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霸權主義行為讓許多國家憤恨,加之其各種退群 拖欠會費,將聯合國總部遷移他國的呼聲越發強烈,總部選址,我們中國被寄予厚望,這對我國來說是利還是弊呢?哪個城市最合適設立總部?三弟從三維地圖上為各位逐一分析!
聯合國是公認的多邊安全體系,最具權威性和合法性的機構,目前總部在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鑑於美國的各類表現,起初俄羅斯和伊朗代表就提議。
應將聯合國總部,從紐約遷至一個最合適的國家,那總部要搬遷,必然是從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挑選,那為何我國更有可能呢?
三弟理性分析了一下,英國和法國一直跟著美國走,讓他們來搶美國的業務根本不可能,就算總部到英法,那和在紐約有啥區別啊!
而俄羅斯也不願意做這個接盤俠,現在已經和美國懟得熱鬧,在接手一個燙手的聯合國,豈不是故意找茬嗎?
最終來看確實只有我國能夠擔此重任,聯合國自1945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歲月,在很多人的眼裡,就是因為聯合國總部在美國,所以即使美國插手他國內政,在世界各處挑起戰亂,聯合國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中國一直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這與聯合國的和平宗旨完全一致,更能合理地發揮聯合國的世界警察作用。
再加上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越來越受到認可,經濟發展也突飛猛進,有望趕超美國,因此接受聯合國並沒有什麼難度!
可冷靜想想,聯合國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個燙手的山芋,對我們來說何嘗不是呢?
你想,到那時世界矛盾的中心也都在中國,美國會更加關注我們,中國將會成為眾矢之的,目前而言我國還不是世界頭號強國。
不論在經濟還是軍事上,話語權都還不夠,如果美國聯合歐洲各國抵制,可能聯合國就只能成為擺設,國際矛盾處理不恰當,也會成為笑柄。
並且我們還要承擔巨額會費,因此聯合國還會增加我們的負擔,這麼說來,聯合國遷往中國弊大於利嗎?
不盡然,聯合國總部設在的紐約,紐約成了世界特級城市,而目前世界特級城市僅有倫敦和紐約,所以,將聯合國總部設在中國的城市。
首先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我國將成為世界中心,不僅可以拉動我國的經濟,還有利於文化的輸出,提升國家的影響力,更能打壓美國的囂張氣焰。
樹立我國愛好和平的大國風範,所以聯合國總部設在中國,是有很大的好處的。而且,之前三弟所說的,中國成為眾矢之的弊端,實際上並不是來自聯合國,而僅僅是單方面來自美國。
就從聯合國的角度出發,能將總部設在中國,是利大於弊,那現在又有個新的問題,如果聯合國遷往我國,中國的哪座城市最合適呢?我們先來看看現在聯合國所在的紐約,有什麼特點?
紐約地處大西洋沿岸,全市總面積約1214.4平方公裡,人口達到了1000萬,其中聯合國總部的大廈坐落在曼哈頓島東河河畔處,曼哈頓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有58平方公裡。
不過卻是紐約的核心,曼哈頓作為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3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而且世界各個金融證券等行業的精華都集中於此,比如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按照紐約的城市特點,紐約是美國的經濟中心。
而美國的首都華盛頓,雖然是政治中心,但聯合國並未設立在這裡。說明聯合國,更加在意一個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經濟發展水平。
由此看來,上海這個中國經濟中心,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會是聯合國的首選城市,上海總面積6340平方公裡,是世界一線城市和亞洲最大城市,也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既有外灘老式的西洋建築,又有浦東現代的摩天大樓,既有公園茶館的滬劇 露天電影,又有大音樂廳的芭蕾舞 交響樂。
繁華的大上海是一座極具現代化而又兼具傳統韻味的城市,海派味十足,而且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全體大會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員代表,以「無辯論」通過的方式,決議在中國上海設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
此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各地設有多個二類機構,如位於巴黎的教育規劃研究所,位於漢堡的終身學習研究所,位於莫斯科的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等。此次,上海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達成合作協議,它將成為落戶上海的首家聯合國二類機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落戶上海的意義。
對於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有理由成為聯合國機構的常駐城市,參與全球治理 擴大國際影響,提升文化軟實力。「北上廣深」除去上海之外,其他三座城市自然也有能力承擔這個任務。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政治 文化 歷史的中心,不僅在環境上絕對安全,更是有著其它城市無法相比的歷史感和厚重感。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北京是合適當聯合國的選址的,但背後也有缺點,那就是不安全,畢竟是政治中心會牽連很多問題,正是由於北京是首都,對我國來說意義非同小可。
因此其也是這幾個城市中,進駐聯合國總部的可能性最低的一個,而廣州和深圳同作為中國南部的大門,這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特別出色,作為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之一,廣東的年平均進出口總額,已經連續多年排全國第一。
廣州和深圳兩座大都市,不論是科技企業數量還是質量,都已經到了世界科技的高層,而在國際化上,不論是廣州還是深圳都當仁不讓,尤其是廣州 更是千年商都,古代許多的海洋貿易都是從這裡開始,同樣也是對外交流的先行地區。
但也有一定的問題存在,廣州的城市風貌不如其他三城新穎,而深圳的文化底蘊不如其他三城,但在其他方面這兩個城市同樣適合選址標準,畢竟兩地距離相近,可以發揮輔助作用共同承擔這個任務。
說起來,其實中國還是很多城市都適合這樣的選址要求,武漢這座城市,被稱為「九省通衢」,有著中國心臟的稱呼,也是十分有競爭力的一座城市。
中國如今的經濟發展快速,對外交流頻繁,城市風貌也是日新月異,不僅僅只有這幾座城市合適,還有一些城市也足夠擔,不知道各位覺得,還有哪些城市符合聯合國的選址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