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那四十呢?想要活下去

2020-12-14 格林眼

現在的國產劇,不看到播出過半,簡直不敢下筆評論。

因為前後打臉、虎頭蛇尾、或者真香定律的情況實在太多,觀眾隨時要擔心前面是坑還是餅。

六月最火的劇是《隱秘的角落》,12集的篇幅也很清流。

七月也有兩部很火的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但篇幅又都是40多集的噸位了。集數一多,可看性就容易有變數。

兩部劇同一家出品方領投,幾乎同一檔期播出,分別依託不同的但都為巨頭的臺網平臺,這個營銷操作很有新意,一定程度兩部劇可以互為參照、互抬話題。

而更有新意的是,兩部劇竟然還有交集。在《三十而已》的第9集,該劇的三位女主人公和《二十不惑》的四位女主人公同框了,而且還有對話,並趁機來了一發代際觀念碰撞。

當然,其實這段劇情有點迷,畢竟一部是上海故事一部是深圳故事,上海三人為了散心,打個飛的去深圳的華南財經大學旁聽人家的畢業答辯,然後在操場抒發一下對年齡的理解和感慨,然後就又飛回上海了……有點罔顧現實強行相遇內味兒。

國產劇,尤其國產都市劇深陷懸浮之弊,這兩部劇的編劇,看起來都是很努力想緊扣現實。

首先女性主義就是當下最大的現實,所以兩部劇都是女性為主角,而且是女性群像。

其次時間背景都是2018年,又都是大都市的故事,所以時代元素要鮮明,風投啊、創業啊、App啊、網紅啊。

再次劇情爆點都是對應微博熱搜喜好,人設是很精準對標熱點類型。例如《三十而已》的男性角色被網友總結為陳養魚、許放炮、梁有財、鍾暖男;

情節發展引發的話題討論也正中社會痛點,例如「戀愛前要不要做背景調查」、「婚姻是不是避風港」、「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等等。

有一點蠻想吐槽的,這兩部劇都有一個招數,那就是每到重要情節,當事主角總會來一段內心獨白,做中心思想的宣示。

這種做法大抵是寄望臺詞金句在社交網絡傳播帶火劇情從而提升劇的熱度,但對於有一定層次的觀眾來說,這是偷懶做法。

如果說很多爛劇的編劇是把觀眾當傻子胡編亂造,那麼看起來品相不錯的劇的編劇也依然是不相信觀眾,生怕觀眾get不到劇情要義,但其實只要劇作細節紮實、演員不出戲,觀眾憑自身能力是能領會到的。

《三十而已》目前劇情過半,三位女主人公一個離婚後談起了姐弟戀、一個被渣男騙感情傷得很深返回老家、一個丈夫被年輕綠茶成功撬了牆角,女性可能遇到的婚戀狀態都想涵蓋。

《二十不惑》播完一半多,四個大四畢業班的女生,談的戀愛是清純柏拉圖,22歲了,要牽個手接個吻還害羞得不行;找的工作是看起來虐但實則有貴人,不僅有帥老闆去你老家和你曖昧,還有閨蜜的帥弟弟狂追你。

就個人觀感而言,這兩部劇雖然都走現實主義題材,但其實共鳴不比違和多。

第一,國產都市劇裡果然沒有窮人,即使人設說你是窮人是月光族,但看拍攝出來的家庭居住環境、衣著打扮,其實條件已經比一般人高出不少了,可能就是所謂「精緻窮」?

第二,主角光環依然耀眼,顧佳廳堂廚房全hold住,勇闖太太圈左右逢源而後又傲然出離,顧佳退圈後幾個太太則像約好了似的紛紛倒黴垮臺,而且根據劇透,後續顧佳離婚後丈夫則破產了她自己的茶葉生意則爆了,整個過程是不是很爽文風格。但童瑤在採訪中有透露,顧佳最後病死了,看來爽完後還有虐的。

第三,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玩個梗,變成「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電影圈,如果片名玩諧音梗,或者生造詞,意味著十有八九是爛片。這兩部劇用片名來顛覆人們慣有認知,引發觀眾好奇,招數還是有效的,目前來看也不至於歸於爛劇,但一定程度也是靠同儕對比。而且編劇們依然在販賣焦慮,姑且不說二十歲時能不能做到不惑,即使能做到,二十不惑會有趣嗎,宮二不是說過嗎「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現在時代不同了,尤其在北上廣深,不管男女三十歲仍未婚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而且房價和生活成本高企,不管男女三十歲仍買不起房也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而《三十而已》中女主人公們剛到三十歲,不管是中產還是土著或是上漂,就成為別人口中的「老女人」了,在被時間追逐、在為歸宿焦慮,感覺這種狀態已經越來越不是現實中的主流了。

