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臺長楊偉光:用6分鐘突破新聞聯播規則,讓央視走向黃金時代

2020-12-20 清諾晗history

作為"中國政壇風向標"的央視《新聞聯播》,每天晚上都會準時準點向大家播報熱點新聞,成為我們了解時政的重要渠道,備受大眾歡迎。在這種萬人追捧的成功背後,自然離不開這樣一位眼光獨到、勇於創新的人,他便是楊偉光。

從14歲前沒穿過鞋的窮小子一路坐上央視臺長,這位來自廣東梅縣的窮小子用6分鐘改變了新聞聯播的規則,讓新聞聯播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電視媒體。

生活困頓的窮小子,14歲前沒穿過鞋

楊偉光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一家人靠著種地養家,每天都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但辛勤工作一年,種地的收入也僅僅能維持基本生活,為了提升收入水平,讓孩子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楊爸爸跟著同村人前往大城市去打工,楊媽媽就在家中邊種地邊照顧家中孩子。

然而不久之後,一家人平靜的生活被一則壞消息徹底打破,在大城市打工的楊爸爸在工地意外受傷,因救治無效在工地去世。

在楊爸爸去世之後,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楊媽媽身上,楊媽媽來不及長久悲傷,捲起衣袖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當時的楊偉光正在上小學,與其他無憂無慮的小孩子不同,楊偉光每天放學後早早地回到家中,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那個混亂且涼薄的年代,楊爸爸的去世給整個家庭造成了致命打擊,就算楊媽媽更加努力地工作,等到楊偉光小學畢業後,家中還是拿不出讓楊偉光繼續讀初中的學費。

當小夥伴們背著書包走進初中學校的時候,楊偉光背起工具走進了田間地頭,跟著大人學種地。由於家庭貧窮,14歲前的楊偉光沒有穿過真正的鞋子,穿的都是楊媽媽編織的草鞋,身上的衣服也是哥哥們穿過的舊衣服。磨腳的草鞋、不合身的舊衣服、沉重的鋤頭和田間的烈陽成了楊偉光的童年回憶,也是對貧窮年代的真實寫照。

以優異成績進入中央電視臺,從小編輯升至副臺長

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教育人才,在政府的幫助下,楊偉光重新背起書包走進了久違的校園,從這一刻起,楊偉光立志好好學習,報答國家的恩惠。在助學金的幫助下,楊偉光讀完了初中和高中,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新聞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離家千裡,楊偉光一個人背上行李踏上了求學之路,由於身上沒有多餘的路費,在北京求學的四年間,楊偉光雖然思念家中的親人,卻沒回過一次家,直至畢業時,媽媽賣了家中的豬才湊夠了路費。

在大學期間,楊偉光絲毫不敢鬆懈,一直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成為了全校學生心中的學霸和榜樣。楊偉光無比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大學畢業後以紮實的專業功底成功進入中國國家廣播電臺,成為了中央電視臺的一名小編輯

由於他吃苦耐勞,表現好,成績遠超同期的同事,楊偉光很快便成為了一名記者,走出幕後,走到了全國觀眾的面前。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楊偉光不斷晉升,從記者到副主任,他一路順風順水,高歌猛進。1985年,來自國家的一張聘請書成為了楊偉光人生中的巨大轉折點,在這封聘書中,楊偉光被聘請為中央電視臺的副臺長,自此之後,楊偉光的改革時代正式展開。

在當時,廣大老百姓喜歡從報紙和收音機上來獲取時事新聞,電視媒體的主要作用是放映電視劇和電影,面對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如何讓電視媒體貼近大眾,成為了楊偉光職業生涯中的一大難題。

勇於創新改革,用6分鐘改變新聞聯播規則

在楊偉光上任之後,他以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的的眼光察覺到電視新聞要進行大改革,在細緻布局之後,楊偉光開始了他的改革之路。當時紙質媒體和廣播深受大家歡迎,但紙質媒體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新聞內容,缺乏新聞時效性;廣播雖然有聲音卻缺乏畫面感,無法準確傳遞新聞內容,而電視媒體剛好彌補了二者的不足,既可以擁有時效性,也可以進行精彩的畫面播報。

