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是中秋節必備的傳統食物, 隨著中秋佳節臨近,各式各樣的月餅已然進駐各大超市和商場,迎來了新一輪購買熱潮。記者走訪發現,8成消費者更傾向於「簡約環保」的包裝,傳統口味和傳統品牌仍是主流選擇。 8成受訪者更專情於傳統品牌和傳統口味。
中秋節前一周的時間,記者走上街頭,分別對不同年齡、性別、以及身份的32名市民進行採訪。8成以上的受訪者更傾向於傳統品牌和傳統口味。 家住淄建第五生活區的信女士說,無論是散裝月餅還是禮盒月餅,每年都會買的依然是豆沙、蓮蓉、五仁、水果等的傳統口味月餅。「看到這麼多的月餅,還是習慣性買了老月餅,一口咬下去,吃出了兒時的味道。」信女士告訴記者,一塊月餅不僅是一種味道,更承載著一種情感,見過了月餅的各式花樣,也嘗過了各種味道,但還是喜歡老月餅。 今年月餅消費呈現明顯的「升級」態勢,據淄博飯店的相關負責人張源告訴記者,目前月餅的銷量每年增長10%左右。從消費趨勢來看,人們對健康如堅果類月餅、低糖低熱量的月餅接受度很高。「為了掌握更大的消費群體,我們選擇在口味與做工下功夫,對月餅進行『降糖』,並推出木糖醇等餡料代替糖分,保證消費者的食用健康。」張源說。 在電商平臺,月餅銷量更是大幅增長。據京東平臺的數據顯示,節前兩周全國月餅銷量是去年同期的1.52倍,而月餅、糕點類禮券的銷量為去年同期的2.6倍。據悉, 「蓮蓉蛋黃」餡的月餅銷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8倍,牢牢把握「國民舌尖」第一名,其次是五仁、火腿、豆沙、奶黃和水果成本不超過5%「簡約環保」包裝最受青睞 「月餅簡單包裝好,比較環保,包裝好的不一定好吃。」市民張先生說。 臨淄學友月餅食品廠總經理國利表示,目前簡約型的包裝更受大眾消費者青睞。「我們包裝成本佔比不超過5%,今年在商超、連鎖店等中高端供應商的銷售提升了10%左右。」 記者走訪了幾家張店區購買月餅的熱門售點發現,相比前幾年的包裝加紅酒等高檔禮品,以及包裝外殼過於華麗等現象,許多售賣月餅的商店開始加強月餅的口感與質量,並降低了外包裝的成本,走「簡約環保」路線。張源告訴記者,自去年開始,淄博飯店針對消費者的食用喜好與消費群體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改變。外包裝方面,淄博飯店另推出了鐵盒制的月餅,在保證包裝精美的同時,也能夠二次利用,比較環保。 記者又找到了幾家中小型的麵包店,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也簡化了月餅繁雜的包裝步驟。「現在消費者對於月餅,食用功能多於送禮,因此我們每年都會研製一些新口味,其中中高檔的包裝成本不高於10%,最簡包裝幾乎不佔成本。」百賀公司經理告訴記者。月並逐漸由禮品轉變成食品 市民買月餅的目的發生了變化,對月餅的口感以及質量的要求的比重也會隨之增加,多數市民普遍選擇歷年的經典款式,並留意今年新推出的口味。 在受訪的32名市民中,一半以上的市民反映,今年買的多數月餅,都是為了供自己和家裡食用,另外再會購買禮盒走親訪友,贈送給他人。 「現在見親友比較方便,次數也很頻繁,送禮不需要太多禮數,略送一些包裝精美的月餅表達心意就好。」最了解家人和親戚朋友口味的韓女士,在月餅攤點選購了三四袋散裝月餅,挑選了兩款禮盒後,告訴記者。 對月餅的包裝,大多數市民認為,比起外表的華麗,更注重中秋文化的體現。「我們一家三口中秋節都愛吃月餅,我們希望能讓孩子在這樣的傳統節日裡多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學到更多的知識。月餅的包裝有助於我們對傳統節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了解。」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馬玉姝 見習記者 趙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