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送達】說一說關於「送達」的那些事兒

2021-01-08 澎湃新聞

作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

最最最最最最讓我們感到頭疼的

不是平均一天兩次的開庭

不是遇到固執己見講不通道理的當事人

不是整理各種證據

也不是訂厚厚的案卷

而是令人「望而卻步」的

送達!!!

可能你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容小編為你簡單解釋一下。

送達,就是把原告提交的訴狀,以及法院製作的傳票、舉證通知書、裁判文書等材料,送給被告,目的就是保障被告的知情權,以及避免訴訟權利被剝奪。

因為被告只有看到這些材料後才能知道自己被誰告了、怎麼被告了、什麼時候開庭、在哪開庭、法院最後判誰贏了、怎麼樣上訴……

可現實中,總有不少人不能正確理解和對待送達。

在原告立案以後,常規的流程是:

案件的承辦法官和書記員會馬上著手製作傳票、舉證通知書等材料,把所有手續都搞定了之後,就準備給被告進行送達。

法官與書記員腦海中想像的送達畫面是這樣的:

當事人配合籤收法律文書,並積極應訴(「xx起訴了我?好吧,我現在就整理證據,到時候和他法庭見」)

然而現實中大部分送達畫面是這樣的:

1、「什麼?XX居然起訴了我?要我籤收傳票?那個,我最近不在家,等我回去再去拿。」(然後杳無音訊……)

2、「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請稍後再撥,sorry……」(永遠打不通電話)

3、「郵寄的文書被退回來了……」(住址有誤)

4、「我不收,收了才是攤上事了……」(直接拒收)

但有時候,送達的坑,是原告挖下的。

比如:原告提供的被告電話號碼本來就是空號;被告住址、工作單位都不詳。

What???

作為最應該要熟悉被告動態的原告,你都無法提供被告的聯繫方式以及住址行蹤,我們又如何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被告呢?

法院真的沒有一眼識人、掐指一算的特異功能,以及一鍵尋人、快速定位之類的神奇設備......

針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小編整理了幾個關於「送達」的知識點,請各位注意查收哦~

01問:不收下原告的訴狀,原告的起訴就不成立了嗎?

答:不是的,只要原告的起訴滿足了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案子就算立下了,就算你不收,只要立了案,法院便不能無視這個糾紛、當這事沒發生過。

02問:不收下法院的傳票,就不用去參加庭審了嗎?

答:不是的,就算你不來,法院也是可以缺席審理的!

呃...缺席審理等於讓對方掌握了所有主動權,對你是極不利的,開庭時候說不清楚的事情,你想等到什麼時候說?

03問:不收下法院的裁判文書,法院的裁決就不生效嗎?

答:不是的,只要依法走完了程序,法院的裁判文書就生效了,司法的強制執行力也是不可避免的。

打個簡單的比方,你考試考了不及格,拒收成績單就算不掛科嗎?還是不要太天真了吧。

那麼人民法院的「送達」方式有哪些呢?

01

直接送達

是指由法院的送達人員將需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給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代收人、訴訟代理人的送達方式。

02

留置送達

是指在送達的訴訟文書時,受送達人或者有資格接受送達的人拒絕籤收的,送達人員將訴訟文書留放在受送達人住所的送達方式。留置送達具有與直接送達相同的法律效果。

03

委託送達

是指受理訴訟的法院直接送達確有困難,而委託其他法院將需送達的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04

轉交送達

是指受理訴訟的法院將需送達的訴訟文書交有關機關、單位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05

郵寄送達

是指受理訴訟的法院在直接送達有困難的情況下,通過郵局以掛號信的方式將需送達的訴訟文書郵寄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06

公告

退一萬步講,就算當事人真的人間蒸發了,法院也可以通過公告的方式進行推進,公告期滿後也視為送達成功。

送達是訴訟的必要程序,一個事實清楚的民事案件審理起來本不複雜,但因當事人的惡意躲避,使得庭審無法順利進行,降低了司法效率,也消耗了各方的時間。

現實生活中,可能大多數人都認為「對簿公堂」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便會想方設法地躲避法院的送達,以此來否定糾紛的存在。

其實,小編想說:給你製造麻煩的並不是法院!

