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RTX3080/3090顯卡正式發售已經有段時間了,但真正買到新顯卡的玩家似乎不多,加價千元仍然一卡難求。可以說不僅重現了昔日蘋果手機新品發布時的輝煌,也讓不少黃牛賺的盆滿缽滿...至於近日曝光的「翻車」事件,不管最終背鍋的到底是誰,作為玩家,看戲即可,或者高呼「等等黨的又一次勝利」....
作為一名DIY玩家,雖然並不是那麼專業,好在還是拿到了首發的RTX3080顯卡,之前也在AMD 3900平臺上進行過裝機實測,今兒則打算在Intel 10代10700K平臺上試試,供跟我一樣喜歡電腦DIY的朋友參考。
直接上配置清單:Intel i7-10700K 散片,技嘉 Z490 ULTRA 超凡雕主板,影馳RTX 3080黑將顯卡,星曜 DDR4-3600 16G*2 內存以及HOF Pro 1T M.2 固態,海盜船4000 X RGB機箱,安鈦克HCG750金牌全模組電源,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整機價格在1.5W左右,當然3080溢價不包含在內。
RTX30系發布後,我的機箱/電源是不是要升級了,會不會裝不下新顯卡,不少玩家都應該有這樣的擔心?其實呢,雖然目前發布各品牌3080/3090顯卡很多都變成了看上去更加厚重的三槽擋板,但事實上,很多以前的機箱依然能夠兼容。而在電源方面,有人堅持3080必須使用850瓦以上的電源,同樣也有人堅持650瓦電源同樣足夠,反正各有道理,作為玩家,可以先一遍吃瓜,安安靜靜做個等等黨。
當然,30系顯卡在散熱方面的需求還是有一定增強的,所以各大廠也都適時發布了旗下號稱專為RTX30系顯卡設計,有效增強機箱內散熱效果的多款新機箱。今兒裝機使用的機箱,美商海盜船 iCUE 4000X RGB機箱(白色款),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
海盜船4000X RGB中塔機箱整體體積不大,但內在兼容並蓄,可完美支持E-ATX及以下規格主板,前面板支持360/280冷排安裝,頂部兼容280/240冷排,尾部支持120冷排,而風冷散熱限高為170mm。機箱顯卡限長360mm,7橫2豎9個PCI顯卡槽不僅能完美兼容30系顯卡,同時還能藉助顯卡延長線實現顯卡輕鬆豎裝。
4000X機箱前面板跟側板均為鋼化玻璃材質,可以完美展示主機RGB效果。機箱隨機附贈3顆AirGuide RGB風扇,配合機箱背部ICUE ligjtin Node CORE控制器,最高可支持6顆海盜船RGB風扇燈效同步。
電源方面,雖然官方建議為850以上電源,但實際裝機中,我還是選擇了之前一直在用的安鈦克HCG金牌系列750W全模組電源。裝機實測之後,發現按10700K+RTX3080這樣的配置,其實足容足瓦的HCG750是能夠完美保障平臺運行的。
安鈦克HCG系列的750W金牌全模組電源,80plus金牌認證,實際轉化接近白金牌電源,採用全日系電容,功率強悍同時也更加耐用持久。此外,安鈦克HCG系列電源在售後方面,採用業界獨有的10年換新服務政策,可以說非常值得信賴。價格方面,1塊錢1W的金牌全模組,性價比還是蠻高的。
10代Intel可能是最不保值的一代,但這也並不能影響玩家們的購買熱情,尤其是對於攢新機的玩家來講,畢竟性價比還是高於上一代99K的。當然,散片更香。14nm工藝、8核16線程配置,基礎頻率3.8GHz,睿頻最高可達5.1GHz,超頻上到5.3G似乎也不是啥難事,對於我這樣的一般玩家來講,鎖個5G已經很是滿足了,我得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也正好用來降服OC 5G的10700K。
超頻三凌鏡 GI-CX360 一體水冷散熱器,1680萬色的ARGB全面屏燈效水冷頭,高導熱純銅底座,有效保障散熱效果。石墨軸承設計,帶自潤滑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泵運行時的噪聲。此外,耐高低溫密封材質和抗壓密封接口,也很好的降低了水冷漏液的風險。3顆120mm皓月RGB風扇,搭配特殊減震設計,靜音又好看。
內存方面,影馳星曜DDR4-3600MHz 16G*2 組個雙通道,磨砂質感的鋁合金散熱器,鑽石切割設計的透明導光罩分外出眾。嚴選高品質的超頻DRAM IC。16G 單根的大容量,一根頂2根,後臺運行多程序毫無壓力。
至於固態,支持Pcie 4.0的HOF Pro 1TM.2固態,讀寫優秀,容量也足夠滿足日常遊戲娛樂需求。
回到主角影馳RTX3080 黑將顯卡,首先應該慶幸的是,RTX30系翻車事件成功繞開了這片顯卡。配置參數方面,3080黑將採用全新的GA102-200核心,CUDA處理器核心數增至8704(較上一代2080Ti提升了一倍),全新的GDDR6X顯存,顯卡加速頻率可達1710MHz。外接供電方面,採用8+8pin設計,顯卡TDP功耗320W,官方建議電源850W...
