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麼破?忍住,別催!了解原因很重要

2020-12-22 小C育兒家

每天在公園裡都可以聽到一大堆父母的無奈傾訴,例如自家孩子的時間觀念薄弱;在家裡教小孩子作業比登天還難;在家長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地翻找書包、筆、草稿本;剛開始坐下寫作業不久,就說要上廁所,要喝水等;做許多事情時都是慢吞吞的。孩子們恨不得在這些過程耗費掉一大堆時間。

在家長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地翻找書包、筆、草稿本;剛開始坐下寫作業不久,就說要上廁所,要喝水等;做許多事情時都是慢吞吞的。孩子們恨不得在這些過程耗費掉一大堆時間。

無奈的父母們不管怎麼對孩子進行催促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樣的一個難題,父母們感覺身心疲憊。那麼該如何破此僵局呢?

01. 時間觀念的重要性

時間觀念是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的基本前提,因為時間一去不會再回頭。換句話說也就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所以時間是無價的。

正因為這樣,時間觀念才會成為鞭策我們努力的工具。教導孩子從小開始對時間有深刻的觀念,可以讓孩子懂得珍惜事物,便於孩子懂得努力的重要性,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02. 為什麼孩子的時間觀念這麼差呢?

1. 家庭因素

孩子時間觀念差表現為-----做事磨磨蹭蹭,每次不到最後時刻不開始做,所以做起事來總是慌裡慌張的。很多家庭,父母一有時間就不停地對孩子說趕緊做什麼。家長不停地催促,讓孩子心情十分鬱悶。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從而讓孩子的大腦變得一片空白,只能聽到嗡嗡嗡的嘈雜聲音。這樣的教育,這樣的家庭氛圍怎麼能讓孩子做起事情來做到井然有序,迅速自然呢?

2. 時間壓力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報補習班、請家教。為了孩子的學習,不斷的縮減孩子的娛樂休息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的大腦發育時間比我們所知道的要早很多,在小孩子的時候擁有獨立的思維不是什麼特別驚訝的事情。所以在家長不停地增加孩子的負擔,源源不斷的布置任務,孩子很大程度會慢慢形成這樣一種思想——拼命做、努力做和慢慢做結局都是一樣的。反正結果都是完成不了的或者是做完這個也不能休息得,還不如慢慢來,這樣起碼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時間。

3. 沒有採取正確的教導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

很多家長都只會不停地催促孩子,而沒有教孩子時間的重要性。只是認為讓孩子形成一種不要停下手中的任務,爭分奪秒地「工作」就是在教孩子時間觀念了。

正確的教導孩子時間觀念的做法是應該讓孩子能夠打從心底接受「時間無價,時間有限」等思想。而這些觀念應該是孩子自己在做事上自我領悟摸索出來的,而不是被家長的硬生生的灌輸進來的。

03. 怎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1. 教孩子認識何為時間

要想要有時間觀念,必須對時間有充分的認識。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學習算數,並擁有一定的算術能力。家長可以將時間比喻為蘋果,跟孩子這樣說:一天24個小時,就比喻為24個蘋果,睡覺用掉10個小時,吃飯也用掉2個小時,然後就只剩下12個小時了,那麼你就只剩下12 個蘋果了。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十分有限,實物比無形的更能讓孩子記憶深刻,更好理解。

認識時間還要求孩子能夠知道時間的長短,一分鐘有多短,一小時有多長。不妨先跟孩子說,「現在給你10分鐘自己有玩耍時間,這裡是一個調好的鬧鐘,它響了就代表你該結束玩耍了」。每一次規定孩子多少時間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有一個鬧鐘做輔助,讓孩子更加容易體會到時間的長短和時間流逝的迅速。

2.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理論終究只是理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時間的珍貴還在於你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所有的事情,我們在做的只是儘可能地在用有限地時間去追逐無盡的夢想。

家長不妨讓孩子自己安排一下時間,孩子們才能更深刻體會到時間的不夠用。孩子思想比較單純,想做很多很多事,然後在他們自己為這些事情安排一個計劃的時候,才會體會到自己慢吞吞的行為只會讓時間更加不夠用,讓自己失去更多自己想要做到事情。

成長的過程少不了感悟,感悟往往來源於實踐。孩子永遠沒有機會自己管理時間,孩子終究只是會成為父母的傀儡,終將讓孩子長大難以有出息。真正的成長是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學會獨立,不依賴父母也能夠生存。父母難以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如果在父母的教導下,孩子連時間都不會管理,那麼以後將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有哪來的能力行駛好自己人生的船帆。

3. 允許孩子擁有自由的時間

很多家長在教導孩子方面往往都會說唯心主義的人,認為孩子還小,身為他們的父母,理所應當有權利安排他們日常所有的事情,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瘋狂縮短孩子娛樂的時間,一心只認為娛樂毫無用處,時間如此寶貴,多用來學習才是真理。