反觀現實,二十多歲的還是「少年」,四十多歲的女藝人還是「姐姐」,四十多歲的男藝人還能演古偶劇男主,年齡降維、觀念轉變,藝人們的青春期被延長了。

而藝人是給觀眾造夢的,觀眾會有代入感或者投射心理,也希望自己像電視機裡的人一樣。

如果二十能夠不惑、三十隻是而已,那麼四十呢?或許沒那麼多玩梗、沒那麼多彎彎繞繞,就是「一定要活下去」。

這個金句來自近期出資源的韓國電影《#活著》。

這是部喪屍片,因為韓影已有口碑光環,加之有劉亞仁、樸信惠的男女主頂級陣容,面市前期待值極高。

90多分鐘的影片,樸信惠30多分鐘後才出現,劉亞仁是絕對戲眼。

劇情主要就發生在一個公寓小區,設定韓國也只有5萬餘人感染(這次新冠肺炎韓國都有逾1.4萬病例),看起來製片規模和場面有點小。

劉亞仁飾演的吳俊宇是個宅男,一覺醒來喪屍病毒爆發,家人外出,餘他獨自在家避難。

家人發來簡訊說「一定要活下去」,這也成為吳俊宇的生存信念。

其實這種居家隔離求生存的場面,對今年經歷疫情的人們,還蠻有代入感的。

可是該片bug太多,主角光環又過甚,即使前期劉亞仁演技到位地演繹出了吳俊宇宅家的狀態層次,從恐慌到自救到放飛自我到絕望。

但自樸信惠突然從小白花化身能力女戰士高空速降殺喪屍開始一路垮臺,最後玩不下去了,就祭出天降神兵(軍方直升機)解決男女主的金手指大法。

普通人到了四十歲,是沒有金手指buff的,既不是運動吧少年了,也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既難做元氣滿滿的哥哥,也難做披荊斬棘的哥哥,所謂嚮往的生活,也就只剩用力活下去了。

