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解鎖原理是什麼?各種設備是如何錄入並識別指紋的?

2020-12-16 製造原理

Hello大家好,我是風雲哥,要說到人體特徵識別,小夥伴們都會想到哪些應用呢,是充滿黑科技的虹膜識別,還是最新的人臉識別,其中應用最廣泛的,還就當屬指紋識別了。

小夥伴們有關注過自己的手嗎?我們打開雙手,首先看到的就是看到的就是這些奇奇怪怪的紋路,在這些紋路的背後蘊含著的是我們天生就有的、幾乎不可能重複的人體特徵信息。

事實上,我們似乎更關心的是一些有關指紋的疑問吧!比如指紋是怎麼來的、長出指紋到底是為了什麼、手機指紋解鎖安全嗎、指紋可不可以被抹去等等一系類的問題。風雲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神奇的存在----指紋。

風雲哥一直都是以為指紋就是手指上的一些凹槽,相信也有不少的小夥伴們也是這樣理解的吧!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正確,指紋不是凹槽,而是表皮上凸起的特殊紋線。

有科學資料表明,當還處在5到6周的胚胎期嬰兒,手這個重要的組織就開始發育了,這個時候真的是沒有指紋的,在隨後的發育中逐漸一些表皮組織彎折,差不多達到25周左右時,指紋才會完全成型,並陪伴我們終生。

值得一提的是,指紋在隨後的日子裡只是不斷的變粗變大,紋路不會改變。即使受到了外傷,只要不損傷到真皮層,指紋還會重新長出來的。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和別人的指紋,大概能發現有三種不同的形狀,分別是「鬥形」「箕形」』「弓形」這種形狀的分布和地區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中國人、日本人的指紋中,鬥形紋和箕形紋的出現率大致相當,共佔整體的 90% 以上;歐洲人的指紋中,箕形紋出現率較高;美國人的指紋中,則是弓形紋的出現率較高。

就算是同卵雙胞胎,DNA都可以完全相同,但是指紋的重複率是150億分之一,在概率學上就被判定成不可能事件了。就連同卵雙胞胎也不例外。

有人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有指紋?你肯定要說,不就是為了鑑定身份嘛。不錯,的確是有這個功能。早在2500年前的戰國後期,就有出土的竹簡提到了用指紋來判案的例子,但是請仔細想一想,指紋用於準確判斷身份(古代不算哈)才開始多少年呢?

而指紋卻伴隨了人類發展的全部時期,甚至一些其他的動物也存在這樣的現象。這使得為什麼產生指紋變成了科學界的一個課題。

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有這樣幾種不同的假說。一是說指紋充滿溝壑的結構是為了減少了摩擦力,使皮膚更容易拉伸和變形,這樣可以避免皮膚受到傷害。就像是如果拉一張褶皺的紙張和平整的紙張,當然是褶皺的紙張能夠被拉伸是一個道理。

另一個說法是遠古人類的遺傳說,當時由於沒有盛水的工具,往往需要用手去河邊盛水,而指紋的作用正是為了保持更多的水可以留存在手上。就算是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科學家依然無法找到一種可以經得住論證的假說,人類為什麼有指紋也許永遠都是一個謎團。

即便是我們並不清楚指紋的成因,也並不能阻礙我們使用指紋的特殊性質來進行身份認證。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設備到底是如何識別指紋的呢?

發著綠光的指紋打卡機

我們常見的這種叫做「光學式指紋識別系統」是利用光線反射成像識別指紋的,這類型指紋模塊對使用環境的溫度溼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大冬天的騎自行車,這時候跑到門前打卡經常是打不上的,還要把冰涼的手指頭放到嘴邊哈氣一會才能識別,別提多尷尬了。由於這種設備體積過於龐大,並不適合在手機上使用。

手機上的指紋識別按鍵

手機上那個小小的按鍵其實是一個電容式指紋模塊,利用矽晶元與導電的皮下電電解液成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藉此可實現準確的指紋測定。這種方式適應能力強,對使用環境無特殊要求,同時整個組件體積還比較小,因而使得該技術在手機端得到了比較好的推廣。

