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箱不給力 換個鬼斧AIR機箱給10700K平臺更好的散熱附裝機介紹

2020-12-20 技飛狗跳0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的定律,在最近的DIY圈子似乎不靈了。先是有AMD處理器破天荒開始漲價,隨後顯示器也果斷跟上節奏,再之後,中高端顯卡似乎也迫不及待要加入漲價的隊伍...苦等倆月還沒見著10600K影子的朋友,也終於還是入了10700K的坑。為了配上這個處理器的段位,還特地入手了聯力新品機箱跟360水冷散熱,至於裝機效果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瞅。

先看下完整配置清單:Intel i7 10700K處理器,微星MPG Z490 GAMING EDGE WiFi主板,RTX 2070 Super HOFClassic顯卡,Gamer blue DDR4-3200 16G*2,HOF PRO 1T M.2,LIANLI 鬼斧AIR RGB黑色機箱,安鈦克HCG650金牌全模組電源,LIANLI極圈360一體水冷散熱器.....整機預算應該在1.2W左右。

之前就給人裝過一臺聯力的鬼斧機箱,朋友正好也是見證者,覺著機箱五金紮實,顏值也在線,比較心動。最近剛好有裝機計劃,而鬼斧系列的AIR RGB機箱上市正好也才上市,喜歡RGB光汙染的他果斷入手了一臺。LIANLI 鬼斧AIR RGB黑色機箱,全塔機箱,可兼容E-ATX在內各種規格主板,最大支持360水冷安裝。

鬼斧AIR的前面板採用了衝孔工藝,整塊面板是通過大面積一體化衝孔製造的,並且用料厚度達到了0.8mm,用料紮實做工也非常精緻。此外,還標配3顆ARGB風扇。

還是熟悉的雙開翼的鋼化玻璃側板和電源倉雙面開門的設計,電源和硬碟倉位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鋼化玻璃側透面板,可以更好的展示機箱內部配件燈效,側開的設計也方便更換配件。下方側包倉也同樣採用網孔設計,工藝與前面板一致。

機箱電源倉上部的位置可以安裝SSD硬碟,也可以安裝2個12cm的風扇,輔助機箱/顯卡散熱。

機箱背面採用模塊化的藏線設計,對於不喜歡費心思去走線的玩家來講,是個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機箱內部擋線槽設計,安裝E-ATX主板或正常安裝大顯卡時也需要取下擋線槽。

回到其他主要配件點評。Intel i7-10700K處理器,性能媲美上一代9900K,依然還是14nm工藝、8核16線程,不過基礎頻率來到3.8GHz,睿頻最高可達5.1GHz,超頻性能強悍,但對散熱要求較高。

選擇帶K的處理器,基本上也大多奔著超頻去的,但又要兼顧性價比,所以最終選擇的是微星MPG Z490GAMING EDGE WiFi主板,標準ATX版型,主板採用12+1+1相60A供電設計,8+4PINCPU外接供電 ,雙高速M.2固態硬碟接口,主M.2接口帶冰霜鎧甲散熱馬甲,4條內存插槽,最高支持4800MHz內存,可支持單根32GB的DDR4內存最大內存容量128GB。主板帶無線網卡,從WiFi5升級到了WiFi 6,一體式I/O擋板設計也相當好評。

10代Intel處理器的強大有目共睹,但是想要保障穩定運行,對散熱器的要求也比較高,根據實際裝機測試經驗,一般240水冷雖然默頻使用10700K沒啥問題,但是要超頻還要穩定運行壓力就比較大了,所以本次裝機,小子依然使用的是360的冷排。

LIANLI 極圈360一體水冷散熱器,冷頭採用鋁製外殼搭配純銅底座,同時水泵腔體、連接腔體、吸熱腔體三合一創新冷頭結構,更加安全,流阻小,搭配三個靜音ARGB風扇,運行噪音小。可拆卸磁吸鋁蓋,兩種視覺效果可以輕鬆切換。400mm高端易彎折編織管,採用工業級密封工藝,可以更好地杜絕漏液風險,同時,提供五年質保。

10700K應該配個什麼段位的顯卡,目前來講,2080Ti肯定不過分,但是對絕大多數玩家來講,一片2070Super 顯卡就能完全滿足需求了。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顯卡,TU104-410核心加持,加速頻率高達1830MHz,搭配256-bit8GB顯存,頻率可達14Gbps,8G GDDR6顯存,基本上2K暢玩當下主流遊戲毫無壓力。

