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劉鐵巖主講,Noam Brown、田淵棟講習,首屆國際分布式AI...

2020-12-13 雷鋒網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姚期智、Victor Lessor、劉鐵巖、Noam Brown、田源棟、漆遠、葉傑平......無論是哪一位,在學術界和工業界都是舉重若輕的存在,而在將於 10 月 13 日至 15 日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分布式 AI 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上,這幾位大咖都將悉數出席!

大家對於 DAI 這一學術會議可能還比較陌生,然而對於 AI 領域尤其是分布式 AI 領域的研究者而言,它的召開,意義非凡。正如我們在前一篇預熱文章《中國學術力量不容小覷,首屆華人帶頭的國際分布式 AI 學術會議將於北京召開》中所提到的,隨著分布式 AI 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和熱度日益上漲,我國研究者作為世界人工智慧研究的主力軍之一,面向分布式人工智慧這一研究方向的群體也在日益擴大。

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國分布式 AI 研究者迫切希望國內能夠創辦一個全新的學術會議,從而更好地帶動國內研究者在分布式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的期待,DAI 應運而生。同時,由於 DAI 由中國分布式人工智慧研究群體發起,中國也成為首屆 DAI 舉辦地的不二之選。

隨著會議臨近,DAI 的會議議程和嘉賓陣容也相繼出爐,豐富多樣的議程設置以及來自學術、工業兩界的強大嘉賓陣容也引起了 AI 科技評論的關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姚期智領銜三場重磅特邀報告

對於首屆 DAI 而言,嘉賓陣容至關重要。本次會議的特邀報告議程邀請到了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 、多智能體系統創始人、IJCAI「卓越研究獎」得主、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Victor Lessor 教授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劉鐵巖博士三位重量級的嘉賓,這一嘉賓陣容也讓特邀報告環節成為了本屆大會的最大亮點。三位嘉賓及各自的特邀報告簡介分別如下: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

報告主題:Fintech: A Meeting of Minds Between Computer Science and Economics

個人簡介:姚期智,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00 年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他在 1967 年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 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 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姚期智院士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1993年,他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1995年又提出的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

多智能體系統創始人Victor R. Lesser

報告主題:Reflections on DAI History and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個人簡介:Victor R. Lesser,多智能體系統領域的創始人之一,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名譽教授,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他的重點研究領域包括複雜 AI 系統的控制和組織等,在多智能體和「黑板」系統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曾擔任 AAAI 創始 Fellow、IEEE Fellow、多智能體系統國際會議(ICMAS)的首屆主席、國際智能體及多智能體系統協會(IFAAMAS)創始主席等,2007 年,為了表彰他在多智能體系統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IFAAMAS 還專門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Victor Lesser 傑出論文獎」。此外,他還獲得了 2009 年 IJCAI「卓越研究獎」等重要獎項。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劉鐵巖

報告主題:Towards AI-powered Industr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s 


個人簡介:劉鐵巖,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IEEE 會士,ACM 傑出科學家,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客座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他曾擔任過 WWW、SIGIR、KDD、 ICML、 NIPS、 IJCAI 以及 AAAI 等十幾個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程序委員會主席和領域主席,曾獲得 SIGIR 2008 和 ACML 2018 最佳學生論文獎等頗具影響力的獎項。

作為機器學習和信息檢索領域的知名專家,他近年來在深度學習、強化學習、分布式機器學習等方面也頗有建樹,在頂級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發表了二百餘篇學術論文,引用次數近兩萬次。值得一提的是,他帶領的微軟團隊就在不久前為 AI 領域帶來了一項突破性的成果——世界最強的麻將 AI「Suphx」在日本在線麻將競技平臺「天鳳」晉級十段。

Facebook「雙雄」帶來專場講習報告

除了特邀報告的三位重量級嘉賓,將帶來講習報告的 Facebook「雙雄」—— Facebook 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科學家、德州撲克作者 Noam Brown 和 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研究員田淵棟,也成為本次會議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一位代表德州撲克 AI 世界冠軍水平,一位代表圍棋 AI 世界頂級水平,二者將基於他們取得的一些突破性成果帶來關於 AI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方面的分享。

Facebook 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科學家 Noam Brown

報告主題:AI for Imperfect-Information Games

個人簡介:Noam Brown,Facebook 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究科學家,他致力於結合計算博弈論和機器學習來開發能夠在不完美信息多智能體環境中進行策略推理的 AI 系統,其研究成果應用到了首個分別在在雙人無限撲克和多人無限撲克中戰勝人類頂級玩家的 Libratus 和 Pluribus。其中,Libratus 被《科學》雜誌列入 12 項年度突破性科學成果之一,Pluribus 則登上《科學》雜誌的封面。

