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假期來臨,總能看到朋友圈中家長和孩子「雞飛狗跳」的場面...
昨天我給大家推薦了一本書《正面管教》家庭教育書籍推薦,書中把孩子和父母的這種實際問題稱之為「權力之爭」。家庭「權力之爭」問題的核心在於沒有很好的溝通,父母往往把對孩子的愛變成了命令,孩子常常渴望得到家長的理解而努力抗爭。
今天,就「假期孩子應如何安排」這個話題,給家長和孩子們提一個參考建議:這個假期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做一個規劃,父母負責督促孩子完成計劃。
具體操作步驟:
一、假期開始,家長和孩子開家庭會議,確定計劃(表示對孩子的支持和重視);
二、給孩子2-3天時間思考、製作假期計劃表(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規劃);
三、家長和孩子在「假期計劃表」籤字(要有儀式感)。
四、孩子在執行計劃過程中,家長首先要遵守約定不幹預孩子。如果孩子出現執行偏差,家長根據「假期計劃表」督促孩子完成(和善而堅定地幫助孩子完成他的計劃,而不是指責)。
五、假期結束,家長和孩子開家庭會議,思考總結(一個假期可能改變不了什麼,那就為下一次假期計劃做準備)。
結語: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自己做「假期計劃表」,家長要提前明白,在這期間會有很多「插曲」,但孩子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天就是勝利,因為孩子在這個假期收穫了父母的認可、規劃的意識、習慣的養成等等。一次失敗,不算失敗。同樣,一次成功,也不算成功。堅持做,無論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影響深遠。同樣,父母越早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越早解放自己。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建議僅供參考,希望我們能夠一起交流、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