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2020-11-08 90育兒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總會有某些時刻讓家長特別抓狂,如果現在統計一下最讓家長抓狂的某個瞬間,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回答是孩子磨蹭的時候。每當孩子磨磨蹭蹭不積極做事情的時候,家長都恨不得替他去做,這樣孩子也就不用再拖延了。

孩子拖延時都會浪費大把的時間,而且還會連累父母,有些父母表示本來可以5分鐘就能做好的事兒,孩子硬是拖成了一個小時。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

孩子總是磨蹭,是不是有拖延症?

這次周末小張給兒子輔導功課,差點把她氣個半死。本來小張覺得一晚上就能把兒子的功課輔導完,但是自從小班下班後,就一直陪著兒子做功課,一直到晚上11點兒子都沒有做完,小張實在忍不住才把兒子狠狠的責罵了一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小張表示,兒子坐在書桌面前,就像凳子上長了釘子似的,一會兒去上個廁所,一會兒跑出去喝口水,就沒有安安穩穩的坐上半個小時。

看著兒子做到數學題,一道非常簡單的算術題,要算好幾遍才能算對,小張說自己恨不得幫他寫作業了。兒子的這種磨蹭的程度,一度讓小張懷疑兒子是不是有拖延症。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拖延症究竟有多麼可怕吧,人一旦有了拖延症,就意味著很多事情都要一拖再拖,拖到不能再拖的時候才會去行動,但那個時候人內心的感受是非常難受的。如果小小的孩子都有了拖延症,那麼他的一生又該如何度過呢?

孩子為什麼總是磨蹭呢?

1.沒有時間觀念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六七歲的孩子雖然能夠分清時間,但是對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時間到底有多長是沒有概念的。所以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如果孩子的時間觀念沒有被培養起來,他們就很難學會在特定時間內做特定的事情。現在很多孩子總是磨蹭,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時間觀念,不理解珍惜時間的道理。

2.專注力低

有些孩子的專注力是非常低的,他們在寫作業的時候,很容易被周圍的其他因素吸引。比如說有些孩子坐在桌前寫作業,但是家裡的任何聲音都逃不過孩子的耳朵,一旦他聽到了出現了動靜,他就會忍不住去看看發生了什麼。

3.情緒不積極,害怕犯錯

很多孩子磨蹭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他覺得寫作業很難,這種情緒會嚴重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並且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展現出來。這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敢積極嘗試害怕犯錯的心態也有關。這種孩子很容易出現焦慮症的狀態,他們因為害怕出錯,所以會越來越緊張,就會使他們開始逃避拖延。

父母總是催催催,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孩子會產生消極抵抗

面對孩子的拖延,大多數父母總是喜歡催孩子,如果父母總是催孩子,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消極抵抗行為。有些孩子會越來越叛逆,父母越是催他,他越是慢。而且父母的催促會讓孩子理解為是一種批評、責怪,孩子的內心會更叛逆。

2.做事越來越缺乏耐心

父母總是催孩子,會使孩子做事缺少耐心,孩子面對父母的催促也覺得十分煩躁,就很想把這件事情快點做完。所以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會缺少思考,缺少耐心,只想敷衍了事。

3.脾氣容易暴躁

父母總是催促孩子,會把這種焦躁的情緒間接傳遞給孩子,當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也會容易急躁,會使孩子養成暴躁的脾氣性格,遇事容易衝動,非常不冷靜。

如何改變孩子的拖延呢?

1.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育兒專家表示,孩子三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鍛鍊孩子的時間觀念了,這個時候就讓孩子了解一分鐘一小時的概念是什麼,並且培養孩子充分利用時間的意識。對大三歲的幼兒父母可以先讓孩子學會熟悉鐘錶,了解鐘錶的時間,然後再經過後續的鍛鍊,慢慢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可以和孩子做有關遊戲,比如說在規定的時間裡讓孩子完成某件事情,做得越快越好,並且還會給出相應的獎勵。

2.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現在很多成年人身上都沒有很強的專注力,這就會使我們學習與工作時的效率非常低。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更有效率。父母可以先給孩子提供一個絕對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讓孩子體驗到專注做事的樂趣。在幼兒階段,父母可以給孩子個人空間讓他獨自玩耍,讓他感受到沉浸的快樂。

3.改善孩子的畏難情緒

想要讓孩子做事越來越積極,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這就要求改善孩子的畏難情緒。讓孩子多體驗成就感,當孩子獨自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肯定與鼓勵,並且告訴孩子如果失敗了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只要能繼續爬起來,就是好樣的。