在進行全面的分析後,楊偉光下了第一條命令:當天的新聞當天就播,下午六點前發生的新聞爭取在七點準時播出。這個命令一出,整個電視臺轟動了,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盡全力搜集製作當天的新聞大事件,當七點的音樂準時響起,電視上播出當天發生的最新資訊時,整合電視臺的人都鬆了一口氣,新聞聯播的收視率也開始上升,並逐漸超過了報紙和廣播。

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在升空時發生爆炸,消息震驚全球,在楊偉光的堅持下,新聞聯播一改往日頭條只放國內新聞的政策,將這則國際新聞放在了頭版頭條上,並持續播放了6分鐘。當天的新聞一經播出,立刻轟動了全國,使《新聞聯播》成為當天收視率最高的一檔節目,一舉超越報紙和廣播,成為百姓了解最新時政的第一渠道。

在大獲成功之後,《新聞聯播》正式將國際新聞作為頭版頭條的內容,方便老百姓了解國際大事,關注國際動向。隨後,楊偉光更是開辦《焦點訪談》、《今日說法》、《實話實說》等講實話、辦實事的王牌節目,方靜、楊瀾、郎永淳等人擺脫了百姓對新聞主播的刻板看法,保留了自己的主持特色,成為主持屆的引領者和新潮流。《家有兒女》等家庭情景喜劇的推出更是進一步推動了電視事業的巨大發展,豐富了90後的童年時光。

在楊偉光的帶領下,央視在九十年代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他的改革讓人開始真正了解央視,真實喜歡上央視,正如敬一丹所說的那樣:"很多人都不認識他,但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與他相關。"這樣一位有真知灼見的好領導,真的是央視的幸運,也是百姓的幸運。

