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散熱才能壓住Core i7-10700K?實測9款散熱器告訴你答案

2020-12-11 超能網

Intel從6系列的Skylake開始K系列處理器就不再配送原裝散熱器了,而最近AMD新推出的銳龍3000 XT系列處理器也有兩款型號不送散熱器了,官方不送散熱器的原因也很簡單直接,反正買這些高端處理器的人也不會用原裝散熱器的了,多數會自己走去買個高端的第三方散熱器,所以就索性直接不配了。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又多了道麻煩的選擇題,到底要配什麼樣的散熱器才夠用呢?

實際上我們很早就想做個這些沒原裝散熱器的處理器到底需要個怎麼樣規模的散熱器了,平常測試時為確保CPU在超頻測試時有良好的表現基本上都是直接無腦上360一體式水冷,不過實際上真的上360水冷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多數會選擇風冷或者120/240這些對機箱兼容性更好的散熱設備。

現在不配送散熱器的主流處理器有Intel Core i9-10900K、Core i7-10700K、Core i5-10600K以及AMD的Ryzen 9 3900XT與Ryzen 7 3800XT,但由於AMD處理器的XFR特性,使用散熱性能更好的散熱器就能獲得更高的頻率,散熱器的選擇其實是對頻率有影響的,所以並不是太適合做這個測試,而Intel處理器中,Core i9-10900K的發熱量實在太大了,對240一體式水冷的壓力也不小,而Core i5-10600K的溫度則不高,所以選擇了Core i7-10700K來做這個測試。

測試平臺與說明

測試平臺處理器就是上面所說Core i7-10700K,主板是華碩ROG STRIX Z490-A GAMING,內存是芝奇皇家戟DDR4-3600 CL16 16GB*2套裝,顯卡就直接用核顯。

這次一共測試了9款不同規模的散熱器,包括Core i7-10700那個黑化的原裝散熱器、Thermaltake 颶風、採融Basic 52、九州風神 玄冰GT、採融 ARTISTS 3、貓頭鷹 NH-D51S、Thermaltake 梟龍120、酷狼至尊 冰神B240 ARGB與華碩 ROG STRIX 飛龍360 RGB White Editon,有兩個較小的下壓式,一個9cm的塔式,兩個12cm的單塔,一個雙塔,120、240、360一體式水冷各一個,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常見的散熱器類型。

Core i7-10700原裝

Thermaltake 颶風

採融Basic 52

九州風神 玄冰GT

採融 ARTISTS 3

貓頭鷹 NH-D51S

Thermaltake 梟龍120

酷狼至尊 冰神B240 ARGB

華碩 ROG STRIX LC 360 RGB White Editon

測試包括三個不同情況下的負載:

第一個是不解除Core i7-10700K的功耗限制,PL2的CPU Package功耗大概160W,維持80秒左右降到PL1的125W。

第二個是解除CPU功耗限制,運行AIDA 64 FPU烤機如果不過熱的話CPU頻率是4.7GHz,電壓1.332V,CPU Package功耗會在166W到176W之間,因為溫度會對功耗有影響。

默認狀態下的Core i7-10700K

第三個是CPU超頻到全核5GHz,電壓1.35V,CPU Package功耗大概在181W到192W,這項測試只有那些在前兩個測試中不過熱的散熱器才會參加。

超頻到5GHz的Core i7-10700K

測試在裸機環境下進行,所以如果把平臺實際安裝到機箱裡面的話溫度還會再升高几度,此外由於這次測試的跨度比較大,所以室溫會有1到2度的細微波動,下面的溫度並不能說是很嚴謹,但大致趨勢是差不多的。

CPU保留功耗限制

實際上在選散熱器的時候我們已經清楚有部分產品是壓不住Core i7-10700K的,但為了讓大家清楚這個情況,就故意拿它們來做測試。

即使保留功耗限制,Core i7-10700的原裝散熱器依然過熱,畢竟它是針對65W TDP的處理器設計的,而Core i7-10700K是125W,在PL2的時候CPU頻率會降至4.0-4.3GHz,降到PL1後溫度依然有99℃;採融Basic 52這種9cm小塔在CPU處於PL2的時候其實也壓不住,CPU頻率會掉到4.4-4.6GHz,當CPU降到PL1狀態後就沒啥問題,不過此時溫度依然有87.7℃,裝到機箱之後依然有可能會過熱。

