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推動行星?引力彈弓?網友:真的可行嗎?

2020-12-16 超哥掄科學

自上映以來,《流浪地球》口碑日漸上升,近日票房獨佔鰲頭。那麼對於電影中的某些「高級科技」,現實中可行嗎?

首先,我們來討論支撐影片的大環境線索理論:在太陽燃料耗盡演變為紅巨星之際,人類為了尋求新的宜居帶,選擇用發動機推動地球。

在設定的人類文明中,使地球停止自轉,隨後用「發動機」通過噴射反向氣流從而使地球獲得反向動力。

這便是物理學裡的動量定理:物體碰撞前後各部分質量乘以相應速度之和不變,這裡的速度包括方向。現實中火箭的發射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這個動力卻不可能是常規的化學燃料,地球質量巨大,推動乃至停止自轉都需要極大極大的能量,而即使用盡地球所有的化學燃料也不能達到如此大的能量。

那麼動力從何而來呢?早在1905年愛因斯坦就發布了狹義相對論,其中就提到了一個徹底改變世界的質能方程:E=mc∧2。

這個方程揭示了物體質量與能量的轉化關係,暗示著極微小質量的物質蘊藏著極大的能量,由此衍生的核裂變和核聚變是原子彈、氫彈的理論依據。

在電影情節設置中,可控核聚變技術應當是人類文明中的成熟技術之一。由這項技術提供的推動地球的能量是完全可行的。

解決了發動推力的來源問題後,我們再著眼於結構體自身的結構狀況。正如用紙包火是不可行的,那麼地球作為一個整體結構體能夠承受推力帶來的應力壓力嗎?顯然是不能的。

太空人在乘坐火箭時需要承受數倍於自身的加速度,超過這一極限,人便會因超限而最終被毀滅。同樣,地球的薄殼結構承受不住推力帶來的極限效應。

當然,這僅局限於當前人類思考的範疇,或許,屆時人們可以改變地球內部結構構造,亦或將內部壓力導流到發動推力...

在這部影片中,科技幻想帶來的視覺盛宴令人酣暢淋漓。其中有一處「引力彈弓」讓人咋舌讚嘆。

利用木星巨大的引力,地球借用其引力如彈弓般獲得「天然的」「自然的」向前推動力,令人不禁讚嘆大劉頂級般的想像力。

看到「引力彈弓」,不禁令人想起相似的《三體》中宇宙飛船利用壓縮宇宙波從而獲得超越光速推力的情節,果然異曲同工。

在地球不斷接近木星過程中,地球上也歷經著生態破壞、地質重構,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如同末日世界。

