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臺行星發動機真的能推動地球嗎?科學家:遠遠不夠

2020-12-16 騰訊網

引言: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的人類遇到了太陽演變成紅巨星的危機,為了不讓地球被逐漸膨脹的太陽吞噬,最終啟動了「流浪地球」的計劃。在計劃中人類採用行星發動機產生推力來推動地球,那麼一萬臺行星發動機真的能夠推動地球嗎?

今年年初電影院裡出現的一部名為《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許多人選擇在春節期間去看這部電影,最終造就了它是春節檔的票房冠軍。相信很多朋友也看過這部電影,許多看過電影的觀眾都認為這應該是國產科幻片製作最為精良的一部了,電影中所呈現的特效讓許多觀眾直呼過癮。但是這部電影始終還是科幻電影,還是存在許多違背科學理論的東西,例如人類利用行星發動機來推動地球開啟了「流浪地球」的計劃。

儘管未來的人類已經將科技水平提高了很高的程度,但是要推動地球前行還是十分艱難的。首先地球在不斷地自轉,如果要推著地球前進就要想辦法讓它停止自轉,否則就無法讓在地球一面上的行星發動機持續朝著一個方向提供推動力。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地球停止自轉呢?有觀點認為,除非太陽消失了,或者一顆比地球還要龐大的星球和地球撞擊。由此可見想在未來幾百萬年,甚至是幾千萬年讓地球停止自轉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是推動地球所需要的動力。電影出現了十分耐人尋味的一幕,一個小分隊在運送一種名為「火石」的東西時出現了危機,他們面臨著救人還是救火石的艱難抉擇。為什麼火石這麼重要呢,以至於電影中的人物選擇優先保護火石呢?原來它就是行星發動機的燃料,據說一顆火石能夠為一整座行星發動機提供充足的能量,它為人類產生的能量甚至比一座核電站發出的電還要多得多。

然而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這種物質的,而且就算存在這樣的物質,它也要能夠釋放出比電影中多好幾倍的能量才能推動地球前進。然後就是被建設在各個國家不同地區的行星發動機,根據原著小說《流浪地球》,這些發動機的本質是「離子電推發動機」,它相比起傳統的能源發動機來說效率要高得多了。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科幻小說中的裝置竟然在現實中也存在,而且成為了人造飛行器的重要的一環。

根據研究發現,離子電推發動機的效率比傳統發動機要高十多倍,而且它的排氣速度也非常快,因此目前被應用在航天領域。據了解「長徵11號」所使用的發動機就是離子電推發動機,而且在未來這種裝置還會更多地應用在人造飛行器上。但是有專家表示,這種推進方式也無法產生足以推動地球的力。如果一臺離子電推發動機能夠產生150億噸的推力的話,那麼1萬臺這樣的發動機就能夠產生150萬億噸推力。

