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是將旅行與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要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研學旅行必須要施行課程化。與在學校進行教學的學科課程不一樣,研學的課程依託研學地點進行展開,因而在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上,要結合相應的特點,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資源。
未名研學是一家由北大校友團隊創立的未來教育企業。立足於實踐教育,以「讓中國孩子的學習更精彩」為願景,未名研學深耕研學實踐教育多年,已形成了較為成熟和完善的研學實踐課程體系、業務運營體系、師資培訓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在研學旅行的課程化設計上,未名研學特別重視課程的標準化的建設,對研學旅行施行課程化需要符合一系列科學的標準。
未名研學認為,所謂「課程化」,就是將研學活動課程化、規範化。具體而言,要依照學生年齡層次的不同,開發具體的課程模塊;課程活動設計時要考慮到課程展開的實際特點,包括場地情況、師資力量、前期準備等等一系列情況,使得課程活動具備可操作性;課程開發時還需考慮到是否有明確的對於課程執行情況考核標準,一切操作可量化、可評價。研學旅行既然要課程化實施,就應該按照課程化的模式進行操作。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的角度去規劃課程。
在研學旅行課程目標的設計上,應該著重與在研學旅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們在探究體驗、創作實踐等活動中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錘鍊高階思維,同時發展學生的社會性,增強學生們集體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研學旅行的價值和意義在於能夠在活動中通過一次次活動體驗、實踐、反思來獲得運用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而在課程目標設計上要體現這一點。
而在具體的研學旅行課程內容上,應該按照學生的年齡層次進行區分,同時根據研學場地的特點來進行課程設計。這意味著,哪怕到同一個研學基地或是營地進行研學,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孩子所學到的東西應該有所差別,層層遞進。為了使得課程具備可操作性,應該根據課程的目標、研究的對象、教師狀況,確定適合學生實際的內容體系。
研學課程要想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應該格外注重課程的實施階段。在有了良好的課程設計之後,更需要具有專業水平的研學導師來進行具體執行。這一方面要求導師具備良好組織管理能力,能夠應對研學過程中種種突發情況,另一方面要求導師對課程內容熟練掌握,營造良好的研學氛圍。
在課程評價方面也應該注意施行科學的評價方法,採取多元的評價體系。一個科學的研學評價體系可以為研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標準,能檢驗研學旅行完成的質量,間接地又能督促師生們在研學中更好地表現。
研學旅行是一種實踐教育活動,其課程化應該看重學生對研究對象的自然性、社會性、習俗文化親密接觸的過程。科學的課程設計可以讓學生習得、感知歷史、社會、自然的多樣性,挖掘自身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從而達成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愛國熱情、塑造科學精神等等一系列目標。可以說,課程化是研學旅行的重中之重,必須予以重視。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