機箱比較適合豎裝,所以整個顯卡支架

內存方面,最近整體價格應該是稍微下沉的趨勢,但是高頻率大容量正在成為新的趨勢,本次裝機使用的是16G*2 DDR4-3200的Gamer Blue 內存組個雙通道,RGB燈條,稍微有些遺憾的是不支持軟調,不過性價比還是非常不錯。

至於硬碟,本著戰未來的心態直接安排支持PCIE4.0的HOF Pro 1T M.2固態,帶散熱馬甲,性能強悍,目前售價也不過,遇到大促活動,1元1個G的夢想,很快就會在4.0固態上實現。

電源雖然不屬於主機四大件,但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畢竟好的動力源泉才是主機穩定運行的基礎。按今兒裝機的段位來講,金牌全模組應當說是最起碼的要求。安鈦克HCG650 金牌全模組電源,80plus金牌認證,實際轉化接近白金牌。全日系電容設計,業界獨有的10年免費換新服務在近兩年可以說成為了主機電源行業的一道標杆。

HCG650電源,標準ATX規格,三圍14cm*15cm*8.6cm,帶Hybrid Mode(智能溫控)模式開關,在聯力鬼斧機箱內安裝也非常方便。

鬼斧AIR機箱頂部無法安裝360水冷,直接選擇前置安裝,機箱前臉為進風口,所以除了將冷排風扇改為吸風向外,還搭配機箱原有的3個ARGB風扇夾了個漢堡。

聯力水冷頭,你更喜歡哪個狀態呢?

豎裝的顯卡也真的很帥

局部照片看著也很賞心悅目

走線?直接藏著不好麼?

再配個愛國者無線鍵盤露下臉

整機顏值怎麼樣?素顏AND 亮機照騙!

桌面秀一秀

機裝完了,性能怎麼樣呢?測一測見真章。

依舊先跑下魯大師,總分55W,2070super HOF classic顯卡得分28w,10700K的得分18w。(裝了很多片2070s,這是最不給面子的一片,其他的我可是都跑30W+ 的)

AIDA 64 單烤FPU,10700K溫度恆定在72℃。

CPU-Z單處理器分數566.7,多重處理器分數5321.8。

AIDA 64內存測試,GAMER BLUE 讀取速度43741MB/s,寫入速度43821MB/s,複製速度39352MB/s,延時54.0ns。

甜甜圈烤機測試,室溫25℃,顯卡溫度恆定在70℃。

3D Mark測試,Time Spy顯卡得分9928,Time SpyExtreme 顯卡得分4689,Fire Strike 顯卡得分24720,Fire Strike Extreme 顯卡得分11665,Fire Strike Ultra 顯卡得分5705,Port Royal顯卡得分5979

遊戲測試

《戰爭機器 5》在2K解析度,超高畫質下,遊戲幀數81.4;高畫質下,遊戲幀數99.4。

《古墓麗影·暗影》在2K解析度,超高畫質下,遊戲幀數97;高畫質下,遊戲幀數106。

裝機點評

1,升級版的鬼斧AIR 機箱,延續鬼斧紮實用料/精緻做工的前提下,對機箱散熱做了進一步優化,在炎熱的夏天,能有效給機箱內部實現降溫,給配件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2,LIANLI 極圈360一體水冷散熱器,ARGB顏值在線,散熱性能也非常不錯,實測5.2G狀態下的10700K也能很好的鎮壓,目前電商活動價819可以入手,性價比非常不錯;

3,10700K對標上一代9900K,這話真的一點不虛,對非追求頂級性能體驗的玩家來講,10700K應該說也是最值得入手的10代Intel處理器。如果你覺得2070s段位太低,那直接2080Ti或者等著新一代NV旗艦顯卡也是極好的。