同時,Noam 還曾獲得 2017 Allen Newell 「卓越研究獎」、2019 年因在 AI 領域取得傑出成就而獲得 IJCAI 「馬文・明斯基獎章」,也曾被 MIT 評選為「35 歲以下科技精英」(MIT TR35)。

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研究員田淵棟

報告主題: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s

個人簡介:田淵棟,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研究員/研究經理,重點研究深度強化學習及其應用、深度模型的理論分析等,是 ELF OpenGo 和 DarkForest Go 項目的負責人。在此之前,他 2013-2014 年曾在谷歌無人駕駛部門任研究員和工程師。

田淵棟博士 2013 年博士畢業於 CMU 機器人研究所,本科和碩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此外,他還曾獲得 ICCV 2013 最佳論文提名。

阿里、微軟、華為、滴滴等攜手打造工業論壇

同時,針對緊隨人工智慧學術研究熱潮的國內工業界對於分布式人工智慧應用也充滿了憧憬以及進行了不少實踐,基於此,DAI 也將在議程中專程設置了工業論壇,來探索分布式人工智慧的應用問題。

據悉,目前螞蟻金服副總裁漆遠、 微軟 STCA 首席科學家 Daxin Jiang 以及滴滴 AI 實驗室負責人葉傑平已確認出席本屆 DAI 的工業論壇做特邀報告:

螞蟻金服副總裁漆遠

微軟 STCA 首席科學家 Daxin Jiang

滴滴 AI 實驗室負責人葉傑平

同時,華為 GBG 軟體部張寶峰、啟元世界的創始人 & CEO 袁泉、Conflux CTO 伍鳴等嘉賓也將在工業論壇為大家帶來演講。

另外,對於這場由華人發起的國際分布式AI學術會議,企業界除了深度參與外,還提供了不少贊助支持,阿里巴巴、華為、微軟、啟元世界、雲和恩墨更以會議金牌贊助商的身份居於贊助企業之列。

最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DAI 組委會考慮到首屆會議的高質量投稿數量可能會不足,他們也邀請了最近兩年在人工智慧頂級會議(AAMAS,AAAI,NeurIPS,IJCAI,KDD,ICML,CIKM)上錄用的 35 篇論文的作者在大會作報告。

因此,屆時除了有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各位大咖級嘉賓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報告分享以外,還有一場論文「饕餮大餐」在等著大家!

10 月 13 日至 15 日,北京見!  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附:DAI 會議完整議程

