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式指紋引領生物識別技術升級

2020-12-16 中投顧問

   近幾年,在智慧型手機、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大力推進之下,生物識別技術迅速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早已不再是公安刑偵部門專門使用的了。人們每天都要用指紋解鎖、刷臉打卡。在進行身份認證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進行交易付款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籤訂合同時還是要提供生物密鑰。這一切的發生,無不體現著生物識別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根據IBG以及調研機構TransparencyMarkerResearch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生物識別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00億美元。隨著人工智慧市場的加速發展,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大,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33億美元,年均的複合增長率為15.7%,正處於快速增長通道。

  光學指紋技術是出現最早的指紋識別技術,這種技術一般在公司門禁、打卡系統中使用,這種機器一般可以在採集區域的底部看到紅色或者綠色的光源。電容式指紋識別與第一代光學指紋識別模塊相比,具有體積小、適用性廣等優點,如今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採用電容式指紋識別。

  從技術上來看,電容式指紋識別相對於光學式指紋識別要更為複雜,主要原理是將壓力感測、電容感測、熱感測等傳感器整合到一起,當手指表面按壓晶片表面時,內部電容傳感器會根據指紋波峰與波谷而產生的電荷差形成指紋圖像,然後將其與手機內部的指紋庫進行匹配,從而完成指紋識別。

  除了技術成熟以外,電容式指紋有一個顯著優點,那就是其外置性不受屏幕類型的限制,無論是LCD還是OLED手機屏幕,電容式指紋都能輕易兼容,這就正是手機廠商紛紛採用這一指紋技術的主要因素。

  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指紋識別技術目前主要有三種:電容式、光學式、超聲波。在現階段,從指紋識別類型上,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大多都在使用電容式指紋識別。一般來說,目前智慧型手機的指紋識別模組解析度能達到500dpi,而越高的解析度對於指紋信息的速度和精準度有所提升。

  到底是光學式指紋解鎖好,還是電容式指紋解鎖好?其實,決定兩種解鎖方式最終效果的,要數其內置的傳感器性能如何了。與光學設備多採用人工調整改善圖像質量所不同的是,電容傳感器採用自動控制技術調節指紋圖像像素和指紋局部範圍敏感程度,在不同環境下結合反饋信息生成高質量圖像。

  電容指紋傳感器優點為尺寸較小、一般無畸變、圖像質量較好、易集成於各種設備,其發出的電子信號將穿過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膚層,達到手指皮膚的活體層,直接讀取指紋圖案,從而有效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當然,像所有其他技術一樣,通過預先保存在系統中的數據來識別和驗證一個人的指紋,也正成為業內探索的一大新方向。機構、執法部門、醫院和診所、學校和學院、健身房和健身中心都採用指紋解鎖大的空間較廣,也能為個人信息驗證提供一種新方式。

  11月7日,上海進博會上,德國半導體科技公司英飛凌展示了集成指紋傳感器的生物識別支付卡系統,非接觸式支付卡在交易過程中一直在持卡人手中,無需輸入密碼或籤名授權,這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熱烈討論。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生物識別更多新潮的應用!