孩子沒有娛樂時間,長時間精神都處於緊繃的狀態,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垮掉的。適當的娛樂時間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學習很容易乏味,而跟孩子說:「學完就休息一下,出去走走。」那麼孩子會更加有動力,會比父母更希望早點做完這些事情。

而沉浸於娛樂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經過如此的反反覆覆的體驗,孩子會對時間更加有概念,對時間的寶貴有更深的理解與認知。

04. 總結:

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將過錯歸咎於孩子不聽講,有時候問題未必不是出在父母身上,正確的教導比毫無意義的催促和打罵有用得多了。

當父母給孩子娛樂時間的時候就不要再動腦筋想著怎麼忽悠孩子,讓孩子沒有娛樂時間,把娛樂時間悄悄地轉變為學習時間。讓孩子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自己掌握時間,家長要做的只是提供安全保障和陪伴等待。

相關焦點

  • 忍住,別插手!正確引導孩子的時間管理
    這截然相反的狀態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並不是孩子不能專注學習,是孩子沒有掌握合理利用時間的方法。《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從培養孩子養成時間觀念開始,幫助我們教會孩子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制定計劃。書中告訴我們管理好時間,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需要做的是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該怎麼破?
    一個上學孩子的早晨,常常伴隨著整個家庭的忙碌與混亂。家長不但需要喚醒昨日貪玩晚睡的孩子,在孩子拖沓的起床後還要催促他洗漱讓他安分的吃飯,臨出門了孩子又是上廁所又是落東西的。等一切忙活完,你望著踩著點走進校門的孩子,心裡總算鬆了口氣。這是一位家長描述他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那麼如何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該怎麼破呢?
  • 孩子做事磨嘰怎麼辦?忍住!別插手
    別插手!合理安排時間》,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原來,孩子做事磨嘰,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本書從什麼是時間管理,學會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學習時間管理幾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高取志津香,她是「語言訓練夏令營」組織者,也一直致力於兒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忍住!別插手!》這套書有三個系列,分別是,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以及正確的金錢觀。
  •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怎麼培養時間管理能力?
    如果孩子再拖拉磨蹭,那爸媽簡直恨不得立刻原地爆炸!!催起床、催吃飯、催上課、催作業……催的那叫一個心力交瘁,孩子卻很淡定,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怎麼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呢?怎麼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從小就沒有時間觀念,入學後會突然掌握時間管理能力嗎?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本來小張覺得一晚上就能把兒子的功課輔導完,但是自從小班下班後,就一直陪著兒子做功課,一直到晚上11點兒子都沒有做完,小張實在忍不住才把兒子狠狠的責罵了一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小張表示,兒子坐在書桌面前,就像凳子上長了釘子似的,一會兒去上個廁所,一會兒跑出去喝口水,就沒有安安穩穩的坐上半個小時。
  • 孩子愛磨蹭、拖延、沒時間觀念,這樣做比催100遍管用
    怎麼還沒穿上衣服呢?上學都快遲到了!再過5分鐘就出門了,快點吃!就兩道題,怎麼寫半天還沒寫完呢?相信這是很多媽媽的口頭禪。每天做點什麼總要催促才能完成,老是磨磨蹭蹭。光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都要花費一大半精力。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不僅常常耽誤一些事情,家長也倍感心累。
  • 天天催孩子「快一點」,當心兒童焦慮:拖拉的孩子怎麼「治」?
    ,盯著包裝袋上的字開小差,你又沒忍住,催孩子再吃快點。這種情況非常影響孩子專注力的成長。有些家長看孩子玩玩具,一個積木搭了很久也沒找到門路,忍不住上去指導孩子,或者端來吃的,一會兒餵孩子吃一口,一會兒讓孩子喝牛奶,這都是中斷孩子思維訓練的重要原因。
  • 天天催孩子「快一點」,當心兒童焦慮:拖拉的孩子怎麼「治」?
    好好一個周末,你準備帶著孩子出去玩。做完了早餐,發現孩子還在睡。好不容易把孩子哄起來了,卻磨磨蹭蹭,刷牙洗臉間,早餐已經涼了,這時你已經忍不住要催孩子「快一點」了。等打理好了早晨的洗漱,一桌子人吃著早飯,大人已經吃飽了在收拾,孩子卻還在一口一口慢悠悠地喝著豆漿,盯著包裝袋上的字開小差,你又沒忍住,催孩子再吃快點。
  • 爸媽別當催狂魔了,久而久之就養出『被動廢人』!
    你為什麼要一直催。」「趕快寫作業、趕快去洗澡!不要玩了!」「我本來要去的,你一說我就不想動了。」先別當催狂魔了,你聽過被動廢嗎?爸爸媽媽心理苦著說,還不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只不過催一句又怎麼了?其實,心理學也有類似的研究項目,被動廢的原因就在於孩子被剝奪自主權,人需要一定的自我掌控感,如果自己的人生總是在他人的控制之下,就會失去掌控感,喪失積極性。
  • 爸媽別當催狂魔了,久而久之就養出'被動廢人'!
    你為什麼要一直催。」「趕快寫作業、趕快去洗澡!不要玩了!」「我本來要去的,你一說我就不想動了。」 先別當催狂魔了,你聽過被動廢嗎?爸爸媽媽心理苦著說,還不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只不過催一句又怎麼了?不過,孩子鬧脾氣,其實是在抗議,自己本來打算做好的事情,為什麼大人一定要管東管西?
