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入侵物種,小龍蝦被吃到靠養殖,這種動物卻無人去吃

2020-12-19 魚缸裡的假山

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文化的發展中大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每當有國外新聞報導某種入侵生物泛濫成災時,無論是亞洲鯉魚還是英國大閘蟹,總有網友評論要求對方國家開放籤證辦理,放中國吃貨去吃光它們。小龍蝦作為入侵物種,在中國就沒有得到應有尊重,硬生生被吃到需要靠養殖來維繫供求。但是同樣是入侵物種,巴西紅耳龜不但沒被刻意針對,還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成為被精心照顧的寵物。

巴西紅耳龜

巴西紅耳龜這種看似人畜無害,風靡爬寵屆的小龜,卻早已經進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世界最危險物的名單。此龜生命力極其頑強,習性在龜類中也是非常兇狠的,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

巴西龜的入侵

巴西紅耳龜因耳後明顯的紅色紋路而得名,一般也稱其為巴西龜,這種龜並不都分布於巴西,而是產於美國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等一些國家。中國1987年引種後,由於沒有天敵,大量繁殖,成了不折不扣的外來入侵物種。這種龜要比中國任何一種原生龜都要活躍的多,捕食技巧更加優秀,生性也更加兇猛。由於體型增長快,也易於繁殖,批量養殖後被養殖戶們當成專門的寵物龜售賣給爬寵市場,而且單價極低,所以輕而易舉地進入了中國千千萬萬戶的家庭裡。

學校門口的「小彩龜」

飼養寵物本沒有什麼過錯,錯的是盲目的放生。並且這種因盲目放生而導致的外來生物入侵災害現在正變得越來越多。人們希望通過放生為自己和家人行善積德, 但是自然界有著自己獨特的運行法則,在沒有基本的生態學知識的,也不了解相關法規的情況下盲目放生,不僅不能「善有善報」,反而會因為這種魯莽的行為導致其他物種的消減,破壞了生態平衡,有違自己的初衷。

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巴西龜已經在中國居繁殖建立族群,成為中國最普遍的龜類,數量遠超原生草龜。野外的巴西龜會大量捕食小型魚、貝及蛙類的卵及蝌蚪,造成了當地生態水中浩劫,本土的龜種在如今野外很難看到,幾近消失。

上圖為草龜,下圖為巴西龜

中國吃貨為什麼不吃巴西龜

巴西龜和甲魚身形相似,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也都各有優點,但是為什麼甲魚是餐桌上的美食,宴席上的「硬菜」,而龜卻很少有人食用?我總結了以下的原因:

不敢吃。龜在傳統文化裡,有著神秘的封建色彩,烏龜一直是長壽的象徵,捕殺烏龜被認為是一直不吉利的行為,是折壽短命的象徵。民間普遍認為烏龜是具有靈性的。雖然現在人們沒有那麼迷信了,但是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一些觀念被長輩口口相傳下來,大家潛意識裡就認為烏龜不能吃,也不該吃。不好吃。巴西龜生長周期比甲魚慢得多,這直接導致了巴西龜的肉質會比較老,口感很差。而且巴西龜的龜殼佔據了大部分身體,可食用的部位非常少,在食用性上比甲魚要差得遠。吃不起。小巴西龜雖然價格便宜,但是當它生長到可食用的大小時,價格會是同等體型甲魚的好幾倍。要知道本來甲魚的價格就已經算水產中的貴族,動輒大幾十元一斤,所以同體型的龜的價格可想而知。長期以來,中國遭受的生物入侵案例多多,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嚴守國門。據報導,截止2020年,已有560多種外來物種"全面"入侵中國,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有威脅的外來生物中,入侵中國的物種有50餘種,其中11種主要外來生物每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70億元。

