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2020-09-26 親子雜誌

作者 | 櫻桃媽

網上有個二年級的小女孩火了。

媽媽曬出她的日常作息,30萬人點讚。

這個女孩厲害在哪裡呢?

時間管理。

她每天準時6點半起床,雷打不動。

作業、練字、跳繩、看書,固定的時間,完成固定的功課。

更可貴的是,這樣的堅持,已經是第1279天,近4年。

來源:抖音@高嘉齊媽媽

經常有媽媽感慨:擁有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真的是一件太省心的事!然而更多的孩子是這樣的:

每天叫起床,磨磨蹭蹭,怎麼都起不來;

1個小時的作業,非得拖到晚上10點才去寫;

永遠拖拖拉拉,出不了門......

實際上,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上,很多父母都有一些誤區。

孩子為什麼會磨蹭?

1. 爸媽催得越多,孩子可能越磨蹭

在一個育兒節目裡,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求助節目組,「控訴」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育兒師拜訪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一件事:家裡的表特別多。

媽媽是一個特別細緻,很有時間觀念的人。

比如,孩子正玩得開心,媽媽開始不斷提醒她,再玩5分鐘就要去寫作業。

媽媽會不斷用手指著表,告訴孩子「現在幾點了,該做什麼了」。

育兒師只觀察了一會兒,就直言不諱地說:

「你把孩子的時間管理得井井有條,孩子就不可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

越是急性子的家長,越容易培養出「磨蹭」的孩子。

這是因為,一旦家長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安排好了,孩子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時間管理是父母的責任。

所以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孩子也不會主動去配合。

反之,只有逐步引導孩子自主管理時間,才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2. 孩子磨蹭,可能因為根本不懂「時間」

在我們家的樓道裡,常常能聽到鄰居大姐的吼叫聲。

「還剩10分鐘!」

「快去刷牙!已經超時了!」

「你這孩子!不是都說好了嗎,再玩十分鐘嘛!怎麼這麼不聽話?」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4歲半,一次去她家裡做客,大姐忍不住吐槽說,「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真是傷不起!」

但說完這句話後,卻收到了和預想不一樣的場面:

孩子一臉疑惑,好像在說「媽媽你說啥呢!?」

說實話,這位媽媽一直在用成年人的時間來要求孩子,可是這些時間的概念,並不一定適用於小孩子。

對於小孩子來說,無論是時間點的理解,還是時間長短的預估,都非常陌生、並且無法理解。

之前有心理學家研究過孩子對時間的認知,他們發現:

孩子2.5-3歲,時間觀念才開始發展。

到了6歲,大部分孩子仍然不會認表,對於具體時間有多長也沒什麼感覺和概念。

一直到上小學後,孩子才有了一點時間概念,知道按時上學,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6歲以下的孩子愛磨蹭,還因為生理能力不足,以及做事的動力不足。

尤其是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機械性地強調時間,孩子可能根本沒辦法理解。

3. 父母打亂孩子節奏,降低孩子對時間管理的期待

時間管理並不容易,很多父母還偏偏用各種方法阻礙孩子。

「 只要你做完了作業,就可以去玩。」

這是很多父母愛說的一句話。

可當孩子做完作業後,很多父母又會說:要不再去練會琴吧。

長此以往,孩子不再相信父母嘴裡的「時間」,也就開始越來越磨蹭。

再比如,有的父母會認為:你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用管。

什麼時候去上輔導班,什麼時候該準備什麼東西,爸媽都一手操辦了。

這樣看起來是幫助孩子節省了時間,實際上會慣出孩子磨蹭的毛病。

因為他們會覺得,反正爸媽會打理好一切。

還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遇到了困難。

育兒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常常寫不完作業,被老師批評之後,孩子和爸媽解釋說,因為自己寫不完。

媽媽來找育兒師的時候,也把原因歸結為孩子的磨蹭。

育兒師和孩子聊了一會兒後,告訴父母說:他不是磨蹭,而是不會。

原來,只要男孩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父母就會用很難聽的話指責孩子。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你的腦子怎麼長的?」

為了逃避父母的指責,他不敢說自己是遇到了困難,寧肯用磨蹭來掩蓋自己的問題。

曾有一份調查,小學4年級以下的孩子,如果他做事磨蹭,80%都是因為,遇見了困難,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開口。

因為開口可能迎接來的,是一頓劈天蓋地的謾罵。

怎麼樣才能培養出一個不磨蹭的孩子呢?

1. 讓孩子在承擔自然後果的過程中,理解守時的意義。

在教導孩子時間管理前,需要讓孩子弄明白一件事:為什麼一定要守時?

