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就如同人生:「三十而已」、「四十不惑」

2020-12-27 陳老師說和田玉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頻上熱搜,迎來大結局,刷爆朋友圈。

人人都有三十歲,劇中頗具真實生活的帶入感,讓大家都有種「劇如人生,人生如劇」的共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三十立身、立業、立家;四十沒有困惑之舉,理智且清醒。

可能有人會問:「三十而立」的責任感什麼時候變成了「三十而已」的一句慨嘆?

這中間,夾雜著現代人對年齡對生活乃至人生的另一種認識。

不管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齡只是數字。

重要的,是咀嚼了人間的冷暖,感懷了歲月的無情後,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如此這般,方能在生活這片海中乘風破浪!

林清玄說:「風沙的中年,不能給溫室的少年指出道路,就像草原的樹沒有資格告訴路樹,應該往下紮根、往上生長。路樹雖然被限制了根莖,但自有自己的風姿。」

的確,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應該有自己不同的姿態,每一種經歷,都是成長。

這就恰如玩玉人對待美玉不同的心態,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變得深刻、成熟。

二十歲,初見美玉,被它身上的溫潤細膩所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它瑩澤雅致,溫潤入心,捧在手裡,感覺身體裡「桀驁不馴的野獸」都變得溫柔了許多。

無論佩於頸間,或環於腕上,自成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這個階段,玉象徵著美好,是想要追求生活之美的開端。

三十歲,有人說是人生的「中點」,承擔立身立業立家的責任之外,更要懂得給自己找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

養一盤玉的閒趣,便是一個很好的「出口」。學會適時在緊張的生活間隙靜下來,傾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

或將美玉置於室,偶然抬眸凝望,感受自然之趣、天然之美,也不失為一件雅事。

抑或將其捧於掌心,時刻不離身,細細摩挲把玩,養身亦養心。

這個階段,玩玉便成了一份閒趣,是一個獨屬於自己的愛好。

四十歲,彈指一揮間,到了不惑之年,走過了半生,看淡了悲喜,沉得住氣,也扛得起事。

蘇軾在《行香子》中言:「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這應該是這個年紀之人所追求的,但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想要做個「閒人」,也不那麼容易。

可慶幸的是,還有玩玉這一份閒趣,還有一路走來積累的玉友這一個圈子。

要知道,人到中年,一個優質的圈子比什麼都重要。

而在玩玉這個圈子裡,能接觸各行各業有趣的人,他們大多學識淵博、有一定經濟實力,更與你有著相同的愛好。

這個階段,玩玉更像是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那個曲調和鳴之人,成為相知相惜的知己。

五十歲,人生軌跡已趨於平穩。經過五十年的歷練,沉澱下來一個淵博的靈魂、一個更為豐富的自己。

作家賈平凹說,「五十歲之後,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想開、看開、放開。」

不必凡事爭輸贏,不再事事問答案,更樂於活在當下。

閒時約老朋友聊天散步、焚香煮茶、玩玉賞花......擺正了心態,人就會過得舒坦。

而到了這時,也許玩玉給你帶來的,已經不只是樂趣,它還是一份不菲的資本。

玉的稀缺性和悠久的文化屬性,使它在收藏界有著極高的地位。

所以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買的那些玉,隨著時間的沉澱,早已變成了自己資產的一部分,甚至不時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個階段,對玉石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認可了它在收藏投資界的潛力。

玩玉,閒樂之餘還能在經濟上有所跨步,豈不妙哉?

這一路走來,從最初被美玉的顏值吸引,到後來對傳統玉文化的痴迷,收穫著實不小。

試想,但凡能夠將一個愛好一直堅持下去的人,那麼他必然在這方面會有所成就,有所悟,有所得。

那麼玩了大半輩子玉的人,也該是有遠見、能堅持、懂進退、明得失之人了。

因此,無論到多少歲,玉都是玩玉人無法割捨的雅好。

甚至到了生命的盡頭,陪著自己走完一生的,可能也是身上戴的那一兩塊美玉。

當然,話又說回來,玩玉之路,恰如生活,找準方向,有遠見,有目標,才能真正做到「三十而已、四十不惑」的風輕雲淡。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重要的,是明白處境,腳踏實地,找到自己的目標,找到生活的樂趣。

