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2020-12-18 澎湃新聞

蘇州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2020-12-07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晚(12月6日)播出的

《新聞聯播》頭條

以「長江經濟帶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為題

總結了區域協調發展的階段性成果

蘇州吳江對接融入上海,與同處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青浦推動交通互聯互通的亮眼做法也在其中得以展現。通過央視鏡頭,吳江再次受到全國矚目。

元蕩橋正式竣工,吳江青浦互聯互通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報導中所提到的連接上海青浦和江蘇吳江的元蕩橋正式竣工,則是極富代表性的成果。

江蘇吳江與上海青浦人緣相親,親友間往來密切,但由於兩地湖蕩密布、河網交錯、阡陌縱橫,豐富水系也天然造就了斷頭路。

被元蕩湖相隔的青浦金澤、吳江汾湖兩地,近在咫尺,開車卻要兜個圈,繞道G50高速或318國道,比兩地間直線距離多出十餘公裡。

2019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揭牌,青浦、吳江一同被納入示範區。此後,吳江康力大道對接上海東航路工程也被列入示範區首批推進的33個亮點項目,元蕩橋是其中的核心項目。

雖然該橋僅有180米跨度,卻是連接上海青浦和蘇州吳江的重要節點。元蕩橋建設時,在示範區執委會的牽頭協調下,青浦、吳江兩地在審批流程、設計思路上突破行政壁壘,兩地統一標準、統一設計,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

今年11月9日,在示範區成立一周年之際,康力大道對接東航路工程正式通車,從吳江汾湖到青浦金澤的車程由原來的40多分鐘縮短到5分鐘。這也是滬蘇兩地團結協作、共同建成的第一個跨省域道路互聯互通項目。

抓住機遇!區域發展碩果纍纍

吳江和上海協同發展發揮優勢,共同把互聯互通這個長板拉長,讓老百姓的感受度更高。吳江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所結出的碩果遠不止於此。

★與青浦、嘉善共聘聯合河長,統籌推進重點跨界水體聯合治理,協同開發上線一體化示範區聯合河長制信息化平臺,啟動太浦河共保聯治江蘇先行工程;

★累計開通8條跨省公交線路和2條毗鄰公交線路;

★滬蘇湖鐵路於今年6月正式開工;

(點擊上方圖片查看詳情)

★青吳嘉三地37名學生實現了異地入學;

(點擊上方圖片查看詳情)

★參保人員無需提前備案,可直接在一體化示範區內刷社保卡掛號、看病、結算……

★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正式落地,異地貸款證明將可以互認。

(點擊上方圖片查看詳情)

推動跨區域綠色共生、要素共融、產業共進、文化共鳴、設施共通、服務共享,蘇州吳江全面開花,區域標識度顯著提升。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發展。

從2016年在重慶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2018年在武漢強調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到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提出,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上中下遊保護與發展的戰略布局越發清晰。