比如,孩子早上磨蹭著不肯穿衣服、吃早飯。

這時候,爸媽不用再一遍遍催促孩子,按照規定的時間,到點就出門。

因為磨蹭,可能爸媽不接送了,或者上課遲到了。

這樣一來,讓孩子承擔了磨蹭的「壞結果」,卻可以成為孩子開始守時的好契機。

2. 讓孩子自己規劃時間。

比如制定一份時間安排表,家長可以問孩子:

「每天放學回到家,我們通常需要做哪些事情?」

孩子可能會回答,寫作業、吃飯、收拾東西、看電視,等等。

這時候,家長負責記錄,幫孩子整理一個時間表。

當然,如果孩子願意自己記錄,也可以讓孩子一邊說一邊寫,同時補充、細化一些內容。

另外,可以讓孩子對要做的事情進行排序。

假如孩子認可的順序是:先吃飯——再寫作業——再玩遊戲。

那麼父母也不需要說服孩子一定先寫作業再吃飯,尊重孩子的排序就好。

否則,他會認為父母並不是真心實意要把自主權交給他。

自尊,是孩子自主性的開始。

心理學上說,如果一個孩子平常的活動大多是自主、自動的,意願自由的,執行力會更高。

讓他們真的有時間的自主權,才有可能培養起孩子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最後,及時鼓勵,給出正向反饋,強化孩子的好習慣。

曾有媽媽在後臺問:孩子太磨蹭,每次都會拖延個幾分鐘,應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不能完全遵守時間是正常的。

只要還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爸媽就應該及時誇孩子,幫助他們強化時間的意識。

比如「真棒,這次比上次快多了!」 「寶貝進步了,這次都不用媽媽提醒!」

為人父母,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可能比當下的一次成績更重要。

時間觀念強的孩子,一定也會更加自律,更加獨立。

但如果孩子還是很磨蹭,也請爸媽更寬容一點,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畢竟,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 End -

作者:櫻桃媽,自由撰稿人。兩個孩子的媽媽,愛生活,愛世界。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親子》雜誌介紹

