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很多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特別是這3類人,怕被瞧不起

2020-12-16 打工那點事

上一次我們說過,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技的迅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很多以前很難做到的事情對現在來說開始變得輕而易舉。現如今,隨著通訊的不斷發展,人們之間的聯繫不斷加強,各種聚會也就變得層出不窮,想來很多職場上的朋友應該參加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聚會吧,比如公司年會,部門聚餐等,還有一種就是同學聚會了。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是很開心能夠聚在一起的,但是,時間久了,很多人就會發現,同學聚會很多人會以各種理由推脫不來了。很多人寧願在私下裡聯繫幾個能處得來的同學,形成各個小圈子聚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還是隨著大家都進入社會,早已不是在校園裡那樣的單純,都變得開始計較太多,變得現實。隨著大家進入社會以後各種觀念的轉變,很多人發現與以前的同學圈子裡的很多人格格不入,既然這樣,還不如不去參加聚會,平白讓人家看不起,有什麼意思。

特別是人到中年,同學在一起更多的還是比較,比較各自的生活質量,比較各自的孩子學習情況,比較孩子考上什麼大學,比較收入,比較工作等等等等,簡直就是一個攀比大會。這其中我們說混的好的,比如自己是公務員的,或者做老闆的,就會莫名有一種優越感,對那些做基層工作的就不太想搭理。而那些做基層工作的人,其實也沒什麼巴結的心思,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養家,不偷不搶,何必在不工作的時候還要去看別人臉色呢?時間久了,這種同學聚會也就不想來了。那麼,人到中年,哪些工作的人不想去參加同學聚會呢?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以下3種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外賣小哥/快遞小哥

大家都知道,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繫越來越緊密,人們已經可以足不出戶的完成購物與訂餐。現在各大外賣網站和快遞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對應對於最基層的外賣小哥與快遞小哥的待遇越來越加強,很多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的工資都月入過萬,雖然他們沒有那些坐在辦公室的白領看著體面,但是工資卻比很多白領還要高。但是,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往往這兩個職業提不起別人的興趣,別人一旦得知是做這兩個行業的,有些人最上不會說什麼,但是能感覺到明顯的梳理,有的不太靠譜的人甚至會冷嘲熱諷,導致大家都不開心,同學聚會也就失去了意義。而對於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來說,自己不偷不搶掙錢,卻被別人冷嘲熱諷,自己肯定不開心。很多人覺得自己是來參加同學聚會的,是想加深一下同學間的情誼,不是來找不自在的,既然都融入不到一塊去,還來幹什麼呢?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送幾單外賣或者快遞呢?

工地農民工

整個社會一直都在說農民工處在行業的最基層,幹著最髒最累最苦的活,拿著的工資並不見得就比別人高多少,有的甚至工資很低。這樣的工作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往往會被別人忽視,看著別人攀比工資,攀比工作環境,真的會感覺到自己無所適從。雖然自己也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在掙錢,但是這個社會就是怕比較。當自己在聚會中找不到存在感的時候,久而久之,誰都不會再想參加這樣的同學聚會。而且,最怕的就是那種有了一點小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對別人進行嘲諷,這樣的聚會就更沒有意義了。

工廠打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整個社會對工廠工作存在一種偏見,只要你給別人說你是在工廠裡上班,別人也不會管你在工廠裡做什麼,就會用一種異樣的口吻來一句:哦,在電子廠裡上班啊。然後就不太想理你的感覺。真的不知道這種優越感是哪裡來的。現在很多人對工廠工作並不了解,只是通過道聽途說就對工廠工作各種輕視,哪怕別人工資比他高,他還是有種優越感。總覺得,工廠就是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累死累活掙點辛苦錢。好像哪怕他們坐在辦公室裡,每個月拿著2000多塊錢也比在工廠裡上班拿5000多塊錢的好,感覺自己工作很體面,就是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既然在工廠裡上班被別人看不起,誰還會去參加聚會呢?浪費時間還浪費感情,可能自己還弄一肚子氣。

其實,無論做什麼職業,只要是正當職業,無論收入多少都值得別人尊重。特別是同學聚會這樣的場合,既然聚會就是為了增加同學間的情誼,互相吹捧,冷嘲熱諷就失去了聚會的意義。