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加快長三角一體化

感受產業協同、創新賦能、合作共贏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利好

原標題:《蘇州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鶴壁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10月2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播出《暢通城鄉循環 構建統一大市場》,講述了我國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縮小城鄉差距,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其中在提到各種生產要素從城市向農村集聚、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時,把鏡頭對準了鶴壁濬縣。
  • 寶曉峰在央視低調近20年,上《新聞聯播》一夜成名,終於熬出頭了
    寶曉峰《新聞聯播》首秀獲好評,形象端莊表現自然,竟然還播了頭條9月12日晚上7點,央視《新聞聯播》女主播上新了,她是央視新聞中心原《共同關注》女主播寶曉峰。這是繼9月10日晚間潘濤首次亮相《新聞聯播》之後,僅僅相隔兩天,《新聞聯播》又增加新主播。時隔3年再次納新,網友調侃說《新聞聯播》也迎來了開學季,上一次還是2017年時的剛強。
  • 嘉興這項工作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1月3日,央視
  • 央視《新聞聯播》賣萌,這是幾分休止符?
    央視《新聞聯播》是全國乃至全球收視人群最多的新聞類節目,它的一舉一動都具有「風向標」意義。細心的網友發現,2014新年第一期的《新聞聯播》的結束語說道「2014愛你一世」,這樣賣萌的結尾令網友驚呼:「《新聞聯播》居然醬紫結尾!」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出|西海固:從苦甲天下到告別貧困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因自然條件差,歷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西海固群眾的生活,對當地脫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五年來,寧夏落實總書記指示,實施了一系列精準扶貧舉措。就在上個月,西海固地區百姓告別絕對貧困。
  • 謝家灣小學課改上了新聞聯播頭條
    一個月後家長說:孩子知識沒落下學得更快樂  華龍網訊(記者 湯寒鋒)「謝家灣小學上新聞聯播了!」昨天晚上7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在頭條以長達近5分鐘時間,推出了題為《謝家灣小學課改:一次艱難的探索》的報導,該校今年將過去的十幾門課程整合成數學與實踐、閱讀與生活、科學與技術、運動與健康、藝術與審美5門「小梅花」課程,教師也打破專業界線,一個老師可以上一個班所有的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不為人知的是,謝家灣小學課改之初遭遇了巨大的阻力,甚至有家長到學校門口發傳單抵制。
  • 《新聞聯播》上新首位85後主播!履歷優秀,被稱作央視寧澤濤
    來源:財經記者圈文|傳媒頭條(ID:cmtt6636)整理自網易新聞、貓眼娛樂、北京日報019月23日晚,《新聞聯播》又來了新面孔。繼潘濤、寶曉峰之後,央視綜合頻道《新聞聯播》節目又有了一位名叫嚴於信的新主播,這也是《新聞聯播》迎來的首位「85後」主播。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認出來,他就是一直主持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的主播嚴於信,而這次《新聞聯播》中與他搭檔的是女主播李梓萌。
  • 昨晚 小康集團又上央視新聞聯播了
    原標題:昨晚,小康集團又上央視新聞聯播了   11月17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十三五」聚焦巡禮欄目中,報導優化
  • 央視臺長楊偉光:用6分鐘突破新聞聯播規則,讓央視走向黃金時代
    作為"中國政壇風向標"的央視《新聞聯播》,每天晚上都會準時準點向大家播報熱點新聞,成為我們了解時政的重要渠道,備受大眾歡迎。在這種萬人追捧的成功背後,自然離不開這樣一位眼光獨到、勇於創新的人,他便是楊偉光。
  • 歷屆央視新聞聯播女主持人盤點
    自1978年1月1日開始CCTV新聞聯播開播以來,屈指一算42年了,央視新聞聯播一直是收視率最高的,也是國家對外的窗口。所以,對新聞聯播主持人要求非常高,今天我們共同看看這些年有哪些人做了主持人,盤點一下新聞聯播女主持人。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導武威!
    昨晚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導:【「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富民新村的新生活 甘肅省古浪縣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十三五」期間,當地針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際,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甘肅省古浪縣富民新村村民 何振田種上這一點點收入就比山裡種20、30畝地的收入要強。富民新村的4500多名村民都是從古浪縣南部山區搬出來的。2019年8月,建成剛滿一年的富民新村迎來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村民李應川家,李應川向總書記匯報說,現在孫子孫女在家門口上學,家裡還向村裡報名新建日光溫室大棚和養殖暖棚。
  •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12月7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近日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綱要》提出,黨的十九大把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
  • 中山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中山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5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文字版
    【用奮鬥的青春告白祖國】冮皓:90後第一書記深扎脫貧一線  5.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近一周每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均低於10例  6.央視快評: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能前進——抗疫鬥爭的中國精神之二
  • 《新聞聯播》花4分鐘頭條報導海爾卡奧斯的背後
    6月27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用4分鐘的時間,頭條報導了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跨行業、跨區域賦能中小企業,加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過程中,所發揮的創新引領作用。「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新聞聯播》為什麼會拿出這麼長的時間,以頭條來報導一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11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今日新聞聯播66分鐘
    晚間,《新聞聯播》預告今日播放時長達66分鐘。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2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
    在抗擊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共產黨員們衝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詞。  在重症病區,廣大黨員醫護工作者用生命去佑護生命,為患者點燃生的希望。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病房裡,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胡軼帶領著160人的醫護團隊堅守在一線。
  • 璧山再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本報訊(記者 黃瑞)3月2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在「補『斷點』通『堵點』多措並舉穩發展」欄目中,對我區通過網絡招聘,積極引導本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所取得的成效進行了報導。隨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大批務工人員迎來返崗高峰,我區出臺專項穩崗、補貼政策,支持企業招募本地員工。
  • 央視《新聞聯播》再上新!這次是一位女主播
    《新聞聯播》連續兩天上新!繼嚴於信之後,24日又迎來新主播鄭麗。 公開資料顯示,鄭麗1974年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1997年到2002年10月在黑龍江電視臺做主持人,主持過「中國新聞名專欄」《新聞夜航》。
  • 2020年10月27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央視新聞聯播文字版完整版
    網際網路搜索平臺上,「鄉村遊」的搜索熱度就比去年同期上漲了42%。體驗農耕文化、欣賞田園風光、採摘瓜果蔬菜,豐富的鄉村業態,讓人們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  30.9億人次,這是去年我國鄉村旅遊的人數,佔國內旅遊總人次的一半以上,創造的收入1.81萬億元。火熱的背後是城鄉之間出現的一些新變化。  新業態架起推動城鄉循環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