一枝黃花、水葫蘆、克氏原螯蝦等等,中國外來生物入侵現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效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刻不容緩,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請勿盲目放生,竭力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相關焦點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在網上經常看見這樣一些說法,「最沒尊嚴的動物就是中國的入侵動物」、「任何物種入侵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中國吃貨就是入侵物種的天敵」、「美國、澳大利亞物種入侵問題那麼嚴重,是他們不會吃,派中國吃貨去一定能解決問題」。此類言論我將其稱為「吃貨無敵論」,從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言論,就知道這是毫無根據、娛樂性質的段子,一笑了之就行,不必當真。
  • 入侵中國「最失敗」的物種,漂洋過海而來,卻被吃到靠人工養殖
    導語:入侵中國「最失敗」的物種,漂洋過海而來,卻被吃到靠人工養殖要說世界上美食最豐富的國家應該非中國莫屬,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成就了品類繁多的中國美食,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中國吃貨,中國吃貨們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不管是什麼食材只要能做成菜的都可以吃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是解決不了的
    據新華社報導,雲南省政府發布了新版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收錄了福壽螺、美洲大蠊(大蟑螂)以及小龍蝦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個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其中,Ⅰ級惡性入侵類包括微甘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牛蛙等屬於Ⅱ級嚴重入侵類。消息一出,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立即登上微博熱搜。吃貨網友們表示,小龍蝦上榜簡直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並且紛紛表示要去雲南幫忙消滅小龍蝦。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個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 小龍蝦養殖小龍蝦吃什麼
    小龍蝦喜歡吃浮遊生物,重金屬、油汙等垃圾物雖然不是小龍蝦的攝食對象,但可附著在食物上進入小龍蝦體內。如果在重金屬離子汙染的水中生活,小龍蝦體內的『毒物』就很難排洩掉。由於小龍蝦的雜食性小龍蝦的生存能力也非常強,除了日本和中國,歐洲和非洲也有它佔領的地盤,因此成為了世界級的生物入侵物種,也因此成為了世界級的美食。
  •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說起中國的入侵物種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龍蝦,小龍蝦是中國的一個入侵物種,但是由於小龍蝦的味道非常好。所以小龍蝦在入侵中國之後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的宏圖大志,便被人們消滅在了萌芽之中,甚至現在只能靠人工養殖來維持市場的需求,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還有一種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得快滅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中國不愛吃的物種就是蝸牛。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入侵中國最失敗的物種,不吃的「渣」都不剩
    之前就聽說過我們中國的物種漂洋過海跑去「禍害」別的國家,什麼鯉魚入侵美國,大閘蟹在歐洲泛濫,這種事都是常有的,小編覺得吧,這還是因為老外不太會吃,就向我們國家就沒有出現這種煩惱,我們中國也是經常會受到外來物種入侵的,只不過那些入侵的外來物種,它們的下場都是比較慘的,它們大部分都進入了中國吃貨的肚子裡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幾種入侵中國最失敗的物種,它們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被中國吃貨吃的連」渣「都不剩!
  • 最「丟臉」的入侵物種,曾在北美泛濫,到中國被吃到「渣都不剩」
    說到泛濫成災的生物,很多人都會想到美國,雖然美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但是面對這些泛濫成災的生物,卻似乎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任其肆意發展,導致常常會有一些生物在美國泛濫成災。然而中國人卻一點不懼怕這些入侵物種,很多生物在國外泛濫成災,入侵中國之後卻變成了中國吃貨的盤中餐,有很多都被吃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 「最丟臉」的入侵物種:還沒開始入侵,就被中國人吃到「滅絕」
    美食是我們國家的人最喜歡討論的一個話題,要是你到了一個城市旅遊,首先查的當然是當地有什麼好玩的,其次可能就是查的當地的美食,甚至還有不少因為當地美食而特地跑去旅遊的也不鮮見。而作為美食當中,就少少不了這麼幾種十分美味的入侵物種了,雖然說是入侵物種,但是他們可以說是丟了入侵物種的臉,還沒有開始入侵,就已經快被我們國家的人吃到「滅絕」了,現在小編帶你來盤點一下吧。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多數人認為離自己特別遙遠,如果硬是要想下去,可能威脅莊稼的田裡的種子,河裡的魚,是離著自己最近的。而事實上,走出家門,火遍全國地攤夜市的小龍蝦,時不時就能看到被售賣的福壽螺,還有最近兩年剛出現的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
  • 最「失敗」的三大入侵物種,入侵中國後,卻被國人吃個精光
    最「失敗」的三大入侵物種,入侵中國後,卻被國人吃個精光想必大家都知道,前幾年物種入侵的現象是非常多的。不僅國內有,在國外也有很多,但是也有一些失敗的入侵物種在國內是被人們做成盤中餐的,你們知道哪些入侵物種呢?
  • 小龍蝦有接班人了?這種蝦悄然入侵到中國,接下來要建養殖場?
    小龍蝦很多人都喜歡吃,是我們去夜市大排檔不能少的美食,小龍蝦已經霸佔我國夜市美食榜第一很多年了。小龍蝦其實是一種外侵物種,本應該大量繁殖,然後造成經濟損失的,奈何中國的美食文化太深厚,吃貨也多,硬生生將外侵物種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 它們是最丟臉的「入侵物種」,偷渡到中國,差點慘遭滅絕
    它們是最丟臉的「入侵物種」,偷渡到中國,差點慘遭滅絕!今天來跟大家聊一下入侵物種,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非常提防入侵物種,因為這些東西能給一個國家帶來很大的麻煩,就像美國鯉魚,現在每年還要花費政府非常多的錢財。
  • 這三個丟臉的外來物種,長途跋涉來到中國,卻被吃到需要養殖!
    在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就沒有什麼不能吃的東西,其實在中國人的眼裡也是如此,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泡的還是水裡遊的,只要是能吃的,中國人就絕對不會放過,還有人說在中國人的眼裡動物分為兩種,一種能吃的,一種不能吃的,再想辦法把不能吃的變成能吃的不過能吃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 同為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牛蛙、小龍蝦受追捧,有種魚卻無人問津
    大多數人對物種入侵的概念應該都不會感到特別陌生,它指的是原本在某一個地區生活的動植物,經過長時間的繁殖擴張,突破了原先所處的環境,入侵到其它的國家和地區。外來物種的普遍特點就是適應環境的能力強,繁殖能力和破壞能力也十分突出,一般情況下來說,如果一個地區突然出現了外來物種,時間一長,當地的生態環境都會遭到明顯破壞。
  • 最失敗的入侵物種!50年前曾令眾人束手無策,如今卻被吃到想哭
    小龍蝦的「悲哀」 而接下來的這種生物,由於其生長速度快,環境適應能力強,再加上其雜食性具備超強的天然競爭優勢,因此它曾讓無數物種「瑟瑟發抖
  •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國人不敢吃了!如今多省市已「淪陷」
    導讀:如今入侵物種已經成為了各國亟需解決的難題,其中一些入侵物種能夠被人們合理利用,例如小龍蝦,如今在我國甚至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的胃,但有一種入侵物種國人卻是不敢吃,其身上的寄生蟲數量高達6千條,一旦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的話,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 這4種入侵物種最「丟臉」:漂洋過海到中國,卻被吃到快滅絕
    這4種入侵物種最「丟臉」:漂洋過海到中國,卻被吃到快滅絕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之後都會感到極其吃驚,中國人的餐桌上可謂琳琅滿目,有很多在外國人看來根本不能吃的東西卻是中國人嘴裡的美味佳餚,還有那些原本是生物入侵者的生物在中國廚師的大勺下也變成了可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