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有個古村入選首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啦!你知道是哪個嗎?

2020-12-25 湘湘愛旅行

古村故事多

近日,

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公布,

我市季市鎮季東村名列其中。

這個地處靖江、泰興、如皋三市交界處的村落

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有著哪些傳奇故事呢?

又會迎來怎樣的堅守或蛻變呢?

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千年古村

季東村位于靖江市季市鎮北部,始建於初唐,村落以十字街為中心,10多條小巷呈棋盤狀,街巷內古樸的房屋鱗次櫛比。和國內很多地方一樣,老街由青石板鋪就,兩側均為可脫卸的榻子門。前店,後院。外邊的店面毫不起眼,裡邊曲徑通幽,別有洞天……據不完全統計,老街至今尚有古房舊屋445間,其中明清時期的370餘間。

來過季市以後,有關文物專家認為:季市老街是蘇中地區保存非常完好的古民居建築群。

季市老街由東街、西街、南街、北街、石橋南路五條道路組成,在地圖上恰似一個臥睡的「千」字,似乎告訴人們,老街在這裡已經靜靜躺了千年。

街中還有巷,健康巷、衛生巷、水巷、旱巷、義巷,窄窄的青石板路、一排舊舊的磚牆,記載了老街人太多的生活故事。

傳統建築

印莊巡檢司衙門是清朝建築,坐北朝南,南北長42.9米,東西寬12.6米。房屋為前後5進,每進3間,現存12間,是季市鎮乃至整個靖江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舊官府機構遺址。

季市老街東街靠近姜八公路的一端,門牌號為64號至70號的一排7間沿街房屋,為數十間老宅,就是朱家大院。這處文物保護點為清代建築,始建於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朱氏老宅坐落於老街東街148號,大門為榻子門,由木板拼成,關門需一一組裝。院落前後三進,門面房為五架梁,內有四條屏,為春、夏、秋、冬雕制木質屏風。進入二進房,抬頭所見的屋頂呈完美弧度,此屋同是五架梁,但設計為難得一見的船底簷。三進房最大,為七架梁結構,木質四扇門。門楣兩側有精緻磚雕,木門上均有花窗。天井的地面用小青磚鋪設,設有一整圈排水溝,四角處安裝雕花地漏。

黃氏貿易商行,又稱黃氏鹽糧行,為三間兩進,店面為第一進沿靠港邊的五架梁結構三間屋,木質架構奇妙地往外延伸出附屬的廊簷,廊簷外側由多根杉木柱子支撐。除了杉木柱底部用水泥墩加固外,整個商鋪的木結構及屋體青磚黛瓦都是百年前的原物。

「胡源泰茶莊」是安徽績溪贏州鄉龍川大坑口村胡沇源於清朝同治八年(1870年)開辦的。1956年公私合營後依然由胡沇源五世孫胡錦秀負責經營,是泰州地區很有名氣的百年老字號店鋪。胡源泰茶莊到了胡樹銘手上,已經頗具規模,是泰興東南最大的茶莊。現季家市東大街112號就是胡源泰茶莊的舊址。

古村新曲

季市鎮在老街建設方面有什麼規劃?如何做足省傳統村落的文化文章呢?

季市鎮集鎮辦主任葉漢彬說,老街改造項目將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老街節點建築進行修繕,逐步恢復彰顯古鎮文化特色的牌樓、廊坊、商店,打造文化古鎮特色小品。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季市老街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例如,建成古鎮牌坊,修繕朱氏老宅、西街客棧等古建築6處,完成季市中路、府前路沿街商鋪仿古立面改造258處,印莊巡檢司衙門獲評省文保單位。

接下來:

季市鎮將繼續逐步恢復古鎮舊貌。還原老街青石板路面,沿街打造徽派仿古立面,重現「粉牆黛瓦、翹角飛簷、龍鱗脊背、花格門窗」的古鎮風貌。保留原生態的古建築群,恢復胡源泰茶葉店、德信泰煙莊、季萬成酒行等老字號老店鋪,重塑商業重鎮風華。

百餘年間,季市老街孕育了眾多名聞遐邇的商店、作坊。這些商店、作坊,少數由季市本地人開辦,大多由外地、外鄉人到季市創建。如徽州人胡沇源創辦的「胡源泰茶莊」、常州人湯桐生創辦的「湯乾號錢莊」、鎮江人童正林創辦的「章聚興鐵鋪」、泰興人李仁甫創辦的「德仁泰布店」、靖城人張雲康創辦的「張永隆飯店」,等等。這些店鋪和作坊均有一定規模,產品質量過硬,服務上乘,深得當地和周邊群眾的信賴,生意興隆。有些商號的貨物,南銷上海及蘇南各地,北銷淮陰、鹽城一帶。季市出產的土布,還有個專門的名稱:季土,更是享譽大江南北……家族、生意、時代,多少跌宕的故事、多少生動的細節、多少細膩的情感生發其間!

