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一位「不務正業」的皇帝宋徽宗趙佶(1082-1135),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書法自創「瘦金體」,因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應該叫「書畫皇帝」。
歷史總是很有意思,時間又前進了二三百年,到了明代。中國美術史上又出現了一個「藝術家皇帝」,他的人生就一直在「道兒」上,可謂政通人和,人文翡萃,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
然而這位熱愛藝術,政聲卓著的「藝術家皇帝」命短,天妒英才僅僅享年38歲。朱瞻基在世時,可謂天資聰慧、文武雙全,不僅是一個傑出的武士能帶兵打仗,而且在翰林學士的指導下學習儒家學術,琴棋書畫樣樣皆精。永樂二年(1403年)剛6歲父親朱高熾就立他為皇太子,永樂九年(1411年)14歲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28歲正式登基,開始了宣德王朝。
他當政加強皇權,平定內亂,任用賢良,勵精圖治,仁政愛民,政聲卓著。他被史家稱為太平天子、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朱瞻基雅尚翰墨,擅長文藝,庇護文人。在繪畫上,尤工於畫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等,時常將自己所作饋贈重臣。他所建的宮廷畫院可以和宋徽宗趙佶的宣和畫院相媲美。朱瞻基的繪畫取材偏向花鳥、畜獸、墨竹等帶有象徵寓意的題材,在風格上明顯受到文人畫的影響,注重線條和墨韻的表現。
一起欣賞這個「短命全才皇帝」的幾幅大作: