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學市場分析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等聯合發布了《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報告指出,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遊產業跨界融合,研學旅行市場需求不斷釋放,未來3~5年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有四個核心觀點:
1、市場熱度持續上升
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下,市場迅猛增長,研學旅行行業內部出現了更為豐富的市場主體,研學旅行產品的豐富化、標準化、立體化、創新化等方面都存在極大的提升空間,現在市場熱度在不斷提高,研學產品可提高的空間性更大。
2、研學旅行消費需求後勁可期
據調查,約3/4的受訪者表示了解研學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對研學旅行很感興趣,六成左右受訪者參加過研學旅行。從意願調查來看,70%的人期望旅行時長是6-10天,人均花費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佔比例達88%。各區域主要熱門旅遊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瀋陽、武漢、西安等願意參與研學旅行的比例基本達到70%以上。
3、研學旅行行業規模和市場空間廣闊
隨著研學旅行成為在校學生的剛需,未來3~5年內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將迅速提升,據不完全估算,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體的研學旅行需求,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4、合理引導研學旅行發展並予以政策保障
報告中建議,要充分考慮研學旅行行業消費者的核心訴求,完善研學旅行核心產品體系、優化目的地和示範基地建設、提升研學旅行運營質量,在規劃布局和標準化建設、資金支持和投資優惠、市場培育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跨部門的政策保障。
年初,農學谷舉辦的「2018中國休閒農業經理人暨農文旅發展論壇」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原執行主編、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賀斌教授從2016年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委《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出發,為大家分析了研學旅行與農旅教育的大市場,休閒農園如何與研學旅行對接?
就像賀斌教授說的「未來研學旅行的市場是基地和營地的天下」,1.78億的中小學生的研學市場解決周一到周五的農莊空窗期,將有極大的市場驅動!這個部分的內容引起了與會代表們的強烈關注,現場反應熱烈。
有關專家預測
到2022年中國城市富裕人口和城市上層中產人口將約達6億,這6億人追求優質多樣的教育,希望未來孩子有短期出國留學的機會,因此,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將是其看好的教育品類。
此外,從某種意義上講,營地教育競爭的是學員的時間。隨著消費升級,小長假全家旅行比較流行,且家長有跟孩子進行深度交流互動的需求,現在很多營地結合地產項目,到山清水秀的地兒開展營地教育,這對家長來講是一個很好的服務型產品。
國家每年對教育的投入資金已經連續五年超過其GDP的4%,2017年中國的GDP已經達到了80萬億,即2017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超過了3.2萬億。另外,我國家庭每年教育總支出約1萬億到1.5萬億。因此,中國教育市場超過了5萬億的市場。其中與研學和營地教育相關的包含:國家會撥款到各個教育局和學校,學校和教育局有責任和有義務在每個學期裡,給學生提供小學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學教育。保守估計,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市場規模未來可能會發展到2000億左右。
研學旅行對於基地建設的老闆們來說解決的是周一到周五的市場,而營地教育解決的假日市場。不管你現在有沒有條件來觸及這一市場,風口已經到了,如何結合切分市場就是接下來的市場。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接待能力,安全保障,每一塊都是考驗。