季市古鎮文化,核心為商賈文化。

季市鎮黨委書記季祖平說,我們將通過尋根徽商文化,全面挖掘「漁樵耕讀為根本、讀書經商求生存」的文化內涵,建設古鎮商賈文化體驗展示中心。通過弘揚孝善文化,挖掘清末孝子殷春生的事跡,弘揚「在家盡孝,在外行善」的孝善文化。推動特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文化強鎮步伐。

(圖片內容為季市鎮老街場景,取自季市鎮人民政府出品、靖江日報社主編的《品味季市》一書)

【來源:旅遊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徐州】六個村落入選首批省傳統村落
    近日,省住建廳、文化和旅遊廳等部門認定公布了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徐州個村落成功入選。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我省積極推進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工作,2017年9月頒布實施了《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推動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試點。根據有關要求,日前省相關部門認定107個村落為第一批省傳統村落。
  • 溧陽這五個村成為「江蘇省首批傳統村落」!
    日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認定公布了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溧陽共5個村落榜上有名分別是竹簀鎮陸笪村陸笪別橋鎮塘馬村塘馬上興鎮餘巷村牛馬塘戴埠鎮同關村靈官崑崙街道毛場村沙漲傳統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瞧瞧這些首批省級傳統村落竹簀鎮陸笪村陸笪陸笪村位於北山重鎮竹簀的最北部,村的西北群山連綿
  • 我市3個村落入選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
    近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138個村落入圍,其中我市城北街道平園池村藕池莊、白蒲鎮林梓社區林梓、石莊鎮張楊園社區張楊園3個村落入選。 平園池村由藕池、竹園、太平井3個自然村組成,歷史上,這裡就有栽種蓮藕的生產習俗。
  • 鎮江10個村落入選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承載著綿長的情思鄉愁  近日  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  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  138個村落入圍  其中  鎮江10個村落上榜  入選省級傳統村落名單  留住古韻鄉愁的同時,江蘇在傳統村落保護中還積極推進各類遺存的「活化」利用,一批傳統村落依託本地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整合地方特色農產品、靜謐的山水環境與淳樸的民風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農耕體驗、創意農業、養生養老等產業,吸引一批批遊客前來尋覓「詩與遠方」。  讓我們一起看看  這些傳統村落的獨特魅力吧!
  • 蘇州吳中東山鎮陸巷村等14個村入圍首批省傳統村落名錄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認定公布了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吳中區14個村落名列其中,數量位居各縣區全省第一。吳中文化底蘊厚實、古村落數量眾多。近幾年來,吳中在原來古村落保護工作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申報中國傳統村落中央保護資金,14年至今已有11個傳統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中央財政支持範圍,同時結合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取得明顯成效。
  • 江西168個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快看看有你家鄉嗎?
    江西168個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趕緊看看有你的家鄉嗎?根據通知入選的村落都有中央財政支持保護哦!江西又有168個村名列其中!快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自2012年起,住建部會同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六部門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七年來,大部分傳統村落已被列為保護對象,中央財政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至今已對前四批的3155個村落給予每個村莊300萬元保護扶持,用於改善公共基礎設施、保護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工作。
  • 防疫期間旅遊不扎堆,探訪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蘇州太湖陸巷古村
    「五一節」休5天,選擇傳統村落遊覽,尋找到一份安寧,尋找到一份古樸。陸巷古村位於蘇州東山鎮嵩峰山麓,東面是莫釐峰,南邊是碧螺峰;瀕臨波光粼粼的太湖。山清水秀的景色和優厚的地理位置,讓陸巷古村的景色非常優美,依山傍水的自然風光也是非常難得一見的。
  • 常山縣13個村進入浙江省首批傳統村落名單,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特色?
    (不含國家級),常山縣有13個村落上榜。據了解,入圍省級傳統村落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納入2012年中國傳統村落調查範圍,未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和2016年浙江省省級傳統村落擴面調查範圍的村落。二、村落形成較早或形成於改革開放以前,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村落。三、有較為豐富的傳統資源,村莊選址和格局保持傳統特色,傳統建築風貌較為完整,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形式良好。四、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社會、經濟價值。
