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線
線路全長:77km,其中一期總長51.9km
一期運行時間:50分鐘
起點終點:桐嶺-洞頭,其中一期為溫州南至半島二站
途經站點:一期14個(預留7個站,共21站)
時速:設計時速為120km/h,平均旅行速度50-60km/h
溫州網訊 「去年今天,我們就決定,在今天這個日子,2011年11月11日11時11分第11秒開工,這六個『11』,寓意『六六大順』。」昨天上午11時許,副省長、市委書記陳德榮宣布市域鐵路S1線石坦隧道工程正式開工。市領導陳金彪、包哲東、葛益平、陳作榮、錢成良、陳浩等參加儀式。
S1線石坦隧道工程的開工標誌著溫州市市域鐵路建設自此拉開帷幕。石坦隧道全長590米,進口位於龍灣區狀元街道石坦村,出口位於龍灣區狀元街道西臺村。該地段屬於丘陵區,地勢起伏較緩,主要分為Ⅲ、Ⅳ、Ⅴ級全風化~弱風化熔結凝灰巖,線間距為4-4.8米。由中鐵四局集團承擔施工。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金彪在講話中提出,「要以『砸鍋賣鐵』的決心加快建設S1線和市域鐵路網。」
同時在昨天下午,市政府與中國南車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南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包括戰略合作、技術合作、工程合作、運營合作、培訓合作,建立雙方合作機制。其中,記者了解到,中國南車將為溫州市域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提供專業諮詢,配合做好溫州市域軌道交通裝備選型,並將提供市域軌道交通車輛等相關裝備。
記者 陳佳寅 陳碧瑜
相關數據
1.據調查,2009年溫州市區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數2.21次,平均每次出行時間是28.73分鐘,平均每天用於出行的時間是62.9分鐘。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公交車、私家車、自行車、摩託車和步行。通勤性質的出行目的佔居民出行總量的71.3%,是居民出行目的的主要組成部分。居民出行時間分布呈明顯的雙峰型,早高峰持續時間較長。
2.S1線路建成後全長77km,平均站間距2.9km;其中,一期實施工程為桐嶺至半島二段,線路長51.9公裡,設置車站14處。
3.S1線是都市快線,設計時速為120km/h,平均旅行速度50-60km/h。從溫州南站到一期終點站,運行時間在50分鐘左右,從市中心(如溫州站)至溫州市西部或東部,運行時間在30分鐘以內。
S1線暢想
交通形成大網絡
打開溫州市域鐵路網規劃圖,由S1、S2、S3和S4共4條線組成的溫州市都市快速軌道交通網展現在版圖之上,讓在城區的擁擠圈子「蝸居」已久的溫州人豁然開朗。
其中,S1線是溫州市域鐵路網規劃中最重要的一條主幹線,於昨天率先開工。它的出現,在未來將高鐵、城市公交和民航等不同交通方式聯繫起來,能快速地輸送不同類型的客流到更遠地區,大大提高出行的效率和便捷性。
S1線的建設是溫州市域鐵路網規劃按規劃實施的第一步,將在都市快線最高行車速度、車輛選型和車輛編組、供電方式、既有鐵路利用和改造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打造出一條適應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氣候條件的、符合溫州市自身社會經濟長遠發展的高效能的都市快線,為溫州市其他幾條市域鐵路的建設積累經驗,也為未來溫州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城市經濟搭便車
S1線作為一項大型基礎設施,它的建設不僅是交通功能的實現,而且是一個新的經濟促進點,將從城市經濟鏈的源頭為城市注入活力。
S1線的投資成本構成中,土建工程約佔50%,其餘主要是軌道、車輛、通信信號、牽引供電等方面的設備投資。這些投資對於利用建材和建築企業過剩生產能力,對於機電設備的國產化,對於創造就業機會,對於擴大機電設備所用鋼鐵等中間產品需求,都具有積極作用。市域鐵路實施投資的增加將直接提高建材、建築企業生產能力的利用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擴大對電力、交通運輸的需求。
同時,在城市邊緣的市域鐵路站點附近興建新的居住區、工業區或商貿區,形成新的城市活動中心,將帶動配套的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停車場、供電供水、管道煤氣、郵政通訊、環境衛生等,以及一些社會基礎設施如學校、醫院、文化活動場所等的建設。由此擴大投資需求,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大城市結構升級可以吸納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建設市域鐵路S1線一期工程對於促進城鄉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作用。
商業、物業新探索
市域鐵路將帶來全新的物業概念。記者了解到,S1線沿線及上蓋物業開發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借鑑設想——以市域鐵路沿線重要站點為平臺,促成一批居住、辦公、商務、出行、購物、文化娛樂、遊憩等各類功能複合、相互作用、互為價值鏈的高度集約的街區建築群體。
這個設想來源於國際上流行的「TOD」理論,它強調「公共運輸導向開發」和土地的混合使用,鼓勵將更多的起點和終點布置於距離公共運輸站點很近的步行區域內,減少對私人小汽車的依賴,力求在區域和鄰裡層面使得城市土地開發和城市公共系統實現有機結合。
據了解,國內香港地鐵、深圳軌道交通4號線、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嘉定段的操作模式,都將成為溫州市域鐵路S1線今後「鐵路+物業」組合開發的學習樣板。
>>>名詞釋疑:
什麼是「地鐵」、「輕軌」、「市域鐵路」?
「地鐵」、 「輕軌」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大運量的稱為「地鐵」,中運量的稱為「輕軌」,兩種的線路根據實際建設需要均可採用地下、高架或地面等方式敷設。
市域鐵路,也稱市域軌道交通,它是站間距、速度目標等介於國家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兩者之間的一種交通制式。
溫州為什麼選「市域鐵路」?
與地鐵和城市輕軌相比,它具有速度快、投資少、審批快等特點,還能實現與國家鐵路幹線的互聯互通,增強城市對外輻射能力。
什麼是「國鐵製式」,為什麼是國鐵製式?
國鐵製式和城市軌道交通制式是市域鐵路可供選擇的兩種制式。
相比而言,國鐵製式更能適應S1線站間距較大、對速度目標值要求高的特點,也更有利於市域軌道交通網整體效益的發揮。另外,市域鐵路網在溫州南站、雁蕩山站、蒼南站預留與國鐵線路互聯互通條件,採用國鐵製式,為未來根據需要開行長交路連接國鐵線網直到台州、麗水、寧德等附近城市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