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在韓國
授課:到了韓國就會發現,韓國大學模式和國內完全不一樣。韓國大學多採用西方的教育模式,「開放、獨立」。所以也就沒有班級,班主任的概念,大多數活動是以系和年級為單位。雖然剛開始有點不太習慣,覺得沒有班主任的督促,不能更好的學習。但到後來漸漸明白,自己已是成年人,學習和生活都應該自己安排,操心,所以這樣的學習生活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自主,自覺性也得到提升,而且更加自信了。
國內的學習課堂人數較多,跟高中的時候差不多,只是課後沒有老師追著你學習,全憑自覺了。在韓國,本科階段的專業課學習都是自己選擇和安排課表,只要專業必修課全部修滿就行,至於選擇哪個哪個教授憑自己喜好。和中國不太一樣的是班級和同學不固定,只是一個系的會經常一起上專業課。教養課的話是和全校的學生穿插學習的,也不固定。研究生階段課程人數相對較少,5-15人比較典型,也有大課。但也就是二三十人了。不會有好幾個專業合在一起上全校選修課的場景。人少的時候,多採取seminar的形式,大家圍坐一圈,按照本節課的主題討論教材或文獻的相關問題。
選課:韓國的選課基本是靠搶的,好的課人氣很高,稍晚一點就會錯過,所以一定要記住選課時間,並且提前看好課程和安排好自己的課表。除了選自己的專業課之外,你還可以選其他任何你想選的課,這一點也是仿西方教育的優點之一。學分也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去修,只要在畢業之前修完要求的學分就可以了,每個學期沒有硬性要求,只要保證修夠最低學分,不超出可修最高學分即可。
2.常見的休學
在韓國,休學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的大學生的學費是要靠自己掙出來的,所以就像《奶酪陷阱》裡的女主人公,每半學期就暫停一次學業去打工掙學費,很多年輕人都會這樣。還有就是大學期間想去國外進修或是韓國男生到了法定年齡必須去服兵役等等這些情況都會暫停學業。所以去到韓國會發現,和你同年級的不一定和你同齡。
3.教學方式之「發表」
如果你去韓國大學讀本科的話,你就會逐漸接觸一些國外比較特色的教學方式。「發表」這個詞,是學了韓語才了解的。在國內說發表,大家會覺得你是有文章發表在什麼報紙期刊上了,在韓國,發表指的就是課堂上學生的presentation。
發表是最常見的學生展示個人或小組學習成果的形式之一。新學期第一堂課,通常是orientation,也就是所謂的課程介紹課,老師會提前告知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定主題,分小組任務。大家根據領取或者自行報名的主題,進行準備,最後上臺進行成果展示。但千萬不要覺得小組學習就可以完全依賴組員,自己撒手不管。每個成員都有自己負責的部分,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作業,如果自己老不做,教授給的分數不高,也會給同學們留下不好的印象。發表非常鍛鍊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臨場發揮能力。
還有一種寫paper的形式。一定要自己寫,哪怕參考了,也要寫清楚參考了什麼,出自哪裡。韓國對版權非常嚴苛,一定不能為了省事抄襲一篇論文,扣分是小,但是如果信用不良或是惹上版權起訴就麻煩了。所以說,韓國大學「寬進嚴出」的特點是名不虛傳的,所以童鞋們一定不要鬆懈哦。當然在壓力之下,我們的能力才能得到激發。
4.特色之聚會
學習之外,韓國的各種課餘、休閒娛樂也給韓國的留學生活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韓國,聚會是非常常見、非常有韓國特色的生活方式。讀書的時候,開講會有開講聚餐,學期結課的時候,也會有結課聚會。都是和教授們一起吃吃喝喝,不僅增進了相互的了解,而且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5.食宿在校園
韓國大學的校園生活更加便利。
宿舍:國內基本6人間、上下鋪,無空調。集體浴室在學校的另一頭,洗澡還得算好時間提前排隊。韓國有各種類型的宿舍,有錢可以住單人間,基本等同於你溫暖舒適家的校園版。然而宿舍不是每個人都能申請上的,很多學生還是選擇在外面自己租房子,花費稍高,但自由度更好。
食堂:國內大學食堂,有人說好吃有人說不好吃。量大、便宜,不過大家都還是覺得學校門口的小飯店更好吃的對吧!!韓國大學食堂裝修的像外面的餐廳一樣好看,韓餐、日料、中餐、西餐、簡單小食,基本都有。口感因人而異,我覺得不錯。但韓國食堂也貴,國內一餐10塊錢能吃的不錯了,韓國的話一般也要4000-6000韓幣,大概20-40不等。
6.名不虛傳的「外賣民族」
留學生在生活上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衣食住行。那麼,提到吃,給大家講一講韓國這個「外賣民族」。韓國人喜歡稱自己為外賣民族,一方面是外賣這個行業很發達,還有就是大家真的很喜歡訂外賣。
在韓國,幾乎沒有外賣送不到的地方,而且配送超級超級超級快,經常都是15分鐘左右就送到了。所以,很多同學都養成了個習慣,到了晚上肚子餓,就想打電話訂個外賣,分分鐘就能吃到熱氣騰騰的宵夜,於是就這麼不知不覺的吃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