其他散熱器的問題都不大,都能壓得住,120一體式水冷的表現與12cm單塔散熱器相近,而240一體式水冷的散熱性能貓頭鷹D15S的表現相近,360一體式水冷的性能領先其他散熱器一大截。

CPU解除功耗限制

解除功耗限制之後變成三個散熱器撐不住了,原裝散熱器和Basic 52的降頻幅度和上一個測試一樣,而Tt颶風散熱器降頻幅度相對要小一些,頻率在4.5GHz到4.7GHz之間跳動。120一體式水冷的表現和九州風神的玄冰GT差不多,採融的ARTISTS 3表現要比他們稍微好一些。貓頭鷹的D15S表現甚至要比240一體式水冷更好,其實論散熱面積而言這個碩大的雙塔散熱器可能要比240冷排都要大,當然了360冷排的散熱面積對任何散熱器都是碾壓的。

CPU超頻5GHz

當Core i7-10700K超到全核5GHz之後,玄冰GT和120一體式水冷的位置反了過來,不過說真兩個都是半斤八兩,裝到機箱內可能都遊走在過熱邊緣,不過一體式水冷風道的依賴性沒那麼強可能反而會好點。 在它們之後依次是採融的ARTISTS 3、酷冷冰神B240和貓頭鷹D15S,但這三個差距之小是我們意料之外的,華碩的飛龍360依然與其他的散熱器拉開了很大差距,果然散熱器就是得拼散熱面積。

總結

從測試結果來看如果想用Core i7-10700K的話,用Intel處理器送的原裝散熱器是肯定不行的,體積太小的下壓和9cm塔式散熱器也是不行的,至少得用一個九州風神玄冰GT規模的12cm塔式風冷散熱器,也就是比較流行的玄冰400就行了,120水冷的話效果差不多,不過不是太推薦,畢竟120一體式水冷比那些主流級塔式風冷貴不少,散熱效果差不多甚至可能不如,感覺在浪費錢,沒這個必要。

如果想超頻使用的話至少要個比較好的單塔散熱器,或者雙塔甚至240一體式水冷,這樣Core i7-10700K超頻到5GHz後滿載溫度也能控制在90℃內,通常來說體積越大的散熱效能越好,當然這也得看散熱器本身的工藝與設計,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是最好的,但成本就要高不少,這個就看個人需求吧,而且360一體式水冷的瓶頸通常都在水冷頭上,不同產品型號之間差異還是蠻大的,不是太好選。

