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文化的發展中大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每當有國外新聞報導某種入侵生物泛濫成災時,無論是亞洲鯉魚還是英國大閘蟹,總有網友評論要求對方國家開放籤證辦理,放中國吃貨去吃光它們。小龍蝦作為入侵物種,在中國就沒有得到應有尊重,硬生生被吃到需要靠養殖來維繫供求。但是同樣是入侵物種,巴西紅耳龜不但沒被刻意針對,還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成為被精心照顧的寵物。
巴西紅耳龜這種看似人畜無害,風靡爬寵屆的小龜,卻早已經進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世界最危險物種的名單。此龜生命力極其頑強,習性在龜類中也是非常兇狠的,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
巴西龜的入侵
巴西紅耳龜因耳後明顯的紅色紋路而得名,一般也稱其為巴西龜,這種龜並不都分布於巴西,而是產於美國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等一些國家。中國1987年引種後,由於沒有天敵,大量繁殖,成了不折不扣的外來入侵物種。這種龜要比中國任何一種原生龜都要活躍的多,捕食技巧更加優秀,生性也更加兇猛。由於體型增長快,也易於繁殖,批量養殖後被養殖戶們當成專門的寵物龜售賣給爬寵市場,而且單價極低,所以輕而易舉地進入了中國千千萬萬戶的家庭裡。
飼養寵物本沒有什麼過錯,錯的是盲目的放生。並且這種因盲目放生而導致的外來生物入侵災害現在正變得越來越多。人們希望通過放生為自己和家人行善積德, 但是自然界有著自己獨特的運行法則,在沒有基本的生態學知識的,也不了解相關法規的情況下盲目放生,不僅不能「善有善報」,反而會因為這種魯莽的行為導致其他物種的消減,破壞了生態平衡,有違自己的初衷。
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巴西龜已經在中國居繁殖建立族群,成為中國最普遍的龜類,數量遠超原生草龜。野外的巴西龜會大量捕食小型魚、貝及蛙類的卵及蝌蚪,造成了當地生態水中浩劫,本土的龜種在如今野外很難看到,幾近消失。
中國吃貨為什麼不吃巴西龜
巴西龜和甲魚身形相似,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也都各有優點,但是為什麼甲魚是餐桌上的美食,宴席上的「硬菜」,而龜卻很少有人食用?我總結了以下的原因:
不敢吃。龜在傳統文化裡,有著神秘的封建色彩,烏龜一直是長壽的象徵,捕殺烏龜被認為是一直不吉利的行為,是折壽短命的象徵。民間普遍認為烏龜是具有靈性的。雖然現在人們沒有那麼迷信了,但是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一些觀念被長輩口口相傳下來,大家潛意識裡就認為烏龜不能吃,也不該吃。不好吃。巴西龜生長周期比甲魚慢得多,這直接導致了巴西龜的肉質會比較老,口感很差。而且巴西龜的龜殼佔據了大部分身體,可食用的部位非常少,在食用性上比甲魚要差得遠。吃不起。小巴西龜雖然價格便宜,但是當它生長到可食用的大小時,價格會是同等體型甲魚的好幾倍。要知道本來甲魚的價格就已經算水產中的貴族,動輒大幾十元一斤,所以同體型的龜的價格可想而知。長期以來,中國遭受的生物入侵案例多多,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嚴守國門。據報導,截止2020年,已有560多種外來物種"全面"入侵中國,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有威脅的外來生物中,入侵中國的物種有50餘種,其中11種主要外來生物每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70億元。
一枝黃花、水葫蘆、克氏原螯蝦等等,中國外來生物入侵現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效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刻不容緩,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請勿盲目放生,竭力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