四十的狀態就像《#活著》,在韓國是連續三周的票房冠軍,但豆瓣評分不及格。

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花開兩朵,你只能靠一頭。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四十呢?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呢生活中的平淡如水和雞飛狗跳並行,遠遠觀去就像法語中那句經典的「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一樣意味深長。怎麼也不會想到,跟風追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熱播劇後,身處二者之間的我反而對一部講述40歲女人的電影更有觸動。最近許鞍華導演獲頒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豆瓣上也有人專門開設豆列,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許導影片。幾十個回答之中,十之八九會提到這部《女人,四十》。從片名便可看出,它其實沒有什麼鮮明的態度,也不旨在宣揚如何乘風破浪。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
    說起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那便是《二十不惑》了。《二十不惑》是由檸萌影業領銜出品,關曉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等人領銜主演的都市勵志成長劇。全劇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一段與青春困惑和成長煩惱有關的故事。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重啟
    電視劇市場沉寂良久,最近討論度高的莫過於《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盜墓筆記之重啟》。《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個大學寢室裡面,四個女孩子畢業實習的故事,圍繞著職場拼搏,談情說愛展開講述。《三十而已》講述了三個女性,在面對三十這道坎的時候,展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遭遇的困境。這部劇很真實,如果說一個人二十不惑,可以初生牛犢不怕虎,那麼到了三十,他可能會覺得累,或因為生活,或因為婚姻,再或者事業。這部劇裡面的配角顧佳,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反應。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呢
    怎麼也不會想到,跟風追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熱播劇後,身處二者之間的我反而對一部講述40歲女人的電影更有觸動。最近許鞍華導演獲頒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豆瓣上也有人專門開設豆列,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許導影片。幾十個回答之中,十之八九會提到這部《女人,四十》。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當二十歲遇到三十歲會擦怎麼樣的火花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劇中,從劇中體會自己的百味人生。(一)讓我們先走進《二十不惑》這部劇中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劇名所描述的二十不惑是什麼意思呢?首先不惑的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那麼「二十不惑」指的是什麼呢?聯立到二十這個年紀,它是指青春不逃避?還是人生不迷茫呢?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到《四十正好》:女同胞,你們還好嗎?
    如,《二十不惑》以及《三十而已》。而且,基本上都是女性群像劇。《二十不惑》呢,展現了女生從校園來到社會的人生畫面。那是一種心態的過渡,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當然也有不適應的情況,但很快就做出了調整。於是,女生都找到了各自的生活定位。奔著各自的人生方向,歡脫得不要不要的。其中,男性倒成了不痛不癢的催化劑。
  • 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介於20,30之間的你最困惑的是什麼呢?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你們看了嗎?都是與年齡題材相關的電視劇,你們是否對這類的電視劇感興趣呢?《二十不惑》叫這個名字要教壞小朋友嗎?在《論語》中的原句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覺得這個電視劇的名字起的會引起學生有種記錯的感覺,教壞是指影響小朋友對《論語》中成語的正確認知,因為畢竟四十不惑自古以來的一個說法。就跟現在很多廣告篡改成語一樣。不是指道德品質之類的教壞啦!
  • 檸萌影業陳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後,正策劃《四十正好》
    來源:新浪財經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於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三十而已》總製片人、檸萌影業總裁陳菲出席並演講。她認為,《三十而已》之所以能夠火爆整個夏天,就是因為這部劇集擊中了集體的情緒,包括對中國社會變遷的洞察,「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年,中國女性『她』力量崛起,中國女性的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陳菲透露,今年《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在同一個檔期播出,並非初衷,但這樣的偶然,的確帶火了不同年齡層女性生存狀態的寫照。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態度
    最近有兩部大劇熱播,它們就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劇裡人物正代表著兩種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態度。二十歲的時候為成長而煩惱,三十歲的時候在事業與家庭中權衡。三十而已,乘風破浪!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讓我們不禁聯想到孔子所說的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峰峰,一切可期…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峰峰,一切可期… 2020-07-25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未來永遠在不斷定義中
    今年這個夏天無疑應該是「姐姐們」的夏天了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最近開始霸屏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姐姐們的精彩我們都想不到~不惑這個詞古語中,有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但到了今天,四十不惑變成了二十不惑,三十而立變成了三十而已,這顯然是對人生的重新定義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二十不惑才是生活的開始,三十不惑才是真正的人生。 Twenty is the beginning of life, and thirty is the real life.
  • 二十不惑也罷,三十而已
    最近熱播的兩部時尚劇,光看劇名就有點意思,《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分別講述了人生重要的兩個階段的故事。一個青春,一個成熟,不同的人生階段,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李庚希關曉彤青春三人組《二十不惑》講述了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生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的故事。二十歲,正值青春豆蔻年華,面臨著就業、愛情和生活的各種挑戰,踏入社會的迷惘和成長的困惑,不同的性格展現了不同的人生。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我卡在中間困惑不已!
    整個暑期檔的微博熱搜榜裡,都被這兩部劇輪番刷榜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如果說《三十而已》是真正的人生,那《二十不惑》就是生活的開始,每個不同的階段帶來的共鳴點是不同的,《三十而已》有三十歲的婚姻、事業;《二十不惑》有二十歲的青春、莽撞;很多人都被《三十而已》的人間真實所打動,也有人被《二十不惑》的當代青年所徵服。
  • 最近熱播的劇,當然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十多歲,困惑不已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十多歲,困惑不已看了《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真的好真實!二十歲的單純與迷茫,職場小白,啥都不懂。三十歲的圓滑與精明!但又有多少人三十歲了依然和二十歲一樣,困惑不已!在看《二十不惑》時,是否覺得這部劇真實得可怕的?
  • 玩玉就如同人生:「三十而已」、「四十不惑」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頻上熱搜,迎來大結局,刷爆朋友圈。人人都有三十歲,劇中頗具真實生活的帶入感,讓大家都有種「劇如人生,人生如劇」的共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
    01 最近《二十不惑》大獲好評 但與此同時《三十而已》也同樣深受大家喜愛 《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群二十歲大學生 站在人生交叉路時的彷徨 《三十而已》這部劇則講述了現實中大部分三十歲女性的群像 因為年齡升級,和二十歲的女孩們不一樣
  • 《二十不惑》接軌《三十而已》,石頭樂園實習,成林有有前身?
    最近《三十而已》已經完結,而《二十不惑》也僅僅剩下一集就大結局。之前在《三十而已》的時候就知道兩個之間有所關聯,曾經姜小果等人客串到《三十而已》當中,而在最新播出的《二十不惑》之中又看到了同樣的鏡頭,有一種萬分感慨的感覺。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很火的句子,氣質滿分,百讀不厭!
    1.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不管什麼年齡,崩潰起來都是無言的。Twenty is not confused, thirty is only, no matter what age, collapse is speechless.2.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我卡在中間,困惑不已。
  • 關曉彤《二十不惑》可能撞檔江疏影《三十而已》,劇名火藥味太濃
    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嗎,但至於20歲的女人更招人憐呢,還是30歲的女人更討人喜呢,這種近乎羅生門的議題,很快就會擺在大家的面前,讓大家去做出抉擇。畢竟,關曉彤的《二十不惑》和江疏影的《三十而已》就要來了,而且兩部極有可能會撞檔。因為根據最新消息,目前放出來的資訊顯示,有四部新劇已拿到發行許可證了,這就意味著這些劇距離離播出又前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