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遊規劃如何實現多元化?

2020-08-20 農匠諮詢機構



近幾年,在各種政策以及市場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加入研學旅行隊伍,形成了專門的研學旅行部門,並且出現了研學導師等新興職業,研學旅行部門越來越重視與旅遊景區的合作;中小學也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生參與,滿足教學和學生的需要,那在研學旅遊規劃上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實現研學+旅遊的多元化?

尋找適當貼切的研學主題和課程教育目標,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既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又要注重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最終使學生在研學旅行中辨別、探究、思考、歸納、總結、吸收,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1、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可行性考察調研


不少學校在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時,在目的地及景點選擇上總是難以讓學生和家長都滿意。解決這一問題,不妨給家長選擇權,聽聽家長的意見。提前對於對標的研學目的地進行現場調研,考察工作包括活動地點的參觀學習流程、需要的時間、整隊集合的時間和地點、需要的活動費用等,解決了決策者和消費者分離的狀況。

2、劃分學段有針對性地選擇研學旅行方向


由於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教育目標、學生能力、學生知識等有較大差異,所以要分學段選擇研學旅行方向。初中研學主要方向是: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於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按照學段進行課程設計;高中研學主要方向是:人文素養提升和文化認同意識的培養。高中學生在認知和管理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具備了能夠「遠行」的基本條件。

3、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制定研學旅行主題


研學旅行既然屬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應該體現課程性,並與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除了教材中學到的知識可以在真實的場景中得到運用,學生還需要以大自然為課堂和教材。所以研學的課程需要半結構化,研學應該是自然的課堂、開放的課堂,實現不經意的成長。

4、做好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機制


由於研學旅行的課堂多是在路上,開放性非常強,所以安全是確保活動課程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則。針對以學生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學旅行,需要對研學線路、課程設計、組織方案、實施過程、實施效果等進行事前、事中、事後評估,切實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確保活動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安全性

5、實施多元評價反思研學旅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評價是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全面有效的評價不僅能夠讓教育管理者掌握本次活動的開展情況,從而吸取經驗教訓為更好地開展下一次活動做奠基,也能讓學生進行自我感知,自我教育。依據研學旅行的目的,本著關愛、呵護、督導、培育、評估的原則,研學旅行評價可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結果評價兩部分。最終的評價形式可為晨會、班會、校級主題演講、攝影展、徵文比賽、櫥窗成果展等。

6、研學旅遊規劃重點渲染當地文化歷史


中國地大物博,五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為中國提供了種類繁多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旅遊資源,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旅遊強國以及旅遊資源大國。截至2018年10月,我國5A 級旅遊景區數量為259個;截至2019年7月,中國世界遺產已達 55項,是與義大利並列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因此,中國有眾多的旅遊資源可供深入挖掘,能夠支撐多樣化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豐富產品線便是實現多元化的一小步。


最後,研學旅遊目前還沒有特別規範的旅遊基地模範,只能在文旅產業發展中一步步摸索總結,在項目開發前期的著重調查,從市場需求、文化習俗、研學課程等多方面進行深入探究,相信付出心力的研究規劃,最終也可以呈現一個令學生群體滿意的多元化研學旅遊方式。


