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優生優育的意識也顯著加強,所以孕婦對於自身在孕期的保健需求也逐漸增加。
目前很多產婦自理能力較差,在生活中對他人的依賴性較強,且母嬰相關護理技能及保健知識較為匱乏。因此臨床應針對產婦需求給予相應指導及宣教,幫助產婦提升自我護理能力。
本研究針對在我院進行分娩的初產婦建立母嬰健康管理護理站,行出院後社區護理站隨訪,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導如下。
研究對象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及新生兒80對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8年3-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及新生兒80對作為實驗組。
幹預方法
兩組均在住院期間由責任護士採用傳統的護理程序和常規進行護理,出院前給予常規的出院指導。
對照組出院後由社區護士在產婦出院後3天、14天、28天時共3次通過上門或電話進行產後隨訪指導。
實驗組實施母嬰健康管理護理站隨訪,具體如下。
1.建立母嬰健康管理護理站
幹預前,我院在南夏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建立母嬰健康管理護理站,根據《護理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對社會服務)及母嬰護理要求完善設備、制度、操作規程等。
護理站人員由我院醫技人員(產科副主任醫師、兒科主任醫師、心理諮詢師、母嬰護理專科護士、產後康復師、母乳餵養諮詢師、計算機網絡管理人員)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工作者(兒科醫師、專職社區護士)組成。
2.建立母嬰健康檔案
在產婦出院前1天,由產科病區責任護士說明用意,取得產婦及家屬認可後,籤署知情同意書。詳細登記產婦的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收入及來源、夫妻及家屬有無參加母嬰保健技能知識講座及次數、母嬰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家庭照護系統及關係、出院時母子健康狀況及一般家庭信息。
3.建立母嬰健康教育微信群和公眾平臺
在產婦出院前1天,產科病區責任護士與產婦交換電子郵箱地址及微信號碼,通過電話或者微信隨時與產婦保持聯繫,並讓產婦加入母嬰健康教育微信公眾平臺。
母嬰健康教育微信群和公眾平臺由參與項目實施的護士和社區護士共同負責管理,社區護士主要負責日間產婦提出的問題或疑惑予以指導,如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反饋。
參與項目實施的護士輪流排班,主要負責晚間及節假日管理微信群,並對日間問題予以及時反饋。課題負責人每周在微信群和公眾平臺上傳授母嬰家庭護理相關知識,產婦通過微信群進行相互交流,課題負責人每周匯總問題,3天內將問題答案上傳到微信群,供產婦們共享。
4.實施母嬰健康管理護理站隨訪
產婦出院後,將產婦及新生兒信息轉接給南夏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包括產婦及新生兒住院情況,母嬰健康檔案登記表。
日常指導:每周三、六上午08:00-09:30在南夏墅社區護理站開展母嬰護理專科門診,提供母嬰家庭護理知識諮詢及技能指導。
每周六上午08:00-09:30在護理站由醫院兒科醫師或產科醫師提供義診諮詢。
每周六上午09:30-11:00課題負責人在社區護理站,根據授課表安排,組織產婦及家屬參與免費產後相關知識講座,講座後開展座談會,將母嬰家庭護理相關知識、新信息、新動向編寫成冊發給產婦,讓其閱讀。請產婦談談母嬰家庭護理的切身體會,相互交流經驗,並對每月統計問題進行匯總,解答。
產婦出院第1個月:在產婦出院第3天、14天、28天根據微信群產婦反饋的問題,社區護士進行上門隨訪,隨訪人員填寫產後訪視記錄表並記錄評價指標。
對於存在的母嬰家庭護理問題,如母乳餵養,撫觸按摩,新生兒臍部有出血、異味,生理性黃疸等,及時反饋信息,由醫院母嬰護理專科護士與社區護士共同解決問題。出院後7天由醫院母嬰護理專科護士上門進行母嬰居家護理指導。
產婦出院第2~6個月:在產婦出院第42天、3個月、6個月時增加3次電話隨訪。隨訪過程中針對存在的母嬰家庭護理問題,告知產婦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做好記錄,對於需要上門服務者,安排護理站人員對其實施針對性護理指導,在實施上門護理時兩人為一組(一般由一名社區兒科醫師及一名專職社區護士組成),護理站人員在接到通知2天內攜帶相關醫療衛生物品上門進行指導。
指導內容涉及母乳餵養、新生兒護理及乳房護理時,須由醫院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和社區護士各1名實施指導;涉及心理問題者,須由醫院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和心理諮詢師各1名實施指導;涉及主要為嬰兒健康問題如尿布性皮炎、新生兒黃疸、臍帶脫落延遲等,須由醫院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和社區兒科醫師各1名實施指導。
在隨訪過程中遇到超出護士執業範圍的醫療問題,隨時打電話諮詢醫院產科或兒科醫師,或建議至醫院就診,確保居家護理服務質量,切實解決問題並做好記錄。
結果
實驗組產後急性乳腺炎、會陰切口癒合不良發生率低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後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高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新生兒黃疸、臍帶脫落延遲、尿布性皮炎發生率低於對照組(P<0.05)。說明通過母嬰健康管理護理站進行隨訪可有效改善母嬰家庭護理效果,減少產褥期母嬰併發症發生,促進純母乳餵養。
作者簡介
文章作者:陳小英 薛麗娟 劉亞波
作者單位: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婦產科
摘自:中國護理管理,2019,19(2): 240-244
學術編輯:賀欣萍
—END—
熱門推薦:
2020全國護士微電影節展播
2020年7期特別策劃|護理教育改革與實踐
讀研教會了我什麼?
護士長,你真的知道怎麼表揚護士嗎?
病房護士來手術室做兼職吧
致敬440萬白衣天使: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
實習前護生必須要知道的五件事
微信投稿:zghlgl@vip.163.com
論文投稿:點擊進入投稿系統
微 信 號:zghlgl
官方網站:www.zghlgl.com
聯繫電話:010-81138721
科學家庭護理投稿:kxjth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