二、研學案例分析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的工業發展速度較慢,但有不少工業品牌,未卜先知,果斷轉型觀光工廠項目;今天的臺灣觀光工廠,已經逐漸成為了親子遊,研學遊的首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臺灣的幾個優秀觀光工廠項目。
01桃園八德巧克力共和國
巧克力共和國位於臺灣桃園八德,是東南亞第一座巧克力博物館,從場館到園區的設計,都或多或少的融入了巧克力的元素。
從巧克力生產,製作,包裝的全流程展示,到親子互動的巧克力DIY項目,近年來,巧克力共和國著力發展親子遊項目,通過體驗巧克力的製作過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增強家長與孩子們的互動,飽受好評和歡迎;巧克力共和國依靠自身成熟的巧克力生產技術,轉化為旅遊資源,並開拓巧克力課程,巧克力製作體驗等項目,吸引了大批親子遊和前來嘗鮮的遊客。
此外,巧克力共和國自然推出了相當多的周邊產品,特色的巧克力零食,飲料等,滿足了人們的多樣化需求。
02宜蘭菓風糖果工廠
「菓風小鋪」作為臺灣第一家專業的糖果生產企業,為了迎合本土化發展,在宜蘭開設了「菓風糖果工廠」,除了銷售各類高顏值的糖果產品之外,菓風糖果工廠還特別開設了親子遊活動,通過展示糖果的製作過程,家庭參與製作等方式,讓單純的糖果工廠變得有互動性,更加有趣,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能收穫到樂趣。
03臺灣紙箱王
臺灣紙箱王的前身,是冠球印刷行業下的製造品牌,經過一輪產業轉型之後,紙箱王品牌正式成立,在臺中大坑,高雄火車站等設立了以「紙製品」為主題的博物館,門市店等。
紙箱王獨具創意的產品塑造,也吸引了大批死忠粉,紙箱王也針對目前的市場環境,在銷售創業紙製品的同時,開啟「紙箱小學堂」等教程,滿足顧客的製作欲望。
目前,紙箱王也在積極拓寬其他業務,如在大陸的周莊、上海設立主題餐廳,將紙箱文化與美食相結合,成為新時代的「網紅店」。
04莎貝莉娜精靈印畫學院
在臺灣宜蘭,有這樣一家以「印」和「畫」為主題的公園,莎貝莉娜精靈印畫學院,是知名手工DIY代工品牌美吉樂旗下的MIT品牌。
莎貝莉娜精靈印畫學院,創意性的將手工製品與印畫相結合,以開展手工DIY課程為主,面向幼兒與家庭;通過「親子季」,「美術印畫體驗」等創意性活動,深受家庭遊的喜愛;整個園區設計甜美而充滿藝術性,讓孩子們體驗人生第一次的藝術與美。
05卡司蒂拉樂園
卡司蒂拉樂園位於臺灣桃園,是一家主打親子觀光項目的主題樂園,也是長崎餅乾與長崎蛋糕的DIY體驗館,在這裡,除了各種好玩的親子項目,(如室內F1賽車等),孩子們還可以體驗蛋糕製作的全過程,製作蛋糕、薑餅、餅乾等,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06奇麗灣珍奶文化館
奇麗灣珍奶文化館位於臺灣宜蘭,園區以奶文化為起點,在園區內保留了大量綠地,在保持優美參觀環境的同時,開設多功能文化體驗;園內除了特色奶類產品,還設立了文化館、飲食產品製作區,DIY教室,親子遊戲區,觀景平臺等;奇麗灣以綠色環保為概念建立特色工廠,並開闢新產品,加強遊客與製造部門的互動,讓孩子全程體驗「珍奶」的製作過程,在銷售創意產品的同時凝結客源。此外,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場館外的溼地景區,也讓遊客不拘泥於室外參觀,而是能更好的體驗大自然的魅力。
07老樹根魔法木工坊
老樹根魔法木工坊位於臺中南區,是由木工製造工廠轉而來的主題工廠,雖然外表看上去如一家小商店,但內涵木工DIY製作區,景觀區,主題咖啡館等,適合家庭一同參觀。
老樹根魔法木工坊以頗具創意的木製品起家,利用出孩子喜歡的童趣木質產品打造主題體驗館,並設立DIY體驗項目,相對於食品製作,木製品的打磨無疑更考驗孩子的耐心,也讓這份體驗變得更加珍貴;整個主題館,充滿著童心元素,如木質滑梯、樹屋、木頭積木等,完全為了親子家庭出遊而服務,孩子們在木製品的世界中流連忘返;此外,園區內的主題菜園,綠地,咖啡館等衍生項目,也讓園區項目更加豐富多彩。
目前,老樹根魔法木工坊已被臺灣作為觀光工廠轉型的典型案例,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臺灣的工業工廠轉文化產業的計劃,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已經取得了相當的不錯的成績,擁有數個知名海外的品牌產業園區;臺灣的觀光工廠項目敏銳的注意到親子遊蘊含的巨大潛力,大力發展相關項目,並且沒有拋棄自己的本職文化內涵,不斷的推出迎合當下潮流的產品,將旅遊購物相結合,創造出新的經濟活力。
對於內地的研學旅行,有著深刻的啟發,如何在旅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產業優勢發展旅行項目,甚至開展研學旅行,是中國的研學旅行項目經營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那麼在你心中,研學旅行應該是怎樣的?歡迎後臺留言分享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