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雅圖尋找李小龍

2021-01-11 中國新聞周刊

在西雅圖尋找李小龍

文/馬劍

發於2019.7.22總第908期《中國新聞周刊》

山路上,一位老人獨自散步,我追上幾步,打聽去湖景墓地的路。老人立刻反問,是不是要去看李小龍,我忙點頭稱是。

「Kongfu!」老人說,還誇張地對我比劃了幾下。

老人自告奮勇領我去墓地。李小龍墓位於西雅圖的開比特爾山上,1973年李小龍被葬於此。這裡遠離鬧市區,找過來並不容易。

像大多數美國老人一樣,這位老先生很是健談。他說自己沒去過中國,但很喜歡吃中餐。他知道中國有個北京和上海,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去看看。

很快我被帶到了墓地的門口。這裡更像一個大公園,能望見不遠處華盛頓湖的美景。按照中國人的觀念,風水極佳。

湖景墓地

順著墓地主道往前走,兩側有不少刻著中文的墓碑。從時間上看,這些墓碑的主人多是20世紀初來此地的。墓碑大小相差無幾,設計也多雷同。哪個才是李小龍的墓呢?感覺像是大海撈針。

我禮貌地攔下一個跑步的白人小夥,未及說出李小龍的名字,對方早已心領神會,立刻指出墓的方向。

墓在分岔的小路旁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紅色的墓碑上寫著李小龍的原名「李振藩」,配有他的照片,一旁則是他的兒子李國豪的墓碑。父子倆的墓碑並排安放在一起,略顯侷促。如果按照國內名人墓地的標準來評判,大概可以用寒酸二字來形容吧。

李小龍和兒子李國豪的墓碑

李小龍墓碑上的文字不多,只用英文寫著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我父親也曾是習武之人,記得他每次提到李小龍時,總會用帶有幾分敬佩的語氣說,他覺得李小龍創造的截拳道更適合實戰,沒有那些花架子。

墓碑的下方是一塊黑色石雕,像一本翻開的書。左面一頁刻著道教的黑白太極圖,兩側用中文刻著這樣兩句話:「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我獨坐在李小龍父子墓對面的石凳上,不知不覺坐了一個多小時。其間來了五六撥前來祭拜的影迷,既有當地人,也有從法國、泰國等地遠道而來的,有的人還帶來了鮮花。

其中有兩個身材魁梧的黑人小夥,站在墓碑前默然良久,很不像美國黑人的做派。臨走時,其中一人望了我一眼,問我是不是來自中國,聽到肯定的回答後,立刻把又大又黑的右手伸了過來,以他們慣有的方式與我擊掌、握手。

離開時,又碰到一對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夫婦。先生姓趙,也是專程來看李小龍的。他告訴我,李小龍是他小時候最崇拜的人,自從看了李小龍的電影,就感覺洋人沒有那麼可怕了。

每次和美國人聊起中國,李小龍大概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個人。我想,李小龍之所以能在西方獲得比在東方更大的影響力,大概和他所處的時代不無關係。那時在西方人眼裡,東方人就是體弱多病的代名詞,李小龍可謂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他們的看法。

李小龍極具反叛氣質的形象,加之他匪夷所思的猝死,最終把他送上了功夫之神的神壇。據說,在他最風靡的時候,西雅圖的街頭混混們是不敢欺負華人的,因為他們覺得每一個華人都像李小龍一樣有一招制敵的功夫。

功夫神話的起點,就在與李小龍墓一湖之隔的華盛頓大學。

華盛頓大學校園的櫻花。

李小龍曾在西雅圖生活過五年,其中大部分時光都是在這所學校中度過的。1961年,他考入華盛頓大學,攻讀表演藝術專業,輔修哲學和心理學。

與美國眾多知名高校坐落在「鄉下」相比,華盛頓大學算得上是個少有的「城裡人」。校園裡濃蔭匝地,各種歐式建築錯落,讓整個校園就像一座典雅的歐洲小鎮。

走進正門,不遠處便是一座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珍貴的印第安文物,館外豎立著幾個高大的圖騰柱,提醒著人們這片土地曾經的歷史。