其實這對應著物理學中「洛希極限」。

月亮對地球的引力效應(潮汐效應)是地球上潮漲潮落的原因。

同樣的,隨著地球與木星距離的靠近,木星本身強大的引力對地球有著更強大的潮汐效應,以至於地質坍塌等極端現象的產生。

在距木星1.7公裡處時,地球將處於所謂的「希洛克極限」,意味著地球面臨著分解崩裂的極限。

雖說現實中類似的技術尚未發展成熟,但科幻電影本身就是理論思維碰撞的一種表現形式。

好了,本次對《流浪地球》「高科技」技術的盤點結束了。大家對國產硬核科幻的崛起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的引力彈弓究竟是啥
    《流浪地球》的引力彈弓究竟是啥 2019-02-25 11:06:最近在看完大熱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雖然電影和原著小說中都籠統地解釋這是為了利用「引力彈弓」,但想解釋什麼是「引力彈弓」,卻著實要費一番口舌。  不知你小時候是否玩過一種叫「彈力球」的玩具,這種玩具由於彈性極強,丟到哪裡都幾乎會以原速彈回來。
  • 《流浪地球》中的引力彈弓效應是怎麼回事?
    引力彈弓效應就是利用大型天體的引力場,來給較小物體進行加速的一種方法。在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中,地球利用木星引力進行加速,讓很多人知道了「引力彈弓」一詞;試想我們在打桌球時,一個慢速球過來,我們一拍子回過去,就能把桌球加速到很高的速度。
  • 《流浪地球》中,網友不斷提出質疑,推動地球運動真的可行嗎?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掀起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熱潮。《流浪地球》被認為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從劇情還是整體的特效上,製作都非常的精良。在大多數的看客眼中,《流浪地球》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電影,更何況,整個電影的原著是出自於劉慈欣之手。在上映之後能夠得到如此好的口碑和如此高的評分,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 《流浪地球》可行嗎?是科學還是幻想?
    這五個階段分別是剎車階段:憑藉赤道上的「行星發動機」的巨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逃逸階段:全功率開動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駛出太陽系;流浪階段一: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後的加速,駛向人類選定的新家園「半人馬座比鄰星」;流浪階段二:駛出太陽後,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開啟,利用500年時間將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後滑行1300年,然後調轉發動機,利用700年進行減速;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比鄰星的衛星
  • 10000臺行星發動機真的能推動地球嗎?科學家:遠遠不夠
    引言: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的人類遇到了太陽演變成紅巨星的危機,為了不讓地球被逐漸膨脹的太陽吞噬,最終啟動了「流浪地球」的計劃。在計劃中人類採用行星發動機產生推力來推動地球,那麼一萬臺行星發動機真的能夠推動地球嗎?
  • 《流浪地球》那些燒腦的專業的詞語,我們真的會成為流浪地球嗎?
    其實就是利用石頭元素中的原子核發生聚變而產生的能源,只是劉慈欣在創作《流浪地球》時計算的發動機數量遠遠不夠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的引力,甚至連改變地球的速度都不夠,不過人類早就發現核聚變的可行性,但依然不能很好的控制這種技術。
  •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在現實中不可行,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推力不足,二是地殼無法承受!當然推力不足只是《流浪地球》中設定的條件,而現實中甚至連核聚變發動機都還沒有時間,更不要談推力不足了!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
  • 《流浪地球》真的可行嗎?為什麼有專家認為推動地球是自尋死路?
    我們都知道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拿手戲,無論是《復聯》,還是星際系列,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為人們帶來了一場又一廠的視覺盛宴,而這些科幻電影的大名也被很多人所熟知,現在就有一部分網友拿《流浪地球》和好萊塢科幻電影比較,然後發表自己的觀點說《流浪地球》毫無科學依據,推動地球就是自取滅亡,他們的觀點是地球內部是高溫的液態物質,就像雞蛋一樣
  • 電影《流浪地球》用點燃木星的方法推動地球,這種做法可行嗎?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電影《流浪地球》用點燃木星的方法推動地球,這種做法可行嗎?不知道大家在過年的時候有沒有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相信看過這一部電影的,朋友們都會感覺非常的激情澎湃,看到全人類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的確讓人覺得非常激動。
  • 地球可以利用木星進行加速嗎?《流浪地球》真的可以實現嗎?
    與其製造大量的宇宙飛船將人類帶出太陽系,還不如將整個地球推離太陽系,影片中科學家製造了一萬個行星發動機,安裝在地球一側的各個角落,用這些發動機的推立,將地球推離出太陽系,這個過程,需要利用太陽和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
  • 解讀《流浪地球》第一部,那些天文地理常識,真的合理嗎?
    推動地球前進的行星發動機為何推力巨大?電影中地球和木星的尺寸比例還是比較尊重實際比例的,電影的這個科幻設定尊重事實。木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木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它有著極其巨大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木星的質量大,引力也巨大,所以地球離木星太近時,是會被木星捕獲並吸引過去。
  • 《流浪地球》中,用150萬噸的力推動地球,這個計劃真的可行嗎?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自從上映以來,它的話題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部電影的出現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也讓我們對中國科幻電影也有了新的認識,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當中,太陽系的環境已經不適合地球生存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讓地球遠離太陽系,可是地球如此龐大的物體要怎樣讓它遠離太陽系呢?
  •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可行性分析
    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建造了1萬多座行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高達11,000多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兩三千米,每一臺可產生150億噸的推力,但是它們所用的燃料只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石頭,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燒石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石頭真的可以當燃料產生能量嗎?
  •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燒石頭燃料,這種技術真的可行嗎
    在正在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建造了1萬多座行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高達11,000多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兩三千米,每一臺可產生150億噸的推力,但是它們所用的燃料只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石頭,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燒石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石頭真的可以當燃料產生能量嗎?這技術真的可行嗎?
  • 《流浪地球》最大的BUG:推動地球等於擠壓雞蛋殼,會引發災難
    行星發動機全攻略開啟,地球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近日,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播送,據統計,流浪地球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
  • 清華航天博士解讀《流浪地球》的科學奧秘,厲害!
    即使行星發動機繼續加速,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仍然不可行,這是因為行星發動機的能量來自重元素聚變。重元素聚變有什麼限制?最樂觀估計,地球要達到逃逸速度,也必須燒掉7億億噸石頭,這相當於把全球的地面挖掉40米作為燃料;要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則必須削去地殼的一半。如果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推動地球,那就藉助精巧的軌道計算,利用天文尺度的力量——萬有引力。
  • 如果地球被木星引力捕獲,真的能夠點燃木星,從而推走地球嗎?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太陽系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而其餘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倍還比不上木星的質量,所以木星是太陽系中當之無愧的行星老大哥。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擁有極高的質量和引力。我們為什麼要將地球運到木星身邊去呢?太陽作為一顆恆星,生命有有限的,大約在30至50億年之後,太陽便會因燃料耗盡而發生氦閃,繼而膨脹吞沒地球軌道,所以數十億年後的人類遲早要面臨漫長的宇宙遷徙,而要將地球上數十億人口全部轉移,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然後把地球本身作為太空飛行器,開著地球進行星際遷徙。帶著地球去流浪,為什麼就一定要經過木星身邊呢?
  • 推動地球 離開太陽 「流浪地球」能否在未來實現?
    至少在理論化上,移動地球到一個不同的軌道上是可能的。2019年在中國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逃離不斷膨脹的太陽以及避免和木星相撞,人類利用極大地行星發動機去嘗試改變地球的軌道。這樣的設想可能在某一天成為現實。
  • 《流浪地球》降維科普(片中那些合理不合理的科學常識)
    當然,網友的吐槽也不無道理:既然知道靠近木星危險,為什麼不提早在發動機旁邊放置火石?這個可以認為是個劇本bug。四、地球可以被推走嗎?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地球不可能被推走的。因為地球就像一個雞蛋。前面說了,一百五十萬億噸推力聽起來好像很大,其實根本推不動地球。就算推得動也無法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逃離太陽系,所以就需要藉助木星引力達到逃離太陽系的目的,這個就是引力彈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