視頻輸出接口方面,3080黑將採用3*DP1.4加1*HDMI 2.1b配置,可以更好的支持更高刷新率和解析度顯示器。
直接上測試
一,魯大師雖然是掛著娛樂為主的名頭,但是大多數普通玩家還是很認可的。整機得分98萬,其中10700K處理器得分20萬,3080顯卡得分則是破天荒跑到了70萬,可惜10代平臺並不支持PCIE 4.0 ,不然固態分上來,上百萬分應該很容易。
二,CPU-Z跑分超5.0Hz的10700K ,單核得分602.1,多核得分6093.5
三,R20測試超5.0Hz的10700K ,單核得分518cb,多核得分5134cb
四,AIDA64 測試① 單烤FPU 36min,室溫28,機箱內測試,CPU溫度在80°,功耗在160W左右
②內存測試,XMP狀態的星曜 內存,讀取速度48441MB/s,寫入速度53380MB/s,複製速度43331MB/s,延遲51.2ns...
五,RTX3080顯卡3D-MARK測試
Fire Strike 顯卡得分42835,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21077,Fire Strike Ultra 顯卡得分10712,Time Spy得分17503,Time Spy Extreme得分8741,Port Royal得分11112。。。
六,顯卡Fur-MARK測試室溫28,顯卡烤機40分鐘,機箱內環境,顯卡頻率1905MHz,風扇轉速84%,顯卡溫度穩定在75度左右
《古墓麗影·暗影》基準測試2K解析度,高畫質,開啟DLSS,光追OFF,渲染幀數24812,平均幀率158;
2K解析度,最高畫質,開啟DLSS,光追OFF,渲染幀數23768,平均幀率151;
恢復bios默認設置時,主板直接宕機,已返廠售後,所以其他遊戲測試也直接擱置。這是真事,所以總的來講,可能這也算得上是一次翻車的裝機經歷。
裝機點評
1,支持Pcie 4.0的RTX3080在並不支持pcie4.0的10代Intel平臺上,依然可以完美發揮,對比我之前在AMD3900平臺上的測試,性能方面表現毫不遜色,而遊戲體驗方面還是Intel平臺更勝一籌。總的來說,10700K搭配3080顯卡,也算得上合理搭配,當然上文的配置也肯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主板可以選擇一款更局性價比的等等,其實建議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品牌傾向/喜好進行選購即可,我上文的裝機配置,也僅僅是提供參考;
2,350W功耗的顯卡外加160多W的處理器(或者再往上到220W),再加上內存/主板等配件需求,這臺配置需要多大瓦數的電源呢?這樣簡單計算的話,看似650W其實都足夠,前提是你的電源足容足瓦,而考慮到你的電源可能偶爾發揮並不那麼穩定,在實際裝機時選擇更大一些的電源顯然更為靠譜,所以我也能理解為什麼各顯卡品牌在3080詳情頁上都寫的建議電源850W及以上。反正呢,在以3080顯卡為核心搭建主機時,是選擇剛好夠用還是選擇留足富餘空間,最終決策權在於有裝機需求的你自己。當然,這也僅僅只是我個人觀點,若有冒犯,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