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理論工作者大有可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寄語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總書記強調,要「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如何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怎樣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光明智庫特邀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發言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圍繞總書記對經濟社會領域理論工作者提出的希望暢談感受,與廣大理論工作者共勉、共進。
調研得來的對策建議,才能接地氣、冒熱氣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 樊綱
1983年,我來到深圳調研考察,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座改革之城的獨特氣質。在深圳特區建設新型智庫,成立綜合開發研究院,重要任務就是給各級政府提供諮詢服務和政策建議。在改革開放前沿地帶,我們既要為國家發展積累新做法新經驗,也要給創新提供新土壤新氛圍。
去年是綜合開發研究院成立30周年。可以說,是市場經濟「倒逼」研究院走出了一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為了辦好研究院,我們必須讓研究更接地氣,必須讓我們提出的對策、提供的服務能落地、能轉化,而這都來自深入調研。
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察實情、出實招」。對經濟社會研究來說,從火熱的實踐和工作一線中發現問題、提煉選題,提供的對策方案才能有根有據、合情合理。粗略統計,我們研究院每年完成的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國際政策諮詢項目達200多個,2019年達到259個。長期在國內外做諮詢的十幾支研究團隊,始終下沉在改革一線,準確把握政府、社會、企業之所想所急、所憂所盼,這讓團隊提出的選題既有戰略眼光,更有可操作性。
中國智庫走出去,研究院也走在前列。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我們在衣索比亞、剛果、巴基斯坦、斯裡蘭卡、肯亞、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承擔了10多項境外園區及經濟特區規劃諮詢服務,始終與共建「一帶一路」各國的政府高層、國際組織、重點企業保持緊密聯繫與互動,多項研究成果已經轉化為該國政府政策。
2015年,研究院成為國家高端智庫試點單位,更加注重破解理論研究和政策研究「兩張皮」現象。今年以來,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形勢動蕩的情況下,研究院圍繞一批具有緊迫性、戰略性的問題集中開展研究,服務中央和地方政府決策。我們的團隊沒有停下調研的腳步。例如,邊境自貿區團隊分頭奔赴西北、東北各地,深入街道、社區、農村基層,了解當地情況與實際訴求。
中美經貿摩擦發生以來,我們陸續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例如,通過調研梳理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受到的影響,從國家層面提出規避風險的建議;針對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公共衛生安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特區40周年等課題開展調研,向中央主動建言獻策。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之年。作為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國和世界發展趨勢,研判各種風險和問題,為各級政府提供諮詢建議,是研究院當前的重要任務。我們會繼續發揮多年的積累和優勢,為國家社會發展提供接地氣、冒熱氣的對策建議。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