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消費買3000塊營養品的寶媽,買完後在想這什麼?

2020-11-16 母嬰行業評論

來源:母嬰營養品評論

二胎,在剛推崇的那年很受關注,記得那年的新生兒數據,主力靠二胎新生兒支撐。

去年、今年再去走訪市場,我與大家交流,是否感受到二胎的紅利,都搖搖頭說,目前沒有,「該生的都生了。」

二胎,被寶媽們「雙標」地對待著。

一種做法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

我辦公室裡有位85年的同事,秀秀,在閒聊中告訴我,養二胎沒什麼困難的,「一胎的時候有些緊張過度了,二胎憑著經驗和感覺,很順利,幾乎沒有請教過育兒顧問。」

還有一個原因是,養孩子經驗豐富的老人在身邊,「周一到周五是爺爺奶奶帶,周末是秀秀帶。」

老一輩人評判一個孩子養得好不好,就是胖不胖。果不其然,寶寶確實很「胖乎」,現在一歲半,28斤。

而這一歲半中,除了正常吃奶粉,和添加輔食之外,秀秀幾乎沒有給寶寶吃營養品。

秀秀所在社區的社區醫院會給寶寶安排體檢,6個月體檢一次,體檢之後,醫師拿著指標告訴秀秀,寶寶缺XX,需要補XX。6個月的時候,醫生建議給寶寶補充鱈魚肝油和鋅,吃了一段時間,秀秀看著寶寶沒什麼變化,好像有時候忘了吃也沒啥,就停掉了。之後,幾乎沒有補充任何營養品。

秀秀心裡覺得,「吃營養品,好像沒有什麼用。」再加上,後來體檢了兩次,指標都是正常的,秀秀就更放心了。

我問,那你是不是也不會主動在網上或者其他渠道去了解營養品?

「不會。我們平時網購都是玩具這些,更多的還是在線下店買。但是,我們又懶得逛,每次都囤。」

秀秀小區門口有一家樂友店,平時幾乎不怎麼去店裡逛,一般都是通過樂友線上下單,買一些奶粉、輔食和紙尿褲。「奶粉、輔食入口的,紙尿褲貼身的,這種東西不敢在網上買,覺得不靠譜,還是覺得有店,有保障,萬一出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在線上選購時,秀秀也從來不會主動去搜營養品,就是打開奶粉紙尿褲頁面加購,然後就下單退出了。半小時後,產品送上門。

「加了幾個育兒顧問的微信,她們都很默契地沒有發過任何廣告;社群則是秒殺群,有小助手發布秒殺信息。」

另一種做法是,彌補一胎的遺憾。

一胎的時候,很多寶媽都很緊張,很無助,在摸索中,把一胎拉扯大。少不了遺憾,有些事沒有早點做;少不了追悔,有些營養沒有早點補充。

比如我的姐姐(90後),有次問我該給寶寶補充什麼,可以讓寶寶長得更高、更好。

我問,老大吃的啥?

她說,大的沒有吃過,小傢伙吃過DHA、乳鐵蛋白、益生菌。

「一進店,就是各種推薦,那會兒不知道好不好,沒買過,老二倒是七七八八吃了些,但其實不知道該補什麼,不會買。」

而且,有件事情,給姐姐留下了「陰影」。

有次導購推薦了一種DHA,架不住三番五次說就買了。「買回去幾天,皮都變得硬邦邦的,不敢給寶寶吃,也不敢再相信導購了。」

秀秀和我姐姐的案例,都是市場上常見現象的縮影。

秀秀屬於市場教育的「編外人員」,認準了某個產品,就不再更換,也不會主動了解新鮮事物,母嬰服務者也不會主動接觸她們,洞察需求。

而我見過太多姐姐這樣的案例,都是寶媽被店員「推薦怕了」,一次進店花去幾大千,買了很多有的沒有,以後再也不敢去了。過猶不及。

其實,我很納悶,做奶粉的、做營養品的,很多人也都是先成為家長,後成為母嬰人,在懵懂階段,也會有專業導購服務,少走很多彎路,亦或是,感受到不專業,痛心疾首。

但是,自己在服務顧客時,為什麼就是無法感同身受地認真用心對待每一位顧客,為她們解決問題呢?