會議官網:http://www.adai.ai/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首屆國際分布式AI會議在京召開,姚期智、Lesser坐鎮,德撲、圍棋 AI...
    而針對多智能體系統而舉辦的國際分布式人工智慧會議(Distributed AI,DAI)則更進一步的代表,不僅僅首屆會議選址中國,且其發起人中多數也都是華人學者。2019年10月13-15日,第一屆國際分布式AI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
  • 報名| 匯集海外知名AI博士生,上海紐約大學下周有場研討會
    活動詳情請參考官網: www.ai-flair.org請注意:本次活動對公眾開放,但因活動席位有限,將優先接受有邀請碼的客人。請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進行報名。 會議委員會何凱明, Facebook李沐,Amazon呂正東,Deeplycurious.ai田淵棟,Facebook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趨利避害?清華大學首屆AI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
    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如期舉行。在此次疫情的應對中,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從全球層面來探討人工智慧相關的話題,與國際組織攜手,交流經驗,增進了解,在人工智慧驅動可持續發展方面深化國際合作。參與高峰論壇的國際嘉賓有:聯合國副秘書長法布裡奇奧·霍爾奇德、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國際人工智慧學會前任主席約蘭·達吉爾、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局局長李在攝等。
  • 【預告】田淵棟直播講解Facebook 圍棋 AI 程序 DarkForest 是如何...
    田淵棟,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高級研究員,Facebook 圍棋 AI 程序 DarkForest 首席工程師及第一作者,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曾擔 Google 無人駕駛團隊軟體工程師,並獲得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
  • 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在清華開設的「姚班」有哪些 AI 名...
    截至 2016 年 12 月,姚班學生為論文通訊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已發表論文達 121 篇,並有 42 位優秀姚班學生被選派參加國際會議並作論文宣講。名師必定出高徒,那麼姚期智在清華短短的十幾年間培養出了哪些知名弟子?以下是雷鋒網經過採訪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學生,整理出的部分「姚班名徒」名單,如有遺漏其他優秀人才,歡迎在後臺留言補充。
  • 比AlphaGo 更複雜,最強日本麻將 AI 是怎麼煉成的?
    「感覺 ai 的打法都不太能被推理完全,這種基於訓練的對某種特徵做出的反應對於人類來說就是迷啊…」這些評論來自於 B 站上一個系列的視頻,視頻主角是一個名為 Suphx(意為 Super Phoenix)的麻將 AI。2019 年 6 月,有創作者開始製作 Suphx 牌譜的視頻。
  • 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如今,段路明做出全職回國工作的決定,與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創建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息息相關。昔日中科大的學術新星,輾轉近20年後全職回國,能否迅速提升清華量子信息中心的實力和水平,與中科大在這一領域分輝?留校後,段路明博士與老師郭光燦合作,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量子避錯編碼,用於克服量子信息系統最主要障礙的消相干問題;提出概率量子克隆這一全新研究方向,研究最佳概率量子克隆過程。這些工作得到了國際同行,包括量子信息泰鬥Charles Bennett的高度評價,並被廣泛引用,稱為「段-郭」界限。
  • 神仙打架:清華獲姚期智,北大聘朱松純,誰將引領國內AI學科?
    國際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才,更是國內外高校、研究所必爭的「資源」。早些年,姚期智加盟清華大學,今年朱松純受聘於北京大學,都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 如今,國內的高校是如何建設人工智慧學科的?經過多年建設,誰正引領國內人工智慧學科,乃至整個計算機領域的發展?
  • 洛陽廣電又一重磅節目 「三新」講習所開講啦
    三新講習所 群眾大課堂 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今年1月23日,洛陽市印發了《關於建設新時代「三新」講習所的實施方案》,推動全市廣大黨員群眾學習新思想、掌握新本領、創造新業績,一場場別開生面的三新講習所宣講活動正在河洛大地如火如荼地展開
  • Noam Brown
  • 微軟亞洲研究院劉鐵巖博士:迎接深度學習的「大」挑戰下
    雷鋒網[AI科技評論]按:本文根據劉鐵巖博士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AIDL第二期人工智慧前沿講習班*機器學習前沿所作報告《迎接深度學習的「大」挑戰》編輯整理而來,發文前已得到劉鐵巖博士的親自刪減校正。該報告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傳送門:微軟亞洲研究院劉鐵巖博士:迎接深度學習的「大」挑戰(上)劉鐵巖劉鐵巖博士,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領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方向的研究工作。同時他也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客座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榮譽教授、中國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 放棄美國一切,71歲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為國培養頂尖天才
    而年過7旬的姚期智就是這樣,即便不再年輕,依然一腔熱血,賣掉了美國的房子,轉頭扎進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出國深造,學有所成姚期智出生於1946年12月24日,上海人,曾和父母一起到臺灣生活過,從小成績優異,對物理尤其感興趣。
  • 【文匯網】知名科學家姚期智受聘任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分享AI研究...
    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在隨後舉行的學術報告會上,姚期智分享了他對AI研究及當前AI人才培養的觀察與思考。「現在的AI應用來自過去的理論研究,AI的一些進步也正來自跨學科領域。今日的理論探索,正為未來的偉大應用奠定良基!」
  • 華僑大學首屆「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開始招生
    同時,2018年還是習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第5個年頭,「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在各個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與問題。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做好「一帶一路」工作,需要我們好好總結,進行理論沉澱和提高。
  • 姚期智辭去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回中國了,永遠的
    出生沒多久後,姚期智就跟隨父母前往臺灣居住,上學時,他就對物理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經常沉迷在物理知識的研究學習中。長大後的姚期智進入臺灣大學物理系就讀並取得物理學學士。那是在一次聚會上,姚期智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儲楓,儲楓是一位華裔,當時在麻省理工計算機系攻讀博士學位,正是這次邂逅,讓姚期智接觸到了正在興起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當時,計算機在西方發達國家都是新興學科,姚期智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便決定"跳槽"。
  • 【本院快訊】好學近乎知——興化法院召開爭先進位講習所
    【本院快訊】好學近乎知——興化法院召開爭先進位講習所 2020-07-10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姚期智主編的AI教材,專為高中生打造
    而該系列教材由一手打造出清華姚班、智班,為計算機、人工智慧智能領域培養大量英才的姚期智擔任主編。也就說,等到今年秋季開學,我們就能用上姚期智主編的高中版人工智慧教材了!很多人不清楚姚期智是誰,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在世界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匯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一批人,一直是所有孩子和家長的夢想。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清華有個神秘的班級,就連省級狀元都不一定會被錄取。
  • 她,讓姚期智從物理學轉向計算機學,他,邀請姚期智來到清華!
    今年,姚期智院士在「姚班」的基礎上,又設立了「智班」,更讓人們有了更大更多的期待。姚期智院士1946年出生於上海,他學習和研究的是物理專業,1967年獲得臺灣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這是他的研究領域,一直都是物理。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物理學博士,轉向計算機領域的呢?
  • 姚期智獲聘這所頂尖高校名譽教授
    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姚期智院士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當今人工智慧一些非常亮眼的成果,正是許多年基礎研究的累積而成。為了確保未來人工智慧有可持續的巨大進步,今天我們更應該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姚期智院士作學術報告。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左)為姚期智院士(右)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 同濟大學供圖 攝當天,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同濟大學校長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