法院是來幫你們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的,「送達」是告知你訴訟程序、事項以及結果的,是在保護你的訴訟權利,而且你若有異議,完全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答辯狀、參加庭審、提起上訴......

沒事不找事,遇事不怕事。如果真的被告到法院了,那就積極應訴,收下材料不等於敗訴,因為你一味的躲和拖根本不會影響法院進行判決,只不過最終的結果都得你自己承受。

所以,何必呢?

你說,對吧?

來源:保德法院

原標題:《【扎心了!送達】說一說關於「送達」的那些事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扎心了!送達】說一說關於「送達」的那些事兒
    針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小編整理了幾個關於呃...缺席審理等於讓對方掌握了所有主動權,對你是極不利的,開庭時候說不清楚的事情,你想等到什麼時候說?03問:不收下法院的裁判文書,法院的裁決就不生效嗎?
  • 關於「送達」實操那些事兒......
    在這些玩法律的大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刷屏中,幫主這個草根HR時不常吐槽幾口苦水。但吐苦水的同時,真心感覺HR的弱勢和無奈.      算了,相由心生心由境起,牢騷鬱悶苦水都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要實際一些,還是得靜下心來做好接地氣的苦B管理。      今天就順著一個小夥伴的問號,侃侃勞動關係管理中的「送達」實操那些事兒吧。
  • 關於行政執法文書送達的幾個問題
    行政執法難不難,必須難,執法文書送達,更是可謂老大難,別說行政執法機關,就是在法院系統的送達,那也是必須難,嘿嘿!今天就說說行政執法文書送達的那些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 關於仲裁通知送達的有關問題
    只能說,Mr Oosterman是業務部門的一名代表,就租船合同的履行和引起爭端的事件發出了業務通訊。這並不足以得出這樣的推論,即他被授權承擔接受法律程序送達的這一嚴肅而獨特的責任。2.表見授權表見授權不同於實際授權,表見授權是一種由被代理人向第三人作出陳述而產生的一種禁止反言的形式。
  • 規範送達工作,提高送達效率——石家莊中院出臺送達工作規定
    近日,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訴訟文書送達工作的規定》。根據該規定,今後石家莊中院審理的二審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等裁判文書,原則上不再委託基層法院送達;需郵寄送達的裁判文書,由法官助理在送達系統中填寫當事人送達信息,上傳裁判文書,送達團隊從系統中列印裁判文書並送達。該規定的出臺,將減少基層法院和中院立案庭以及審判庭室之間交接的中間環節,減輕基層法院和中院審判輔助工作的負擔,有助於節約司法資源,提升審判質效。
  • 送達 - 送達-中國法院網
    第七章 期間、送達  第二節 送達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籤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籤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
  • 最高院:電子送達中「受送達人同意」的認定
    廣西高院 今天裁判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問答口徑(一)〉的通知》(法[2020]105號)三十五、電子送達以受送達人同意為前提條件,符合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受送達人同意:第一,明確表示同意,即主動提出適用電子送達或者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
  • 《海牙送達公約》的送達途徑有哪些?什麼情況下不能拒絕
    1965年《關於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訴訟文書和非訴訟文書海牙公約》,簡稱《海牙送達公約》,自1992年1月1日起對我國生效。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與司法部又聯合發布了《關於執行〈關於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有關程序的通知》和《關於執行海牙送達公約的實施辦法》,具體規定了運用該公約設立的機制進行文書域外送達的程序。
  • 禮泉縣人民法院關於開通10102368電話送達專線的公告
    禮泉縣人民法院關於開通10102368電話送達專線的公告 2020-11-06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院 關於郵寄送達 最新 裁判規則5則
    民事送達對於訴訟程序合法進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待言。目前法院審判任務繁重,送達難問題比較突出,辦案人員較多地採用了郵寄送達方式。如何認定每一個郵寄送達行為的效力,在實務中爭議頗多。本文整理了最高法關於郵寄送達的最新的裁判規則,供大家交流學習。
