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研學 ‖ 探訪大別山區 傳承紅色精神

2020-12-16 河南省青少年研學中心

課程主體:初中1-2年級

課程主題:探訪大別山區 傳承紅色精神

推薦指數:★★★★★

你是否知道這樣一個地方

在這裡留存了太多令人無法忘懷的革命歷史

革命先烈們在這裡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今時今日

讓我們一起走近大別山

踏尋這番紅色旅程

重溫那份艱苦歲月裡不變的堅貞!

《探訪大別山區,傳承紅色精神》

——大別山研學課程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在信陽新縣地區的紅色歷史遺址的參觀、體驗學習,瞻仰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加強學生對大別山地區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歷史文化的了解;學習革命英雄英勇無畏、勇於奉獻、堅定信念的崇高風範和不畏艱辛、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

過程與方法目標:提高學生對傳統技藝的認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傳統技藝,同時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歷史發生地講歷史,走出校園,走出課本,感悟先烈紅色精神,讓每一位學生在大別山革命歷史中汲取營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核心素養目標:通過研學旅行增強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素養。

課程內容

新縣首府街

新縣首府街是新縣著名的紅色文化集中地,我們將在這裡參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鄂豫皖軍委航空局舊址、鄂豫皖省工農民主政府舊址、鄂豫皖省蘇維埃政治保衛局舊址、鄂豫皖省稅務總局舊址,欣賞新縣民居建築風格,了解鄂豫皖蘇區紅色首府新縣的革命歷史,了解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歷史發展過程,學習蘇區紅色精神。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是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縣級革命博物館,坐落在秀麗的山城新縣東南,依山傍水,仿古式現代建築,主體為徽式風格,紅簷橙瓦,金碧輝煌。它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

1. 參觀烈士浮雕牆感受鄂豫皖蘇區三支主力紅軍誕生、農民武戰鬥爭和蘇維埃政權及黨組織建立的宏偉歷史場面;

2. 向烈士紀念碑進行默哀、敬獻花籃、緬懷先烈;舉行學生入團儀式,做好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承。

連康山

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南部新縣境內,是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及其棲息地和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課程內容:

1. 學生身著紅軍服,徒步重走紅軍路,聆聽革命故事,體驗革命道路,體會到戰爭年代的艱難困苦;

2. 重走革命的路線,既能觀賞到祖國的大美河山,也能感悟到革命者的豪情壯志,感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3. 合唱一曲雄壯的戰歌,學習先輩們不屈不撓、頑強鬥爭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七裡坪長勝街

長勝街是七裡坪的一條主街,原名正街,為國家3A級景區,在革命戰爭年代,七裡坪是"黃麻起義"策源地,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地,鄂豫皖蘇區早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七裡坪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卓越貢獻,也為今天留下了豐富的革命遺址、遺蹟資源,長勝街就是其中之一。

七裡坪長勝街紅色書店

1.在紅色主題書店頌詩歌、寫詩歌,從文字中深刻體會革命年代的艱辛,感悟革命精神的偉大;

2.通過頌詩歌、寫詩歌紀念緬懷先烈,激勵自己。

紅安繡活傳習所

1.觀摩學習紅安傳統繡活,體驗傳統特色刺繡工藝,在勞動中感悟傳統技藝的偉大;