對於同學聚會因為自己的職業被別人看不起,你們怎麼看呢?不妨在下面評論區留言,小編會一一回復的。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這幾種同學聚會最好別參加,只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同學聚會的目的是為了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再續當年的同窗之情。但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卻不願意去參加同學聚會,原因是同學聚會太過頻繁,從初中到大學,就差沒把小學和幼兒園的同學拉在一起聚會了。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很多同學會似乎已經變了味,有的同學藉機互相攀比、炫富,有的同學藉機發展婚外情,更有的同學把同學會變成了生意場,讓其他人感到厭煩。
  • 為什麼「同學聚會」中,很少看到體制內的人,他們難道瞧不起人?
    同學聚會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通過同學聚會能夠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同學都在幹些什麼,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可以出一份力。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可能跟個人性格有關,也可能是不願意參加這種帶著一些「攀比」心理的同學聚會,部分學生的發展可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自然不願意以這種讓人看不起的身份去參加聚會。
  • 為啥體制內的人,一般很少去參加同學聚會,是瞧不起人嗎?
    不來參加同學會的無非就是這麼幾種人,一種是性格內向不喜歡湊熱鬧的,另一種就是畢業之後混的不好,怕丟面子直接不來的,還有一種就是體制內的同學。很多人在畢業之後都會收到邀請,美名其曰是同學聚會,但是卻並不受到大家的歡迎,能夠推脫的都直接推脫了,而其中最少見到的身影,就是體制內的員工。為啥體制內的人,一般很少去參加同學聚會,也不發朋友圈,是瞧不起人嗎?
  • 人到中年,參加同學聚會,有3種表現的人很沒出息,希望你沒中
    想必大家都參加過各種同學聚會吧,人到中年,有時好久不見的同學,會發出邀請,讓大家聚一聚。雖然說不至於曾經一個班級的所有同學都到齊了,但是也依然不會減少聚會的熱鬧程度。不過參加聚會的時候,也要注意觀察大家混得如何,有3種表現的人很沒出息,希望你沒中。
  • 人到中年參加同學聚會,混得好的人往往有這幾種表現,希望你中了
    人到中年參加同學聚會,混得好的人往往有這幾種表現,希望你中了人到中年,頻繁的飯局和酒局就開始找上我們了。特別是一些高中同學、初中同學的同學聚會,總是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準時到來。其實現在的同學聚會,那些青澀的學生時期的回憶已經消弭的差不多了,留下的是一堆中年人的攀比與較勁。所以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因為參加一次同學聚會,只會讓我們本就淡薄的同學友誼變得更加慘澹。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混得好的人,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會有哪些表現。
  • 「人到中年,要遠離同學聚會」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我二零零三年畢業於蒲圻師範學校,頭幾年,參加過幾次同學聚會,後來成家立業了,聚會少之甚少,最後一次是去年8月,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參加同學聚會了。畢業後大家各奔事業,之前也偶爾得知張丙傑同學從安徽老家到湖北赤壁看班主任吳老師,去年暑假他也來母校了,張丙傑同學曾是我們班的籃球愛好者,音樂佳人,主持員,畢業後也不例外,經常會組織到母校看看,看看我們的班主任,我們的校園,這種感覺很好。最重要的是那份同學情感沒有忘懷依舊在保鮮。
  • 人到中年,別去參加這三種同學聚會,不僅浪費時間,還影響前途
    人到中年,別去參加這三種同學聚會,不僅浪費時間,還影響前途隨著人年紀的不斷增大,到了中年之後,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有些人的生活十分穩定每天幾乎是兩點一線,有的人的生活比較動蕩,工作或者感情方面出現了很大的波折
  • 人到中年,同學聚會上,慢慢這3種人再也不會出現了,原因在此
    這個年紀兩極分化,混得好的人,要麼當領導、開公司,事業穩中有升,家裡老人孩子都安排得妥當,身體健康,總體來說家裡頭的煩心事很少,也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所累,活得特別瀟灑。這類人對錢通常看得比較淡,因為掙錢相對容易,也捨得為自己花錢,生活品質高。唯一缺點什麼呢?對過去的朋友、同學情念念不忘 ,想要知道老同學過得怎麼樣?
  • 人到中年,這3種同學聚會最好別去了,到最後只會讓自己不痛快
    比起年輕人的聚會,中年人聚會現在也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中年人更容易回憶過去,也比年輕人看重感情,但是人到中年正是自己發展事業的時候,很多的同學聚會,不但起不到增進友情的作用,還會讓自己感到不痛快。,這三種同學聚會還是不要參加了,只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 同學聚會每人收兩千多人退群,班長直言:人到中年別參加3種聚會
    張老闆最近生意興旺,主動張羅同學聚會,在群裡說,最近發點小財,他做東要搞一次同學聚會。有幾位混得比較好的同學,在群裡表示支持。張老闆專門艾特了老羅:有請羅班長出來主持工作。老羅畢竟搶了紅包,無法迴避,只能表態:同學聚會的目的是暢談青春,為了減輕大家心理負擔,建議還是實行AA制,這樣子大家都能平等相待。