公安系統的指紋採集器

我們去辦理身份證和補辦身份證的時候是需要錄入指紋的,這個錄入設備就是生物射頻指紋識別系統,這種設備的精度是非常高的。它通過傳感器本身發射出微量射頻信號,穿透手指的表皮層去控測裡層的紋路,來獲得最佳的指紋圖像。

指紋敏感器的識別原理只對人的真皮皮膚有反應,從根本上杜絕了人造指紋的問題,寬溫區:適合特別寒冷或特別酷熱的地區。因此射頻技術是目前最可靠,最有力有解決方案。

但是不論何種採集方式,採集到的信息並不是指紋的圖片,而是以一種特殊算法計算的到的一串代碼,就像是根據指紋,排列組合成一個相對應條形碼,如果逆向對比,就可以通過計算獲得兩個指紋是否出自同一人,一般是有四個步驟的。

1、指紋採集。第一次採集指紋的時候,經常同一個手指也要全方位的錄入一遍,這是為了將整個指紋完整的記錄下來,因為指紋片段並不能作為識別的證據。

2、指紋評估。對整個信息進行嚴格的判斷,如果不合格是需要重新採集。

3、提取特徵。這一步是相當關鍵的一步,需要強大的算法軟體進行支持,將採集到的指紋終結點,分叉點,分歧點,孤立點,環點,短紋等等信息進行數學轉換,並且保存在資料庫中。

4、指紋匹配。如果再次識別到的指紋具有以上信息,就可以確定身份信息並且執行操作。

這時候我們回到前面的話題,來看看指紋鎖到底安全不安全。一般的法醫學上要確定兩個指紋是否出自同一個人,指紋比對的特徵需要30個以上相符才能判定,而我們的手機並不會如此精確的計算,不過隨著算法的不斷更新,手機的識別水平也是在飛速的發展,安全性也有質的飛躍。風雲哥覺得指紋鎖能夠在手機上鋪天蓋地的普及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懶得輸入密碼吧。

那指紋會不會消失呢?這個還真有可能,的確發現極少一部分藥物是會使指紋短暫模糊甚至消失,如果這時候需要進行出入境,是需要隨身攜帶醫生開出的證明才可以的。

如果想徹底的毀滅指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通過各種暴力手段使手指的真皮層受損,指紋的確不會重新長出來。

今天就說這麼多,估計你心裡就想怎麼弄個假指紋代替打卡,風雲哥告訴你,還是洗洗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都散了吧。

