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新學期開始,經過一段特殊時期的假期,想必每個孩子和家長在迎接新學期時的心態,都會不一樣。儘管生活有了一些變化,但是孩子的成長沒有止步。在新的學年裡,孩子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還在嗎?
作為一名理工男,小張在生活中比較隨性,沒有太大的規矩感。在有了孩子以後,也是如此。但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自己的習慣和教育方式極大程度地在影響孩子,從時間觀念中,就可以看出,自己和孩子該糾正糾正缺點了。
因為從事的是網際網路行業,所以他經常晚睡晚起,甚至通宵,這對小張來說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不巧的是,孩子也「模仿」了爸爸的行為。
最近幾天,孩子每天早上都睡懶覺,鬧鐘響了五六次都沒用,還是沉睡不起。就算是寶爸自己去孩子房間,把孩子叫醒都困難,非得等到時間實在來不及的時候,才願意抓緊收拾去上學。
孩子愛睡懶覺,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可不行,家長們該重視。
從小張的身上就可以看出,很多情況下孩子時間觀念薄弱,其實因為家長。在一個家庭中,家庭成員的思想、行為、習慣等都是互相影響的,尤其是家長對於孩子而言,像極了最有效的教科書,基本上家長有的習慣,孩子也很容易養成。
所以他們時間觀念薄弱並不是因為「學壞了」等,更多的是因為家長自身的問題。
1、讓孩子擁有更好的「人緣」
我們都不喜歡愛遲到的人,但是偏偏很多人都喜歡在一些場合遲到,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也給他人帶去了不好的影響,所以孩子時間強的話,無疑會增加周邊人對其的認同感。
2、生活更加自律
再響的鬧鐘都無法吵醒沉睡的他;再深的夜都無法讓沉浸遊戲的孩子入睡。可見,時間觀念嚴重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因而好的時間觀念,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自律,懂得克制。
1、制定合理的計劃
有的家長很愛做計劃,例如孩子幾點鐘應該起床,幾點鐘吃飯,到了什麼時間應該上廁所……孩子生活的一切都被父母安排的明明白白地,這樣的計劃是不是很好呢?
不是的,計劃應該在合理範圍之內製定,並不是時間的密度越小越好,這樣的計劃不僅讓人無法喘氣,還會讓孩子討厭做這些事情,壓迫感非常強。
因而,建議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時,要合理規劃,適當引導,而不是指令一般,讓孩子做完那些事情。
2、讓孩子參與到計劃的制定中
幾點起床更舒適,多晚睡覺才更理想,午睡的時間安排在哪個時間段比較好……諸如此類的問題,家長們應該和孩子共同探討,找出兩個人都比較能接受的答案,這樣才是合理而合適的計劃。
這是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習慣問題,無法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所以在時間的安排上會略顯不合理,另一方面,家長無法代替孩子做這些事情,怎樣的安排更能讓人接受,完成的機率更大,還是孩子說了算。
所以良好的時間觀念培養,離不開親子共同的交流、探討,制定計劃。
3、採用多樣的鼓勵方式
孩子做的好要獎勵,做的不夠好要查漏補缺,爭取在下一階段的計劃中,能夠提高完成率。類似的總結工作,是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過程中,需要做出的調整與安排。那麼,在總結過後,獎懲的設立就顯得很有必要。
這是因為父母的鼓勵和認同,會讓孩子更有衝勁兒。家長們需要多多鼓勵孩子,不要一味斥責,有了動力的計劃才有更多的信心去完成、執行。家長們不妨多誇誇孩子,給予心理上的肯定,再從生活的細節中去幫助孩子獲得肯定。
例如獎勵孩子喜歡吃的零食、玩具等。採用多樣的鼓勵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更好成長,同時也能夠打開親子之間良好關係的大門。
時間觀念的培養不能操之過急,家長們的耐心培養很重要,你知道嗎?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的時間觀念」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