校園的核心是中央廣場,紅磚鋪地。沿臺階往下,是一座很大的圓形噴泉池。圖書館正對著廣場,典型的哥德式尖頂造型,拱門上鑲嵌著人物雕塑,門柱與窗框上繁複的花紋彰顯出它與眾不同的地位。

圖書館裡有一間閱讀室,酷似哈利·波特魔法學院,空曠的房間裡褐色的桌椅依次排列,四周的架子上堆滿了早已泛黃的書籍,碩大的吊燈分列兩行,再配上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一股濃鬱的中世紀歐式學風撲面而來。

進入華盛頓大學後,李小龍除了學習,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曾在學校裡組織過一支「中國功夫隊」,時常在校園裡訓練和表演。大學二年級,他在校園的一個停車場旁創辦了第一個武館「振藩國術館」,廣收門徒。其中,來自醫學院的女弟子琳達·埃莫瑞日後成為了他的妻子。

校園外有一條匯聚了各國特色的美食街,據說當年是李小龍和琳達時常約會的地方。如今這裡早已物是人非,當年的振藩國術館更是不知所終。

但李小龍的「功夫」依然在影響著這座城市。火車站附近的唐人街上,能看到多家武館的招生廣告。李小龍的經典海報常會被商家掛在櫥窗裡,作為招攬生意的最佳代言人。

19世紀末,美國通過排華法案,西雅圖的反抗尤為激烈。許多華人在暴亂中丟掉了性命,卻始終沒有停止過抗爭。如今,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華人已經達到了幾十萬。

不過,這些故事已少有人再記得,如今人們對西雅圖的印象更多是波音、微軟、亞馬遜……以及《西雅圖不眠夜》。儼然,科技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愛情則變成了這座城市的靈魂。

無論站在城市何處,一抬起頭總能看見西雅圖的地標——太空針塔。這座建於上世紀60年代、高184米的針塔,現在看去依舊炫酷感十足。尤其是在夜晚燈光的照耀下,周圍林立的建築竟無人能與其爭鋒。