面對孩子的拖延,很多家長表示沒有辦法,因為面對家長的教導,我們根本不確定孩子到底有沒有聽進去。而且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面的寶貝,孩子總是拖延,我們也不可能真正的去責罵他,只能耐心的教導,所以現在很多家長恨不得親自幫助孩子做事。

面對總是磨蹭拖延的熊孩子,真的把家長折磨得快要瘋掉了。但是我相信面對孩子的拖延,只要找到根本原因在對症下藥,總會使孩子改變的。最後關於如何改變孩子的拖延,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孫儷每天催娃800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你催出來的
    何止吃飯催洗手,孩子每做一件事,似乎都需要老母親的催促。無論學過多少育兒知識,一個磨蹭的娃都能讓你敗下陣來,無數次告訴自己要淡定,脫口而出卻又成了「快點、快點」。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大部分家長只看到娃磨蹭的表層行為,並沒有真正了解背後的原因。
  • 心理學家:孩子太磨蹭?因為你總是催催催
    磨蹭,貌似是一大頑症。小到餵飯需要的嬰兒,大到帶孫子的爺爺,橫掃各個年齡段,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無計可施。特別是女性媽媽一類的人物。「磨蹭/催促」模式曾經在我家天天上演:早起被催起床,中午催吃飯,放學催寫作業,晚上催睡覺,一天無數場,循環上演。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但很多人會發現,孩子可不是家長能催動的,甚至是越催越磨蹭。這是怎麼回事呢?孩子沒有辦法認識到,父母要他快究竟是要多快,所以孩子也很難變快。孩子在這種認知混亂的情況下,自然快不起來。1.常被催促的孩子很容易脾氣急。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有哪些特性多半會反應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發火催促,孩子也容易變得性格暴躁,經常發火。一位朋友說自己說由於小時候總被父母催,長大後即使脫離了那個環境,做事情的時候依然覺得有人在後面催,點滑鼠總是連點幾次,心態容易崩,,一點小事就會讓他煩躁鬧心。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提起孩子磨蹭問題,我估計現場會立馬開啟吐槽模式: 「出門像打仗,去趟廁所就二十分鐘。」「晚上聽睡前故事又磨蹭半小時。」「我家這個吃頓飯都能兩小時!」......看到這裡,可能有焦慮的家長要問:「那怎麼改掉孩子這個壞毛病呢?」
  • 娃太磨蹭?別催,這4招就夠了
    都說了馬上要出門去XX,你怎麼還沒穿鞋?!怎麼樣,這些話語是不是很熟悉?你有沒有每天對孩子說這些話?無論孩子做什麼,你總是忍不住去催促ta?有時候催著催著反而更慢了?不少家庭都會上演這種「小孩磨蹭大人催」的戲碼,家長也常常因為孩子的這些磨蹭行為而大發雷霆,但往往會在兇完孩子之後非常後悔。想要孩子提高效率、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苦於沒有好的方法,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
  • 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對付磨蹭,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老師每天催他,他卻像是無動於衷。弟弟小時候也常被媽媽催促,包括現在,我媽還是忍不住每天催他做這做那。我催孩子的感覺跟我媽催弟弟的感覺一樣!經常是半個小時過去,孩子只寫了幾個字。任憑父母怎麼催促,好像都提不起來孩子的效率。孩子越慢,父母越急。父母越催,孩子越慢。這簡直就是一個死循環。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磨蹭。很多媽媽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快點兒」,可任你急個半死,娃還是不慌不忙。」比如吃飯,娃含著飯在嘴裡用舌頭磨來磨去,硬是不吞進去,還做鬼臉;有時候還要跑,逼著你追著去喂,完全把吃飯當做另外一種遊戲。
  • 孩子磨蹭催不動,家長心急怎麼辦?
    No.4:若孩子依然磨蹭,要換多種方式"催促",忌簡單粗暴 孩子做事,肯定沒有大人那麼迅速,日常生活中,不要經常催促,把磨蹭的觀念注入孩子腦中。不然,孩子明明在用自己的正常速度做事,父母經常說"怎麼那麼慢?""怎麼還沒完成?
  • 孩子總是磨蹭拖拉,等?催?還是怎麼辦?
    ,做作業更是拖拖拉拉,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又是橡皮不見了,一會兒還要手寫酸了讓你揉揉……總之,總是有若干種你想不到的理由在阻撓孩子寫作業。如果孩子對所做的事情沒興趣或者興致不高,就會用故意磨蹭的方式來抵抗。對於剛入學的孩子,家長可以用角色扮演的遊戲方式來激發他的興趣。如果孩子喜歡奧特曼,就讓他變成自己喜歡的角色,要寫的作業都是一個個怪獸,沒寫完一個作業就是奧特曼收服一個怪獸。
  • 孩子磨蹭,竟是家長催出來的?90%的家長都中招
    ,家長的火氣就往上躥一分,到最後,往往以吼來結束這部「催催催」交響曲。家長再這麼催下去,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只會以家長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去做,而不是他自己真正意識到該去做了。,家長在這之前收拾利索,在客廳等著孩子,不催不喊。