·END·

相關焦點

  • 研學旅遊產品如何玩轉「研學+」?
    研學旅遊承接了國家對於研學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遊+」概念下的新模式。研學旅行的體驗性正在逐漸增強,呈現出「研學+」的多元消費體結構。 研學旅遊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時代下,研學旅遊教育內容越來越細分,「研學+」的模式逐漸成為發展研學旅遊的重要產品選擇。
  • 研學復盤|研學實踐活動中,如何超越常規旅遊操作方式
    研學直播復盤導讀2020年6月4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第40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宣講如期開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雲成長研學李俊臣老師分享了「研學實踐活動中,如何超越常規旅遊操作方式」的話題。研學旅行區別於夏令營、冬令營、春秋遊和教育實習等,不是在旅遊目的地上一堂學生集體課,要避免研學、旅行「兩張皮」現象,突破「遊大於學」「重遊輕學」「有遊無學」難題。研學旅行如何實現良性發展?必須強調教育的第一屬性,凸顯教育的功能和育人地位。
  • 研學旅遊需開啟「研學+」新模式
    研學旅遊承接了國家對於研學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遊+」概念下的新模式。研學旅行的體驗性正在逐漸增強,呈現出「研學+」的多元消費體結構。 研學旅遊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時代下,研學旅遊教育內容越來越細分,「研學+」的模式逐漸成為發展研學旅遊的重要產品選擇。
  • 研學旅遊導師培訓班開班
    本報訊(記者黃曦)為培養一批高質量的綜合型職業研學旅遊導師,9月11日上午,世界研學旅遊組織(WRTO)四川代表處主辦的「首屆權威研學旅遊導師入門級認證培訓班」在樂山市正式開班,共22名從事旅遊相關工作的學員參加了此次為期三天的培訓
  • 研學旅遊
    報告指出,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遊產業跨界融合,研學旅行市場需求不斷釋放,未來3~5年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各區域主要熱門旅遊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瀋陽、武漢、西安等願意參與研學旅行的比例基本達到70%以上。
  • 權威發布|濟寧首創「6+1」模式,推動研學旅遊實現快速發展
    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弢:近年來,濟寧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寧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挖優秀傳統文化富礦,在全省首創「6+1」模式,推動研學旅遊實現了快速發展。2019年,全市重點研學旅行機構接待研學人數同比增長40%,研學旅遊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集群實現年營業收入佔全市旅遊總收入的10.6%。省領導對濟寧研學旅遊經驗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給予充分肯定。今年11月,全省研學旅遊現場推進會在濟寧召開。所謂「6+1」,「6」就是聚焦旅遊六大要素,全力打造「六心」研學旅遊品牌。
  • 研學旅遊丨工業研學旅遊目的地打造案例
    自2016年研學旅行的政策出臺後,研學目的地的打造也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狀態,研學+旅遊的結合為大眾旅遊產業更新升級又填新瓦。我們也一直在為大家分享有關研學目的地打造的相關案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7個臺灣觀光工業工廠轉型文創產業,以本職文化內涵為基點和核心,不斷的推出迎合當下潮流的產品,將工業生產主題體驗、親子研學教育、創新業態延伸(主題博物館、主題餐廳、主題樂園等)、特色旅遊購物相結合,創造出新的經濟活力。希望為我國的研學旅行項目經營者在如何下利用自己的產業優勢發展旅行項目,甚至開展研學旅行帶來啟發。
  • 未名研學:重新審視研學旅行,實現實踐育人的根本任務
    教育部等11部委在2016年底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2017年,又出臺了《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指導綱要》。這兩個文件對於規範研學旅行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目前,研學旅行逐漸升溫,研學市場越來越大,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有必要對於如何辦好研學旅行這件事進行重新審視——怎樣才能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真正有所收穫?
  • 西安航空基地遊客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運營激發航空文旅研學旅遊新活力
    央廣網西安12月4日消息 12月4日上午,西安航空基地遊客服務中心在轄區航空英雄廣場正式揭牌運營,標誌著西安航空基地航空文化體驗、研學旅遊活動「會客大廳」和「總服務臺」正式投用,從全體系旅遊服務入手,為「中國航空文化研學旅遊目的地」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注入了新活力。
  • 西安航空基地遊客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運營 激發航空文旅研學旅遊新活力
    12月4日上午,西安航空基地遊客服務中心在轄區航空英雄廣場正式揭牌運營,標誌著西安航空基地航空文化體驗、研學旅遊活動「會客大廳」和「總服務臺」正式投用,從全體系旅遊服務入手,為「中國航空文化研學旅遊目的地」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注入了新活力。
  • 學校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實踐研究