而玩玉,也是為了讓美玉給自己提供一種樂趣,一種動力,一種滋味,和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會經歷諸多的酸甜苦辣,但無論如何,我們註定要親身體會這趟生命旅途中的幸福。

和田玉收藏還有諸多坑,如果玉友您想詳細了解對和田玉的好壞挑選、真假鑑別、保養等知識等等,不妨先關注我,然後私信發送「和田玉」三個字與我交流,並且我還可以免費給各位玉友的和田寶玉進行鑑定和估價,這樣既能避免你買到贗品,同時還能讓物有所值,所以關注私信我吧!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重啟
    電視劇市場沉寂良久,最近討論度高的莫過於《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盜墓筆記之重啟》。《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個大學寢室裡面,四個女孩子畢業實習的故事,圍繞著職場拼搏,談情說愛展開講述。《三十而已》講述了三個女性,在面對三十這道坎的時候,展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遭遇的困境。這部劇很真實,如果說一個人二十不惑,可以初生牛犢不怕虎,那麼到了三十,他可能會覺得累,或因為生活,或因為婚姻,再或者事業。這部劇裡面的配角顧佳,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反應。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
    說起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那便是《二十不惑》了。《二十不惑》是由檸萌影業領銜出品,關曉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等人領銜主演的都市勵志成長劇。全劇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一段與青春困惑和成長煩惱有關的故事。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四十呢?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呢生活中的平淡如水和雞飛狗跳並行,遠遠觀去就像法語中那句經典的「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一樣意味深長。怎麼也不會想到,跟風追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熱播劇後,身處二者之間的我反而對一部講述40歲女人的電影更有觸動。最近許鞍華導演獲頒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豆瓣上也有人專門開設豆列,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許導影片。幾十個回答之中,十之八九會提到這部《女人,四十》。從片名便可看出,它其實沒有什麼鮮明的態度,也不旨在宣揚如何乘風破浪。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那四十呢?想要活下去
    七月也有兩部很火的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但篇幅又都是40多集的噸位了。集數一多,可看性就容易有變數。兩部劇同一家出品方領投,幾乎同一檔期播出,分別依託不同的但都為巨頭的臺網平臺,這個營銷操作很有新意,一定程度兩部劇可以互為參照、互抬話題。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到《四十正好》:女同胞,你們還好嗎?
    如,《二十不惑》以及《三十而已》。而且,基本上都是女性群像劇。《二十不惑》呢,展現了女生從校園來到社會的人生畫面。那是一種心態的過渡,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當然也有不適應的情況,但很快就做出了調整。於是,女生都找到了各自的生活定位。奔著各自的人生方向,歡脫得不要不要的。其中,男性倒成了不痛不癢的催化劑。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呢
    怎麼也不會想到,跟風追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熱播劇後,身處二者之間的我反而對一部講述40歲女人的電影更有觸動。最近許鞍華導演獲頒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豆瓣上也有人專門開設豆列,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許導影片。幾十個回答之中,十之八九會提到這部《女人,四十》。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劇中,從劇中體會自己的百味人生。二十歲、三十歲代表著青春、朝氣;成熟、踏實,而剛好這兩部劇都在描繪這兩個概念。兩個年齡階段同樣承受壓力,但自己始終不曾放棄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態度
    最近有兩部大劇熱播,它們就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劇裡人物正代表著兩種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態度。二十歲的時候為成長而煩惱,三十歲的時候在事業與家庭中權衡。二十不惑,青春有你!三十而已,乘風破浪!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讓我們不禁聯想到孔子所說的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人生百歲又如何?在梅裡斯,一切可期……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人生百歲又如何? 2020前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對生命與生活有了新的思考這個夏天隨著熱劇《三十而已
  • 檸萌影業陳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後,正策劃《四十正好》