  • 大冶金山店法庭微信送達訴訟文書 緩解「送達難」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李笑親)6月19日,筆者獲悉,大冶市人民法院金山店法庭創新送達訴訟文書方式,通過微信送達民事起訴狀,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廉政及執法監督卡、空白民事答辯狀、裁判文書上網告知書等材料,以緩解「送達難」問題。
  • 最高院司法觀點:約定送達地址即便訴訟文書被退回仍然視為送達!
    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2014年發布的《關於商事審判若干問題的解答(一)》中「就「在金融借款合同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防範借款人惡意變動住所地導致相關法律文件送達困難,往往在合同中事先約定某一特定地址作為法律文件送達地址,發生糾紛後,借款人故意躲避,導致訴訟文書送達困難,訴訟被拖延時,金融機構主張法院向該約定地址送達即視為送達,而借款人以該地址並非訴訟送達地址,
  • 濟源:「老賴」大頭貼出成效,法律文書將電子送達、網絡公告送達
    發布會上,該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王備戰就《濟源市人民法院關於送達工作的補充規定》、《濟源市人民法院關於網絡方式公告送達法律文書的暫行規定》、《濟源市人民法院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公開曝光的通告》的相關內容進行了闡釋說明。
  • 城北區人民法院「夜間送達」化解送達難
    8月20日晚9點,城北區法院民二庭及法警隊幹警整裝待發前往涉訴公司法定代表人居住地進行送達,開啟夜間送達模式。此次送達的案件是涉及商品房預售合同的示範訴訟案件,原告系該小區業主,原告與被告公司籤訂的商品房預售合同中,約定的房屋面積與不動產權證登記面積在法律規定的3%內略有浮動,原告業主起訴被告公司退還多交納的房款。
  • 集約送達再發力!蜀山法院開展外包送達人員法律業務培訓
    為破解送達難題,縮短訴訟周期,蜀山法院通過社會化外包服務模式對文書送達等輔助性事務進行剝離,委託第三方進行集約化送達外包,讓法官能夠全身心專注於案件審理。10月23日,蜀山法院開展了外包送達人員法律業務培訓會,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董兵兵,民一庭法官助理劉志君、法官助理武娟及外包送達人員參加培訓。
  •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規範民事送達工作的指引(試行)》將於...
    近年來,在審判實踐中經常出現受送達人躲避規避送達甚至拒收訴訟文書等情形,嚴重影響了法院訴訟活動的有序進行,制約了司法效率的提高。為提升民事送達工作的質效,破解"送達難",統一全市兩級法院對有效送達標準的認定,江門中院在對全市兩級法院送達情況及司法實踐進行調研了解的基礎上,擬制定《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規範民事送達工作的指引(試行)》。
  • 公告送達 | 吳江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19.12.26,總第514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本公告採用在信息網絡上刊登公告的方式,公告刊登期即為公告發出日期,自本公告刊登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本院受理原告宋衛明訴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因用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向你公告送達本院(2019)蘇0509民初7529號民事裁定書。
  • 案例|​約定送達地址後訴訟文書被退回,能視為送達嗎?
    (三)人民法院原審程序違法,張劍羽未收到一審、二審法院送達的法律文書,沒有參與開庭審理,導致張劍羽喪失參與訴訟的權利。稠州銀行福州分行提交書面意見稱:(一)張劍羽明確經公證授權江濤代其與稠州銀行福州分行籤訂兩份《最高額保證合同》,自願為合眾公司的相關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 關於向訴訟代理人送達裁判文書的規定
    為在審判實踐中統一實行向訴訟代理人送達裁判文書的做法,完善送達制度,維護和保障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訴訟權利,根據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精神,經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2009 年第 5 次會議討論決定,就向訴訟代理人送達裁判文書的有關事項作如下規定
  • 公告送達|吳江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3.5,總第557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本公告採用在信息網絡上刊登公告的方式,公告刊登期即為公告發出日期,自本公告刊登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公告期滿後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於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逾期未上訴的,本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特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