2.製作屬於自己的繡活產品。

相關焦點

  • 紅色研學·廣東省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文化研學機構成立
    為貫徹「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 配合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及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廣東省首個專注青少年學生紅色文化研學的機構——廣州紅色文化研學院近日正式成立。
  • 紅色背簍傳承精神
    這是石城中心小學組織開展的「傳承紅色背簍精神」紅色 使命領航工程系列活動中的一 項。為引導孩子們向身邊人學習樂於助人的精神,石城中心小學 通過在班級中開展「學精神、看 視頻、唱紅歌、講故事、畫最美、 做紅娃」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 們了解背簍,學習背簍精神,做 紅色背簍精神的小小踐行者。
  • 這場紅色研學之旅十分精彩
    這場紅色研學之旅十分精彩 2020-10-10 2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遊紅色基地,傳承紅色精神
    為了培養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範,體會革命先烈的艱苦歷程,加深心中的紅色記憶,宣傳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2020年8月8日至2020年8月11日,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紅色火炬」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了以「重遊紅色基地,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這群孩子踏上紅色研學之旅 聽海軍爺爺講紅色基因的故事
    您是參與、見證海軍建設發展的老前輩,我們想問問您,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好少年?」暑期當時,校四五中隊少先隊員圍繞深化理解少先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結合年度「紅旗飄揚、紅心向黨、紅色尋訪」班本內容,藉助學校持續開展的「童行途中」實踐,來到曾任職人民軍隊第一支水下搶險救生中隊的退休幹部、老海軍張世殿家中,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開展紅色研學專訪活動。
  • 在文旅融合中傳承紅色精神
    8月27日,「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採訪團走進雅安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探訪往昔印記,感受今日規劃發展。(8月27日四川在線)   1935年,紅四方面軍進駐四川雅安天全縣,在此駐紮戰鬥生活108天,譜寫了一曲壯麗篇章。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太行精神
    壺關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暑假走進武鄉開展紅色研學旅經濟網山西訊:8月7日,壺關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中心優秀學生共計120餘名師生,為深切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繼承八路軍光榮傳統,弘揚太行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愛國之情,走進紅色武鄉。
  • 雲遊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
    8月8日,洛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和永信班社會實踐隊以抖音的形式聯合舉辦了主題為「以紅色之名,與教育同行」的線上直播,旨在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接下來另一位永信班實踐隊員帶領觀眾雲遊參觀了位於焦作的十二會村,該村是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保留了舊址。大山中一個隱蔽的村莊,在那些年艱苦的戰爭歲月裡,卻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接著,蒲公英支教隊線下隊員為同學們上了「紅色精神」這生動的一課,勉勵同學們:銘記歷史,崇尚英雄,珍惜當下美好生活。青年興則國興,同學們要心懷國家和社會,用努力開創中國之美好未來。
  • 「大別山精神」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是當前我們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一、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大別山是一座革命的山、紅色的山、英雄的山。早在1921年11月,陳潭秋在黃岡陳策樓就建立了大別山地區第一個黨組織。
  • 四平市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中心組織開展三期「紅色傳承 美麗四平」紅色研學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利用、挖掘四平市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愛國奉獻精神,8月中、下旬,市教育局組織市直三所高中3800名新生開展了3期「紅色傳承 美麗四平」紅色文化研學行暨2020級新生軍訓活動。此次活動由四平市中小學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承辦,四平軍分區戰備建設處承訓。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理想信念是動力源泉,大別山英雄兒女始終懷揣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保持不懈的鬥爭精神,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勝利壯歌。第二,嚴守紀律、永跟黨走。大別山區軍民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主張和決策,始終自覺地將中國共產黨看作是自己的「主心骨」和「領路人」,對黨無限忠誠。「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就是當地黨組織認真貫徹黨的八七會議作出的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實行土地革命的歷史性決策的直接結果。
  • 傳承紅色精神,厚植青春底色
    紅色,傳承了中華民族多少歷史和辛酸。但在歷史長河中,那種鮮亮,那種光芒深沉而又勇敢。回憶革命的徵途,回憶革命的事跡,回憶革命的精神,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傳承紅色精神,厚植青春底色。8月6日晚,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期實踐隊藉助微信平臺,向留守兒童分享許多陪伴我們長大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並與留守兒童們一起學習了紅色精神。
  • 紅色研學丨「沿著習爺爺的足跡 尋訪美麗嘉善」紅色研學路線
    嘉興是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有著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嘉興市少工委推出了嘉興少先隊紅色研學地圖,開發了10條紅色研學路線,引導少先隊員在行走中傳承紅色基因,在實踐中播撒「真善美」的種子,努力爭當紅船旁的新時代好少年。
  • 傳承紅色文化③|革命後代劉婧:傳承紅色精神 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
    編者按:為廣泛宣傳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跡,傳承紅色文化,中共墾利區委宣傳部與大眾網·海報新聞將圍繞「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共同推出《傳承紅色文化》專題。劉婧繼續說道,「當我第一次帶上耳麥,面對100名孩子時,看著他們對紅色故事又好奇又嚮往的臉龐,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墾利區永安鎮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這裡「埋藏」著許許多多的革命事跡和英雄人物,劉婧為了講好墾區的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也為了肩上的這份榮耀和責任,她走遍墾區19處抗日根據地舊址,採訪近百位老革命、老黨員,整理近十萬字讀書筆記。
  • 紅色研學實踐 我們在行動——四平市國家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2018年被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範基地」;2019年經教育部績效考核,獲得東北三省一區8家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營地數額最高的專項獎補資金;2020年初,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吉林省國防教育基地」。
  • 弘揚大別山精神 鄂豫皖三地聯手傳承紅色基因
    大別山是中國三大革命歷史名山之一,是我們黨和國家重要的紅色基因庫。在28年血與火的革命鬥爭中,始終堅持黨對大別山區革命的領導,熔鑄了一心向黨、永跟黨走的紅色基因,鑄就了「28年紅旗不倒」的歷史豐碑,激勵著大別山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長徵路上奮勇前行,不斷取得新的勝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代表圍繞大別山精神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 紅色研學正當時 南湖革命紀念館推出最新課程
    舉行為深入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校外實踐領域的要求,實施《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有利於賡續南湖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的紅色基因,引領廣大青少年藉助地區優勢傳承「紅船精神
  • 「弘揚英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象徵著中華民族精神的顏色,傳承了中華民族多少歷史和辛酸。為了使中華民族的傳承進行下去,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8月6日晚八點,物理學院實踐隊開展「弘揚英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線上紅色精神宣傳活動。活動主要面向留守兒童們。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也不例外。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中華民族的下一代,他們有義務了解紅色精神,也有責任將紅色精神繼承下去。
  • 安陽研學 ‖ 「千裡水渠 紅色傳承」三天兩夜研學之旅
    林縣人民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鍛造了氣壯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和河南人民偉大創業精神的真實寫照,這種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創造人間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