    來源:新浪財經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於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三十而已》總製片人、檸萌影業總裁陳菲出席並演講。她認為,《三十而已》之所以能夠火爆整個夏天,就是因為這部劇集擊中了集體的情緒,包括對中國社會變遷的洞察,「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年,中國女性『她』力量崛起,中國女性的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陳菲透露,今年《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在同一個檔期播出,並非初衷,但這樣的偶然,的確帶火了不同年齡層女性生存狀態的寫照。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峰峰,一切可期…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峰峰,一切可期… 2020-07-25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未來永遠在不斷定義中
    今年這個夏天無疑應該是「姐姐們」的夏天了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最近開始霸屏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姐姐們的精彩我們都想不到~不惑這個詞古語中,有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但到了今天,四十不惑變成了二十不惑,三十而立變成了三十而已,這顯然是對人生的重新定義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___?看看李杜歐蘇的答案吧!
    最近有熱播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如何,讓我們去古人的經歷中尋找答案吧。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這是一種理想中的人生狀態,每個節點,做每個節點的事情。但即便是李白,蘇軾這些我們尊崇的先達們,卻連一句「四十不惑」都做不到!李白:四十太難742年,四十一歲的李白在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大力舉薦下,終於走進了長安城大明宮。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二十不惑才是生活的開始,三十不惑才是真正的人生。 Twenty is the beginning of life, and thirty is the real life.
  • 孔子四十不惑的人生境界
    孔子說他四十不惑,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不要理解為孔子到了40歲了,什麼都不迷惑了,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懂了,什麼知識都難不倒他了,顯然不是這樣。孔子不惑之處,不在於他的知識比我們多,而在於他比我們具備了更強的人生智慧。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的高度不是看他的知識面有多大,而是取決於他的判斷能力有多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說,知識不在於他有多大的寬度,而在於他能夠達到的高度以及他能夠深入的深度。
  • 二十不惑也罷,三十而已
    最近熱播的兩部時尚劇,光看劇名就有點意思,《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分別講述了人生重要的兩個階段的故事。一個青春,一個成熟,不同的人生階段,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李庚希關曉彤青春三人組《二十不惑》講述了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生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的故事。二十歲,正值青春豆蔻年華,面臨著就業、愛情和生活的各種挑戰,踏入社會的迷惘和成長的困惑,不同的性格展現了不同的人生。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不惑」指的是什麼?
    古人曾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四十不惑」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麼?其實這裡的「四十不惑」,正是在而立之後的十年中的因為自己的立論、理想和現實不斷衝突產生了人生的迷茫,在自身日積月累的努力量變之下,終於發生了質變。 否定了而立時期的自己,並且發現學習的過程、人生的旅程就是不斷地否定自己。正所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個時間段、即使是三十而立,看上去正確的遠景描繪在自身知識不斷積累和突破中都會成為錯誤的過去。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生應該怎麼樣
    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狀態,越年長越淡然,看透自然就明白人生的意義。在二十來歲的時候感覺人生很長,以為可以肆意揮霍,就這麼彈指一瞬步入三十,回頭看,原來青春歲月的逝去也可以這麼快。感慨間,三十而立,意味著成家立業,該擔負起人生另一階段的責任。三十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歲月,立身、立業、立家,三立基本能確定下來。
  • 為什麼說四十不惑?
    …人生總是經歷各種磨練中成長,當一切都經歷過,四十歲,人生好戲才剛剛開始!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以前過的,是生活。以後過的,才是人生。而對有些人來說可能一生也就這樣了。二為什麼說四十不惑呢?40歲的時候,有了事業或者有了事業的方向,事業上不惑了;知道了家的重要性,知道了誰是你最親近的人,感情上不惑了;知道了什麼是人生知己真朋友什麼是奸詐陰險惡小人,交友上不惑了;知道了什麼是真情什麼是誘惑,在誘惑面前不惑了;明白了人生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在價值觀面前不惑了;教育上寵溺為害,嚴格為慈,教善和防小人並重,教育小孩上不惑了…
  • 《三十而已》總製片陳菲:正在籌劃《四十正好》
    來源:新浪財經12月5日-7日,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主題為「商業向上——新發展格局下的公司力量」,6日在「【木蘭說】關於新商業的洞察」主題論壇上,檸萌影業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菲表示,繼《二十不惑》、《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