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公園裡都可以聽到一大堆父母的無奈傾訴,例如自家孩子的時間觀念薄弱;在家裡教小孩子作業比登天還難;在家長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地翻找書包、筆、草稿本;剛開始坐下寫作業不久,就說要上廁所,要喝水等;做許多事情時都是慢吞吞的。孩子們恨不得在這些過程耗費掉一大堆時間。
在家長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地翻找書包、筆、草稿本;剛開始坐下寫作業不久,就說要上廁所,要喝水等;做許多事情時都是慢吞吞的。孩子們恨不得在這些過程耗費掉一大堆時間。
無奈的父母們不管怎麼對孩子進行催促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樣的一個難題,父母們感覺身心疲憊。那麼該如何破此僵局呢?
01. 時間觀念的重要性
時間觀念是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的基本前提,因為時間一去不會再回頭。換句話說也就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所以時間是無價的。
正因為這樣,時間觀念才會成為鞭策我們努力的工具。教導孩子從小開始對時間有深刻的觀念,可以讓孩子懂得珍惜事物,便於孩子懂得努力的重要性,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02. 為什麼孩子的時間觀念這麼差呢?
1. 家庭因素
孩子時間觀念差表現為-----做事磨磨蹭蹭,每次不到最後時刻不開始做,所以做起事來總是慌裡慌張的。很多家庭,父母一有時間就不停地對孩子說趕緊做什麼。家長不停地催促,讓孩子心情十分鬱悶。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從而讓孩子的大腦變得一片空白,只能聽到嗡嗡嗡的嘈雜聲音。這樣的教育,這樣的家庭氛圍怎麼能讓孩子做起事情來做到井然有序,迅速自然呢?
2. 時間壓力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報補習班、請家教。為了孩子的學習,不斷的縮減孩子的娛樂休息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的大腦發育時間比我們所知道的要早很多,在小孩子的時候擁有獨立的思維不是什麼特別驚訝的事情。所以在家長不停地增加孩子的負擔,源源不斷的布置任務,孩子很大程度會慢慢形成這樣一種思想——拼命做、努力做和慢慢做結局都是一樣的。反正結果都是完成不了的或者是做完這個也不能休息得,還不如慢慢來,這樣起碼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時間。
3. 沒有採取正確的教導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
很多家長都只會不停地催促孩子,而沒有教孩子時間的重要性。只是認為讓孩子形成一種不要停下手中的任務,爭分奪秒地「工作」就是在教孩子時間觀念了。
正確的教導孩子時間觀念的做法是應該讓孩子能夠打從心底接受「時間無價,時間有限」等思想。而這些觀念應該是孩子自己在做事上自我領悟摸索出來的,而不是被家長的硬生生的灌輸進來的。
03. 怎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1. 教孩子認識何為時間
要想要有時間觀念,必須對時間有充分的認識。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學習算數,並擁有一定的算術能力。家長可以將時間比喻為蘋果,跟孩子這樣說:一天24個小時,就比喻為24個蘋果,睡覺用掉10個小時,吃飯也用掉2個小時,然後就只剩下12個小時了,那麼你就只剩下12 個蘋果了。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十分有限,實物比無形的更能讓孩子記憶深刻,更好理解。
認識時間還要求孩子能夠知道時間的長短,一分鐘有多短,一小時有多長。不妨先跟孩子說,「現在給你10分鐘自己有玩耍時間,這裡是一個調好的鬧鐘,它響了就代表你該結束玩耍了」。每一次規定孩子多少時間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有一個鬧鐘做輔助,讓孩子更加容易體會到時間的長短和時間流逝的迅速。
2.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理論終究只是理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時間的珍貴還在於你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所有的事情,我們在做的只是儘可能地在用有限地時間去追逐無盡的夢想。
家長不妨讓孩子自己安排一下時間,孩子們才能更深刻體會到時間的不夠用。孩子思想比較單純,想做很多很多事,然後在他們自己為這些事情安排一個計劃的時候,才會體會到自己慢吞吞的行為只會讓時間更加不夠用,讓自己失去更多自己想要做到事情。
成長的過程少不了感悟,感悟往往來源於實踐。孩子永遠沒有機會自己管理時間,孩子終究只是會成為父母的傀儡,終將讓孩子長大難以有出息。真正的成長是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學會獨立,不依賴父母也能夠生存。父母難以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如果在父母的教導下,孩子連時間都不會管理,那麼以後將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有哪來的能力行駛好自己人生的船帆。
3. 允許孩子擁有自由的時間
很多家長在教導孩子方面往往都會說唯心主義的人,認為孩子還小,身為他們的父母,理所應當有權利安排他們日常所有的事情,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瘋狂縮短孩子娛樂的時間,一心只認為娛樂毫無用處,時間如此寶貴,多用來學習才是真理。
孩子沒有娛樂時間,長時間精神都處於緊繃的狀態,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垮掉的。適當的娛樂時間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學習很容易乏味,而跟孩子說:「學完就休息一下,出去走走。」那麼孩子會更加有動力,會比父母更希望早點做完這些事情。
而沉浸於娛樂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經過如此的反反覆覆的體驗,孩子會對時間更加有概念,對時間的寶貴有更深的理解與認知。
04. 總結:
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將過錯歸咎於孩子不聽講,有時候問題未必不是出在父母身上,正確的教導比毫無意義的催促和打罵有用得多了。
當父母給孩子娛樂時間的時候就不要再動腦筋想著怎麼忽悠孩子,讓孩子沒有娛樂時間,把娛樂時間悄悄地轉變為學習時間。讓孩子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自己掌握時間,家長要做的只是提供安全保障和陪伴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