  • 青州市廟子鎮黃鹿井村入選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
    濰坊齊魯網4月15日訊(青州電臺 王復明 張國榮)近日,山東省住建廳公布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全省共103個村莊獲得省級傳統村落稱號,青州市廟子鎮黃鹿井古村落成為廟子鎮首個入選省級傳統村落的古村。  黃鹿井古村落位於青州市西南部、廟子鎮政府東,面積3.1平方公裡,是典型的山區村。
  • 吳中再添7個傳統村落
    近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吳中7個村落上榜。截至目前,吳中共24個村入選,數量在全省各縣區市中排名第一。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
  • 東莞南社明清古村:傳承良好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孝德文化
    上周,廣東省婦聯、省文明辦公布了全省首批十個「家教家風實踐基地」名單,南社明清古村落成功上榜,而這也是東莞唯一獲此榮譽的單位。至今延續嶺南特色節日風俗沿著石板路漫步南社明清古村落,一排排明清民宅、古祠映入眼帘,紅磚綠瓦、翹角飛簷。
  • 安徽這些古村落變成了景區,門票收費上百元,到底值不值的去
    彥子是比較喜歡去一些古村古鎮玩的,可是最近在安徽去了幾個古村落後,發現都要收門票,或者是在景區範圍內,想要進去也要買門票,真是可惡有沒有。傳統古村落本來是應該加強保護的,現在都開發成了景點,還能很好的保護嗎?而有些古村門票收費動不動就上百,花一百塊錢去看個古村,值嗎?
  • 合陽9個村入選陝西省第三批傳統村落,看看有你村嗎?
    從《渭南日報》《渭南文化資訊》獲悉,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七個部門及傳統村落專家根據《陝西省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試行)》對各地推薦上報的村落進行評審認定,公示了第三批陝西省傳統村落名錄。
  • 奉化,寧海,象山…寧波這幾個古村要火!上了省級榜單!有你的家鄉嗎?
    山水相融的自然味道,高低成趣的傳統建築,繁衍生息的農耕文明,質樸的古村落,令人眷戀和嚮往……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若干意見》 和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工作要求,2020年浙江啟動實施第八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一般村217個。
  • 泰州這些村落入選「省表彰名單」!有您所在地麼?
    本網訊(餘長江輯)公示來啦!泰州這些村落入選「省表彰名單」!有您所在地麼?具體什麼情況呢?下面,我們快來了解一下喲!今天,據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的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138個村落入圍。其中泰州15個。
  • 戲劇、民俗、傳統技藝……靖江這7個項目榜上有名
    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王金甫介紹,申報進入市級非遺名錄的項目須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並具有鮮明特色,且在一定群體中有世代傳承、活態存在的特點,具有較大影響。此次我市發布的第三批非遺名錄涵蓋傳統戲劇、民俗、傳統技藝三個類別,共有錫劇、靖江民間歌舞、靖江木作技藝、西來蟹黃肉包製作技藝、西來蜆子餛飩、靖江粯子湯、靖江剔蟹技藝七個項目。
  • 丹陽這些地方入選江蘇首批名單,旅遊建設潛力大!
    三年培育 一朝上榜丹陽5個村正式入選江蘇首批傳統村落名單傳統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讓傳統村落保護真正「活」起來,鄉愁就不再是一張窄窄的船票,而轉化為了我們看得見、留得住的鄉土味道。近日記者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經過三年的精心培育,首批107個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正式出爐,其中丹陽5個村落入選。
  • 湖北恩施最美8大古村落,山中村寨古韻秀景相得益彰
    它擁有三項國家級桂冠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薅草鑼鼓的發源地,並於2012年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公布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兩河口村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是革命時代的紅色根據地。 3 木魚寨 鄂豫交界處,距離利川市60公裡處的魚木寨。
  • 濟南市長清區有個傳統古村,你去過嗎?
    是一個原汁原味、非常值得看的深山古村。到了方峪,遊客能體會到安靜、古樸的感覺,散發著百年氣息的古韻。2016年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公布方峪村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據悉,方峪村始建於光緒年間,距今有600餘年的歷史。清一色石頭建築的房舍是她最大的特色。座座老屋高低錯落有致,線條清晰。石寨、老人、柴門、黃牛、老井、轆轤、石磨、碑刻隨處可見。
  • 中國傳統村落擬明年完成數字建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燁倩 通訊員/汪雪)12月18日,為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江門對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12條村舉行掛牌儀式。藉此契機,2021年,江門將選取1—2條中國傳統村落,建立項目庫,推進活化利用工程,同時完成12條村落的數字博物館建館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