說到底,母嬰行業其實還是個需要良心、愛心、智慧的行業。願我們每個人都從心出發,用心服務、科學引導,美好前行吧。

相關焦點

  • 婆婆太摳是什麼體驗?寶媽300塊買個奶瓶,還要假裝是閨蜜送的
    買水果買菜專挑打折的買,每次超市搞促銷,為了買到特價雞蛋6-7點就出去排隊。逛超市買的菜再多也不捨得打車,即使外面下冰雹也要做公交。也是因為婆婆太節儉,所以張女士網購的時候取個快遞都要背著婆婆,不然讓老人看見又要說自己亂花錢。自從張女士生下了女兒後,婆婆才開始有所好轉,但是兩個人還是會因為消費觀念不同發生口角。
  • 過來人告訴你,胃癌術後買什麼營養品
    胃癌手術後回復周期的長短,與患者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飲食有很大關係,因此選擇怎樣的飲食結構和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通常,建議胃癌患者術後選擇流質食物,以米湯、菜湯等食物為主,並且要限制低纖維類食物的攝入,比如肉類、脂肪等,也要避免魚蝦蟹等發物,同時杜絕辛辣食品。
  • 買個大提琴賺了7000塊!
    於是摸底完之後,一群人就坐在下面看各類器樂老師的表演。表演完畢後選擇也相當簡單,各科老師坐在前頭,然後想去的同學去登記,簡單又直接。其實說實話最讓我覺得震撼的還是嗩吶,那聲兒真是,歡樂的讓人熱血沸湯,激昂的讓人血脈噴張,悲傷的讓人淚雨滂沱.....
  • 一千塊買口罩,三千塊買睡衣,疫情期間的女性帳本
    這表明著女性作為女兒、妻子、母親,長久以來承擔著家庭消費的職責。但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她們也正在為「悅己」而消費,從母嬰、家庭護理產品,到美妝、服裝和運動健康,女性體現出的極高戰鬥力正日趨凸顯,她們在家庭消費和社會消費中同樣佔據著更多的話語權。
  • 女人3000塊買一套夏裝,貴嗎?老公說太亂花錢,日子不過了離
    既然老公因為你花3000塊買了一套夏裝,都動了要和你離婚的念頭,可見,這個價位的夏裝已經大大超出了你們的消費能力。其實,一個人想要買點自己的心愛之物,無可厚非,更談不上貴與不貴。談戀愛時,女人想吃點什麼,男人大冬天從被窩裡出來,跑下樓去買了,再給女人送過去,人家嫌「貴」了嗎?結婚時,女人都想要嫁得風光,男人為了給女人一個體面的婚禮,在單位加班加點累成狗,還舔著臉東拼西湊,才辦了個體面的婚禮,人家嫌「貴」了嗎?所以,多想想結婚前的恩愛,結婚後的女人,也不要太作了。既然你選擇了這個經濟實力沒那麼強的男人,那就安安分分過日子。
  • 寶媽買完菜後回家,發現家裡如同"打戰",寶爸坐床上卻視若無睹
    寶媽買完菜後回家,眼前一幕讓其崩潰,寶爸坐床上卻視若無睹不知是生活壓力變大,還是工作過於勞累,大多數男性在婚後有了孩子,對於家庭時常會表露出一種"不幹涉、不參與"的態度,在育兒一事上全然當起了"甩手掌柜"
  • 100塊人民幣,在澳大利亞能買什麼?
    100塊人民幣在中國能買到什麼你肯定非常清楚,可是帶到國外旅遊又能買多少東西?   100塊在韓國可以買6個蘋果,在加拿大可以買3打生蠔,在日本可以買一碗拉麵,在泰國買3.5公斤豬排,在德國買3大罐伏特加……那在澳大利亞能買什麼呢?
  • 500塊和3000塊的洗衣機有何區別?商家曝光內幕,信息量很大!
    「家裡的洗衣機壞了,到底買哪款洗衣機好?500的和3000的洗衣機有什麼區別?」「在外租房,想買臺洗衣機,不想買太便宜的,太貴的也承擔不起,買哪種性價比高?」相信很多人都曾遇過類似的問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什麼洗衣機好、性價比高?500塊和3000塊的洗衣機有何區別?商家曝光內幕,信息量很大!什麼洗衣機好、性價比高?500塊和3000塊的洗衣機有何區別?
  • 孩子「貼秋膘」就買營養品?浪費錢還害了娃,很多家長還不停的買
    秋天給孩子買營養品,浪費錢還會害了娃,很多家長還不停的買3、有些營養品可能會導致性早熟有一些營養品中可能會含有激素,比如說給孩子吃一些成年營養品蜂花粉,蜂膠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早熟,本來給孩子吃營養品是想孩子長得更高一些,結果反而會弄巧成拙,導致孩子骨齡提前
  • 這些隱藏的營養品新趨勢,你知道嗎?
    維生素、鋅、鐵的消費習慣有待培養。而二線城市,魚肝油銷量不多,乳鐵蛋白表現更好。越來越多的寶媽在母嬰門店購買營養品從消費滲透來看,2020年Q3營養品平均滲透率為8.8%,即平均每100個在母嬰店消費的客戶中,有9位會購買營養品。越來越多的寶媽在母嬰門店購買營養品。
  • 幼兒園六一表演服裝80塊貴嗎?一點都不貴,80塊買來的是儀式感