相關焦點

  • 生物識別技術產業發展深度報告:指紋與人臉識別
    生物識別技術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語音、臉部、指紋、掌紋、虹膜、視網膜、體形、個人習慣(包括敲擊鍵盤的力度和頻率、籤字)等,與之相應的識別技術包括語音識別、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掌紋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流程一般為,通過設備對信息進行採集,隨後進行預處理,然後將生物信息中的特徵進行提取,將其與檔案特徵進行比對,對比結束後得出識別結果。
  • 光學、半導體、超聲波……究竟哪種指紋識別技術更好用?
    >依靠半導體傳感器來完成,又分為電容感應式指紋傳感器、溫差感應式指紋傳感器。 電容感應式指紋傳感器 電容感應式指紋傳感器由電容陣列構成,內部大約包含1萬隻微型化的電容器。當用戶將手指放在正面時,皮膚就組成了電容陣列的一個極板,電容陣列的背面是絕緣極板。
  • vivo屏下指紋技術解析:vivo屏下指紋識別怎麼做到?
    作為目前智慧型手機上運用最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機基本上都用上了。最常見的指紋識別方案是電容式的,這是運用最成熟的一套指紋識別方案,且成本較低,不過現有的電容式指紋識別都需要單獨設置識別裝置。
  • 指紋識別技術很多都來自Precise Biometrics公司
    當前智慧型手機已幾乎成為每個人的標配,而指紋識別、人臉、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智慧型手機中,為智慧型手機安全保駕護航,尤其是指紋識別已然是必須。用戶雖然經常使用指紋識別,但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使用的指紋識別技術很多都來自一家叫做Precise Biometrics的公司。
  •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究竟難在哪?
    連蘋果公司都沒用到的屏下指紋識別,究竟難在哪?   指紋識別技術是眾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的一種。可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有指紋、人臉、聲紋、虹膜等。指紋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指紋採集技術目前主要有三種:電容式、光學式和超聲波式。其中,電容式在智慧型手機應用領域目前仍然有最高的市場佔有率。   由於我們的指紋是由凹凸不平的皮膚紋路構成,每個手指的紋路都完全不同,因此通過傳感器可以獲得不同的指紋圖像。
  • 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及全球晶片廠商大盤點
    指紋識別採集技術的三種方式指紋識別技術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準確率,而提高指紋識別準確率的核心在於能否更準確、高效的採集指紋圖像(當然也可以通過後期算法來提升,但是提升的效果有限)。目前指紋識別採集技術主要有三種方式:光學識別、電容傳感器識別、生物射頻識別。
  • 基於DSP的電容式指紋傳感器識別系統
    引言     指紋識別系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識別方式,其廣泛應用於門禁、考勤和其他安防領域。本指紋識別系統,採用雙供電方式,既可與電腦聯機使用,也可作為可攜式設備使用。作為可攜式時,大約可存儲300~500枚指紋,同時系統有著很高的識別率。
  • 【報告】智能終端指紋識別行業分析
    目前,主要的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識別、掌紋識別、虹膜識別、面部識別、DNA識別、行為識別等。而目前來看,識別方式最簡便、最實用、最準確,發展最好的就是「指紋識別」方式。全球來看,指紋識別佔整個生物識別市場的將近60%的市場份額,有超過幾千家的指紋識別廠商生產數百種以上的指紋識別產品,而其它生物識別技術廠商不足其十分之一。
  • 指紋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
    隨著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採用指紋識別作為個人生物識別的方式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指紋圖像屬於個人隱私,大部分企業為了避免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從而採用了指紋特徵作為識別方式。為此,各生物識別技術公司及其研究機構研究了許多指紋識別算法,但各種識別算法最終都歸結為在指紋圖像上找到並比對指紋的特徵。
  • 炫酷又fashion 隱式指紋識別離我們多遠
    按照慣例我還是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指紋識別技術作為生物識別技術之一,指紋識別技術是通過取像設備讀取指紋圖像,然後在用識別軟體提取指紋特徵數據,最後在進行匹配識別算法得到結果,以確認指紋所有人身份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 橘子皮如何解鎖指紋識別?關鍵點在於導電筆塗層
    stGednc非也,淘寶上二十元左右可以買到很多到很多stGednc目前我們接觸最多的三種指紋識別方式有:光學識別、電容傳感器、生物射頻stGednc•光學識別常見的屬平常使用的指紋打卡機,是較早的指紋識別技術。光線射到手指上再反射回機器以獲取數據。
  • 【尚易德 SRT 熱點聚焦】七大安防生物識別技術全解析
    生物測定技術根據人體自身的特徵如指紋、聲音等來識別個人的身份。目前,有很多的生物測定技術可用於身份認證。這裡,我們描述一下大多數流行的生物測定技術是怎樣工作的,並對它們抓圖、抽取特徵、比較和比對的功能做以簡單的評論。
  • 安卓全面屏都用的屏幕下指紋識別,科普超聲波指紋識別的原理
    指紋識別可以說是蘋果一手帶熱的,雖然蘋果將指紋識別普及推廣,但是隨著iPhoneX的發布指紋識別和home一樣消失了。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安卓手機,都是採用了屏幕下指紋識別。在全面屏上,安卓走得比蘋果iPhone更遠。截止目前看,大部分採用全面屏的安卓手機,都用上了更加酷炫的屏幕下指紋識別。
  • 小米5S超聲波指紋識別和普通指紋識別有什麼區別?
    今天開賣的小米5S再次遭到了網友們的瘋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米5S增加了一項「黑科技」:超聲波指紋識別!那麼和普通的指紋識別相比,小米5S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有什麼區別呢?超聲指紋識別技術高通主推,藍思科技幫助工程實現 ,小米把它推到消費者面前。
  • Touch ID有望回歸iPhone 專利文件揭蘋果引進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早前有傳聞指蘋果打算將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在iPhone重新推出,上月有報導指他們準備使用高通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並且最快會在明年下半年發表的新iPhone引進。雖然傳聞現時無法證實,但網站iMore日前找到證據,為上述傳聞增添幾分真實感。
  • 小米5指紋識別大揭秘!太給力了-小米5,指紋識別,揭秘, ——快科技...
    自iPhone 5S將指紋識別引入智慧型手機以來,對指紋識別技術運用一直存在5類紛爭:陣營之爭、類型之爭、材料之爭、前後之爭、尺寸之爭。就著小米5發布的熱度,我們來分析一下小米5指紋識別背後的技術原理和行業故事。首先是「陣營之爭」
  • 屏下指紋識別的春天到了嗎?
    北京時間11月1日晚間,生物識別技術公司Fingerprint(FPC)在瑞典發布了屏內指紋識別方案。據悉,該技術可以在智慧型手機的顯示面板上任意位置捕獲與識別使用者的指紋。這種破壞性的屏內指紋(in-display)技術是基於超聲波傳感器技術,FPC擁有多項專利。
  • 匯頂、敦泰、比亞迪等重磅出擊指紋識別新應用
    匯頂科技還推出一款尚未發布的指紋識別方案,它將採用玻璃蓋板。相比藍寶石方案,玻璃蓋板方案將大大降低成本,這或許預示匯頂科技將殺入千元機指紋識別市場。  2015年是指紋識別爆發的一年。蘋果以引領市場的姿態率先採用指紋識別技術,iPhone 5S的指紋解鎖功能一經推出便深受用戶歡迎。
  • 面部識別這就「涼涼」?光感屏幕指紋3.0快到起飛
    01 光感屏幕指紋技術大家都知道,傳統指紋識別使用的是電容式模塊,電容式指紋識別主要是利用指紋傳感器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當然電容式指紋識別也有一些缺陷,比如當遇到溼手解鎖情況時,識別失敗的機率是很大的,不過最終讓電容式指紋識別淘汰的最終原因,其實是與極致全面屏的發展相矛盾的。
  • 從無人敢做到無人不做,vivo是如何引領屏幕指紋技術發展的?
    升級後的第二代屏幕指紋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指紋識別成功率和識別速度,即便在複雜的場景下解鎖,也是一個「快」字了得。(vivo X21)第三代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識別更準,解鎖更快同年6月,vivo NEX搭載著第三代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與大家見面,而伴隨著更出色屏幕指紋技術的誕生,vivo NEX也迎來了行業首個量產的零界全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