而地球除了擁有自身的重力之外,它還受到了太陽引力的束縛,因此即使是一萬臺離子電推發動機同時工作,也無法將地球逐漸推離太陽。如果要真的想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就必須利用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彈弓效應。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10000臺150億噸推力的發動機,能推動地球嗎?
    《流浪地球》:10000臺150億噸推力的發動機,能推動地球嗎?能夠把地球推動的發動機,還是比較受人矚目的,這也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變成一個熱門的原因。在這個電影中首先出現的就是這個巨大的行星發動機,那麼這個發動機的推力也是非常大的,畢竟能夠把地球進行移動,如果是沒有龐大的推力做支撐,那麼地球很有可能就是紋絲不動的。很多科幻迷當時看到了這樣的一個發動機模型,還是覺得這部電影做的很良心,畢竟發動機的樣子還是比較有科學依據的。
  •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可行性分析
    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建造了1萬多座行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高達11,000多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兩三千米,每一臺可產生150億噸的推力,但是它們所用的燃料只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石頭,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燒石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石頭真的可以當燃料產生能量嗎?
  • 像《流浪地球》一樣,裝1萬多臺超級發動機,真的能推動地球嗎?
    電影《流浪地球》一經播出就深受大家好評,看完滿腦子都是「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根本停不下來。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在地球裝上1萬臺超級發動機,真的能推動地球嗎?從理論上來講,用推動器來推動地球這個腦洞確實是有可能的,影片中提到,為了推動地球,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1萬多座行星推動器,高達11000多米,每臺可產生150萬億噸推力,只要動力充足是足可以推動地球脫離正常軌道的。不過,以我們現有的科技技術還是做不到的。
  • 《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手稿曝光,高達11000米,產生150億噸推力
    先來普及一下我們國產的這部《流浪地球》在預告片裡透露了什麼,我們都知道故事是由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背景發生在太陽系危機時代,這個時候太陽即將被神秘力量吞沒,而人類為了生存下來,選擇傾盡人類全部力量的在地球上建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而每一座行星發動機的高度高達11000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2000米!
  •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燒石頭燃料,這種技術真的可行嗎
    在正在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建造了1萬多座行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高達11,000多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兩三千米,每一臺可產生150億噸的推力,但是它們所用的燃料只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石頭,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燒石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石頭真的可以當燃料產生能量嗎?這技術真的可行嗎?
  • 《流浪地球》中,用150萬噸的力推動地球,這個計劃真的可行嗎?
    於是科學家們就提出了新的觀點,運用一個巨大的時間發動機推動地球,讓他遠離原本的運行軌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護地球,讓地球駛離太陽系,前往新的宜居地帶,當然這只是一些科幻電影當中的情節
  • 停上自轉的地球真的能夠去流浪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宇宙浩瀚廣闊,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個,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的智慧文明星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太陽其實是一顆內部不斷發生核聚變的恆星,它也是有壽命的,當太陽即將死亡之前,它會不斷膨脹向紅巨星轉變。
  •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最近中國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席捲全國,掀起一股科幻熱。靠《三體》火遍全球的科幻作家劉慈欣設定的劇情腦洞實在太大,讓許多網友都大呼過癮。除了驚為天人的點燃木星,我想大家最覺得新奇的就是那些推動地球就像推動一艘船一般的行星發動機了。人類舉全球之力,建造了上萬臺行星發動機,讓整個地球坐上了火箭。這得是多大的力?多大的「火箭」?根據電影裡的設定,我們去拿行星發動機和已有的幾個著名人類建築做比較,去看看那個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上萬臺行星發動機們,到底有多大。
  • 《流浪地球》那些燒腦的專業的詞語,我們真的會成為流浪地球嗎?
    這陣子大家都被《流浪地球》那震撼的場面和國產科幻的題材吸引了注意力,雖然從恆星的演化情況來,人類遇到太陽成為紅巨星是50億年以後的事情了,如果人類文明能存在到那個時候,發展出來的科技水平已經遠遠不是一顆紅巨星能吞噬得了的,不過這篇硬科幻題材影視確實讓人們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水平刮目相看
  • 《流浪地球》中的150萬噸推力,真的能推動地球嗎?
    隨著人類的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我們對地球上的資源也越來越依賴,當然地球的環境也遭到了破壞,甚至現在的環境慢慢的惡劣起來,許多科學家都已經在開始想人類未來的前進方向!當然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來說,科學家最先想到的那就是尋找人類適合生存的星球。
  • 《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用石頭作燃料,未來是否可行?
    在閱讀《流浪地球》之後,你可能會認為帶地球去旅行是可能的麼?如果有一天我們生活的太陽系也能擺脫銀河引力,只根據人類自己的想法去宇宙的各個地方旅行,這種情況會發生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需要一個恆星引擎。恆星發動機是什麼?恆星發動機更像傳統的火箭,向一個方向噴射燃料,向另一個方向推進。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空間站,其中戴森球的功能是包裹太陽,收集太陽發射的能量和物質進行核聚變,然後噴射出非常快的粒子流,以光速的1%推動太陽前進。
  • 《流浪地球》中百萬噸推力就能推動地球,實際上地球絲毫不動
    最近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了大量好評。「硬科幻」,即具有嚴謹科學底蘊、基於科學原理的科幻作品。那麼電影中的重聚變發動機到底是什麼情況?和現實中航天發動機的差距多少呢?
  • 《流浪地球》中,網友不斷提出質疑,推動地球運動真的可行嗎?
    有網友認為,整個讓地球停止又推動地球行走的過程,是一個自取滅亡的過程,單單只利用行星發動機是無法做到的,如果破例的使用強大的力量,將地球向前推進,推動行星的過程可能會造成地球的毀滅
  • 以色列科學家真的把「流浪地球計劃」實現了!
    這位來自以色列理工大學化學材料工程領域的科學家Leah Gal-Or,正是以色列Infinity集團創始合伙人、INNONATION創新跨境平臺主席高哲銘(Amir Gal-Or)的母親。人類真的能像電影那樣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嗎?如何科學的實現「流浪地球」?地球最終能逃離被太陽爆炸吞噬的厄運嗎?
  • 《流浪地球》真的可行嗎?為什麼有專家認為推動地球是自尋死路?
    ,如果在外部施加壓力推動地球前進,可能會導致地球像雞蛋一樣破裂,內部物質流出來,引發各種不可預測的災難,最終導致人類提前滅亡,那麼這個說法靠譜嗎?其實不用專家解釋,好多學過物理,有一定物理基礎的人都可以想明白這個問題,在這部電影中,人類首先是製造行星發動機,讓地球停止自傳,然後再推動地球前行,電影中一共有1萬多座行星發動機,每一個發動機可以產生150億噸的推力,所有的行星發動機的總推力超過150萬億噸,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所以就有人說地球會因此而破裂,發生不可預支的危險,這究竟是對還是錯,簡單的從兩個方面可以說明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非常受歡迎,它還被拍成電影在春節檔放映。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太陽進入快速膨脹期,為了逃離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在地球上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推動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此後,地球不再繞任何恆星旋轉,成了所謂的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最大的BUG:推動地球等於擠壓雞蛋殼,會引發災難
    行星發動機全攻略開啟,地球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近日,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播送,據統計,流浪地球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
  •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在現實中不可行,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推力不足,二是地殼無法承受!當然推力不足只是《流浪地球》中設定的條件,而現實中甚至連核聚變發動機都還沒有時間,更不要談推力不足了!
  • 流浪地球:推動行星?引力彈弓?網友:真的可行嗎?
    自上映以來,《流浪地球》口碑日漸上升,近日票房獨佔鰲頭。那麼對於電影中的某些「高級科技」,現實中可行嗎?首先,我們來討論支撐影片的大環境線索理論:在太陽燃料耗盡演變為紅巨星之際,人類為了尋求新的宜居帶,選擇用發動機推動地球。
  • 科學家給出4種登陸克卜勒452b行星的方法,你覺得哪種靠譜?
    人類一直沒有放棄移民外星球的願望,美國宇航局曾對外公布了一個類地行星——克卜勒452b。這個行星的比地球大60%,距離它所在星系的恆星距離也比較適中。據觀察它極有可能存在液態的水甚至生命。但是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1400多光年,人類製造的最快的宇航器也只有70千米/秒,僅相當於光速的1/4286。如果憑藉這種飛行器需要大約600萬年才能到達那裡!那麼人類是否能在藉助神秘的黑科技儘快到達克卜勒452b呢?科學家給出4種登陸克卜勒452b行星的方法,你覺得哪種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