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見碎紙主動撿起,媽媽一起幫忙: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2020-08-21 爸媽精讀

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最近被一個小男孩暖到了!

在河南鄭州,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和媽媽坐在長凳上休息時,看到垃圾桶旁的地上有好多紙片,就忙跑過去撿起來丟進垃圾桶。

面對夏天臭味刺鼻的垃圾桶,男孩沒有絲毫的嫌棄,更難的是媽媽看到了兒子的舉動,不僅沒有阻止,而是也趕緊過去幫忙撿紙片。

這件事看下來,我看到了一個讓人心生敬佩的媽媽和有教養的孩子。

網友們也紛紛評論說:

看得出是家教很棒的孩子

言傳身教!為小朋友和媽媽點讚!

有修養的父母,常常會教育出有修養的孩子。就算沒有言語督促,在實際的生活中,那一舉一動其實已經默默影響著孩子。

就像童話大師鄭淵潔所說:你是什麼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麼人。

溫和善良的父母,也常常會養出純良有愛的孩子,自私自利的父母養育出的是人人生厭的熊孩子。

熊孩子的背後總是站著一個熊家長

最近,在河南鄭州的何先生非常懊惱。

原來,何先生一輛新買不久的汽車,本來是好好的停在路邊車位上,怎麼也沒有想到,頂部被熊孩子踩踏的面目全非。

當時車前正好有一堆床墊,這一下子吸引來了5個孩子,在何先生的車上和床墊上蹦來蹦去,踩踏了一個多小時。

結果,車子損壞非常嚴重。

4S店的事故定損清單顯示,包括更換前擋風玻璃、機蓋等幾項,加上工時費,一共需要花費10640元。

何先生找到這幾名孩子家長賠償時,家長的反應卻讓他大失所望。

有個孩子爸爸認為,就覺得孩子不可能會因為踩踏造成這麼大的損傷。

覺得不應該賠償這麼多錢,還說車上的一些損傷。如果是鞋子踩的話不可能。

有位媽媽直接說,就給一千塊錢,不然就讓他去告吧。

不得不說,有了這樣的奇葩父母,熊孩子的所作所為就不那麼奇怪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大師班杜拉曾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孩子們分為三組:都觀看成人對一個充氣娃娃施加暴力的視頻,但第一組觀看到成人毆打了娃娃以後得到了獎勵;

第二組觀看到成人受到懲罰;第三組觀看到成人既沒獎勵也沒懲罰。

然後將這三組孩子每個人單獨放在有充氣娃娃的房間內,觀察他們是否會對布娃娃進行暴力行為。

最後得出結論:父母日常中的動作、語言動作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不知不覺中被孩子們觀察、模仿,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一味逃避責任的父母,沒有原則的家庭教育,只會培養潛在的破壞分子,和傷害犯。

為父母者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孩子,學會面對自己的錯誤。

孩子的言行會將父母修養無限放大

在北京五棵松一家書店內一個男孩大聲念英文,一位工作人員禮貌提醒,卻遭到男孩指著鼻子呵斥。

視頻中,男孩用手指著旁邊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稱,「信不信我抽你?」

而其母親只是強調:「小孩不要管他,你忙你的吧」,卻並未有任何制止和道歉舉動。

有人說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從這個事件來看,顯然證明這話沒有錯。因為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和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不客氣地說,「信不信我抽你」這句話不排除就出自家長之口,複製在孩子的腦海中,在某些場合就說了出來。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幾乎會決定他的人生。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故事在民間盛為流傳:

一位母親見孩子拿人家的小東西,不但不制止和教育,反而讚揚孩子「能幹」。

結果這個孩子長大後偷金盜銀,被捉到以後判了死罪。

臨刑前,兒子藉口要跟母親說話,等母親湊近的時候,他一口將母親的耳朵咬掉,狠狠地說道:

「要是小時候您阻止我做這種事情,我現在也不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有毒的父母畸形的愛,多少偷盜的犯罪分子就是這樣教育出來的。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問題,卻不知這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身上「開花」

父母的喜怒哀樂,脾氣秉性,待人接物都會不經意間從孩子的一舉一動中投射出來。

當你驚訝於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時?卻不知,有些問題的根源恰恰出在大人身上...