相關焦點

  • 酷睿i7-10700K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朋友你的9900K掉價了
    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除了頂級的10核20線程的酷睿i9之外,其他的規格是不是很眼熟呢?8核16線程的酷睿i7不就是第九代酷睿i9嗎,6核12線程的酷睿i5就是第八代的酷睿i7,而4核8線程的酷睿i3就是第七代以及之前的酷睿i7,所以不少人都笑稱自己手上酷睿i9/i7都降級了。
  • 機箱不給力 換個鬼斧AIR機箱給10700K平臺更好的散熱附裝機介紹
    先看下完整配置清單:Intel i7 10700K處理器,微星MPG Z490 GAMING EDGE WiFi主板,RTX 2070 Super HOFClassic顯卡,Gamer blue DDR4-3200 16G*2,HOF PRO 1T M.2,LIANLI 鬼斧AIR RGB黑色機箱,安鈦克HCG650金牌全模組電源,LIANLI
  • 攀升i7 10700K DIY主機體驗:掀起遊戲風暴的硬核怪獸
    最近眼饞幾款遊戲大作卻苦於家中的筆記本電腦不能暢玩。在電商平臺搜索再三之後,便入手了攀升的i7 10700K DIY主機,在保證了主機性能的同時,這款DIY主機的外觀顏值與性價比都算得上是十分的優秀,接下來我們也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6核滅8核你說香不香?AMD銳龍5 5600X硬剛Intel酷睿i7 10700K
    從實測來看,即便是最高加速頻率為4.6GHz的AMD銳龍5 5600X,在Cinebench R20單核測試中也成功遠超競品旗艦Intel酷睿i9 10900K,更不用提超過Intel酷睿i7 10700K了。因此,從這一點來講,AMD銳龍5 5600X的遊戲性能已經相對Intel酷睿i7 10700K具備了先天優勢。
  • 靜音好選擇——九州風神AS500Plus散熱器使用體驗
    一、前言這款散熱器本來是為了橫評買的,結果氣溫陡降後我失去了穩定的23度室溫環境,橫評最近自然也就沒法做了,不過老聽人講這款散熱很強,心裡難免痒痒,既然手裡有,那就單獨給它寫個專篇好了,畢竟也算是我手裡最高端的一款風冷散熱器了。
  • 降位攻擊 i7-10700KF值不值
    現在更有針對性的攻擊終於來了,i7-10700KF狂降500元,面對同價位的銳龍5 5600X和規格類似但更貴的銳龍7 5800X,它到底值不值呢? 9月降至2199元~2399元)、銳龍7 3700X這款對手價格最低的8核16線程處理器也都便宜。
  • 10代酷睿和9代酷睿新老交替,i7-9700K和i7-10700該選哪個好呢?
    英特爾桌面CPU又到了一輪更新換代周期,10代酷睿已經準備替代9代酷睿,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想買一顆8核心處理器,那麼老款i7-9700K和新款i7-10700到底哪一款更值得買呢?在我看來,電腦買新不買舊,尤其是英特爾的10代酷睿CPU的提升幅度不小,i7-10700相比i7-9700K增加了超線程技術,直接達到了8核16線程規格,多核性能要比i7-9700K高不少,按照網絡上的搶先評測數據來看,10700的性能確實幾乎達到了9900K的水平,比i7-9700K的綜合性能提高了不少,尤其在多核心性能方面。
  • 只用水冷酷睿i7-10700K即可超頻至6.2GHz
    正因如此,擁有高頻率的酷睿i7-10700K已經成為最受玩家歡迎的處理器之一。   酷睿i7-10700K主頻3.8GHz,睿頻頻率最高可達5.1GHz,擁有8核心16線程,TDP 125W,支持雙通道DDR4-2933內存。更高頻率以及支持多線程等特性,讓i7-10700K相比上代i7-9700K性能有了大幅提升。
  • 酷睿i7-10700KF和銳龍7 5800X對比評測:千元差價如何選擇?
    二、溫度與功耗測試:i7-10700KF溫度更低 銳龍7 5800X功耗佔優測試時環境溫度為24度,使用的酷冷至尊P360 ARGB水冷散熱器,塗抹的是鑫谷冰焰V5矽脂。1、i7-10700KF超頻與功耗測試
  • 魯大師跑分近百萬,10代10700K配RTX3080顯卡裝機
    作為一名DIY玩家,雖然並不是那麼專業,好在還是拿到了首發的RTX3080顯卡,之前也在AMD 3900平臺上進行過裝機實測,今兒則打算在Intel 10代10700K平臺上試試,供跟我一樣喜歡電腦DIY的朋友參考。
  • 如今酷睿i7-10700KF只要2199元,銳龍7 5800X還有性價比嗎