  • 人到中年,男人總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女人要小心了
    都說人到中年,一定不要讓自己的男人參加同學聚會,這是為什麼呢?本來兩個人的婚姻是美滿幸福的,雖然有小摩擦,但是日子是可以過下去的,但是一參加完同學聚會的男人很多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很多男人結了婚,一般也會收起性子,開始穩定下來,行為做事都會以家庭為重了。
  • 人到中年,為什麼不喜歡參加各種同學聚會,總結原因就三點
    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在社會上打拼了很久的人來說,特別是年過40歲的中年人,在社會上生存了這麼久對於很多人來說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所以經過那麼多年在一起相聚,無非就是在一起炫耀自己而已,要知道那麼多年過去了,很多感情早就已經變了味沒有以前那麼的單純了,所以這就是很多中年人不喜歡同學聚會的一個重要的點。
  • 同學聚會,為什麼有的人從來都不參加?原因很現實
    本來同學之間聚個會,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由於人們參加聚會時,各自抱有各自的目的,然後在聚會的過程中,又展現了各種人間百態,導致現在人們一提到同學聚會,就感覺聚會的目的不再是那麼的單純簡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同學聚會已經變了味道。職場中總有一部分這樣的人,他們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他們為什麼不去參加聚會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 人到中年,那些聚會不能參加,看完你就明白了
    張老闆最近生意興旺,主動張羅同學聚會,在群裡說,最近發點小財,他做東要搞一次同學聚會。有幾位混得比較好的同學,在群裡表示支持。張老闆專門艾特了老羅:有請羅班長出來主持工作。老羅畢竟搶了紅包,無法迴避,只能表態:同學聚會的目的是暢談青春,為了減輕大家心理負擔,建議還是實行AA制,這樣子大家都能平等相待。
  • 同學聚會中,你說這三句話越多,你越會被人瞧不起
    相信很多人都參加過同學聚會,但是在同學聚會以後,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之前與自己關係很好的同學,因為身份的變化早已變得不同,之前的學霸可能就混得不是最好,之前的老實人可能會變得能說會道,很多時候同學聚會並不是所謂的單純的朋友機會,而是關於利益之間的往來,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參加自己的同學聚會
  • 一位中年男人的忠告:人過五十,不要輕易參加同學聚會
    有網友曾留言稱:「不參加同學聚會,屁事沒有,大家其樂融融。越是聚得勤,越是容易滋生出禍來。到頭來只落得一聲感嘆:『相見不如懷念。』」一位中年男人的忠告:「人過五十,不要輕易參加同學聚會。」有時候,回憶比真實美太多了,真心勸大家不要輕易打碎青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 恕我直言,人到中年不想參加同學聚會,親身經歷告訴你
    身在家鄉小城的班長,在群裡發起高中畢業二十年同學聚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又活躍起來。同學紛紛開始懷念,那座一泡尿能從城東尿到城西的小城。班子在群裡轉發了網上流行的「同學聚會」通知,也發了「防裝範指南」,不準帶秘書、不準帶情人、不準戴大金鍊子小金表、不準當眾打電話訓斥下屬、不準言必談千萬級的項目,搞得同學群歡歌笑語,紛紛表示「一定參加、不見不散」。
  • 「體制內」的成功人士都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同學聚會意味著什麼
    對於他們不來參加聚會的人,來參加聚會的同學每次都會或調侃或抱怨幾句,各個說辭都不同。有人理解,有人不夠理解,褒貶不一。那麼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聊聊「體制內」的人為何都越來越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況且來聚會的同學一般都是好幾年沒有見,也不清楚彼此的底線,萬一自己的無心之舉被有心人宣揚開來或被發到網絡上面,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體制內的人為了保險,少參加或者不參加這樣的聚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體制內」工作的收入在很多人眼裡,在體制內工作很體面,光鮮亮麗,被世人稱讚。
  • 人到中年,很多人,慢慢地從同學聚會中消失了
    同學是人生中非常珍貴的一段時光,因為相聚在一個最青澀的年代,天真、純潔、美麗。一個最為清純的歲月,同學們除了好好學習,還有閒暇時光,偷偷地幻想,她是我心中的紅玫瑰,他是誰夢裡的白馬王。歲月匆匆過,高考來臨季,高考過後,各奔東西,有的人去了清華,有的人去了不同的高校,有的同學無奈落榜,回到家鄉。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同學們難忘那段最難以忘懷的同窗時光,開始組織同學聚會,同學們都熱情高漲,滿懷期待。
  • 人到中年,不要參加這3種飯局,否則不僅吃了大虧,還丟了臉面
    提起飯局,相信有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機會」,沒錯,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酒桌上確實好辦事。不僅容易和陌生人搞好關係,結交人脈,還能在酒過三巡後,和別人商量一些事情,此時事成的概率顯然要比平常高得多。不過,人到中年,不要參加以下3種飯局,否則不僅壞了心情,還丟了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