  • 孩子做事老是拖拉,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
    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難免有的孩子做事老是拖拖拉拉,像只慢蝸牛一樣。連起床吧小事都做不到。如何才能改正這個壞習慣呢?2.別催有父母很喜歡催孩子,快點吃飯,快點睡覺,這個快點
  • 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是靠催促就能建立起來的,聰明父母這樣做
    聽到很多媽媽抱怨自己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當這樣的問題出現時,父母也是一籌莫展,忍住不催孩子吧,他跟皮球一樣賴著不動彈。忍不住催一下把,猶如方木頭一般踢一腳動一下。特別是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神遊天外,一會摸下這個,一會弄弄那個,兩小時還沒有把作業寫完。就因為這件事,她和兒子談了很多次,脾氣也沒少發,可是孩子依然沒有辦法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現在作業還不算特別多,還有時間可以「浪費」。可是以後上了初中高中,孩子不能合理安排時間,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 為什麼家長越催孩子,孩子做事越慢?她一語道破原因,還給出方法
    我發微信向朋友請教,她如何幫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她給我推薦了[日]高取志津香,日本NPO法人JAM網的《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我隨手翻了下,這本書告訴我們,幫孩子做時間管理,其實目標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書裡內容詳實,列出了家長的時間管理誤區,幫家長梳理了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的內在邏輯,最後給出了時間安排的訓練方法,較為實用,正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的家庭。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時間?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喜歡拖拖拉拉,他們這種行為有時候並不是主觀故意而為之,而是由於多種原因綜合形成的,所以家長朋友們可以找到原因,不要急於責怪孩子,而要耐心得對症下藥。2.對時間沒有合理規劃除了一些身體方面的原因,對於時間沒有合理規劃,也是孩子磨磨蹭蹭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沒有規劃,所以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情,那麼他們在玩耍的時候自然就會隨心而為了,並不會嚴格的遵守時間。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2個小訣竅讓孩子學習時間管理
    之前也聽到一些朋友抱怨,每天晚上8點就開始叫孩子去洗澡,但總是拖拖拉拉,光是收玩具就要半個小時,有時候十點多還不睡覺。早上起不來,洗漱也慢吞吞,上幼兒園總是遲到,總是會擔心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之後上了小學要怎麼辦?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麼辦,是你缺乏這幾種方法
    早上和朋友說起孩子早起的事情,說每天早上都是像打仗一樣,起床晚的時候,不停的催快點,起床早的時候,孩子又開始磨蹭,感覺不管早晚,到點都不能按時出發!這個上班父母最鬱悶的事情!開始抱怨孩子怎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其實,孩子對時間是沒有概念的,他不知道五分鐘十分鐘大概有多長,所以你跟他說還有五分鐘要出門的時候,他不會有任何的緊迫感!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 《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書摘與思考
    最近在讀《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本書作者是日本的高取志津香,也是JAM網站的創始人,一直關注孩子的培養問題,致力於兒童教育工作。看到書中有感悟的地方隨手摘錄如下,與各位爸媽共勉:1.在家長的指導下,從小逐步學會自我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時間。但絕對不是在家長的軍事化管理下,命令孩子、催促孩子去做什麼。
  • 《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時間管理技能要從娃娃抓起
    前一段時間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怎麼辦?」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小孩子就像算盤珠子一樣,撥一下動一下,不撥就不動。孩子那麼小,講道理也講不通,說什麼都是懵懵懂懂,更是打不得罵不得,那麼該怎麼辦呢?其實小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歸根究底無非就是沒有時間觀念。想要改變現狀,大吼大叫沒有半點作用,想要徹底扭轉局面,就必須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總是需要催?那作為父母你有時間觀念嗎?
    &34;孩子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怎麼辦呢?家長自己學習,向別人討經驗,但為什麼把學到的東西嘗試用在孩子身上,最終結果還是沒有那麼好呢?親愛的各位家長,我想問問,我們自己有時間觀念嗎?有一部分人的時間管理也許很到位,但大多數人的時間觀念其實是模糊的。
  • 不催不吼,怎樣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它告訴我們,父母要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幫忙孩子建立起時間觀念。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時間自己管理。否則就要承擔錯過時間的後果。進入社會後,守時守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良好品質,它是贏得他人信任的基礎。而這項能力,從小就應該培養起來。在《忍住!別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