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周臣(唐寅和仇英老師)、唐寅、仇英、沈周(文徵明老師)均在本人百家號已經寫過,感興趣者請自行翻閱。
本文是依據《無聲詩史》中所列明代畫家之名進行相關資料搜集,每個畫家生平和畫作均會在文中呈現,限於篇幅,有些畫作多的作者會只列代表畫作。
關於《無聲詩史》明末清初姜紹書編。全書共七卷,散列明代畫家四百七十餘人的傳記,前四卷收約二百人,卷五為女畫家二十餘人,卷六、七所收則為作者認為"丹青別調,畫苑附庸", 存姓字以備查考。此為清康熙五十九年嘉興李氏觀妙齋重刊本,寫刻精雅。因為作者是明末清初人,有可能會導致有些畫家沒有收錄。
姜紹書:明末清初藏書家、學者。字二酉,號晏如居士。江蘇丹陽(今鎮江)人。崇禎三年(1630)曾參中府軍事,崇禎十五年(1642)曾為南京工部郎。所謂 「無聲詩」 指繪畫,書名應該是取自黃庭堅的《次韻子瞻子由題憩寂圖二首》(其一)詩句: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寫出無聲詩。清康熙五十九年嘉興李光暎觀妙齋刊行《無聲詩史》,跋謂嘗得舊本於郡城項氏,刻寫不佳,又多訛脫,因校正付梓云云。按此所言舊本今未見傳,頗疑李氏所得亦一鈔本,而詭言刻本,不過為增其可信耳。今所傳諸本即以觀妙齋刻為最早,此本寫樣精雅,刻印工致。
明宣宗朱瞻基為明朝第五位皇帝(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號長春真人,1425-1435年在位。年號宣德,其後面的治國過程同年號確實是相符,以德治國。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母為誠孝昭皇后張氏。與父明仁宗創「仁宣之治」,功績堪比漢代「文景之治」,這點可是甩同為藝術皇帝的李煜和宋徽宗了,這兩個是亡國皇帝,玩藝術玩過頭結果把國玩沒了。至於乾隆皇帝嘛,那沒啥藝術成就,無非是自詡,無論是民間還是史學界和書畫界都不太認可他的。人家朱瞻基不一樣,史學家認可他的功績,書畫界認可他的藝術成就,稱為史上超級玩家一點不為過。
應該說,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關係最為融洽、政治相對清明、社會較為和諧、經濟穩步發展、邊防比較穩固的時期。他也曾經御駕親徵,擊敗蒙古來犯之敵。
朱瞻基武能安邦,文能治國,是中國歷史上軍事、政治、文化素質均較好的皇帝之一。譬如他親徵蒙古,平定內叛等;審時度勢地實行裁軍政策,減少軍力開支,減輕百姓負擔;重振朝綱,肅殺貪官等。同時,朱瞻基還是一個地道的從文藝青年成長為文藝家的皇帝,他喜歡射獵、美食、鬥蟋蟀,喜歡搞文藝沙龍和文藝創作。
幼年聰穎,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愛。永樂九年(1411年),冊立皇太孫,多次跟隨朱棣徵討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之變,停止用兵交趾。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實行休養生息,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勵精圖治,知人善任,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于謙、周忱,使得社會經濟空前的發展,史稱「仁宣之治」。提升內閣地位,教導宦官讀書參政。
朱瞻基為傑出的書畫家,翰墨圖書,極為精緻。「點墨寫生,遂與宣和(宋徽宗)爭勝」, 書法能於圓熟之外見遒勁。工於繪事,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均佳,曾鈐「廣運之寶「、」武英殿寶」及「雍熙世人」等印章。不只是在皇帝中書畫突出,即使在中國繪畫史佔據一席之地也實至名歸,最重要的是明宣宗是明代的明君之一,寬厚。
人家明宣宗玩書畫是愛好,也沒有玩物喪志。而宋徽宗則是好書畫卻丟天下,只顧玩書畫卻不治理天下,最終釀靖康之難,這點明宣宗就甩宋徽宗幾條街。
明宣宗繪畫上絕對是高手,什麼都能畫,什麼都能繪,無論是山水、花果、人物、草蟲翎毛,都是手到擒來,無所不能,隨意點染,精妙絕倫。其畫風師法於宋代院體畫,承元人意蘊。
