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研學:高水平研學需要從資源、課程、評價、師資全方位構建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研學旅行是銜接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新型實踐教育模式,發展研學旅行,注重實踐育人,讓學生們在研學旅行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培養能力、修煉態度,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此,研學教育應當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應當遵循青少年腦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應當以培養青少年高品質思維為出發點,應當從研學資源、研學課程、研學評價、研學師資四個角度來全面審視研學教育的落地實施,也唯有此,才能讓高水平研學落地。

北京未名是由北京大學校友創立的科技型教育企業。幾位創始人在正式進入研學教育領域之前,曾對國內外教育模式和發展趨勢的深度分析,在充分借鑑了國外實踐教育、混合式教學、未來學校等先進的理念後,創立了未名研學,並將「研學求真、實踐育人」的作為基本的理念做指導。未名研學強調,研學不是旅遊,是研究性學習,這一過程是培養青少年研究性高階思維的過程,是培養孩子們求實求真的過程,是讓實踐教育和理論教育貫通的過程,是讓青少年特長稟賦得到釋放和發揮的過程。對於基地、課程、師資和評價的多方位籌備,未名研學給出的邏輯也很直接,沒有好的基地資源就無法承載豐富的探究式學習;只有基地沒有課程,就是純粹的遊而不學;有了課程和基地,還要有素質優秀的研學導師,否則不但活動現場很亂,而且深度的學習也沒人引導,另外,就是所有的課程都必須要有評價,評價只是為了讓研學的過程更加有效,以評促學。

統籌研學基地開發,才可以讓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活動更加豐富、收穫更好的效果。因此,要注重整合研學旅行資源,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研學旅行基地。適合研學旅行的資源非常多,要善於利用,要因地制宜開發自然資源、紅色資源、文化資源、科技資源,以及工礦企業、知名院校等企事業資源,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

加強研學課程開發,才能避免出現研學旅行「遊重於學」、「遊而不學」的問題。研學旅行課程開發要注重綜合性與實踐性,超越學校課堂和教材的局限,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同時,要注意結合學生年齡階段及發展特點,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均衡考慮學生與自然、與他人和社會、與自我三個方面的活動主題,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與體驗客觀世界,主動參與並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研學課程開發課程設計是未名研學非常擅長的板塊,早在2016年團隊就自主研發出了內部專用的集成式課程設計方法,這種模式讓課程開發更加高效和快捷,對應的基地資源也很充分的被挖掘並融入到課程當中。

強化研學導師培養,才能確保研學旅行完整、順利進行。當前研學產品稂莠不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專業導師。因此,研學旅行教師隊伍建設亟須加強。具體而言,應開展對實踐活動課程專兼職教師的全員培訓,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建立完整的研學導師職前培養和準入、職後培訓及管理的體系,突出實踐特色,不斷提升教師對研學旅行的專業指導能力。未名研學強調,研學作為新興的領域,其最大的特點是開放式學習,不論是從活動組織、現場教學、引導反省還是研學評測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來講都需要開展深入和學習和培訓。

構建多元研學評價體系,才能有效評估研學旅行所實現的效果,並據此進行調整,促進研學旅行更好地發展。對中小學生進行評價時,不應只關注研學的成果,也應關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著眼於分析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探究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對自然、社會、他人及自我的態度和在活動中的合作精神等。在評價方法上,應該運用多樣化的手段,採用過程性評價、描述性評價、動態評價等。

面對當前研學領域的亂象,未名研學指出高水平的研學教育一定是以學生的教育收穫為指向的,好的研學一定需要研學服務商進行多方面的籌備,只有在資源、課程、評價、師資各個方面都有所進益,研學教育的價值才能凸顯出來,才能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

