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相信自己餐飲的姚師傅,特別純粹的70後,從修摩託車開始,幹過露天影院、電子相冊、照片美容、婚禮錄像、手機下載、量身高體重、冰糖葫蘆、麻辣燙、燒烤小吃、朝鮮冷麵,洗車液和玻璃水等。
一直到現在的餐飲管理公司,換了無數個行業,如果您想了解一下70後沒有工作的小混混前半生是怎麼過來的,請關注我,我會給你好看的!
剛來的時候我非常著急賺錢,因為手裡已經所剩無幾了,我父親做買賣的時候給我灌輸的一些東西就起作用了。
他告訴我,做什麼生意,門頭牌面一定要做好。
我就想,一定要起一個好聽、好記又新奇的名字。
思來想去,我就把摩託車修理部的名稱定為:「領導摩託車修理部」。
大家說這個名字在當時牛B吧!
可惜,沒有當時的照片。
但剛開業期間來修車的特別少,因為這裡也有好幾家修理摩託車的,我還得想辦法招攬生意啊。
我靈機一動,因為我的修理技術經過這幾年的鍛鍊,水平已經很高了,也很自信,於是我就在門前立了個大牌子,上面寫著:專制疑難雜症。
通過立這個牌子我知道了廣告的作用,我牌子立好後,當天就來生意。
在別的地方修不好的摩託車都到我這裡來修理了,別的修理部有修不了的活都找我去幫他們修。
特別是趴賽,因為這邊很少,他們一般的都弄不了,但我在大興安嶺的時候趴賽多,因為很多大興安嶺的木材弄到廣州都換了趴賽了。
趴賽運到大興安嶺的時候都是散件,貨主都是找我去給組裝,本來我學徒的時候沒修過趴賽,經過這麼一鍛鍊,我對趴賽就很了解了。
我的生意就這樣幹起來了,但人的總是不滿足的。
在我摩託車店的隔壁有個賣麻辣燙的店要出兌,他這個店是一個本地人和他當兵時的一個四川戰友合夥開的,味道絕對的正中四川口味,我也非常愛吃。
當時他們賣的麻辣燙是用大砂鍋煮串吃的,也就是現在的串串香,串先穿好了,肉類的竹籤一頭上刷上點紅油漆,用來區別素菜和葷菜,吃完了查籤算帳。
類似現在的缽缽雞,只不過麻辣燙的砂鍋下面有火,要現煮的。
這種形式我們這邊人根本就沒見過,而且他們味道也做得非常好,我也總在那吃。
但兩個人也是越幹越不和,其中一個本地人愛喝酒、愛賭博,掙的錢也都讓他給輸了。
四川的戰友一看這買賣也幹不下去了,所以就要出兌。
但在當時,麻辣燙在我們這邊根本就沒有,也很少人聽說過,所以不好往外兌。
因為我和麻辣燙店是鄰居,老闆知道我老婆沒什麼事幹,就找到我,讓我老婆把店兌下來。
我想讓老婆幹也行,回家跟老婆商量了一下,老婆也同意兌。
我就跟他說,必須要教我原汁原味的麻辣燙配方,我要他教我後,我在吃3天,在比較他賣的味道,是原味我就兌了。
所以,他是一點假也不參的就教給我了。
等他教好我後我就把它兌過來了,讓我老婆打理。
雖然現在我不幹了,碰到以前吃過我麻辣燙的人還說我以前弄得比現在飯店的都好吃。
我的生活註定不能平靜,因為我知道了網絡,我也要上網。
這回咱在說說我是怎麼接觸網絡的,麻辣燙開的挺好,我就感覺出來幹飲食比我修摩託車強。
也許是由於遺傳原因,我的身體慢慢的就發福了,蹲著修摩託車感覺很累,而且搞修理非常埋汰,手永遠洗不乾淨,所以就不想再修摩託車了。
我修摩託車店那條街當時等於是小吃街,有不少在臨街的地方搭上棚子賣燒烤的。
我一看燒烤店比較火,由於在東北就會做現壓朝鮮冷麵,於是我就又開了一個燒烤現壓朝鮮冷麵店,,摩託車就不修了。
在這兩個店都正常營業的時候我才發現,不應該開兩個店。
因為沒有管理經驗,兩個店忙的我們焦頭爛額,都是小店,還掙不了多少錢,這讓我知道了,人幹什麼一定要兢兢業業的先把一攤弄好,在去想別的。
在我的生意比較穩定的時候,我家的戶口也都調到秦皇島了,我就不安分了。
沒事買一些致富方面的雜誌看,一天看到一本雜誌廣告上說有個叫:自由白領大同盟的網站。
買它們一本書帶個光碟,98元,在買個電腦,在它們網站上註冊後就可以學習賺美元了,叫soho,嘿嘿,穿著睡衣賺錢!
我就鬼迷心竅一心想買電腦,我老婆就不讓買,說我根本就沒接觸過電腦,那都是大學生才能弄的。
說實在的,當時我對電腦真的是一竅不通,看到滑鼠在外面動,屏幕裡就能動都感覺奇怪。
但我對於接受新事物還是比較快的,我相信我能學會,我一定要買!
當時的激情在買電腦後才知道馬雲說的話:一時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長久的激情才能賺錢。
但我這個人就是有個專勁。就像我學習修理摩託的時候,我能一夜一夜的不睡覺。
所以我一定要把電腦好,要用電腦掙錢!
那個時候想通過網絡賺錢可太不容易了,對於沒有電腦知識的人只能看看新聞,沒有自媒體,也別想哪個平臺能給你錢。
只能通過國外的廣告賺點特別微薄的小錢,但我還是通過網絡賺到錢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