登上了太空針塔的頂層,整座城市瞬間化身為一個微縮的景觀沙盤。據說,天氣好的時候,能望見遠處的雷尼爾山。但我去的這天,視線被濛濛細雨擋住了。

偏居一隅的西雅圖素有「雨城」之稱。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會遇到綿綿不斷的小雨。溼漉漉的空氣總讓人覺得,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本文圖片來源:馬劍、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在西雅圖尋找李小龍 墓碑前有好多影迷前來獻花祭拜
    在西雅圖尋找李小龍  文/馬劍  發於2019.7.22總第908期《中國新聞周刊》資料圖:《李小龍-動·漫·遊》展覽會。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山路上,一位老人獨自散步,我追上幾步,打聽去湖景墓地的路。
  • 李小龍生於美國,死於香港,祖籍廣東順德,為何卻葬在西雅圖?
    李小龍生於美國,死於香港,祖籍廣東順德,為何卻葬在西雅圖?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是華人的傑出代表,也是黃皮膚種族的傑出驕傲。李小龍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父母是香港人,後來旅居美國舊金山。
  • 李小龍生於美國,死於香港,為何葬在西雅圖?
    45李小龍生於美國,死於香港,為何葬在西雅圖?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是華人的傑出代表,也是黃皮膚種族的傑出驕傲。李小龍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父母是香港人,後來旅居美國舊金山。李小龍1940年在美國舊金山出生,所以他是美國國籍,父親給他取名李振藩。但儘管如此,依然無法改變他是中國血統的事實。李小龍的夫人琳達·埃莫瑞(Linda) ,是愛爾蘭裔的美國白人姑娘,是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期間的同學,1963年認識李小龍後不久,成為李小龍的早期女弟子之一。李小龍作為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1967年自創截拳道。
  • 美國西雅圖李小龍墓地:其兒子陪伴在身邊,墓前12個字令人沉思
    許多外國功夫就是結合中國功夫而練出來的,可以說功夫在世界上越來越受歡迎,功夫之所以對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都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李小龍。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師傅是葉問,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李小龍的父親為了能夠讓兒子體魄強壯,在李小龍7歲的時候就開始教他練習太極拳。從此,李小龍就喜歡上了武術。
  • 美國李小龍故居揭秘: 在美國買下半英畝高檔別墅,李小龍用了多少年?
    【李小龍故居揭秘系列5】1959年,19歲的李小龍赴美讀書。李小龍在美生活期間,曾住在下圖這家餐廳。該餐廳位於西雅圖,如今已不復存在。1963年,李小龍在西雅圖開了第一家正式的「振藩功夫館」,他就住在訓練館的後面。後來,他把訓練館搬到了西雅圖的另一個地方。
  • 功夫宗師李小龍
    很少有人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1962年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第一家振藩國術館,1965年創立截拳道,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1972年主演《精武門》和自導、自演了《猛龍過江》,1973年在拍攝《死亡遊戲》期間突然暴斃,1974年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等榮譽;《死亡遊戲》推薦指數超5星……本片在李小龍去世後用他生前拍攝的片段補拍而成
  • 木村武之:終生為李小龍守靈的截拳武者!
    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木村武之一家移居西雅圖,以經營超市為生。與伊魯山度和黃錦銘不同,木村武之自小並未接觸過任何武術流派,直到35歲這一年才開始練習柔道。在一次與客人的閒聊中,他結識了一位來自中國的青年武術家,這就是17歲的李小龍!
  • 一代宗師李小龍,他的成功絕不是偶然,而是武痴精神!
    李小龍則是他後來的藝名。出生3個月後,李小龍隨父母搬到香港居住,接受傳統的天主教學校教育。他自幼熱衷武術,曾奪得多項香港武術比賽的獎項,還受粵劇家庭的影響,參加了多部香港早期黑白影片的演出。18歲時,李小龍捲入一場毆鬥,惹上了麻煩,父母憂心這個好鬥的孩子會遭仇人報復,決定送他回美國發展。於是,1959年春天,李小龍懷揣100美元,登上「總統號」輪船,前往美國西雅圖。李小龍一邊在餐館打工,一邊就讀於當時的
  • 永遠的李小龍[組圖]
    李小龍也寫過很多詩。以下這首叫做《我是誰》,他贈給了好友李俊九(韓裔美籍武術家,「美國跆拳道之父」)。可惜找不到英文原文,不能盡窺原貌,從外語翻譯過來的詩畢竟是挺彆扭的。     段一:     我是誰?
  • 實拍李小龍墓地:中國華人的驕傲,石碑上的12字發人深省!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是中國廣東佛山市,原名為李振潘。是著名的華人武打電影演員,自創了截拳道武術,其電影代表作《龍爭虎鬥》,李小龍還獲得過多項好萊塢獎項,是我們中國華人的驕傲!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於中國香港逝世,年僅33歲。
  • 李小龍實戰三分鐘暴打KO對手!