對孩子真正的愛是父母有底線,孩子有教養

前不久,武漢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準備出站,孩子們調皮爭搶著爬電梯爬步梯,十分危險。

虎媽「不淡定了」,進行當場教育,讓兩兄妹默默反思後,媽媽還先後讓他們罰站五分鐘,進行口頭教育。

媽媽的行為讓網友紛紛叫好。

當孩子犯錯觸及底線,父母就需要適當的懲戒,從而讓孩子明白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而愛沒了底線其實就是禍害。

之前看了一部日本電影《小偷家族》,有一段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當警察問父親為什麼要教兒子偷東西的時候,他很自然地回答,這是他唯一能教孩子的,而在孩子眼裡,偷也是一種生活日常。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想讓這張白紙呈現出怎樣的藍圖,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而底線教育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從原生家庭中主要繼承的是生活習慣(79.6%)、價值觀(56.2%)和待人接物方式(53.1%)。

所以,我們往往能從一個孩子身上,明顯的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楊絳曾說過:

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教,而是啟發學習的自覺,在不知不覺中受教,家風對於孩子的影響,便是如此。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就像一棵樹推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靠無聲勝有聲的力量,在孩子的眼睛裡,盡力而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你做對了,孩子的人生之路也就對了!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你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從這些父母說的話裡面,可以看得出: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一名環衛工大叔在打掃衛生,有個小孩走過,將手上的紙故意撕碎,扔在環衛工的周圍。環衛工勸說小孩扔在簸箕裡,結果小孩囂張跋扈地說「我就是想扔」。而小孩的媽媽非但不勸阻,還在那埋怨環衛工,說:「扔,你就掃起來唄。」
  • 7歲男孩見碎紙主動撿起,媽媽也加入
    8月28日在河南鄭州一個地鐵站內發生了暖心一幕一個七歲的小男孩>看到垃圾桶旁邊有碎紙片便自發走過去蹲在地上將碎紙片撿起小男孩的媽媽看到後也和小男孩一起撿網友們紛紛感嘆:「小小的舉動家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家人的善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自己賠班牌貴州貴陽8歲的小李在街上撿垃圾小李的媽媽說
  • 你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這位年輕的爸爸,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上了一堂最好的課。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在煩惱,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總怕自己把孩子給帶壞了。其實,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父母,就是孩子這一生最好的老師與榜樣。但,當孩子看習慣了媽媽這種以身作則的行為後,不但不會感到羞恥,反而主動發動活動,一起加入拾荒環保中來。這就是父母的魅力所在。不需要多費口舌,孩子也會努力向他們靠近,最終長成像父母般出色的人。
  • 兒子商場打翻粥,媽媽一句話被怒贊:父母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不同的選擇,背後反應的其實是家長不同的修養,以及孩子不同的教養。這裡是文章圖片\2.jpeg智慧的父母知道,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會他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有教養,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線。02有一次,去逛童裝店,遇到父母帶著個三四歲的孩子。
  • 中年人最高級別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上圖那個2歲的小女孩蹲在公交車上的垃圾桶邊,小心翼翼地吃著手中的雪糕,因為媽媽跟她說:吃雪糕時不要滴在公交車上,否則人來人往別人踩到會非常髒。難道這個孩子不小嗎?那為什麼才2歲的她能懂,那個6歲的孩子卻不能呢?因為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修養。
  • 地鐵上一張偷拍照刷爆朋友圈: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也許答案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父母再多的說教,也不如身體力行——用行動教會孩子在公共場合多為他人著想,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一、教養不分年齡有人說,最貴不過教養。
  • 父母的修養,孩子的教養
    孩子的教養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父母的修養,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修養的父母會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在一個充滿關愛又不乏規則的環境裡成長,這樣的孩子肯定也是善良而向上的。而有修養的父母也會懂得拓寬孩子的眼界,擴大孩子的格局,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對如今的我們來說,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跳出限制自己的舒適圈,畢竟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孩子能成長到什麼樣的程度,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終都是看他自己,父母能做的就是讓他們看到更廣的世界,容得下更大的天空。
  • 有的熊孩子被打,有的好孩子被誇:你的教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地鐵上,一位媽媽懷裡抱的孩子睡著了。媽媽怕孩子踢到別人,也怕孩子的鞋子弄髒別人的衣服,就一直用手捧著鞋子。直到地鐵到站前,這位媽媽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也許答案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文章很犀利但句句在理很值得看看文/尹惟楚,與作者聊過感覺很年輕,應該沒有孩子,從旁觀者的角度敏銳的捕捉到這種現象