相關焦點

  • 1991年,窮小子楊偉光當上央視臺長,光靠插播廣告收入27億
    不管是愛看動畫的小孩,還是看新聞的家長,這一切喜歡都要感謝楊偉光臺長。最初用6分鐘改變新聞聯播模式,甚至後來改動央視的節目模式。楊偉光把自己的廣播經驗多多少少用在電視上,豐富的新聞經驗讓他面對一種新傳媒模式也能很好地開展工作。他也逐步明白自己不是來扛機器的,而是來管人,進行策劃指導的。 二、歷史性的電視改革 剛到的兩個月,楊偉光主要以熟悉為主,並發現電視臺存在的各項問題,而後一一對此改正。
  • 資料:《新聞聯播》30年發展史 中國第一的背後
    但到1999年楊卸任央視臺長一職時,其才華和貢獻幾乎獲得臺內外一致公認,央視新聞中心一位資深製片人回憶,身為臺長的楊偉光,能為一個選題一個策劃到上級宣傳主管部門據理力爭,在那裡「說話也很有分量」。  1986年1月29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發生爆炸,《新聞聯播》將其列為頭條,並播放了足足6分鐘。
  •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5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文字版
    【用奮鬥的青春告白祖國】冮皓:90後第一書記深扎脫貧一線  5.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近一周每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均低於10例  6.央視快評: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能前進——抗疫鬥爭的中國精神之二
  • 蘇州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蘇州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昨晚(12月6日)播出的《新聞聯播》頭條以「長江經濟帶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為題總結了區域協調發展的階段性成果▼蘇州吳江對接融入上海
  • 央視前主播方靜離世 曾打破"央視新聞主播必剪短髮"魔咒
    華聲在線綜合報導 12月6日下午15:12,微博名為「陶景洲」的網友稱,前央視女主持人方靜去世。傍晚18時左右,媒體人劉春在微博中稱,獲知一位央視前同事病逝,原因是由胃癌轉到肝癌。隨後媒體證實了44歲方靜去世的消息。據方靜親友訃告稱,方靜於11月18日上午因癌症醫治無效去世。
  • 11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今日新聞聯播66分鐘
    晚間,《新聞聯播》預告今日播放時長達66分鐘。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新聞聯播海霞低頭念稿又火了!11分鐘無差錯,「央視天團」不止她
    前兩天,央視主持人李梓萌在主持《新聞聯播》時,低頭念急稿,持續8分鐘無一差錯被網友熱議。面對沒有準備的緊急稿件,李梓萌表現出的超高業務素質受到稱讚,也因此登上熱搜。時隔兩天,在2月14日晚的《新聞聯播》上,再次遇到緊急稿件,央視"國臉"海霞再次上演低頭念稿,在無準備的前提下,字句清晰停頓得當,11分鐘無差錯,讓網友無比佩服,"央視天團"實力雄厚不是說說而已。雖然《新聞聯播》播出幾十年與大家天天見面,但很少有網友清楚的知道,在演播間主持人們到底是怎麼樣的工作模式。
  • 歷屆央視新聞聯播女主持人盤點
    自1978年1月1日開始CCTV新聞聯播開播以來,屈指一算42年了,央視新聞聯播一直是收視率最高的,也是國家對外的窗口。所以,對新聞聯播主持人要求非常高,今天我們共同看看這些年有哪些人做了主持人,盤點一下新聞聯播女主持人。
  • 為何CNN比央視提早一小時?
    李挺是一位有良好新聞感覺的人,他說從下午開始他就有一種無名的預感,所以晚飯吃了一會兒他就提前與客人告別回到臺裡。九點剛過,他接到了那個紅機電話。在聽李挺說話時,我只覺得心跳加快,血直往頭上湧。收起電話,我一步三個臺階地跑下樓去,在一樓的多功能廳裡找到了楊偉光臺長。
  • 中山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中山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2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
    在抗擊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共產黨員們衝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詞。  在重症病區,廣大黨員醫護工作者用生命去佑護生命,為患者點燃生的希望。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病房裡,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胡軼帶領著160人的醫護團隊堅守在一線。
  • 央視《新聞聯播》賣萌,這是幾分休止符?
    央視《新聞聯播》是全國乃至全球收視人群最多的新聞類節目,它的一舉一動都具有「風向標」意義。細心的網友發現,2014新年第一期的《新聞聯播》的結束語說道「2014愛你一世」,這樣賣萌的結尾令網友驚呼:「《新聞聯播》居然醬紫結尾!」
  •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12月7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近日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綱要》提出,黨的十九大把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
  • 3次登上《新聞聯播》!央視報導中交集團重點項目復產進展
    點擊播放 GIF 1.2M近日,公司多個重大項目獲央視關注報導,3次登上《新聞聯播》欄目,4月11日《朝聞天下》近5分鐘直播,4月13日《朝聞天下》6分鐘重點報導《新聞聯播》近4日內,公司3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欄目。4月9日,央視《新聞聯播》播放公司北京至雄安新區高速公路項目河北段路基填築作業畫面,報導公司南京長江五橋項目南邊跨合龍,預計今年6月底實現主橋貫通。
  • 昨晚 小康集團又上央視新聞聯播了
    原標題:昨晚,小康集團又上央視新聞聯播了   11月17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十三五」聚焦巡禮欄目中,報導優化
  • 贛州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國慶期間 贛州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國慶期間,贛州安遠三百山景區進入旅遊高峰期,遊人如織,開啟了「火爆」模式。 10月5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飽覽大好河山 盡享假日快樂》稿件,推介國慶假期各地的特色鄉村遊,對安遠三百山秀美風光吸引遊客流連忘返的盛況進行了報導。
  • 央視《新聞聯播》用近3分鐘點讚桐鄉!
    2020-12-20 15: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市委報導組 魏衍方 徐瀟卓 記者
  • 央視新址將成新聞聯播背景 春晚實現零廣告
    倫敦奧運會 田徑等三大項變「立體」  作為明年央視直播的重頭戲,倫敦奧運會也成為大家的焦點。第30屆夏季奧運會將於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央視將派出報導團隊投入CCTV1、CCTV5、CCTV10、新聞頻道和CCTV高清等頻道直播賽事。
  • 《新聞聯播》上新首位85後主播!履歷優秀,被稱作央視寧澤濤
    繼潘濤、寶曉峰之後,央視綜合頻道《新聞聯播》節目又有了一位名叫嚴於信的新主播,這也是《新聞聯播》迎來的首位「85後」主播。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認出來,他就是一直主持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的主播嚴於信,而這次《新聞聯播》中與他搭檔的是女主播李梓萌。
  • 用教育點亮山區女孩人生夢想!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張桂梅
    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張桂梅 2020-12-10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