4,這臺機,多少錢? 算了下,活動入手價在1.2W左右,至於值不值,每個人有自己衡量,調整哈個別配件,整個2080S也不是沒可能的…

相關焦點

  • 聯力鬼斧機箱裝機秀,卡皇低調出鏡
    配置清單:整機展示600元中塔新秀:鬼斧看完整機效果,我們先來看看這次裝機的顏值擔當,鬼斧的結構細節。在這個Q4尾巴殺出來的程咬金之後,也刷新了我對600元擋位機箱的一些新的想法,這款機箱在結構和兼容性上可以看到設計師站在用戶角度上非常多的思考。
  • 聯力PC-O11系列機箱更新Air版:面板換了、散熱更好
    Air相比Dynamic有著更好的散熱性能、更多的風扇位,前面板及頂板亦被更換成偏向散熱性能的面板,其中標配2個機箱風扇的Air版的售價為129美元(約860元),額外帶3個聯力RGB風扇的Air RGB版售149美元(約994元)。
  • 什麼樣的散熱才能壓住Core i7-10700K?實測9款散熱器告訴你答案
    實際上我們很早就想做個這些沒原裝散熱器的處理器到底需要個怎麼樣規模的散熱器了,平常測試時為確保CPU在超頻測試時有良好的表現基本上都是直接無腦上360一體式水冷,不過實際上真的上360水冷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多數會選擇風冷或者120/240這些對機箱兼容性更好的散熱設備。
  • 散熱靜音兼得 支持風扇調速機箱推薦
    1有風扇調速器 靜音散熱兼顧    為了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現在很多機箱不僅使用鐵網面板,還在側板、頂部等位置增加風扇位,安裝上幾個風扇,來直接提升空氣流通,讓機箱擁有更強的散熱能力,滿足高配置平臺的要求。
  • 散熱、噪音問題怎麼解決?選對機箱事半功倍!
    有不少小夥伴在裝機的時候往往會忽視機箱的問題,他們覺得機箱只是一個承載硬體的平臺,可能不會太講究,不過機箱的選擇如果不講究,後續可能或出現一系列散熱、噪音等問題。
  • 魯大師跑分近百萬,10代10700K配RTX3080顯卡裝機
    作為一名DIY玩家,雖然並不是那麼專業,好在還是拿到了首發的RTX3080顯卡,之前也在AMD 3900平臺上進行過裝機實測,今兒則打算在Intel 10代10700K平臺上試試,供跟我一樣喜歡電腦DIY的朋友參考。
  • 貴族機箱平民化,威盛代理商大會公布數控散熱機箱新品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交流經驗,整個大會在熱烈的氣氛中舉行,公布了2010年各項計劃,研發計劃、促銷計劃、廣告宣傳計劃等,其中由威盛機箱研發部技術員展示講解的威盛最新機箱數控散熱機箱與討論,到達了會議的高潮,深深吸引了編者的目光。
  • 散熱性能可調控 大水牛魔焰機箱258元_大水牛 魔焰_機箱電源行情...
    散熱性能是衡量一款機箱優劣的重要標準,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大水牛 魔焰機箱不僅擁有不錯的散熱性能,且散熱效果具有可調控性。該機箱頂板和側板的散熱天窗都擁有風扇調速器,讓用戶可以自行調整主機的散熱效果,十分的人性化。該機箱目前市場價已經降至258元,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到中關村賣場逛逛看。
  • 對流才散熱 京東主流前置風扇機箱推薦
    1京東主流前置風扇機箱推薦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散熱問題一直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到了夏天,機箱溫度也是隨氣溫越來越高,機箱內的硬體忍受不了高溫,隨時會產生各種故障,甚至會損壞。因此,必須將散熱問題高度注意起來,選購一款散熱效果好的機箱是整體散熱的關鍵,散熱良好,機箱硬體的運行效能會更好的發揮。
  • 小機箱如何散熱 甲殼蟲beatles全解析
    一直以來,在廠商們的廣泛宣傳中機箱越大散熱能力越強,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廣大DIY玩家的認同。因此對於小機箱來說散熱往往被認為是一個明顯的短板,似乎提到小機箱就會讓人聯想到它在散熱方面的天生不足。不過隨著中小型主板的熱銷,外觀精緻、體積小巧的小機箱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來自ice的甲殼蟲beatles就是一款引人注目的時尚mini機箱,它是如何解決散熱問題的呢?
  • 先馬魯班機箱裝機實錄