    二、溫度與功耗測試:i7-10700KF溫度更低 銳龍7 5800X功耗佔優 測試時環境溫度為24度,使用的酷冷至尊P360 ARGB水冷散熱器,塗抹的是鑫谷冰焰V5矽脂。 1、i7-10700KF超頻與功耗測試 默頻時下進行烤機測試,運行AIDA64 FPU 9分鐘之後,i7-10700KF的自動電壓是1.19V,全核運行頻率4.7GHz,核心功耗164W,烤機溫度為69度。
  • 英特爾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初步評測流出:i7-10700接近i9-9900K
    IT之家4月1日消息 HKEPC網站放出了英特爾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初步評測信息, 測試的型號為 i7-10700、i5-10600K ES、i5-10500 ES、i5-10400。以下為i7-10700測試對比信息匯總:Cinebench R20:i9-9900K 單核513分,多核4937分i7-10700 單核493分,多核4828分
  • 穩壓10700K超頻5.1G,九州風神AS500Plus體驗
    說在前面:前不久趕上好價,入手了Intel 的十代酷睿10700K這顆處理器,為了後續的超頻使用,就打算為它配備一款出色的散熱器,本來是想著上水冷的,雖然價格從200多-1000多不等,可選空間也很大,但是要想散熱效果好的話還是要買貴點的,一分錢一分貨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酷睿i7-10700KF vs 銳龍7 5800X對比...
    二、溫度與功耗測試:i7-10700KF溫度更低 銳龍7 5800X功耗佔優測試時環境溫度為24度,使用的酷冷至尊P360 ARGB水冷散熱器,塗抹的是鑫谷冰焰V5矽脂。1、i7-10700KF超頻與功耗測試
  • 給發熱狂魔10700K降溫,九州風神堡壘240水冷排評測體驗
    前端時間入手了intel十代平臺,雖然有幾個風扇進行散熱,之前的intel原裝風扇也能夠使用,但實際運行時CPU穩定時,娛樂大師動不動就報警,溫度分分鐘就超過了80度,於是想著還是為CPU再加裝一個散熱器吧。
  • 銳龍7 3800X VS 酷睿i7-10700K對比評測:信仰和性價比之間如何抉擇
    一、前言:i7-10700K降價400元 比起銳龍7 3800X誰更值得購買呢2020年9月2日,NVIDIA發布了新一代的RTX 30系列顯卡,正式支持PCIe 4.0。
  • 雅浚Basic3 B3 CPU散熱器首發圖賞:再次刷新入門級塔式風冷的標準
    雅浚品牌(ProArtist)是由採融前產品經理創立的散熱器品牌,自從推出Gratify3 (G3)之後,就成為了玩家圈中熱度很高的話題,相信我們不少的讀者朋友現在使用的就是這款散熱器。
  • Core i7-3770K開蓋前後溫度對比
    Core i7-3770K開蓋前後溫度對比 出處:快科技 2012-04-28 11:48:12     作者:上方文Q 編輯:上方文Q[爆料]國外網站OverClockers.com勇敢地拆掉了處理器的散熱頂蓋(IHS),發現位於內核(die)和頂蓋之間的並非之前所用的軟釺焊工藝低熔點金屬材料(錫等),而是非常普通的矽脂。Intel以往只在低端CPU的內部使用矽脂,這次竟然連最高端的Core i7-3770K也不例外,成本節約得有些過份了,再加上金屬的導熱能力是矽脂的十幾倍,很容易讓人以為高溫的罪魁禍首就是這層矽脂。
  • 伺候i7 870沒問題 TT Silent 1156散熱器測試
    ,因為Intel備受矚目的核心代號為Lynnfield處理器已經於9月8日發布,全新的處理器帶來了全新1156接口,所以選擇新平臺的用戶需要一款新散熱器來讓CPU發揮出更強的性能。[默認頻率散熱效能測試]首先進行測試時是Core i7-870在2.93GHz的默認頻率下的散熱器效能測試,由於使用了更先進的製程工藝,Intel i7-870處理器在默認頻率下的發熱控制比較還算不錯,市場上的普通處理器就能輕鬆應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TTSilent 1156在這項測試中的表現
  • 不再煩惱高性能臺式機組裝清單 6款主流2020品牌臺式機推薦
    其中i7-10700處理器+16G內存+ RTX2060 Super顯卡+256G SSD+1T機械硬碟版本,目前售價8589元。911黑武士II代搭載全新9代酷睿i7-9700處理器,顯卡為RTX 2060 Super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