相關焦點

  • 指紋突然識別不成功,如何才能快速、無延遲地解鎖手機呢?
    而換了擁有指紋或面部等生物識別功能的新手機後,人們往往會想要馬上、趕快體驗一把手機的指紋或刷臉解鎖方式。而在使用指紋解鎖手機的過程中,難免不會遇到問題,這不,手機的指紋識別不靈敏了,指紋解鎖手機時要多嘗試幾次,或者是根本識別不了,這時指紋解鎖體驗就大大降低了。
  • 橘子皮如何解鎖指紋識別?關鍵點在於導電筆塗層
    stGednc本文記錄了,原理、安全性、專家回應以及怎麼防範stGednc先危言聳聽一下:不光橘子皮,任何人的指紋都能隨便解開你的手機鎖,就連一塊溼的餐巾紙都可以輕易的解鎖你的手機。stGedncstGednc用手指解鎖幾次你會發現。stGednc不需要錄入指紋,任何人都可以解鎖你的手機了。stGednc
  • 一段膠帶輕易破解手機指紋識別?這事沒那麼簡單
    絕大部分手機的指紋識別使用的都是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電容式指紋識別原理是傳感器和皮下導電的電解物質產生小電壓,這個電壓的大小由指紋的谷脊起伏決定,傳感器根據電壓大小就可以記錄用戶的指紋信息,然後通過軟體算法進行指紋識別。
  • 手機的指紋解鎖真的安全嗎?
    系統的漏洞在於,用於身份驗證功能的指紋傳感器並不會捕捉用戶指紋的完整圖形,相反,它掃描儲存的只有指紋的部分區域,而且許多手機還允許用戶在系統裡錄入多個手指的指紋。只要用戶的指紋與系統裡保存的區域指紋相匹配,手機就會解鎖。
  • 京東方揭秘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小孔成像原理
    指紋識別技術一直被廣泛的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中,不僅可以實現屏幕的解鎖,還擁有金融支付等功能。傳統的指紋識別是在手機中採用一個獨立的功能模塊,一般置於手機的實體Home鍵中。但隨著全面屏的流行,為了實現手機的高屏佔比,一種全新的指紋識別技術——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應運而生。京東方(BOE)經過不斷地技術創新和突破,已經推出了屏下指紋識別方案,那它究竟是採用了什麼原理呢?
  • 手機指紋解鎖改善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其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如今的智慧型手機都配備了指紋解鎖功能,安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有屏下指紋、後置指紋以及側面指紋三種解鎖方式。今年發布的手機大多採用了屏下指紋解鎖,側面指紋與後置指紋解鎖的手機較少;由此看來,屏下指紋解鎖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指紋解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 電容式指紋引領生物識別技術升級
    近幾年,在智慧型手機、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大力推進之下,生物識別技術迅速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早已不再是公安刑偵部門專門使用的了。人們每天都要用指紋解鎖、刷臉打卡。在進行身份認證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進行交易付款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籤訂合同時還是要提供生物密鑰。
  • 貓爪能否解鎖屏幕指紋手機?手持iPhone的我哭了
    指紋識別我們當然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去解鎖了,但是~~萌萌的貓爪子也可以做得到嗎?雖然在以前我們也看到有些好奇的人測試過,但是面對現在更為流行的屏幕指紋,貓爪還能不能做到識別解鎖呢?喵喵屏幕指紋解鎖大挑戰之設備篇  為了好好測試下貓爪能否真正被屏幕指紋識別,我們特地選擇了三款具有代表性的手機,分別是內置第四代屏幕指紋技術的vivo X23、兩款均內置第五代指紋識別技術的vivo NEX雙屏版與Mi 9。三款手機的屏幕指紋技術其實都屬於比較成熟的版本。
  • 指紋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
    隨著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採用指紋識別作為個人生物識別的方式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指紋圖像屬於個人隱私,大部分企業為了避免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從而採用了指紋特徵作為識別方式。為此,各生物識別技術公司及其研究機構研究了許多指紋識別算法,但各種識別算法最終都歸結為在指紋圖像上找到並比對指紋的特徵。
  • 還在用密碼解鎖電腦?指紋和人臉識別更方便
    我們早已經習慣了使用指紋解鎖手機,但是解鎖電腦時,貌似很多小夥伴還在默默的輸密碼。為什麼不用指紋識別、面部識別這樣簡單高效的工具呢?在電腦上輕輕按一下你的手指,或者在屏幕前露一下臉就能解鎖電腦,是不是很方便,在Win10上這個功能叫做Windows Hello?