    任何一門武術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而李小龍的截拳道也有著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今天,作者就為各位大俠介紹一下李小龍截拳道的發展歷程。詠春拳階段李小龍(左) 葉問(右)李小龍13歲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除此之外,他還跟邵漢生師傅學習過「節拳」、「功力拳」等北派拳法。同時,在香港的李小龍在高中時代,就託人在美國買回拳擊錄像帶,開始了解學習拳擊。
  • 李小龍樂園:功夫之城 尋根之旅
    今年是李小龍80周年誕辰,要說李小龍的偉大之處,他是第一個將中國功夫推向世界的人,在這背後,有著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甚至改變中國人在世界上地位的影響。即便是在李小龍逝世47年後的今天,你走在任何一個國家,無論是美國還是非洲,提起中國人,最深的印象還是李小龍,李小龍也成了中國龍的形象。
  • 歷史上的今天:李小龍誕辰 探尋李小龍的死亡真相
    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電影是1950年公映的《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1959年5月,由於喜常與人爭鬥以致學習成績不佳,家人將他送往出生地美國。1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鴻》是其赴美求學前的最後一部粵語片。  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他主修戲劇,也學習哲學及心理學等課程。
  • 俠肝義膽李小龍!|洪金寶|袁步雲|李海泉|成龍|葉問|李小龍
    ——《知中·再認識李小龍》▲李小龍也在電影《龍爭虎鬥》中痛揍過成龍不光洪金寶、成龍,甄子丹、周星馳亦然,尤其是周星馳那部《功夫》,致敬李小龍的痕跡相當明顯。被這麼多位大咖奉為idol的李小龍,到底有怎樣的魅力呢?
  • 李小龍生平簡介
    李小龍跟隨父母返回香港後,1949年在香港入讀德信學校,再轉讀喇沙書院及聖芳濟書院。此外,李小龍酷愛跳Cha-Cha舞和養狗,是有名的「舞痴」,少年時期曾獲全港Cha-Cha邀請賽冠軍。  李小龍自幼時身體較弱,其父為了兒子體魄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以鍛鍊身體。  14歲時,李小龍拜葉問門下學習詠春拳,授業師兄(相當於教練)為有「講手王」之稱的黃淳梁。李小龍在詠春拳方面的幾乎所有理論以及拳法均授自黃淳梁。
  • 在西雅圖享受慵懶的慢生活
    咖啡文化和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對於西雅圖當地人而言,簡直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每天的必需品,美國是世界上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每年都會喝掉世界咖啡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也正因為如此,西雅圖成為星巴克第一家店鋪的誕生地就顯得十分理所應當。
  •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美國)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孕育出眾多改變人類進程的重大發明,培養了無數政治精英、商業巨頭和科學巨人。 申請條件: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通過學校官網,在線或紙質申請,必需的申請材料包括: 1、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國際學生申請表; 2、託福/雅思; 3、SAT或ACT; 4、無需推薦信、2篇required
  • 華人喜歡去的美國城市,李小龍就葬在這裡
    >西雅圖是美國太平洋西北區最大的城市,它位於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和華盛頓湖之間的金縣。西雅圖是美國太平洋西北部商業,文化和高科技的中心,也是貫穿太平洋及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主要旅遊及貿易港口城市。不管去世多少年,李小龍依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功夫偶像。他的墓地位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那裡被全世界武術愛好者視為聖地。李小龍的墓碑是絳紅色的,上面有他的照片、英文名字以及中文原名李振藩。此外,墓碑上面還註明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在他墓碑的下方是一塊黑色的類似一本翻開的書的石雕。
  • 李小龍剛到美國,原來在餐館打工的情形是這樣的
    李海泉也希望他到外面多吃吃苦頭,於是打電話給遠在西雅圖的粵劇同行周少平。李小龍和自己的父母周少平的老婆是周露比,兩人在西雅圖合開了一家叫「周露比餐館」(現在已經改為停車場)。李小龍和周氏夫婦的子女自來熟,李小龍和他們一家人親密的像一家人。周露比是一位女強人,在管理上比較嚴格,就是管不住李小龍,李小龍幹活不認真,一副少爺派頭,這也讓周露比不爽。周少平平時對李小龍很好,這也讓李小龍頗有好感。
  • 嚴鏡海:李小龍奧克蘭時期助教級弟子小傳
    嚴鏡海不僅在體育方面有突出技能,在繪畫和藝術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天賦,但他最終從事的職業是焊工,並以平民身份在夏威夷的珍珠港造船廠工作,後來他的這份職業技能幫助他為李小龍製作了很多訓練器材,如標指訓練器、萬法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