  • 孩子磨蹭,到底該不該催?90%的家長都弄錯了
    孩子開學半個多月了,各位家長還好嗎?在為早上叫起床和催刷牙以及上學煩惱麼?孩子磨蹭到底該怎麼辦?他們完全活在當下,沒有過去的回憶,也沒有未來的焦慮;到了2歲半,孩子對「時間」「先後」這些詞才有了初步認識;2歲半到3歲,孩子的時間觀念飛速發展,「過去」「現在」和「未來」能分得清了;
  • 越催孩子越磨蹭?快來試試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調查:「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 磨蹭。很多媽媽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快點兒」,可任你急個半死,娃還是不慌不忙。」比如吃飯,娃含著飯在嘴裡用舌頭磨來磨去,硬是不吞進去,還做鬼臉;有時候還要跑,逼著你追著去喂,完全把吃飯當做另外一種遊戲。一小碗飯,能吃上一個鐘頭。
  • 對付磨蹭的娃,催是下策,三步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孩子的哪個壞習慣最讓你抓狂?相信很多媽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磨蹭」!我一度懷疑,媽媽最終都難免變成一個嘮叨的女人,早晨要催孩子起床、起床後催孩子洗臉刷牙、刷完牙催孩子吃早餐。終於要給娃送學校去了,還要催孩子快點出門。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爸媽催得越多,孩子可能越磨蹭在一個育兒節目裡,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求助節目組,「控訴」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育兒師拜訪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一件事:家裡的表特別多。長此以往,孩子不再相信父母嘴裡的「時間」,也就開始越來越磨蹭。再比如,有的父母會認為:你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用管。什麼時候去上輔導班,什麼時候該準備什麼東西,爸媽都一手操辦了。這樣看起來是幫助孩子節省了時間,實際上會慣出孩子磨蹭的毛病。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幾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一個孩子,到底能磨蹭到什麼程度? 就像我們牽著蝸牛去散步,我們又怎麼能要求蝸牛跟上我們的腳步呢?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體現在寫作業上,就是會用橡皮擦一遍遍修正答案;又或者是在考試的時候,總是不確定自己的計算結果,不僅寫不完題,還經常把第一遍算對的題改成錯的。
  • 孩子磨蹭不用催,媽媽全靠人"狠"話不多,這三招有必要學
    "或者是"孩子越催越皮怎麼辦?"很多時候我在回答這類問題時,都沒有什麼底氣,因為自家孩子也是一副不推不走的樣子啊。這次遇到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的表嫂,忍不住趕快把方法分享給大家。有一天閨蜜跟我說起她兒子的磨蹭小事:晚上九點該去睡覺了,閨蜜兒子天天還在客廳玩火車。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孩子為什麼會磨蹭?1. 爸媽催得越多,孩子可能越磨蹭在一個育兒節目裡,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求助節目組,「控訴」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磨蹭,可能因為根本不懂「時間」在我們家的樓道裡,常常能聽到鄰居大姐的吼叫聲。「還剩10分鐘!」「快去刷牙!已經超時了!」「你這孩子!不是都說好了嗎,再玩十分鐘嘛!怎麼這麼不聽話?」鄰居家的孩子今年4歲半,一次去她家裡做客,大姐忍不住吐槽說,「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真是傷不起!」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上學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睡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磨蹭」的標籤,卻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你覺得他比較慢?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喜歡磨蹭,有的時候就算自己在旁邊催促著他去做一般來說,家長看到的孩子出現的拖延行為,可能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觀念,有的大人會說「還有5分鐘」或者「馬上八點半了」,「再給你半個小時」之類催促的話,但有的孩子對時間還沒有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也許你的5分鐘已經很趕了,但在孩子看來,他並不了解5分鐘到底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