 同學聚會中,你說這三句話越多,你越會被人瞧不起
    相信很多人都參加過同學聚會,但是在同學聚會以後,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之前與自己關係很好的同學,因為身份的變化早已變得不同,之前的學霸可能就混得不是最好,之前的老實人可能會變得能說會道,很多時候同學聚會並不是所謂的單純的朋友機會,而是關於利益之間的往來,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參加自己的同學聚會
  • 楊冪同學聚會,姚晨同學聚會,吳磊同學聚會 ,看到林志玲:檸檬了!
    要說起來同學聚會,我們大家並不陌生,在畢業後,每年都要有一次的聚會的,來加深彼此的感情,而娛樂圈明星也是一樣,他們也是要有同學聚會,我們來看一下,他們和自己的同學聚會合照,是不是很養眼呢?
  • 同學聚會,為什麼有的人從來都不參加?原因很現實
    導語:同學聚會,為什麼有的人從來都不參加?原因很現實最近,同學聚會成了人們一個熱議的話題。本來同學之間聚個會,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由於人們參加聚會時,各自抱有各自的目的,然後在聚會的過程中,又展現了各種人間百態,導致現在人們一提到同學聚會,就感覺聚會的目的不再是那麼的單純簡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同學聚會已經變了味道。職場中總有一部分這樣的人,他們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他們為什麼不去參加聚會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 同學聚會的時候,為何很少看到學霸們的身影?真相令人佩服
    同學聚會的時候,為何很少看到學霸們的身影?真相令人佩服大部分畢業生都有一種感悟,就是步入社會以後,人際關係之間摻雜了很多的利益,感情不是那麼純粹,所以相比之下,同學情誼就會分外令人懷念,所以很多昔日的同窗會定期舉行同學聚會。
  • 考上了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很少參加同學聚會,原因很現實!
    一朋友在閒聊中跟我講起了他們上個月同學聚會的事情,在他們班長的組織下同學會有聲有色地在進行著。為了增加儀式感還把以前的班費做了一套,總共50套班服結果最後來赴約的只用30來人。其中沒來的都是從事公務員工作的都屬於體制內,我這個朋友就發牢騷說這些沒來的同學看不起他們這些人。
  • 高考結束,同學聚會全都在!大學畢業再聚,為什麼學霸很少參加?
    高考結束了,考生身上的壓力終於可以釋放出來,同學們在一起擺謝師宴、做同學聚會,大家熱熱鬧鬧地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但是,現在的同學聚會呈現出一個奇怪的現象,高考結束,同學聚會人人都在。大學畢業了,再搞同學聚會,到場的幾乎都是「學渣」,學霸卻很少參加,這是為什麼?
  • 同學聚會,月入3萬的碩士生不願借錢給同學,看到群信息直接退群
    不久前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月入3萬的碩士生,在參加聚會的時候便遇到了麻煩,因為有幾位同學找到他借錢並且聲稱要借3萬元,碩士生覺得自己在一線城市壓力還是相當大的,而且卡裡也沒有這麼多存款
  • 「人到中年,要遠離同學聚會」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我二零零三年畢業於蒲圻師範學校,頭幾年,參加過幾次同學聚會,後來成家立業了,聚會少之甚少,最後一次是去年8月,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參加同學聚會了。03年畢業至今,17年過去了,同學微信群裡,從曾經的熱火聊天,到現在的無人問津,基本沒有同學在群裡發微信了,二年前我們的女班長張娟在福永工作,可我也是在深圳,我是私下微信約她們一家帶上老公和孩子,還有另一個同學曾毅清在寶安西鄉工作,一起有過一次短暫的聚會。不過我在石巖石龍仔的時候,與同學曾移清夫婦有過聚會,一起吃飯聊天,但是次數就那麼一二次,後來他們都離開深圳了。
  • 為什麼畢業後的同學聚會,多是差生們組織,很少會有學霸們參加?
    問題:為什麼畢業後的同學聚會,多是差生們組織,很少會有學霸們參加?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學霸」「學渣」這樣的的稱呼,這也是每個上學的人必經歷的,那為什麼畢業後的同學聚會,多是差生們組織,很少會有學霸們參加?
  • 為什麼總有些人瞧不起農民呢?是因為他們沒有文化嗎?原因很現實
    文/玉濁清為什麼總有些人瞧不起農民呢?是因為他們沒有文化嗎?原因很現實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農村人是很不上路子的,並且他們出門的時候也不會刻意打扮,說出來的話也沒有多麼的精髓,不管是從長相還是穿著方面都是非常不起眼的。
  • 同學會,進入「體制內」的同學為什麼架子這麼大?總是請不動?
    開同學會都是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人跟闊同學拉手去的。當年明明他考得都沒我好,現在竟然混得這麼好,當年同一起跑線的人,現在差距竟然這麼大。我們總不願意承認曾經和自己同一水平的人,混得比我們好太多,我們總是欺騙自己說「大家都一樣」,不願意面對其實很多同學混得很好這個事實。很多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那些畢業後參加工作、有編制的同學,往往很少參加大學同學會。為什麼大學同學會,請不動有編制的人呢?他們為什麼架子這麼大?
  • 人到中年,很多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特別是這3類人,怕被瞧不起
    現如今,隨著通訊的不斷發展,人們之間的聯繫不斷加強,各種聚會也就變得層出不窮,想來很多職場上的朋友應該參加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聚會吧,比如公司年會,部門聚餐等,還有一種就是同學聚會了。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是很開心能夠聚在一起的,但是,時間久了,很多人就會發現,同學聚會很多人會以各種理由推脫不來了。很多人寧願在私下裡聯繫幾個能處得來的同學,形成各個小圈子聚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三本大學生為什麼很少考老師公務員,不是他們不想當是沒有辦法
    現在大學生畢業之後找工作成為了一個難題,一部分大學生畢業更傾向於考考試考公務員,期盼變成一名在冊在編公立老師或體制內的公務員。每一年都是有許多大學畢業生,踏入了考老師考公務員的行列。但是在眾多報考這些崗位的行列中很少有三本畢業生去參加,難道說是三本畢業的大學生對此沒有興趣麼。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都不大愛發朋友圈?
    來源:金融八卦女/ 1 /在體制內,有這樣一種現象:一般人很少發朋友圈,領導更是幾乎不發。即使發,也是發一些官方已經證實的新聞,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這幾乎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紀律」了。/ 3 /我之前也在類體制內單位工作過很多年(何為體制內?我的理解是各級政府機構、各講究編制的國企和事業單位以及靠壟斷牌照、特許經營、財政撥款吃飯的單位,甚至那些靠上述單位給資源生存、不參與充分的市場競爭的企業,也都可以算在「類體制內」)。說實話,體制內單位的門檻都不低的。
  • 為什麼同學聚會的都是「差生」?理由很現實
    同學情在我們的情感部分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上學時的感情付出也是最真摯的。畢業後分東離西,能聚到一起也不容易了。逢年過節放假時,難免搞個同學聚會,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聚會的人數越來越少,似乎當年班裡的「差生」,似乎更願意組織或參加同學聚會,那些所謂的「優等生」,反而很少或不願意在同學聚會上露面。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