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曹營心在漢,很多愛國志士,雖然身處國外,但歸國的心卻一刻都沒有停過。而年過7旬的姚期智就是這樣,即便不再年輕,依然一腔熱血,賣掉了美國的房子,轉頭扎進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出國深造,學有所成
姚期智出生於1946年12月24日,上海人,曾和父母一起到臺灣生活過,從小成績優異,對物理尤其感興趣。20歲出頭的他就獲得了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隨後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深造,還師從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拉肖。1972年他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隨後,從物理系轉戰計算機,兩年時間就獲得了伊利諾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88年,姚期智被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3年,姚期智提出了量子通信的複雜性,1995年提出了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2000年,姚期智獲得了圖靈獎,一路走來,可謂是光環不斷。
放下一切,重回祖國
姚期智在國外備受矚目,在美國待遇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他卻萌生了回國的想法。這是讓很多人匪夷所思的,在國外已經擁有這麼高的殊榮和待遇,很多人會覺得放棄了真的有點可惜,但是他卻心繫祖國,放棄了所有,毅然決然的回國,從2004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隨後,於2016年,姚期智轉回了中國國籍。清華大學的姚班,就是姚期智創辦的。他旨在為國挖掘和培養出更多高端的人才。姚期智的回國,這樣的壯舉,影響了很多留洋的年輕學生,他們在學成之際跟隨者姚期智的步伐投進了祖國母親的懷抱,一度人才濟濟。
小結:
至此,對於留洋人才,我們需要重新評價和定位,誠然,人往高處走,即便他們是留在國外,但只要他們心繫祖國,為祖國的各項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他們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家而選擇回國的人,是永遠值得我們給予最高的敬意和感謝的。
就像姚期智老先生一樣,即便是已經70多歲了,仍然決定放棄美國優越的生活環境和最先進的科研環境而回到祖國,致力於為祖國培養新一代的人才,這樣的人是偉大的,有時候說著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卻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