    接下來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款機箱:11.外觀以及內部設計和喬奶奶一樣,因為重量比較到位,所以用料也是比較到位的,機箱整體給人一種比較踏實的感覺。經測量機箱較為單薄處也有0.9mm,可是官方宣稱只有0.7mm,估計是官方沒算表面黑色塗層漆的部分。PCI E插槽擋板部分是螺絲固定的,可拆,也可裝回去。很多機箱只能掰斷,再裝回去就不太行了,要是哪天換個PCI E設備位置,那之前拆的擋板位置就只能空出來了。不吹不黑,這個背部走線空間也很到位,就算用非模組電源,很多線盤在背部也能輕鬆容納。
  • 攀升i7 10700K DIY主機體驗:掀起遊戲風暴的硬核怪獸
    在電商平臺搜索再三之後,便入手了攀升的i7 10700K DIY主機,在保證了主機性能的同時,這款DIY主機的外觀顏值與性價比都算得上是十分的優秀,接下來我們也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通過機箱的左側的側透面,我們不僅能夠一眼看到攀升水冷以及散熱風扇的RGB燈效,碩大的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顯卡也矗立其中,將機箱內部填充得十分飽滿。值得注意的是,攀升i7 10700K DIY主機支持智能RGB燈光,可以在攀升燈效管理軟體中設置。
  • 怎樣的機箱散熱好?看完這四點你就能明白
    別只看產品介紹,記住從這四個方面考查,你就能找到答案。機箱散熱性能的高低與風道的設計密不可分,要是機箱風道設計不合理,就很容易導致機箱內部硬體發出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前幾年機箱上的風道設計花樣比較多,有水平風道、垂直風道、立體風道、正壓風道、負壓風道……而現在主流機箱上基本都是前端進氣、頂部和尾部出氣的樣式。這是否就意味著對機箱風道不用考查了呢?
  • 簡評「The First」被動散熱機箱
    【PConline 雜談】被動散熱大家肯定都見過或者聽說過,在CPU或者GPU上貼一大坨金屬,僅通過空氣流動帶走熱量。這種散熱通常應用在功耗低的核心上,通過合理的散熱鰭片和空氣流動就能帶走為數不多的熱量。然而有個品牌卻說要用被動散熱搞定Core i7-8700K,到底這東西是什麼?
  • 穩壓10700K超頻5.1G,九州風神AS500Plus體驗
    包裝的側面則詳細介紹了這款散熱器的基本參數。打開包裝,會有厚厚的泡沫覆蓋在上面,散熱器的本體底部也是鑲嵌在泡沫內的,這樣就可以在運輸中起到不錯的防護作用。相關的配件都有哪些呢?相關的配件是獨立包裝的,因此在包裝盒內是非常整潔的,配件方面也是很豐富的,這款風冷散熱器支持多平臺,相關的扣件也不少。
  • 響應低碳經濟---威盛數控散熱機箱
    2010年3月27日,我國已經有33個城市加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全球已有118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個城市承諾參加2010年的活動,這些城市的部分標誌性建築物、團體和個人將在27日晚8:30—9:30熄滅燈光,表達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意願。
  • 全方位散熱系統 先馬維京戰士機箱探秘
    CPU和顯卡是如今電腦的發熱大戶,對於電腦硬體來說,高溫會不但影響玩家們的使用體驗,而且會降低壽命,要想做好散熱,搭配一個散熱能力強的遊戲機箱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有效排出熱量,先馬維京戰士機箱在散熱方面表現出色,一起來了解一下。
  • 冰箱烤爐相隔僅一線 破解機箱散熱迷思
    電腦機箱的外觀雖然千差萬別,但內部都是一樣方方正正的鐵殼子,散熱性能因何有差異?無非是通風設計有所不同。如果沒有冷熱空氣不斷循環,機箱就是一個電烤爐,電源功率近似於烤爐功率,只是烘烤的並不是美味佳餚,而是我們的電腦硬體。
  • 給發熱狂魔10700K降溫,九州風神堡壘240水冷排評測體驗
    前端時間入手了intel十代平臺,雖然有幾個風扇進行散熱,之前的intel原裝風扇也能夠使用,但實際運行時CPU穩定時,娛樂大師動不動就報警,溫度分分鐘就超過了80度,於是想著還是為CPU再加裝一個散熱器吧。
  • 三百多塊機箱到底值不值?送5把風扇高效散熱 安鈦克全家桶雙裝機
    不過,同樣的預算,在不同人的手裡,可能會配出不同配置不同性能的電腦,與性能同樣被關注的還有散熱,硬體的溫度會直接影響到電腦的性能,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機箱要麼前後風道,要麼垂直風道,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另類的,其實前後風道的機箱是最常見的,也是從早期一直流行至今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