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一個網友聊天,一個同是在一個付費星球的朋友,後面才知道他和我不僅是校友,還是同一屆畢業。
在我們都是土木就業大環境的情況下,他畢業就從土木轉到了大數據,同畢業時間,他現在月薪資1.9萬元,說不眼饞嫉妒是騙人的,但是也引發了我一個思考,真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剛好從一個知乎的朋友那裡授權到本文和大家分享,朋友如何畢業從土木專業就開始做大數據的文章估計過陣朋友忙完會告訴我。
希望對抽出時間看文章的同行也好,學弟學妹也罷,能有個參照。
跟周圍求職的小夥伴交流時發現,有些小夥伴,包括去年求職時候的自己會陷入一個這樣的誤區:
學了XX專業未來一定就要做XX工作
這句話不能說是錯的,但其實大家的思路受到了局限,大部分人學的專業,研究的方向和之後所做的工作並不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實際工作的專業性並沒有那麼高,很多工作所做的內容也都是在工作後慢慢學習到的,而並不是百分百用到學校所學的知識。
我周圍本科及研究生同學也都有轉行的,有去銀行的、有去網際網路的、有做人力資源的,當然也有考公、事業編的,一部分是在畢業之後立馬就轉了方向,另外一種就是工作幾年之後發現對本行業工作不感興趣或者對其他領域有自己的想法從而做了改變,因此希望大家思維不要太局限。一旦這個思維定式存在下去,就會慢慢發現自己能夠選擇方向越來越少,自己對於未來的求職信心也會一點一點被磨平,以至於到了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當然這個思維定式也是需要時間轉變的,這裡有3個建議:
1 大家也可以多跟其他專業、學校的朋友同學聊一聊,發散一下思維;
2 多去相關群聊,了解一下不同地區、學校的小夥伴的就業情況,擴展一些就業圈子;
3 利用網際網路資源(知乎、b站、公眾號…)來慢慢擴展出自己究竟對於哪方面感興趣,覺得未來行業中哪個方向可能更有前景,多去搜集信息
第三個過程可能會十分枯燥,不過一定要堅持一下,根據個人經驗,只要堅持下去就領先其他競爭者一大截了,其實大部分求職者都只是會跟隨著前人傳統思維找工作,無腦、沒有自己思考地投遞簡歷,而不是自己沉下心對於未來方向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無腦投遞簡歷小夥伴最終找到的工作可能就不太適合自己。
一旦做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這個耗費的就是沉沒成本了。
大學期間有三次比較好轉方向的機會,第一個是大一下學期轉專業(各學校規定要求不同);第二個是跨專業考研/出國讀研;第三個是大四或者研究生畢業找工作的時候
1)大一下學期轉專業
其實越早轉到自己喜歡的方向,所消耗的成本越少。一般學校的要求都是關於成績的,所以如果高考有考到不喜歡本專業的小夥伴,可以考慮轉專業,不過選擇轉的專業可能會有限制,因此要根據學校規定來執行
2)跨專業考研/出國讀研
第二個是跨專業考研或者出國讀研,這個其實也是改變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機會,小夥伴如果對於本專業不感興趣繼續深造,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方向及行業的火熱程度重新選擇研究生專業,不過考研難度這幾年也是越來越大了,尤其一些熱門專業如:軟體工程、金融學、新媒體傳播…
3)畢業找工作的時機
在正式上班前,這個機會也很寶貴,因為很多大型企業只招聘應屆生(尤其是一些央企、國企,之前有些過相關文章),所以很多能進入大型企業的機會只有在校招中爭取,一旦錯過應屆生的機會,一些優質單位可能就無緣了,所以選擇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考慮
4)任何時候
如果考慮轉行的話任何時間都是可以的,只不過相比前三種方法難度更大,也更辛苦一些,要考慮到時間成本、學習成本、經濟成本等諸多因素
以我身邊的人舉例,我的本科同學在設計院工作一年就跳槽到了網際網路行業,從網課銷售做起,工作已經2年了,現在已經轉到網際網路運營了,工資也是之前在設計院的2~3倍
跟同學聊天的時候,他回首轉行2年的看法(感謝Madase):
「其實我覺得轉行還是得把眼光放長遠能否轉行成功,執行力很重要,但是執行之前還是得把未來規劃研究明白,比如土木的可能畢業之後月工資6~8k覺得自己掙的少,而且未來幾年也不會有啥大的突破,對比起來網際網路的非技術崗位門檻低工資還高,但其實網際網路的非技術崗競爭很激烈,到30歲以後如果還沒有做到中層,基本就沒戲了,做到中層可以年薪在50-100w之間,這個時候一般土木人都沒有這個薪資,但是土木貴在長久,網際網路就算在30歲做到中層也頂多把職業壽命延長到40歲,但很多土木人30、40歲才開始發力。
總的來說如果你想年輕的時候搏一搏,衝一衝年薪百萬就試試網際網路,但其實土木的工作是大後期,而且工科類的工作,行業和工作年限都能形成壁壘,但是網際網路其實更靠創意和想法,玩法更新也很快,所以今年的經驗很難復用到明年,所以老人很容易被新人超過,轉之前一定要想好,不能只看表面和眼下 還得考慮以後的事,不然到時候還會後悔」
轉行有幾種情況,一種為不完全轉行,領域還是在土木建築行業,不過所做的工作不是暖通類,比如轉到土建管理崗或者預算造價崗,還有就是考公、選調生、事業編(這方面的文章之前有寫過,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總的來說應屆生考公還是有競爭優勢的);另外一種是完全轉行,專業和行業都是與本領域無關,如網際網路、金融、媒體行業
土木、建築類專業找工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傳統,完全可以考慮轉行,如網際網路行業(當前大趨勢),不過畢竟是從事非本專業的工作,因此為了可以和其他專業的學生競爭,需要進行相關領域的了解與準備,要不然競爭力還是比較弱的,要想轉行一定要有思想準備與執行力
具體操作大家也可以自己搜集一下資料(搜集資料的過程也是對於行業崗位慢慢深入了解的過程),重點是一定要有相關的實習經歷,有相關行業及崗位的實習經歷是個很大的加分項(各行業都適用)
我了解到的很多打算轉行的小夥伴們,學校背景方面985、211級別的高校要多於雙非類的學校,因為自己也是雙非學校的學生,所以對這方面感觸更深一些,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好學校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便利,學生思維更為活躍,學校也提供很多就業實習的機會
2)很多企業對於985、211學校學生的專業限制會低一些,因此學校好一些的學生更容易獲得轉到其他行業的機會
因此對於雙非學校的同學們,如果打算轉行更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實習太重要了!!!)
1 要行動起來(執行力強)
如果有想法的話,一定要付出行動,僅僅想想用處不大,只有實際的支出,才會有之後的回報
2 多多搜集信息,不要局限思維
這篇文章一直在提及的話題,具體搜集相關求職的方法之前寫過文章可以參考,找求職(實習)信息的途徑
這個公眾號是我最近一段時間開始關注的,裡邊有很多小夥伴都有轉行的考慮,而且有很多實際轉行的案例分享,看了很多轉行的情況,才知道原來自己了解的知識面還是太小了,有那麼多方向都是可以探索的,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維。
對於轉碼的同學可以看一下牛客網,這上邊關於轉碼的文章和經驗分享比較多
本文經授權,來自知乎作者布萊恩空間,公眾號同名。
往期精彩:
海外工程和國內工程的區別淺見
如果你想掙錢,也許可以看看
你為什麼離開中建三局?
21年版本的老圖升級成功,請點擊接收
經營讓人頭禿
如何讓大佬願意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