    其中,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成為教育新路的探索先驅。國務院辦公廳在2013年頒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 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中提出「 要逐漸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構想。實踐的核心素養是以團隊合作為單位所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中包含的創新、合作、組織、領導等能力,如何將這些抽象的能力在學生實踐過程中一一展現,如何將能力的鍛鍊和有趣的課程相結合,如何將思維品質訓練的過程可視化的展現出來,都包含在整個研學旅行的過程之中。因此,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都應圍繞著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實踐素養來展開。
  • 山西省工業旅遊聯盟、工業博物館聯盟年會暨「研學汾酒」項目籤約...
    他講到,2020年是汾酒公司落實「4421」三年攻堅目標及「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決勝收官之年,是公司「十四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也是公司文旅產業加速發展的推進之年。8月17日,樓陽生書記視察汾酒老作坊的重要講話,為汾酒賦予了新的使命,為汾酒文旅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鼓舞了幹勁、增強了信心。
  • 山西省工業旅遊聯盟、工業博物館聯盟年會暨「研學汾酒」項目籤約
    12月19日,山西省工業旅遊聯盟、工業博物館聯盟年會暨「研學汾酒」項目籤約儀式在杏花村成功召開。汾酒旅遊公司作為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組織承辦了此次活動,來自山西省文旅廳、汾陽市的領導和聯盟專家諮詢委員會、聯盟會員單位百餘名嘉賓參加了本屆大會。
  • 江南古村落入選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近日,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名單正式公布,我縣江南古村落研學基地成功入選。2020年以來,江南古村落根據「鄉旅生活、生態社區、古風家園、上下共治、幸福鄉裡」的鄉村振興規劃總體要求,不僅全面升級美麗鄉村品質,更是從研學方面出發,打造鄉村旅遊研學目的地。
  • 專家提醒:研學課程設計一定要get這些關鍵點!
    活動如何組織、安全如何保障、費用如何籌措等尤為重要,這體現在研學旅行的「行」即行動實踐中。:一是出行前的準備,思考帶著什麼出去;二是研學旅行中的學習,考慮整個過程的內容選擇;三是研學歸來後的提升,探究課題如何持續。
  • 長三角、浙皖閩贛研學大咖齊聚開化,共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發展
    女聲獨唱「送你一個錢江源」一首《送你一個錢江源》拉開本次活動的序幕,活動以「錢江源國家公園與研學研討」為主題,旨在更好利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機遇,挖掘、展示開化山水、人文等研學資源,做精做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旅遊品牌,加強長三角及浙皖閩贛區域研學旅行資源相融相通,搭建研學交流平臺,實現共贏目標。
  • 紅色旅遊類型的主題公園規劃設計怎麼做?
    如何提高主題公園的重遊率,是現代主題公園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主題公園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世界上成功的主題公園主要盈利點是娛樂、餐飲、住宿等設施項目,門票收入只作為日常維護費用。主要靠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遊客,在獲得門票收入的同時,通過出售具備智慧財產權特點的旅遊紀念品獲得二次盈利,又由於旅遊紀念品的發售進一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這一盈利模式具備一種頑強的生命力。
  • 未名研學如何實現研學旅行的課程化?
    研學旅行是將旅行與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要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研學旅行必須要施行課程化。與在學校進行教學的學科課程不一樣,研學的課程依託研學地點進行展開,因而在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上,要結合相應的特點,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資源。未名研學是一家由北大校友團隊創立的未來教育企業。
  • 義大利瑞吉歐教育的經驗如何應用於我國研學旅遊發展?
    針對於這樣的問題,這就對我國研學旅遊的各級體制構建、課程設計、硬體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於是,一些研學開發相關的工作者開始尋找是否有教育方式和體系可以借鑑在研學旅遊的設計當中。其中,備受尊崇的「瑞吉歐教育體系」又開始更多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文旅人齊聚陶都宜興 探討研學旅遊發展方向
    論壇圍繞高質量發展江蘇研學旅遊,共同探討交流新形勢下文旅融合創新賦能和研學旅遊的未來發展方向,為進一步復甦旅遊經濟和創新發展旅遊產業提供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省內研學旅遊基地及機構代表, 省內旅行商代表,宜興當地重點景區、旅行社、鄉村旅遊區、研學基地及文創機構等相關業態企業負責人,以及部分專家學者、省、市新聞媒體記者也參加了論壇活動。論壇之前,與會代表觀摩考察了宜興全域旅遊創建和研學旅遊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