    略略想說:別看80塊給孩子買了什麼,要看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在略略看來80塊錢一點都不貴,因為80塊買來的是最重要的「儀式感」。略略每年六一演出排練,比排練節目更心累的就是統一建議購買表演服裝。幼兒園老師們最怕跟家長談錢了,所以在選定節目的時候,就會考慮到所需要的服裝和道具的價格。
  • 7歲孩子買一袋鹽花20塊,寶媽帶兒子去理論,收銀員淡定:看監控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很重要,很多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會主動拿錢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買所需要的物品。但總有孩子會被這點小錢所誘惑,為此做出欺騙父母的行為。
  • 兒童營養品選擇「三部曲」,營養師教你買營養品!
    我在做兒童營養諮詢時,遇到很多媽媽諮詢如何購買兒童營養品,她們意識到兒童營養的重要性,一方面給孩子提供健康均衡的飲食,另一方面也會給孩子補充營養品,但是她們面對琳琅滿目的營養品類別和品牌,不知道如何選擇。
  • 能承重180斤的兒童桌椅,寶媽破費3000塊買下,用沒兩天就成這樣
    能承重180斤的兒童桌椅,寶媽破費3000塊買下,用沒兩天就成這樣給孩子選擇東西的時候,家長肯定都會挑選質量過硬的,甚至價格高一些也沒關係,可有時或許會出一點小插曲,價格高的產品也可能存在瑕疵。給女兒買了一套3000多的桌椅,卻發現質量有問題家住在杭州的陳女士有一個三歲大的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陳女士想培養孩子坐下來好好看書的習慣,於是就在護童學習桌龍湖天街濱江店給孩子買了一套兒童桌椅,這套兒童桌椅價值3000多,價格的確不低,本以為這樣貴的產品,質量一定是過硬的,沒想到在使用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 雙12來臨,寶媽網購奶粉要克制,不要囤太多!
    如果純奶粉餵養,那麼一個月大概要喝4罐奶粉左右,那麼算下來就是1200多元,還僅僅是奶粉這一項的開銷,還有紙尿褲、營養品等。所以對於這些必須消費,很多媽媽在想:反正都要花錢,不如趁著購物節一次性在網上多買一點。不過我們必須要正視:一次性在網上購買太多奶粉存在3個風險。
  • 男子買3000塊名牌皮衣,穿三天就磨損掉色,店員:三天不可能這樣
    男子買3000塊名牌皮衣,穿三天就磨損掉色,店員:三天不可能這樣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穿著的要求也是逐漸提升了不少,人們已經不再簡簡單單滿足於衣物僅僅提供溫暖,更在乎於衣物的質量及其品牌效應。杭州的鄭先生同樣也是如此想的。
  • 在上海讀大學,一個月3000塊生活費,在大學生中屬於什麼水平?
    這不,近日就有家長給我留言:「我家孩子到上海讀大學,一個月給她3000塊生活費,她說上海消費水平高,錢不夠用。我親戚家的孩子在杭州上大學,一個月生活費才1500塊,沒聽他說不夠用什麼的。所以我不知道該不該再給孩子增加生活費,希望你能幫我分析下,在上海的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3000塊錢屬於什麼水平?」
  • 就得買貴的 3000元的按摩椅為什麼不推薦你買
    來源:中關村在線按摩椅不一定每個人都會買,但一定是很多人都想買的健康家電產品,按摩椅的價格區間也非常的寬泛,從幾千塊到幾萬塊不等,從外觀上看起來幾千塊和幾萬塊的按摩椅似乎差距也不大,那麼按摩椅究竟該買多少錢的效果才最好呢?
  • 有了百萬醫療險還要買重疾險嗎?
    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很多人對於這兩個險種傻傻分不清。都是管治病的,到底有啥區別?如果有了幾百塊的醫療險,還需要花幾千塊買重疾險嗎?今天就好好給大家說一說,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分別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
  • 預留125400元「勞力士」,交完定金就沒貨?店員:要買就買2個!
    因此一些大品牌也為了迎合消費者而改變了消費模式,不過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矛盾和誤會。最近一位男士就看上了一塊勞力士手錶,沒想到交完定金後的他卻被店員告知沒貨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筆者給大家細細道來。前段時間杭州的許先生在當地購物城勞力士專賣店看表,今年30歲的他正好想買一塊當作紀念,通過和店員的溝通看中了一款售價125400元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