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未名研學:研學旅行要做出實效,必須制定系統化課程
    研學旅行,又稱作研學實踐教育,是教育部門或學校列入教育教學計劃的校外教育課程。自2016年教育部聯合11部門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活動越來越多,行業相關市場上相應的研學產品也層出不窮。
  • 承德牽手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開展研學旅行
    依託本地優勢資源,探索研學旅行,在中小學生中開展體驗教育,將承德市打造成全國體驗教育的天堂,這是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在1月21日承德市召開的「全國體驗教育峰會暨體驗教育成果轉化會」承德市歷史資源豐富,生態資源優良,自然環境優美,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著名的避暑勝地。承德市開展體驗教育,建設研學旅行課程體系,開發夏令營遊學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這也是吸引優質教育資源落戶承德的重要條件。
  • 河北承德牽手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開展研學旅行
    依託本地優勢資源探索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研學旅行,嘗試性將承德市打造成全國體驗教育的天堂。這是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近日在承德市召開的全國體驗教育峰會暨體驗教育成果轉化會上勾畫的發展藍圖。
  • 未名研學:研學實踐教育課程研發中應當重視的幾個問題
    原則是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它的原則,開發研學實踐課程也是一樣,為了能讓課程產生良好的育人效果,必須要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研學實踐課程的開發需要遵循但不僅限於下面的幾個原則:1、教育性原則教育性原則是研學旅行的第一原則。
  • 研學評價,既是課程的「終點」,也是持續發展的「起點」
    隨著研學市場的日益完善和規範,研學課程成為從業者熱議的焦點。而在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中,課程評價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評價,既是研學課程實施的「終點」,亦是研學課程持續發展的「起點」,而且伴隨著課程運作的全過程。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好課程評價呢?1.
  • 博大樂航首次引入AAEE課程,升級研學旅行師資培訓
    培訓由北京博大未名樂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大樂航」)與亞洲體驗教育學會(以下簡稱「AAEE」)共同主辦,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理事廖炳煌先生親臨北大授課,來自全國各地的20名研學旅行從業人員參與了培訓課程,學員們深刻感受了體驗教育的魅力,就研學旅行中遇到的問題與廖炳煌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在老師的啟發下,將體驗教育的理論模型、內容設計與研學旅行相結合,收穫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 研學評價,是課程的「終點」,也是其持續發展的「起點」
    隨著研學市場的日益完善和規範,研學課程成為從業者熱議的焦點。而在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中,課程評價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評價,既是研學課程實施的「終點」,亦是研學課程持續發展的「起點」,而且伴隨著課程運作的全過程。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好課程評價呢? 1研學旅行中體驗式學習的基本認識 研學旅行是一種體驗式學習。
  • 研學旅行的核心產品是課程,6大策略設計出專業「範兒」
    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採取以下六個方面策略。由於研學旅行是一種新型課程,學校或遊學機構對課程設計時,需要設計者和實施者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區分學段,系統設置。學校可以根據本校已有課程門類,與研學旅行整合實施。
  • 博大樂航參展研學基地交流會,推出研學旅行加盟新模式
    2018年12月3日、4日兩天,泰山研學基地資源交流會在山東泰安舉行,會議由泰山風景名勝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主辦,業界專家和領軍企業匯聚一堂,針對研學旅行創新模式、研學基地資源共享等問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 打造精品研學課程,要注意這幾點
    研學旅行課程屬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考察探究類,是國家課程中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相互補充,是中小學課程結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研學旅行課程作為學科課程內容的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既是學科課程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應用,也是跨學科生成課程的實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因此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需要明確課程主題、課程定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師資團隊。
  • 研學旅行與學科課程有機融合,怎麼做?
    自此研學旅行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各類質量參差不齊的研學課程產品紛紛湧現。研學課程開發是提升研學旅行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要使研學實踐回歸教育的初衷,真正發揮其育人功能,需要研學旅行與學科課程互相銜接,實現全面深度的融合,以學校系統的知識體系為前置經驗,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研學課程。
  • 研學旅行課程如何深度融合學科課程?
    在芬蘭,教育課程大綱中強調「基於現象(主題)的教學」,即圍繞學生感興趣的某一現象或主題調配師資,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事先依據一些源於學生生活的現象,確定一些學習或研究主題,然後圍繞特定的主題,將橫向的不同學科知識融入到新的課程模塊,並以這樣的課程模塊為載體實現跨學科教學。
  • 博大樂航聯手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推動研學師資專業化培訓
    近日,北京博大未名樂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大樂航」)與亞洲體驗教育學會(以下簡稱「AAEE」)達成戰略合作,引入體驗教育引導員認證課程體系。雙方將共同推動體驗教育師資的專業化培訓,並推進研學導師資格認證體系的建立和實施。
  • 未名研學如何實現研學旅行的課程化?
    研學旅行是將旅行與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要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研學旅行必須要施行課程化。與在學校進行教學的學科課程不一樣,研學的課程依託研學地點進行展開,因而在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上,要結合相應的特點,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資源。未名研學是一家由北大校友團隊創立的未來教育企業。
  • 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
    3月8日第13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直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王春雷老師以: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作為分享話題;中小學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體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型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 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研學旅行推進模式
    截至目前,以上幾方面的內容研究逐漸深化,研究維度已經拓寬到:一線學校開展研學的困難類型、研學旅行的課程化構建、研學基地特色產品開發、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建設、研學旅行滿意度調查和評價機制。課題重點參與學校芝罘區瀟翔小學的「出行之前細安排」、芝罘區萬華小學的「校與家聯手運作」、牟平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多元評價方案早制定」、開發區第五小學的「研學機構競標形式」、招遠市夏甸鎮新村完全小學的「農村小學三位研學體系探索」 、蓬萊市小門家中學「因地制宜整合研學旅行資源」等實踐策略匯成了我市研學旅行的變革洪流。      維度二,研學旅行的實施模式。
  • 專家提醒:研學課程設計一定要get這些關鍵點!
    研學旅行課程作為學科課程內容的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既是學科課程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應用,也是跨學科生成課程的實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因此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需要明確課程主題、課程定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師資團隊。規範研學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應深刻理解課程及師資要素對研學旅行的關鍵作用。
  • 國內首套研學專題教材重磅上市 秦皇島市研學旅行領航進入新時代
    國內首套研學專題教材重磅上市 秦皇島市研學旅行領航進入新時代時間:2018-04-16 17:05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內首套研學專題教材重磅上市,秦皇島市研學旅行領航進入新時代 自2015年以來,秦皇島市教育局與北京博大未名樂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博大樂航)開展校外體驗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合作
  • 博大樂航引入北京大學投資,加快推進研學旅行業務
    近日,北京博大未名樂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大樂航」)獲得北京大學控股的北京北大紀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600萬投資。這標誌著北京大學將利用其深厚的教育積澱,通過整合優勢教育資源,全面助力體驗式素質教育新發展,助力我國教育體制機制深化改革。
  • 研修班速遞|威海·全國教師研學課程設計研修班,誠邀您的到來!
    編者按:給您想要的研學課程設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無圍牆的教室,終身學習的課堂」「以自然為課堂,以宇宙為教室」。如此走進社會、貼近生活的詞彙仍不能詮釋研學旅行在教育教學上的特有意義與作用。研修班特色1、精心搭建的國家級研修平臺中國兒童中心師資培訓是國家級的校外教師研修平臺,培訓的專題內容、形式、途徑等方面,均獲得已參訓教師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