明宣宗還以恢復北宋徽宗宣和書院為目標,吸收了當時的很多名家入宮,在武英殿、仁智殿等任供奉待詔,形成了後人所說的「宣德畫院」。並給予高地位高待遇,在他的親力親為下,明代畫院達到隆盛,人才濟濟、群星璀璨,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備。如浙派繪畫之祖戴進、善花果翎毛的邊景昭、山水人物名手商喜,以及周文靖、謝環、李在等等,都是名重一時的畫家。他的影響之下,隨後的憲宗、孝宗也都頗能書畫,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云:「我朝宣廟、憲廟、孝廟皆善畫,宸章暉煥,蓋皆在能妙之間矣。」
朱瞻基還有一個創舉,發動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掃黃運動。原因就是:明初至中葉娼妓業發達,導致官員沉溺,不問朝政,簡單說就是玩過頭了,連國家大事都不管了,當時的名流賢達也不免俗,甚至還有文人編著出「專著」《嫖經》,就是那個啥指南。他是真心受夠了,政綱鬆弛,官員都是去腐敗淫逸了,都不好好幹活了,這哪能行?生活作風腐敗,肯定不行的。這肯定要「嚴打「,所以就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廢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員攜妓宿娼。但對民間娼妓業卻沒有什麼限制。當時朱瞻基的掃黃主旨,是為了鞏固帝業不被顛覆,官吏不嫖娼,使所謂「父母官」的形象更為正面。因此,此次掃黃只對官員們起了一點威懾作用而已。
但還有後續,他的措施果斷而不容置疑,先將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經營了數十年的官營妓院全部革除,然後又嚴令御史糾察官員德行品性,膽敢違令狎妓宿娼者,必然罷職,永不敘用。而士子嫖妓,也要受處罰,甚至在科考中不予錄用。
比如那個放蕩的唐寅(這是有史料記載的)就是在科舉考試期間(當時已經有名聲了)去風月場所玩樂,然後呢被提學方志取消鄉試資格,當時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還有蘇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沈周、吳寬等為唐寅求情,方志才同意「補遺」讓其參加鄉試。當時文徵明還寫信勸他,他還同文徵明絕交,後來去京考試又犯舞弊之嫌了,這次也是因為明孝宗弘治皇帝也是承宣宗的寬厚,把事情了解清楚之後,也沒有把他斬立決,給他一個只能任吏不能任官的處罰。估計他也沒有總結經驗教訓,返鄉還是好酒色,本來按照唐寅的才氣和名氣,光靠書畫出售也可以保證衣食無憂,但是他卻最終窮困潦倒而離世。當然這估計也是明宣宗掃黃政策對他的影響吧?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終年三十六,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景陵。著《明宣宗御製樂府》一卷,至今已佚,存詞二首。
明宣宗軼事:朱瞻基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398年2月9日),是朱高熾(當時是燕王封地的繼承人)與其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變有著很大的作用。這個軼事不能完全相信的,但是卻同朱元璋偏好皇長孫一樣的道理。而且其父朱高熾即明仁宗也是一代明君。
宣德時期組織財政和特別在長江下遊諸如蘇州和松江等府採取救濟措施。有意在這個地區徵收懲罰性稅賦的洪武帝後來已下令進行減免,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蘇州的份額依然高達281萬擔,幾乎是全國田賦總數的1/10。松江的地只有蘇州的1/4,但田賦幾乎為後者的一半,佔田賦收入的4.14%。 朱棣在位時,平均每年的田賦收入提高約10%,以滿足遷都北京及歷次對外徵戰、海外遠航的巨額支出需要。這些沉重的稅賦對於江南地區的經濟是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導致大量人口出逃和農民的貧困。明宣宗的改革為後面的明朝皇帝樹立了榜樣。朱瞻基統治時期田賦年平均收入已下降到30182233擔,比明仁宗統治時期少8%,比永樂時期少5%。在正統時期,此數又進一步降低了10至15%,在以後明朝各代皇帝統治下,年平均徵收的稅糧始終在2500萬至2800萬擔之間。這也是促使江南地區(吳地包括松江)在弘治明孝宗經濟騰飛,江南富庶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經濟中心,這同他的減稅賦是分不開的。是他奠定了江南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