  • 湖南家長課堂|如何培養出一位有教養的孩子?先做有修養的父母吧
    孩子有教養有人說,最貴不過教養,最難不過修養。有教養是最沒門檻的美德,也是最為難得的美譽。對於孩子來說,亦是如此。做有修養的父母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總能從細節中體現出來。一個坐在後座的孩子,把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爸爸下車把酸奶盒撿起來並對孩子進行教育;在坐飛機前,媽媽善意的給乘客送去一份糖果跟道歉信;一個媽媽牽著女兒過馬路,在車輛停下讓行之後,女孩在媽媽的提示下,向行車鞠躬致謝。這些有修養的背後,都給不少的家長做了好的榜樣。
  • 地鐵最暖偷拍照: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孩子在地鐵上依偎在年輕媽媽的懷中睡著了。年輕的媽媽為了不讓孩子的腳踢到身旁的乘客,用手捂在了他的小鞋上。直到到站下車,她才把手鬆開。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閃閃發光的品質背後,我看到他們背後的是一個個有修養、懂得教育本質的家庭。正如歌德說的: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 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高貴的教育是什麼模樣?
    文/天媽育兒經地鐵上,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孩子說困了,她想讓孩子躺在自己的懷裡睡覺,又怕孩子的鞋弄髒座椅,或碰髒別人的衣服,於是她低頭脫下孩子的鞋子,左手抱著孩子,右手一直用拿著鞋子。直到地鐵到站前,這位媽媽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
  • 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的教養
    孩子就是不會,這位媽媽生氣了,一下子抓過孩子手中的紅薯,扔到旁邊的垃圾桶裡,「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現在不學習,以後怎麼辦?」我們可以想到這個行為和語言相搏的做法,在孩子的心裡有多大的衝擊,如果沒有別人教導他,可能他真的認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是口頭上的標語。
  • 【有聲夜讀】地鐵最暖偷拍照: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只有一位穿校服的女學生,走上前去,默默地彎腰把一地蒜皮撿起拾到手裡,把垃圾帶出車廂。一個人的教養源自於她的公德心。沒有人有義務要撿起地上的垃圾,但是你做了,城市就會變得更加乾淨。卡耐基的觀點也恰巧印證了中國一句俗語:窮養,富養,不如教養。一位寧波的媽媽獨自帶領一歲半的孩子乘機出遊,她擔心孩子年紀小,熬不住長途旅行,哭鬧會影響到飛機上的其他乘客。於是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還附上了一張卡片。禮物中貼心地備上小糖果和耳塞。有如此修養的母親,孩子也必然有教養。
  • 10歲男孩猥褻女孩,家長惹眾怒:你和孩子沒教養的樣子真噁心
    也難怪,如此沒有修養的媽媽,怎麼可能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父母的修養,是孩子的教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方法。我想這樣的媽媽一定會養出很有教養的孩子。「人生來一樣,卻養而萬種」。沒有生來就懂禮儀之道的寶貝,也沒有天生就任性妄為的熊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還記得兩年前發生的事情,一個男孩兒摸了一位女生的屁股,女生責問男孩幾句,其母親就發飆了。
  • 深度好文 | 地鐵最暖偷拍照: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孩子在地鐵上依偎在年輕媽媽的懷中睡著了。年輕的媽媽為了不讓孩子的腳踢到身旁的乘客,用手捂在了他的小鞋上。沒有人有義務要撿起地上的垃圾,但是你做了,城市就會變得更加乾淨。5歲的男孩,手裡還提著笨重的購物袋,但是當他看到身後的阿姨和小妹妹不方便推開門進來的時候,他急忙轉身,用小小的身軀擋住了即將要合上的玻璃門,給阿姨和小妹妹讓路。
  •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就是最高級別的炫富。
    每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當很多人急於通過名包、名表、跑車來炫耀自己的富足時,卻不知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 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世上從來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
    世上從來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往往是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前段時間,江蘇淮安一位奶奶帶著1歲多的孫子逛超市,隨手抓了一大把散裝蝦條給孫子吃。 美國心理學家派克說: 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神聖而威嚴。孩子自然會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全盤接受下來。 一次在商場的大食堂吃飯,對面坐了一對母女。
  • 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帶著父母的教養
    家教其實就是一個家庭的長輩,對孩子言傳身教的教養。孩子有沒有教養,大體看父母的言行就知道了。01上海曾發生過這樣一件引起網民熱評的事件,一個8歲男孩排隊,用手去摸前面一個年輕女孩的臀部,女孩不滿地說了男孩一句,結果遭到了男孩媽媽的辱罵和毆打。想想這樣一個言行醜陋,沒有教養的母親,她的小孩做出這種事也不足為奇了。
  • 孩子的教養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3條家規,家長們要收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有義務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有教養的孩子,決定了他的前程,培養有教養的孩子,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在潛移默化中去薰陶孩子。一個孩子教養的高低與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也請家長們共同努力,孩子的教養確實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3條家規家長們一定要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