  • 指紋識別不再唯一,動態聲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能取代嗎
    【PConline 雜談】進入2018年,談及手機的黑科技,就不能不提及屏幕指紋解鎖,利用OLED屏發射光線,照亮指紋後反射回傳感器,以此繪製指紋圖像進行匹對,這項技術給多年不變的手機外形帶來了不小的革新,手機不用為指紋識別模塊開孔,屏佔比有極大提升,同時還能避免大部分用戶所嫌棄的後置指紋解鎖
  • 【報告】智能終端指紋識別行業分析
    射頻式是未來發展方向。三、指紋識別採集方式:不管採用什麼採集技術,從用戶角度用到的就兩種錄入方式:按壓式與滑動式。滑動式將手指從傳感器上划過,系統就能獲得整個手指的指紋。手指按壓上去時,無法一次性採集到完整圖像。
  •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究竟難在哪?
    指紋解鎖並不是一項「黑科技」,早在2013年,蘋果公司就在iPhone 5S上加入了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隨後,Android陣營的手機也逐漸跟進,使指紋識別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但隨著工業設計的進一步發展,傳統指紋解鎖技術已不能滿足更苛刻的工藝水平要求。
  • 拍照比個「V」,指紋就洩露了?
    「基本上1.5米內拍攝的『剪刀手』照片,能100%還原出被攝者的指紋;在1.5米至3米的距離內拍攝的『剪刀手』照片,能還原出50%的指紋;只有超過3米拍攝的『剪刀手』照片才難以提取其中的指紋。」張威解釋。指紋信息通過照片被提取後,通過專業材料製作成指紋膜,可被不法分子用於各種通過指紋技術來識別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紋門鎖、指紋支付等。
  • 智能時代的到來,指紋識別到底安不安全?
    智能時代來臨,生物識別技術更是層出不窮。例如門禁系統裡面的指紋識別技術、正在崛起的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因其實用性強,性價比較好,方便快捷,在越來越多的場合中應用,如智慧型手機,門禁系統、行動支付、智能家庭等場景中。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指紋識別技術很安全吧?但是是真的安全嗎?不如看看下面的內容。
  • win10指紋解鎖怎麼設置
    win10指紋解鎖怎麼設置?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已經慢慢的支持指紋解鎖的功能了,通過指紋解鎖可以更快速登錄電腦,無需記住密碼以及輸入密碼,非常便捷,那麼win10指紋解鎖怎麼設置呢?下面小白系統教你設置win10指紋解鎖設置的步驟。是否支持指紋解鎖?首先確認筆記本電腦是否支持指紋解鎖的功能。
  • 多虧這家廠商 你才能用上屏幕指紋解鎖
    以解鎖方式為例,之前的手機可以將指紋識別傳感器放置在機身正面的底部,而屏幕空間擴大後,正面的指紋識別傳感器只能被迫轉移到機身的側面或機身的背部。    現如今,隨著供應鏈的成熟,很多新機都搭載了屏幕指紋技術,那麼天天使用屏幕指紋的你,想不想知道屏幕指紋技術的原理是啥?此外,在屏幕指紋技術商用的推動上,有一家手機廠商起到了關鍵作用,你猜是哪家手機廠商?
  • 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及全球晶片廠商大盤點
    VLGesmc1、 光學識別VLGesmc光學識別是應用比較早的一種指紋識別技術,比如之前很多的考勤機、門禁都採用的就是光學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是利用光的折攝和反射原理,將手指放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內置光源照射下,光從底部射向三稜鏡,並經稜鏡射出,射出的光線在手指表面指紋凹凸不平的線紋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線明暗就會不一樣。
  • 十幾億手機驚曝指紋漏洞!橘子皮+導電筆+膠帶秒開指紋鎖!
    近日,蘇州邁瑞微電子有限公司向國家工信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網信辦舉報了手機指紋解鎖存在的驚天漏洞!好奇實驗室用透明膠帶+導電筆秒破安卓和蘋果的指紋識別,甚至用於支付!任何人的指紋都可以解開你的手機!更甚者,一塊橘子皮都行!
  • 導電筆能破解手機指紋鎖?蜀黍親自做實驗告訴你真相
    破解指紋鎖真就像視頻中所演示的那麼簡單?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民警根據網上所說方法進行了實驗。實驗目的揭秘膠帶解鎖指紋的真相,向市民科普指紋解鎖的原理。趙祥 攝導電筆是怎麼模擬指紋的什麼是導電筆?民警向廠家諮詢後發現,導電筆原理其實很簡單,它的筆芯裡面含有一種特殊的墨水(導電液),墨水幹了之後就可以導電。這個墨水通常是銀漿或者其他特殊物質,導電性很好,所以幹了後的墨水能夠導電。那麼,導電筆是如何模擬指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