國家新聞出版署推薦的全國優秀少兒期刊

20年品質保證

親子雜誌社官方抖音號

喜歡請給我「在看」

相關焦點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爸媽催得越多,孩子可能越磨蹭在一個育兒節目裡,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求助節目組,「控訴」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育兒師拜訪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一件事:家裡的表特別多。3. 父母打亂孩子節奏,降低孩子對時間管理的期待時間管理並不容易,很多父母還偏偏用各種方法阻礙孩子。「 只要你做完了作業,就可以去玩。」這是很多父母愛說的一句話。可當孩子做完作業後,很多父母又會說:要不再去練會琴吧。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沒有在聽啊?!快起來!然後記得疊被子!會熱嗎?會冷嗎?你就這樣穿著出門嗎?太形象了,瞬間讓我回憶起小時候被媽媽催的場景,和朋友聊起,每個人都說自己被催過。催孩子似乎是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催吃飯催洗手催出門,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伴隨著家長的催促。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這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敢積極嘗試害怕犯錯的心態也有關。這種孩子很容易出現焦慮症的狀態,他們因為害怕出錯,所以會越來越緊張,就會使他們開始逃避拖延。父母總是催催催,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有意磨蹭的原因01孩子對要做的事有負面情緒孩子具有畏難情緒,認為家長給的任務他完成不了。我兒子3歲的時候我曾訓練他自己使用小便池,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小傢伙連連拒絕:「不行,我不行。」寧願憋著尿也不進廁所。因為他之前嘗試幾次沒有成功,就有了畏難情緒。 孩子還會有厭惡情緒。有的小朋友吃飯慢、磨蹭,是因為小朋友內心可能對某些食材是拒絕的,比如不愛吃西蘭花、胡蘿蔔。
  • 心理學家:孩子太磨蹭?因為你總是催催催
    ,第一肯定是貪玩成績差,第二是不聽你的話,第三是就是孩子太磨蹭,遲遲不肯聽你的話。就拿起床這件事來說。每天早上我婆婆都會把我公公叫醒,就趕緊去廚房準備早餐。忙完我的對象,又過來管我孫子,磨磨蹭蹭哄著他吃飯,才幾個月大總是催催催。」從起床,到出門,一家人也就只要做幾件事情,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我婆婆卻一直念叨個不停:鑰匙拿了嗎?沒有。——催。飯盒拿了嗎?沒有。——催。口罩戴了嗎?沒有。——催。
  • 孫儷每天催娃800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你催出來的
    何止吃飯催洗手,孩子每做一件事,似乎都需要老母親的催促。無論學過多少育兒知識,一個磨蹭的娃都能讓你敗下陣來,無數次告訴自己要淡定,脫口而出卻又成了「快點、快點」。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大部分家長只看到娃磨蹭的表層行為,並沒有真正了解背後的原因。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好不容易起來去寫作業,寫3分鐘玩5分鐘,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花了一個多小時,甚至還出現了"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的情況,讓父母瀕臨抓狂。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
  • 孩子磨蹭催不動,家長心急怎麼辦?
    估計很多大人心裡都有疑問,為什麼孩子總要墨跡? 是啊,為什麼孩子出門總拖拉,收拾玩具很墨跡,洗澡睡覺愛磨蹭。 既然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要磨蹭,不如我們先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催促孩子吧。 如果此時讓你回想催促孩子的事,原因都會是什麼呢? 1.
  • 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對付磨蹭,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老師每天催他,他卻像是無動於衷。弟弟小時候也常被媽媽催促,包括現在,我媽還是忍不住每天催他做這做那。我催孩子的感覺跟我媽催弟弟的感覺一樣!經常是半個小時過去,孩子只寫了幾個字。任憑父母怎麼催促,好像都提不起來孩子的效率。孩子越慢,父母越急。父母越催,孩子越慢。這簡直就是一個死循環。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小韓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做什麼事情都要磨磨蹭蹭,平時小韓讓孩子拿個東西,孩子也要拖延半天,總說我幹完什麼什麼就去。送孩子上學的時候,每天早上小韓都早起為孩子做好早餐,為孩子準備好上學需要的一切,可是孩子做什麼都慢吞吞的,一直拖來拖去,甚至有幾次還因為孩子一直在家磨磨蹭蹭,上學都遲到了。小韓平時也不是個急性子,但是孩子一直拖延,久而久之小韓也忍不住要開口催孩子幾句。
  • 催孩子:催吃飯、催學習、催運動...這未必是件好事情
    請家長們自我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做過以下類似的事情:「快點快點,穿個鞋都老半天。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別磨蹭了,吃個飯也要那麼久,上學快遲到了,你是不是不想讀書了啊。」試想一下,一個4周歲的孩子就能夠自己穿衣穿鞋了,只是很慢,家長就判定這個孩子是拖拉嗎?我覺得應該是表揚。所以「急性子」家長,不要片面地以為孩子拖拉,也不要一昧地去催孩子,因為這樣做不僅沒讓孩子順利加速,還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哦。
  • 為何孩子越催越磨蹭?其實不「催」,娃會做得更好,只是需要技巧
    這應該是全世界媽媽共同的疑問,而要改變這一點,大家其實都是心中有數的。只是媽媽中極少數,可以真正的做到:忍住,不催。那生活中如何做到「不催」呢?1、媽媽要有意識的說:「寶貝,我記不住」很多媽媽在生活中很強勢,在家庭中更多的是扮演「指揮官」的角色,命令孩子做這件事,催促孩子完成那一件事情。
  • 媽媽輔導兒子作業,竟吼致骨折內傷: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催催催
    原來,孩子之所以磨蹭不寫作業,是因為很討厭數學。一想到自己根本不會做,甚至做不好,就本能有了牴觸情緒。這像不像當你拖著不去做一件事時,往往是因為這件事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覺得這件事情很難,所以才不想開始做?
  • 30歲媽媽輔導作業,竟怒吼致骨折: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催催催
    原來,孩子之所以磨蹭不寫作業,是因為很討厭數學。一想到自己根本不會做,甚至做不好,就本能有了牴觸情緒。這像不像當你拖著不去做一件事時,往往是因為這件事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覺得這件事情很難,所以才不想開始做?對孩子來說同樣如此!
  • 孩子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想讓孩子動起來別只會催催催
    磨蹭大法之寫作業: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要問寶寶的「拖延症」什麼情況下最明顯,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寫作業的時候。做別的事情都興致勃勃,一讓他寫作業就渾身難受。先是時不時喝點水,吃點東西,吃得差不多了開始打開書包,翻翻這,摸摸那,就是不動筆。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甚至上廁所磨蹭,提起孩子愛磨蹭的那些事,很多寶媽就撓頭,真拿孩子磨蹭沒辦法。今天喵姐就來說說,怎麼糾正孩子愛磨蹭的行為。第一種原因:不是我磨蹭,而是我不感興趣。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小孩的通病。像案例中的孩子很可能是不喜歡刷牙,但是無奈媽媽的逼迫,只能消極抵抗,一邊刷一邊玩。
  • 面對孩子的磨蹭,家長不要只在一旁催,要找出養成壞習慣的原因
    孩子對需要做的事有負面情緒孩子具有畏難情緒,認為家長給的任務他完成不了。我兒子3歲的時候我曾訓練他自己使用小便池,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小傢伙連連拒絕:「不行,我不行。」寧願憋著尿也不進廁所。孩子還會有厭惡情緒。有的小朋友吃飯慢、磨蹭,是因為小朋友內心可能對某些食材是拒絕的,比如不愛吃西蘭花、胡蘿蔔。
  • 孩子磨蹭,竟是家長催出來的?90%的家長都中招
    ,家長的火氣就往上躥一分,到最後,往往以吼來結束這部「催催催」交響曲。家長再這麼催下去,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只會以家長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去做,而不是他自己真正意識到該去做了。,家長在這之前收拾利索,在客廳等著孩子,不催不喊。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快來試試這幾招
    每天早晨都要叫孩子起床,催他們穿衣、洗漱、吃飯;等到了放學,還要催他們做作業、睡覺......很多家長都能感覺到,自己和孩子的相處中,不管什麼事都得催一下孩子,但孩子還是漫不經心。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喜歡磨蹭,有的時候就算自己在旁邊催促著他去做 第二是因為孩子不願意做這個事情,這個就需要家長去發現問題了,如果孩子不滿現狀,或者不喜歡現在需要完成的這項任務,那他也可能會表現拖拉,家長便需要和孩子溝通這個問題,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再去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